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晔红 《护理学报》2013,(22):46-4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后收治的93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按是否实施护理路径分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照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抢救程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人院后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的标准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由急诊科接诊至送入导管室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接诊至送入导管室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l晦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可规范急诊护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急诊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急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率。结果观察组的分诊时间、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抢救后病情稳定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死亡率少于对照组,APACHEI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病情解释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对颅脑损伤患者抢救的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再造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以提高急诊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3~9月我院急诊科接收的98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实施流程再造后护理;对照组则采用流程再造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和出院时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再造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另选取2012年以前实施常规护理流程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分诊时间、静脉用药时间、病情缓解时间、急救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病种知识缺陷、分诊经验欠缺、处理流程欠缺、项目记录遗漏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效率,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APACHEⅡ评分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病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措施中的应用。方法将急诊科重症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9例。对照组行常规监测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监护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动态监护和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达85.51与对照组71.0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9,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7.1%,对照组为8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4,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应用针对急诊危重患者在治疗与护理中特点进行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重症患者的严重程度,提高了临床护理的有效性,同时体现护理专业的知识价值和技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CI术效果、相关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匹配对照法将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36例AMI患者分为对照组( n=67例,入院后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和观察组( n=69例,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行急诊PCI术的治疗效果、相关并发症发生几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至行急诊PCI术时间、住院时间、院内心梗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t=32.556,P=0.000;t=7.628,P=0.000;χ2=4.577,P=0.032);再灌注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6.599,P=0.010)。观察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94%显著低于对照组68.1%(χ2=13.134,P=0.0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5.7%高于对照组86.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0,P=0.118)。结论在AMI患者行急诊PCI术的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缩短入院至行急诊PCI术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收住的严重创伤急诊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实施急救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创伤急诊患者应用急救护理干预后,采取急救护理干预方案后,临床救治流程针对性强,操作失误率低,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满足肾移植术前患者的身心需求,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应用流程管理的思想,创建入院、评估、检查、处置、组织五步流程制度,对患者进行流程化护理。结果护理缺陷发生率由实施前的2.83%降至0.23%;抢救成功率由实施前的92.64%上升至97.51%;提高了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五步流程法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结石疼痛的心理护理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接受泌尿系统结石治疗的患者198例,其中9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其余10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护理焦虑度、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为(2.8±1.3)分,对照组为(4.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为(2.2±1.9)d,对照组为(5.3±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焦虑度为(9.0l±1.89)分,对照组为(18.56±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7.00%,对照组患者为7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为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统结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缓解疼痛时间及焦虑感,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干预在内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7-12月行择期内镜手术94例作为观察组,回顾2010年1—6月的择期内镜手术9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手术护理常规进行配合,观察组在手术护理常规上实施护理风险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缺陷发生例数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护理缺陷发生5例,对照组为2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3,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7.8%比8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3,P〈0.01)。结论实施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可减少内镜手术中的护理缺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刘彤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3,(11):2609-2609,2615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救活、护理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急诊救活、急危重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5例患者,依据临床路径实施救治及护理;对照组75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急诊救治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护理救治的相关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时间、抢救成功人数、并发症及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救活、护理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满意度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对感染科手足口病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2010年3—4月入住感染科的手足口病患儿2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按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抢救、监测、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健康教育知晓率、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7.31±5.45)d,观察组(5.03±6.7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1);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知晓率方面,观察组有86.7%知道,对照组为5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6,P〈0.01);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法,观察组有85.0%满意,对照组为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65,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行之有效,可明显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提高医院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9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标准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标准化急救护理的实施可有效缩短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在群体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探讨群体性创伤急救护理模式,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对群体创伤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再造,采用全程护理服务流程,观察记录流程再造前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效抢救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流程再造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有效抢救时间缩短,轻度创伤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均为P〈0.05,重度创伤患者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群体创伤患者进行全程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群体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5.
唐蓉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60-2062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我院急诊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效果、并发症、院内再手术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术后并发症、院内再手术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效率,改善近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宫外孕患者流程化护理抢救措施的应用及预后。方法选取急诊科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06例,按随机对照、双盲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2组抢救成功率、急诊室停留时间、抢救时间及手术出血量、急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抢救成功率均高达100%;观察组急诊室停留时间、抢救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缪卫红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188-219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后腹腔镜术后预防发生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前列腺增生行后腹腔镜治疗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舒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观察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舒适度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痉挛发生率为42.5%,明显高于观察组(15.8%)(P〈0.01)。对照组舒适度为70.8%,明显低于观察组(100%)(P〈0.01)。SAS与SDS得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7%明显低于观察组(100%)(P〈0.01)。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前列腺增生后腹腔镜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中,能够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心理状况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时的最佳体位。方法将160例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背兜式静脉输液体位,对照组采用家长怀抱式输液体位,比较两组患儿输液时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输液量达50ml以上重新穿刺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0.00%,与对照组的8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新穿刺率为1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652,P〈0.01);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技术的满意度达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721,P〈0.01)。结论背兜式静脉输液体位优于家长怀抱式输液体位.值得在临床椎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中应用快捷护理路径对急诊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快捷护理路径急救,对2组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急救时间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8.00%,对照组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2.00%,对照组为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抢救时间及分诊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应用快捷护理路径急救可提高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时间,也能降低护患纠纷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9月我院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骨科疾病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为94.0%,康复训练掌握度为96.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患者骨科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为3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中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不仅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使患者获取最佳的护理,同时还有效地提升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效果,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