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技术是近年开展的冷冻治疗肿瘤新技术,其原理是用局部超低温冷冻的方法消融肿瘤组织,它具有精确定位、准确控温、适时监测等优点,对不能手术切除或不能忍受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我院磁共振介入诊疗科采用以色列GALIL MEDICAL LTD公司生产CRYO-HIT低温冷冻手术系统,经皮氩氦刀冷冻治疗112例肿瘤患者,疗效满意。手术结果证明,经皮冷冻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虽然氩氦刀手术的安全性较高,但随着临床病例数的增加和治疗范围的拓展,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也日益增多,皮肤冻伤是氩氦刀冷冻治疗术中常见并发症。在氩氦刀冷冻治疗过程中,皮肤冻伤出现在手术中。主要是治疗过程中氩氦刀与皮肤表面接触而引起,多表现为Ⅰ度和Ⅱ度冻伤。给患者造成痛苦,增加术中并发症。为预防或减少术中皮肤冻伤的发生,无菌温盐水手套覆盖法用于氩氦刀冷冻治疗中。效果满意。在氩氦刀冷冻治疗过程中,患者对术中预防皮肤冻伤方法的效果评价,取决于患者手术满意度。决定手术满意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患者对手术后结果的自我感觉。通过患者术中皮肤冻伤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满意度,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患者术中对无菌温盐水手套覆盖法预防皮肤冻伤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氩氦刀治疗肺癌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18例肺癌患者通过CT导向运用氩氦刀进行治疗,其中周围型肺癌13例,中央型肺癌5例。专科护士对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进行护理,强化对患者进行心理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结果18例患者术中配合良好,5例患者术中述穿刺区明显疼痛;3例患者术中出现气胸肺组织压缩30%左右,未进行闭式引流;4例患者术后出现穿刺区皮下积液;3例患者出现穿刺点周围皮肤冻伤;无因为经皮穿刺引起患者大量血胸和死亡。结论加强氩氦刀治疗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特别是术中精心护理可以有效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 针对本院收治的180例采用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治疗术来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研究,观察其疗效与并发症。结果1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CT扫描显示总有效率为97.22%,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CT扫描显示总有效率均为94.44%,术后2例(1.11%)出现胸腔积液,2例(1.11%)出现疼痛,2例(1.11%)合并肺部感染,2例(1.11%)出现皮下气肿,2例(1.11%)出现痰中带血,3例(1.67%)出现恶心呕吐,3例(1.67%)出现轻度咳嗽,4例(2.22%)出现发热,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肺癌副反应小,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氩氦刀靶向治疗肺癌过程中冷冻对大血管的影响。方法 178例肺癌患者肿瘤均包绕于大血管及心脏,207次行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患者。结果经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后,侵犯主动脉、上腔静脉等大血管或心脏的肿瘤内有冰球形成,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因"热池"效应的存在氩氦刀靶向冷冻对大血管(包括主动脉、肺动脉、支气管动脉)及心脏无明显影响,对侵犯心脏和大血管的肺癌氩氦刀靶向治疗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陆农 《哈尔滨医药》2011,31(5):390-39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氩氦刀靶向治疗肝癌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25例肝癌患者行经皮肝穿刺氩氦刀治疗术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给予及时的护理措施。结果经皮肝穿氩氦刀靶向治疗肝癌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疼痛、皮肤冻伤、发热、窦性心动过缓、冷休克、室性早搏等,经及时发现,对症处理,均予以纠正。结论全面细致的观察与护理能减少氩氦刀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切实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46例肝癌患者先行TACE治疗,再行氩氦刀冷冻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进行B超检查及CT或MRI扫描.结果 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体积缩小50%以上的有19例(41%),血AFP和CEA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穿刺活检组织变性坏死明显,术后不良反应轻.结论 经穿刺氩氦刀冷冻联合TACE治疗肝癌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的方法.对于不适宜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各个年龄段,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化学治疗,其适应症少、副作用大、并发症多,老年人难以耐受。氩氦靶向冷冻治疗技术(氩氦刀)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太空火箭制导技术准确冷冻摧毁肿瘤的手术系统,其治疗原理是:利用高压  相似文献   

8.
王新真  王忠新  杨永平  韩军  李捍卫  金波 《河北医药》2012,34(15):2274-2276
目的 比较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联合无水乙醇注射与单纯氩氦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劣.方法 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非随机分为2组,A组 25例行单纯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B组 25例行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通过增强CT观察术后2组病例肿块的直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8、30、和60 d记录2组甲胎蛋白(AFP)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A组比较,B组肿块缩小率明显增大(P<0.05),B组AFP下降明显(P<0.05).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对于不适宜手术切除治疗的肝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管骅  黄华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4,(25):142-143,146
目的:探讨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对难治性实体瘤进行治疗的护理方法和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84例难治性实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92.8%)明显高于对照组(69.0%)(P〈0.05)。结论行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对难治性实体瘤进行治疗后,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的关键,且有利于患者的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手术切除联合氩氦刀术中冷冻治疗胸部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升  林刚  李简 《河北医药》2006,28(10):937-938
目的 观察手术切除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胸部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5年12月胸外科治疗的18例胸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不良反应轻微,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心衰、房颤、乳糜胸和肺炎,其中肺部渗出性改变较常见,无需特殊处理,无手术相关性死亡.随访肿瘤局部复发1例.结论 手术切除联合氩氦刀冷冻是治疗胸部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小肝癌的方法、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小肝癌145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CT或MRI。结果小肝癌145例,治疗后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范围或CT、MRI提示肿瘤完全消融达120例,占82.8%,其中转移性肝癌44例,治疗后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或CT、MRI提示完全坏死30例,占68.2%。结论超声引导下小肝癌的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CT引导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氩氮刀冷冻治疗是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恶性肿瘤或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一种新方法。笔者对2003-12~2006- 04所在医院收治的44例肺癌患者用氩氦刀冷冻治疗。1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4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经过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后的临床体会。方法比较4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经过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的术前、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血清CA199及癌胚胎抗原(CE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0例患者经过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后,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情况、血清CA199及癌胚胎抗原(CEA)上,较术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晚期胰腺癌,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氩氦刀治疗前列腺癌(附1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氩氦刀低温冷冻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美国Endoeare公司氩氦刀低温手术系统。病人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在直肠超声或腹部超声术定位监测下,实施前列腺超低温治疗。结果 分别于冷冻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在直肠超声指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做病理检查,11例阴性,7例为阳性,其中B期5例均为阴性,8例病人排尿困难明显改善,无尿道坏死及尿失禁。结论 氩氦刀低温冷冻术治疗前列腺癌效果良好,具有住院时间短、不出血、创伤小、恢复快,尤其适合前列腺癌B期、C期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氩氦刀冷冻联合氟尿嘧啶粒子消融治疗肝恶性肿瘤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2年6月我科78例肝恶性肿瘤患者,选择40例患者在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氟尿嘧啶粒子植入化疗作为研究组。另选择38例患者单纯采用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术中冰球形成和冰球覆盖病灶率、术后病理变化和病灶缩小率。结果 3个月后CT影像学复查,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冰球形成和冰球覆盖病灶率明显改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氦冷冻消融+氟尿嘧啶粒子植入化疗为中晚期肝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钉伤细胞( 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 =40)氩氦刀联合CIK,对照组( n =40)单纯氩氦刀组,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变化及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2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当( P >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增加( P <0.05),治疗组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2组淋巴细胞亚群检查显示,治疗组的CD3、CD4、CD8、CD4+/CD8+也较单纯应用氩氦刀有明显改善( P <0.05)。结论氩氦刀联合CIK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协同杀伤肿瘤,能显著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肺癌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靶向治疗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21例中晚期肺癌的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靶向治疗,护士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及器械的准备,术中密切配合,不断的鼓励安慰患者,术后做好一般处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2l例均完成氩氦刀治疗,术后3例发生气胸,7例发热。结论 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靶向治疗肺癌是一项新技术,要求护士责任心强,密切配合。做好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相似文献   

18.
正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下简称氩氦刀)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利用超低温冷冻及快速复温消融肿瘤的微创手术系统。它是航天制导技术,也就是氩气的冷隔绝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的结晶。1998年氩氦刀通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研究气管切开气管内肿瘤氩氦冷冻术的护理。方法:2010年11月1日本科收治1例气管多形性腺癌患者,于2010年11月4日在本科微创手术室行气管切开,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氩氦刀腔内冷冻术。并于整个手术过程中实施了精心的护理干预。结果:患者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相对较平稳,没出现太大的波动,也未出现气管内出血,损伤喉神经致声音嘶哑、呛咳等症状,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观察,肿物消融效果满意,气道通畅,原狭窄处明显拓宽。术后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都波动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氩氦刀属于微创治疗,它是在针尖降温,对周围组织损伤少,精确度高,出血少,恢复较快。术后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特别注意无菌操作,预防局部感染和继发肺部感染,对患者的预后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目前,微创介入治疗已成为中晚期癌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介绍肝动脉化疗和(或)栓塞联合应用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的高有效性及高安全性,进而证明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通过报道1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该治疗的经过及最终疗效。结果该患者经上述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肝动脉栓塞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为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肿瘤患者开创了一条新的微创介入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