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子宫内膜组织的RBP4、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水平与子宫内膜增生的关系;分析血清RBP4水平和子宫内膜组织的RBP4、PPARγ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48例,根据病理分型分为A组(n=24):子宫内膜不伴有不典型的增生(单纯型增生或复杂型增生);B组(n=6):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或子宫内膜癌。对照组(n=18)为子宫内膜正常组(子宫内膜处于增生期或分泌期),检测患者血清RBP4水平及子宫内膜组织RBP4和PPARγ表达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在不同组别间的差异。结果 A组、B组患者血清RBP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U值分别为-3.355、-3.600,P<0.05);A组、B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RBP4、PPARγ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BP4:U值分别为-2.695、-3.201;PPARγ:U值分别为-3.228、-3.267;P<0.05)。患者血清RBP4水平与子宫内膜组织的RBP4、PPARγ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5、0.415,P<0.05)。结论 血清RBP4水平不仅与子宫内膜增生相关,还与子宫内膜组织的生物学指标变化过程相一致。提示血清RBP4有望作为早期预测子宫内膜增生发展、恶变及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汉族人群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中的水平,探讨血清RBP4与NAFL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维吾尔族、汉族NAFLD患者各200名为病例组,维吾尔族、汉族健康者各200名为对照组,检测体重指数(BMI)、血压、生化指标以及血清RBP4浓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RBP4与NAFLD发生率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RBP4与BMI、收缩压(SBP)、收缩压(DB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SUA)、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的影响因素。结果维吾尔族、汉族人群NAFLD组RBP4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AFLD组维吾尔族RBP4浓度显著高于汉族(P0.01)。两个民族RBP4水平与NAFLD发病率均呈正相关(P0.001);维吾尔族人群RBP4浓度与BMI、FPG、TG、HDL、SUA、AST及ALT呈正相关性,汉族人群RBP4浓度与BMI、FPG、血压、TG、TC、HDL、SUA、AST以及ALT呈正相关性,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吾尔族人群、汉族人群中RBP4浓度为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维吾尔族、汉族人群NAFLD患者血清RBP4水平明显升高,血清RBP4水平与NAFLD患病相关,是NAFLD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共轭亚油酸(CLA)与运动对青春期肥胖大鼠肝脏及脂肪组织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影响。方法选取喂饲普通饲料的青春期SD大鼠8只为空白对照组(C),高脂组建模7周选取32只肥胖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安静对照组(OC)、安静补CLA组(OCC)、运动组(OM)、运动结合CLA组(OMC)。动物跑台跑速为21~25 m/min,60 min/次;CLA灌胃1.6 g/kg,1次/日,5次/周,连续8周。实验结束后麻醉动物,采集血液及组织,测血糖、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检测内脏脂肪组织RBP4 mRNA表达、肝脏组织RBP4蛋白表达及血浆RBP4浓度。结果干预后OM、OMC组体重、体重增长幅度和体脂百分比、血糖、内脏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肝脏组织RBP4蛋白表达、血浆RBP4浓度低于OC、OCC组(P<0.01)。OM、OMC组胰岛素敏感性高于OC、OCC组(P<0.01)。OMC组体重、体重增长幅度、胰岛素敏感性高于OM组,体脂百分比、血糖、RBP4表达低于O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运动与运动结合CLA显著降低青春期肥胖大鼠的体重、体重增长幅度、体脂百分比、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及降低内脏脂肪组织RBP4的mRNA表达、肝脏组织RBP4蛋白表达、血浆RBP4水平,运动与运动结合CLA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补CLA。  相似文献   

4.
王治中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747-5748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RBP4)的变化,探讨检测血清RBP4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方法 5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及冠脉介入手术后,31例非AMI患者,40例对照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RBP4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RBP4高于其他对照组(P<0.01),冠脉介入手术前后血清RBP4水平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 RBP4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超重或肥胖(OW/OB)和2型糖尿病(2型DM)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22例对照组、30例OW/OB、和35例2型DM患者血浆RBP4水平,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量腰围,臀围,计算腰臀比,测身高及体重,计算体重指数。结果RBP4在OW/OB组和2型DM组均较正常组高(P〈0.01),2型DM组较OW/OB组高(P〈0.01)。简单相关分析显示RBP4与W、WHR、FPG、InHOMAIR、TG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572,0.408,0.672,0.538,0.45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PG、TG、WHR是RBP4的独立相关因素(决定系数分别为r^2=0.487,0.408,0.501)。结论OW/OB及2型DM患者血浆RBP4水平显著升高,且RBP4在发生2型DM前已升高,设想RBP4可作为IR的早期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青春期肥胖大鼠血糖、胰岛素敏感及RBP4的影响。方法 110只鼠龄21天SD幼鼠建模7周后,取32只肥胖倾向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强度运动组(动物跑台跑速分别定为15~18、21~25和28~32 m/min,5次/周,60 min/次,连续8周)。运动干预后麻醉采集血液及内脏组织,测血糖、血胰岛素,测血RBP4浓度、肝脏组织RBP4蛋白表达及内脏脂肪组织RBP4 mRNA表达。结果 8周运动干预后,低、中、高强度运动组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性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低于对照组但没有差异。低、中、高强度运动组内脏脂肪组织RBP4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表达显著下调(P0.01),中、高强度组较低强度组下调明显(P0.01)。肝脏RBP4蛋白表达为对照组高于运动组,中、高强度运动组表达较少;血浆RBP4浓度为低、中、高强度运动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强度运动组低于中、低强度组(P0.01)。结论通过不同强度运动干预能降低青春期肥胖大鼠血糖和血RBP4浓度,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下调内脏脂肪组织RBP4 mRNA表达水平,肝脏组织RBP4蛋白表达下降,随着运动强度增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 binding protein 4,RBP4)和内脂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 -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2011年于某医院进行体格检查的955名年龄>25岁成年人中身高等一般指标和谷氨酰基转移酶(γ - glutamyl transferase,GGT)等生化指标完整的78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组RBP4和内脂素的血压、肝功能等指标趋势,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RBP4和内脂素水平与NAFLD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NAFLD组RBP4(t = 5.892,P<0.001)、内脂素水平(t = 6.788,P<0.001)均高于正常组,随着RBP4的增加,内脂素水平呈现上升趋势(P趋势<0.001),随着内脂素的增加,RBP4水平呈现上升趋势(P趋势<0.001),调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内脂素及肝功等各生化因素后,RBP4水平对NAFLD患病没有影响(OR = 1.518,95%CI:0.795~2.899)。调整年龄、性别、BMI、RBP4及肝功能等各生化因素后,内脂素仍是NAFLD的危险因子(OR = 2.268,95%CI:1.117~4.606)。结论 RBP4与NAFLD密切相关,但不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内脂素是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青春期肥胖大鼠血糖、胰岛素敏感及RBP4的影响。方法110只鼠龄21天SD幼鼠建模7周后,取32只肥胖倾向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强度运动组(动物跑台跑速分别定为15~18、21-25和28-32m/min,5次/周,60min/次,连续8周)。运动干预后麻醉采集血液及内脏组织,测血糖、血胰岛素,测血RBP4浓度、肝脏组织RBP4蛋白表达及内脏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结果8周运动干预后,低、中、高强度运动组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性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低于对照组但没有差异。低、中、高强度运动组内脏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表达显著下调(P〈0.01),中、高强度组较低强度组下调明显(P〈0.01)。肝脏RBP4蛋白表达为对照组高于运动组,中、高强度运动组表达较少;血浆RBP4浓度为低、中、高强度运动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强度运动组低于中、低强度组(P〈0.01)。结论通过不同强度运动干预能降低青春期肥胖大鼠血糖和血RBP4浓度,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下调内脏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水平,肝脏组织RBP4蛋白表达下降,随着运动强度增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血清C肽、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在老年糖尿病足血流感染风险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98例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观察组)的病例资料,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00人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C肽、RBP4水平;根据血培养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C肽及RBP4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C肽、RBP4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单因素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血流感染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RBP4水平高于对照组;阳性组患者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水平低于阴性组,RBP4水平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C肽、餐后2 h C肽、RBP4联合诊断血流感染效能高于单项诊断效能(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足病程、足部溃疡Wanger分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HbA1c、空腹C肽、餐后2 h C肽、RBP4水平均与血流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母乳中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GDM孕妇60例,非GDM正常孕妇45人为对照组。GDM组根据母乳喂养量分为高母乳喂养组及低母乳喂养组。分娩时采集脐血、产后收集初乳及成熟乳,分别用放射免疫(RIA)法和酶联免疫(ELASA)法测定胰岛素和RBP4水平;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和产后复查时体重增加量。结果 GDM组脐带血的RBP4和胰岛素(INS)分别为(14.9±2.6)μg/L和(8.3±1.9)μU/m L,均高于对照组的(12.4±2.7)μg/L和(6.0±2.1)μU/m L(P均0.01)。GDM组初乳RBP4和INS分别为(16.9±4.2)μg/L和(11.3±3.1)μU/m L,均高于对照组的(13.3±4.5)μg/L和(9.2±2.8)μU/m L(P均0.01);GDM组成熟乳RBP4(16.1±4.0)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3.1)μg/L(P0.01);但是两组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高母乳喂养者的成熟乳RBP4低于低母乳喂养者(P0.01);GDM组乳汁RBP4水平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初乳RBP4水平均与其对应的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r=0.45,P0.01);初乳RBP4水平与孕期体重增加量呈正相关(r=0.37,P0.01);GDM组脐血中的RBP4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43,P0.01)。高母乳喂养组成熟乳中RBP4水平与婴儿体重增加呈负相关(r=-0.49,P0.01)。结论 GDM母乳中RBP4参与婴儿生长发育调节,母乳喂养者体内RBP4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内脏素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08例,其中男124例,女84例,依据2002年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分为合并NAFL组98例,未合并NAFL组110例,同时选择性别、年龄匹配与之匹配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对象均为中国汉族人。应用酶连接检测反应(LDR)测序的方法进行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2423、-100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①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位点有CC、CT、TT三种基因型,变异率为79.22%;-1001位点有AA、AC两种基因型,变异率较低为2.32%;-2423位点在两组均为AA纯合子。②内脏素基因-3186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在2型糖尿病合并NNAFL、无脂肪肝组及正常对照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内脏素基因-318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无关。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征及与代谢综合征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临床特征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从2005年北京印钞厂职工体检资料中选取356例经超声诊断为脂肪肝者,称为NAFL组;并随机抽取367例经超声检查无脂肪肝者,称为对照组。结果NAFL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P<0.01)。NAFL组合并肥胖、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是76.7/,58.7/,34.8/,59.0/,43.3/,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纤维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瘦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肝纤维化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30例NAFL患者血清瘦素水平,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NAFL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对血清瘦素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NAFL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轻、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依次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呈正相关。结论瘦素在NAFL发病中具有独立的致病作用,并可能是NAFL肝纤维化形成中重要的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瘦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肝纤维化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30例NAFL患者血清瘦素水平,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NAFL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对血清瘦素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NAFL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轻、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依次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呈正相关。结论瘦素在NAFL发病中具有独立的致病作用,并可能是NAFL肝纤维化形成中重要的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等的关系,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417名北京市某区卫生防疫系统职工参加健康体检的腹部B超检查、血脂、身高、体重、BMI、血压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非酒精性脂肪肝110例,男性脂肪肝患病率(36.94%)比女性(20.00%)高(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脂肪肝的患病率有增加的趋势(P〈0.01)。结论男性、年龄大、血压高、超重、肥胖、血脂异常是该人群的脂肪肝发病危险因素。控制体重、血脂是降低该人群脂肪肝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人体测量指标对儿童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作用,探讨不同指标筛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切点值。方法 选取自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内分泌门诊就诊的94例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为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与肥胖不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组,52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测量身高(H)、体重(W)、腰围(WC)、臀围(HC)和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行肝脏B超的检查。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腰高比(WHtR)、腹部体积指数(AVI)、脂质蓄积指数(LAP)和内脏脂肪指数(VAI)等指标。通过绘制人体测量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人体测量指标与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并比较各项人体测量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确定切点值。结果 肥胖组BMI、WC、WHR、WHtR、AVI、LAP、VAI及TG均高于对照组(t=23.090、21.068、12.547、22.855、17.578、8.159、5.394、6.183,P<0.001)。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组BMI、WC、AVI、LAP、VAI均高于肥胖不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组(t=2.180、2.389、2.362、3.643、2.839,P<0.05)。人体测量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LAP、VAI、 WC、 AVI、 BMI。对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联合诊断指标进行筛查效能分析结果显示,LAP+AVI 曲线下面积为0.706(95%CI:0.595~0.817,P<0.001);AVI+VAI 曲线下面积为0.685(95%CI:0.570~0.800,P<0.01);BMI+WC 曲线下面积为0.652(95%CI:0.537~0.768,P<0.05)。联合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从大到小为LAP+AVI、AVI+VAI、BMI+WC。结论 LAP联合AVI对儿童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的筛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结合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4月至2009年8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查体中心和肝病门诊确诊的32例NAFL患者为NAFL组,同期健康查体人员31例为对照组.对NAFL组进行营养干预并实施有氧运动方案,检测两组干预前后体重指数(BMI)、血清脂联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脂水平变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组间差异、干预前后差异以及血清脂联素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子预前NAFL组的BMI[(29.84±3.16) kg/m2比( 22.22±1.81)kg/m2,P=0.000]、总胆固醇(TC)[(5.09±0.86) mmol/L比(4.38±0.85) mmol/L,P=0.002]、甘油三酯(TG) [(1.99-0.86) mmol/L比(1.10±0.38) mmol/L,P=0.000]、FBG [(6.02±0.63) mmol/L比(5.02±0.71) mmol/L,P=0.000]、FINS[(13.73±3.24)mU/L比(9.55±1.99) mU/L,P=0.000]、HOMA-IR[(3.74±1.21) mmol/L比(2.08±0.27) mmol/L,P=0.000]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4.89±1.81) ug/L比(12.97±3.15) ug/L,P=0.000].NAFL组干预后BMI[(26.65±2.39) kg/m2比(29.84±3.16) kg/m2,P =0.000]、FBG[(5.61±0.47) mmol/L比(6.02±0.63) mmol/L,P=0.004]和FINS[(11.12±2.01) mU/L比(13.73±3.24) mU/L,P=0.000]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6.54±2.12)ug/L比(4.89±1.81) ug/L,P=0.001].脂联素与BMI、FBG、FINS、HOMA-IR和TG呈显著负相关(P值分别为0.004、0.000、0.000、0.000、0.010),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 =0.026),与TC无相关性(P =0.101).结论营养干预结合有氧运动可提高NAFL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调节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结合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以2010年8月-2013年8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查体中心和肝病门诊确诊的NAFL患者42例为NAFL组,同期健康查体人员40例为对照组。对NAFL组进行营养干预并实施有氧运动方案,检测两组干预前后体重、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清瘦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脂水平变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干预前组间差异、NAFL组干预前后差异以及血清瘦素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NAFL组干预后体重、BMI、WHR、FBG、FINS和瘦素水平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OMA-IR较干预前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瘦素与BMI、FBG、FINS、HOMA-IR、TC和TG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HDL-C无相关性(P=0.238)。结论 营养干预结合有氧运动可提高NAFL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调节血糖血脂水平,改善IR.。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体成分体脂百分比(BFP)与体重指数(BMI)筛查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的一致性,探讨体成分对学龄儿童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筛查效能。方法 以2020年3—9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门诊就诊的7~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体成分,评价BFP与BMI筛查儿童超重肥胖的一致性,采用ROC曲线分析体成分指标判断血脂异常、NAFL的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各最佳截断值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 BMI判断为正常的儿童中有20.11%的儿童被BFP判断为超重肥胖,BFP判断为正常的儿童中有4.98%的儿童被BMI判断为超重肥胖,Kappa值为0.867;体脂肪量(BF)筛查血脂异常的AUC为0.659(P<0.05),最佳截断值为9.85 kg时,灵敏度为0.767,特异度为0.521;内脏脂肪面积(VFA)筛查NAFL的AUC为0.851(P<0.05),最佳截断值为86.50 cm2时,灵敏度为0.781,特异度为0.778。结论 体成分BFP与BMI筛查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有高度一致性;体成分对学龄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筛查效能,对血脂异常的筛查效能较低。  相似文献   

20.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运动行为与饮食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运动行为与饮食干预的效果,为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运动行为与饮食习惯、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120名非酒精性脂肪肝确诊病人实施为期4个月的运动行为与饮食干预,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120名患者中,男性71人,女性49人,单纯性肥胖性脂肪肝31人,糖尿病脂肪肝38人,高脂血症脂肪肝50人,其他1人。结果干预前患者饮食控制合格与运动达标率分别为7.50%和10.83%,干预后分别升高到92.50%和90.OHD%(P〈0.01)。干预前患者高热量与高脂肪的摄人率分别为100.0%与93.75%,干预后分别降低为8.93%与17.10%(P〈0.01)。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健康饮食与行为知识、疾病预防与治疗知识知晓率干预后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38名糖尿病脂肪肝患者的血糖平均值为7.2±2.2mmol/L,低于干预前的11.9±3.5mmol/L(P〈0.01);50名高脂血症患者干预后的甘油三酯为2.28±1.19mmol/L,低于干预前的2.91±1.30mmol/L(P〈0.01)。结论行为干预有利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