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类型粘接剂和临床四手操作在正畸托槽粘结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正畸门诊40例需粘接托槽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10例,四手操作粘接托槽184个,使用光固化粘接剂。B组10例,非四手操作粘接托槽180个,使用光固化粘接剂。C组10例,四手操作粘接托槽188个,使用化学固化粘接剂。D组10例,非四手操作粘接托槽192个,使用化学固化粘接剂。分别记录四组患者粘接托槽所需时间和1周以后托槽脱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粘接单个托槽平均所需时间A组2.65min,B组3.52rain,C组1.95min,D组2.18min,A组与B组、C组与D组、A组与C、B组与D组分别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O.05)。1月后复诊四组的托槽脱落分别为5个、7个、4个、8个,托槽脱落率分别为:2.72%、3.89%、2.13%、4.16%,四组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粘接托槽过程中,使用化学固化粘接剂和通过四手操作均可以明显缩短医生临床操作时间,并对粘接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一种新型托槽的定位夹持器粘接正畸托槽,评价应用该定位器后,能否提高托槽粘接的准确性,并与传统粘接法比较在操作时间、托槽脱落率等方面的差别。方法:选择恒牙期错畸形患者35例,随机选择其一侧牙齿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分别使用托槽定位夹持器和传统方法粘接托槽,统计粘接时间。粘接完成后取印模并在翻制的石膏模型上观测实验组与对照组托槽粘接误差,统计其中30例患者6个月内的托槽脱落情况,统计脱落率。结果:实验组托槽粘接准确率(95.26%)高于对照组(85.26%),平均粘接时间实验组(5.4 mm)短于对照组(10.8mm),实验组托槽脱落率(3.16%)小于对照组(8.0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槽定位夹持器能明显缩短托槽粘接时间,减少托槽脱落率,提高托槽粘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粘接正畸托槽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炜  傅民魁 《口腔正畸学》2005,12(3):97-100
目的评价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粘接正畸托槽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0名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为期18个月的临床研究.231个托槽用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resin modified glass ionomer cement,RMGIC)粘接,234个托槽用复合树脂粘接剂(composite resin,CR)粘接.观察脱落托槽所在的牙位、时间和脱落后粘接剂在牙面上的残留量.计算托槽脱落率和粘接材料残留指数.结果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粘接的托槽脱落率为23.4%;复合树脂粘接剂粘接的托槽脱落率为9.4%,两者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不论使用玻璃离子粘固剂还是复合树脂粘接剂粘接托槽,第二前磨牙都是最容易出现托槽脱落的牙位.两种材料粘接的托槽脱落后,牙釉质上的粘接材料残留指数差异没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复合树脂粘接剂相比,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的粘接强度尚不能满足正畸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正畸托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7例正畸患者的1871个牙,分别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实验组)和正畸非调拌型釉质粘结剂(对照组),粘贴方丝托槽,观察其粘结效果.结果:3月后复查,实验组托槽脱落率为12.6%,对照组托槽脱落率为11.4%.1年后复实验组托槽脱落率为17.7%,对照组托槽脱落率为15.4%.2年后复查,实验组托槽脱落率21.4%,对照组托槽脱落率19.4%.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托槽的效果接近正畸非调拌型釉质粘结剂,而其具有无毒无刺激性,并具有缓慢的释氟性,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粘结正畸托槽的粘结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自酸蚀封闭剂加光固化粘接剂在临床粘接正畸托槽的脱落率,探讨自酸蚀封闭剂加光固化粘接剂在临床使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30名正畸初诊患者的上颌左右侧分别使用实验组:Self-etching primer(自酸蚀封闭剂3M)加TransbondXT(光固化粘接剂3M)和对照组:37%磷酸加化学固化型正畸粘接剂(3M)粘接托槽,观察其临床脱落率.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脱落率高,但仍在临床可接受范围之内.结论 自酸蚀封闭剂与光固化粘接剂配伍粘接托槽可以满足临床需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脉冲Nd:YAG激光辅助去除正畸金属托槽的可行性,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优于机械性去除金属托槽的方法.方法 选择因正畸治疗拔除的50颗前磨牙,粘接托槽后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实验1-4组分别接受13.0、13.5、14.0、14.5 A电流强度的激光照射,同时给予4.9 N的外力,直至托槽脱落,记录托槽脱落时间及牙髓腔内温度;剩余1组为对照组,使用持针器去除托槽.在体视显微镜下测量并计算粘接剂残留指数(adhesive remnant index,ARI).扫描电镜观察各组釉质表面情况.结果 实验1-4组的托槽脱落时间分别为(67.70 4±7.18)、(35.90±4.28)、(24.90 ±3.76)、(6.90±2.33)s.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1-4组牙髓腔内温度分别升高(20.97±3.10)、(12.75±3.14)、(8.99±2.47)、(2.91±1.88)℃,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4组和对照组Arl分别为(8.55±5.02)%、(15.42±7.37)%、(5.55±3.79)%、(13.72±6.69)%和(74.36±29.44)%,两两比较显示对照组与不同实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下可见对照组釉面横纹已被破坏,釉质表面粗糙不平;实验组釉质表面清洁,未见划痕、弹坑样及蜂窝样改变.结论 脉冲Nd:YAG激光辅助去除正畸金属托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与机械法相比,脉冲Nd:YAG激光辅助去除托槽及粘接剂的过程不破坏釉质表面结构.  相似文献   

7.
陶瓷托槽与金属托槽脱落率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正畸患者两种托槽粘接后脱落率 ,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的质量。方法 挑选正畸患者 4 0例 ,分两组 ,2 0例使用陶瓷托槽 ,2 0例使用金属托槽 ,采用同样的方法 ,相同的步骤进行粘接。复诊时记录托槽脱落情况。结果 两种托槽脱落率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在粘接托槽的过程中应注意到每一个细节 ,认真配合医生去除各种导致脱落的因素 ,才能使托槽更加稳固  相似文献   

8.
氟保护剂在固定正畸治疗中的运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防龋用氟保护剂在固定正畸治疗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 以 67名固定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拟粘接托槽的牙分为左右两侧 ,左侧共 5 94颗牙为实验组 ,右侧 5 91颗牙为对照组 ,实验组牙于粘接托槽前 7d及粘接后半年分别涂擦氟保护剂 2次 ,而对照组仅按常规进行酸蚀粘接。用正畸治疗过程中托槽的脱落率及正畸前后白垩斑的检出率为指标对氟保护剂在固定正畸治疗中的运用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经x2 检验正畸治疗中两组的托槽脱落率、正畸治疗前两组白垩斑的检出率及实验组正畸前后的白垩斑检出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5 )。但对照组正畸结束后白垩斑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正畸治疗前 (x2 =6.83 ,P <0 .0 1) ,且亦明显高于实验组正畸结束后白垩斑检出率 (x2 =5 .86,P <0 .0 5 ) ,结论 正畸治疗中于适当的时机在牙釉质表面涂用氟保护剂不但可以明显地控制牙釉质的脱矿 ,且并未因该氟保护剂的使用而影响牙釉质与托槽的粘接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金属托槽脱落后重粘接前釉质表面的处理方法以及重粘接的时间.方法:60 颗离体牙随机分成未酸蚀组和酸蚀组,分别在即刻、24 h内、4 d进行托槽重粘接,24 h后托槽粘接强度达最大时进行抗剪强度测试,记录粘接材料残余指数. 结果:即刻、24 h内托槽重粘接酸蚀组、未酸蚀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4 d托槽重粘接酸蚀组、未酸蚀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酸蚀组中4 d托槽重粘接抗剪强度最大.结论:即刻、24 h内托槽重粘接不需要酸蚀,4 d及4 d后粘接需要酸蚀;建议托槽脱落后尽早重粘接.  相似文献   

10.
王爽 《口腔医学》2012,32(5):262-262
<正>越来越多的错畸形患者要求正畸治疗,正畸医生的工作量很大,其中除正常初、复诊外,正畸医生每天面对最多的就是托槽的脱落与粘接,如何增强托槽的粘接强度是正畸医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来我科就诊进行固定矫治器治疗患者100例,  相似文献   

11.
陈强 《广东牙病防治》2012,20(8):419-421
目的对比研究LF托槽和进口TOMY托槽的托槽脱落率和黏膜损伤情况。方法正畸患者80例,LF组40例,粘接LF托槽800颗;TOMY组40例,粘接TOMY自锁托槽800颗,2组采用相同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粘接。每个月复诊时记录托槽脱落情况和创伤性口炎的发生情况,连续观察1年。结果 LF组的托槽脱落率为8.38%(67/800),TOMY组的托槽脱落率为8.00%(64/800),2组托槽脱落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51.8,P=0.10)。LF组创伤性口炎总发病率为97.5%(39/40),TOMY组总发病率为50.0%(20/40),LF组高于TOM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P=0.01)。结论国产LF托槽和进口TOMY托槽的脱落率相近,但国产LF托槽引起创伤性口炎的概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顾敏  王天丛  陈莉花  陈文静 《口腔医学》2010,30(5):298-299,303
目的 对网底托槽和激光底面托槽粘接强度进行比较研究,为临床选用金属托槽提供参考。方法 挑选对称性拔除第一前磨牙正畸患者20例,分2组,分别粘结激光底面托槽以及网底进口金属托槽,采用同样的方法及相同的步骤进行粘接。对患者托槽脱落情况作6个月的追踪观察每月复诊时并记录。采用同一患者拔除的前磨牙为实验样本,粘结与口内对应托槽,以材料力学实验机分别对其进行体外即刻抗剪切强度(SBS)的测定。结果 临床观察发现网底托槽脱落率大于激光底面托槽,体外实验也表明激光优化底板托槽剪切强度大于网底托槽,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槽底板结构可影响托槽粘结强度,但两者都能很好满足临床正畸粘结需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含氟自酸蚀粘接系统和牙面酸蚀后涂氟粘接系统粘接正畸托槽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9名正畸患者,均分为三组,以自酸蚀粘接系统、牙面酸蚀后涂氟粘接系统和京津釉质粘接系统两两组合分别于患者双侧牙面粘接托槽,随访12个月,记录3种粘接系统的托槽脱落率。结果:3种粘接体系粘接托槽的脱落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自酸蚀粘接系统和牙面酸蚀后涂氟粘接系统对托槽的粘接效果与京津釉质粘接剂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常用的正畸粘接剂在埋伏牙导萌中粘接正畸附件的脱落率。方法:含埋伏牙正畸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闭合式开窗术后粘接正畸附件,实验组24例,用GC Fuji正畸粘接剂、对照组24例,用京津釉质粘接剂粘接,术后1周加力牵引,比较加力2、6、12个月后正畸附件脱落率。结果:两种粘接剂加力2个月时正畸附件脱落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2个月时正畸附件脱落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个月时埋伏牙粘接正畸附件脱落率GC Fuji粘接剂效果优于京津釉质粘接剂,两种粘接剂远期粘接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5.
兰青  贺红 《口腔医学研究》2007,23(6):671-673
目的:评价应用标记型直丝弓托槽定位器后,能否提高托槽粘接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择35例正畸患者,随机选择其左侧或右侧牙齿为实验组,另侧为对照组,在实验组牙面应用标记型直丝弓托槽定位器粘接直丝弓托槽,在对照组牙面按传统方法完成托槽粘接,粘接完成后常规取模型,在模型上观测实验组与对照组托槽粘接误差的区别。结果:实验组托槽粘接误差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标记型托槽定位器的应用能明显提高托槽粘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直接法黏结托槽脱落的临床因素。方法选择2005—2010年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正畸固定矫治患者93例(1580个托槽),采用直接法黏结托槽,矫治后3~4周复诊并对脱落托槽的患者年龄、牙位、上下颌位置及操作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矫治过程中共有241个托槽脱落,占总数的15.2%。<18岁患者托槽脱落率明显高于≥18岁患者(P<0.05);双尖牙托槽脱落率明显高于前牙(P<0.05);下颌托槽脱落率明显高于上颌(P<0.05);不同操作者间托槽脱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年龄、牙位、上下颌位置及操作者的临床经验均直接影响正畸托槽的黏结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丽芬  张霞 《口腔医学研究》2014,(6):548-550,554
目的:比较自酸蚀粘接剂和全酸蚀粘接剂粘接托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2名固定正畸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分别使用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和两步法全酸蚀粘接剂粘接726个托槽,计算12个月内托槽的脱落率,卡方检验比较4种因素(粘接剂、牙弓、牙位和性别)对托槽脱落率的影响;Kaplan-Meier法绘制托槽生存率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上述4种因素对托槽生存率的影响,同时评价牙釉质表面的剩余粘接剂指数。结果:两种粘接剂的托槽脱落率无统计学差异;生存分析表明粘接剂类型和牙弓位置对托槽生存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但前磨牙托槽的生存率比切牙和尖牙低,女性患者的托槽生存率高于男性;自酸蚀粘接剂的剩余粘接剂指数与全酸蚀粘接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自酸蚀粘接剂与两步法全酸蚀粘接剂都具有较高的托槽生存率,均能满足正畸临床粘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表面封闭法对托槽粘接抗剪强度(shear bond strength,SBS)的影响.方法:将正畸拔除的20 颗离体前磨牙切割成颊面牙片,用自凝塑料包埋,其颊面经Transbond~(TM) Plus自酸蚀处理液酸蚀30 s后随机等量分为2 组,①实验组:涂Filtek Flow 1400A3流动复合树脂形成封闭层,Transbond~(TM) XT复合树脂粘接托槽;②对照组:Transbond~(TM) XT复合树脂粘接托槽.37 ℃恒温水浴48 h及冷热循环(5 ℃ 30 s,55 ℃ 30 s)1 000 次后,以0.5 mm/min的速度对托槽SBS进行测试;10 倍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托槽脱落后牙面树脂残留情况并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托槽SBS(Mpa)平均是8.08±1.38、8.34±1.37,牙面树脂残留指数(resin remnant index,RRI)分别是: 2.80±1.03、 3.20±1.03,经检验, 2 组SBS、R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表面封闭法不影响托槽粘接抗剪强度,能满足固定矫治需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强塑料托槽粘接强度的方法,提高塑料托槽的粘接强度。方法:60个离体人前磨牙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塑料托槽不做任何处理;自凝牙托水组托槽经自凝牙托水处理,硅烷偶联剂组托槽经硅烷偶联剂处理。三组牙齿和托槽均用京津釉质粘接剂粘接,在37℃蒸馏水中储存24h后测量其抗剪切强度,并评估去粘接后牙面残留的粘接剂止数(ARI)。结果:对照组与两实验抗剪切强度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实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ARI记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自凝牙托水和硅烷偶联剂处理托槽底板可增加塑料托槽的抗剪切粘接强度,使其能满足正畸临床矫治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处理脱落托槽底板后再粘接的粘接强度.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50 颗,随机平均分为A、B、C、D、E组,B、C、D、E组粘接新托槽并于1 h后去除,并从脱落托槽中选择30枚,随机分成3 组,每组10 枚,分别采取喷砂、打磨、热处理3 种方法处理后,再分别与B、C、D组前磨牙粘接;A、E组前磨牙粘接新托槽.分别测量其抗剪强度并记录粘接剂残留指数(ARI).结果:5组的抗剪强度依次是(18.42±2.85) MPa,(15.91±6.69) MPa,(15.59±7.43) MPa,(17.22±3.65) MPa,(19.32±4.31) MPa,5 组间抗剪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组的ARI总计分依次是6、12、17、8、6 分,其中D组低于C组(P<0.05);A组和E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1);其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研究中,对脱落托槽底板残留粘接剂分别采取喷砂、热处理、打磨3 种不同方法处理后再次粘接,均可获得和新托槽相近的抗剪强度,3 种处理方法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