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卒中后非抑郁(PSND)患者以及健康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差异,为辅助治疗 PSD 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定结果,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9月南通市瑞慈医院收治的 PSD 患者50例,PSND 患者50例,健康体检对照者50名,分析3组血浆 Hcy 水平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发生率。结果PSD 组与 PSND 组血浆 Hcy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SD 组与 PSND 组 HHcy 的发生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SD 组 Hcy 水平高于 PSND 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SD 组 HHcy 的发生率亦高于 PSND 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 水平升高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HHcy 可能参与 PSD 的形成,两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抑郁的关系。方法 62例脑卒中后抑郁老年患者以及20例脑卒中后无抑郁老年患者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检测同型半胱氨酸。10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卒中后抑郁组、卒中后非抑郁组、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25.59±9.47)μmol/L、(18.56±7.84)μmol/L、(12.67±6.45)μmol/L,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卒中后抑郁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r=0.8953,P<0.05)、年龄(r=0.8462,P<0.05)均相关。结论脑卒中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抑郁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卒中后抑郁患者(PSD)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比例,了解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选取卒中后抑郁患者152例,脑梗死患者150例和正常对照组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后分离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量Hcy值,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定各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析认知功能障碍在卒中后抑郁患者中间的发生比例,分析PSD患者的认知功能与Hcy的关系。结果:用MMSE评定PSD组认知功能障碍89例(58.55%),脑梗死组认知功能障碍78例(52.00%),正常组认知功能障碍36例(25.71%),三组MMSE总分分别为(17.42±5.20)分、(21.31±2.32)分和(23.37±10.29)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在记忆力和注意力计算力方面PSD组明显低于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PSD组Hcy水平(23.68±10.29)μmol/L明显高于脑梗死组(16.31±6.40)μmol/L和正常组(12.41±4.63)μmol/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Hcy水平与PSD组MMSE总分、性别、记忆力和注意力计算力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1.236、-0.709、-0.680和-2.064。结论:卒中后抑郁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且发生比例较高,Hcy水平升高可能是PSD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其中对PSD患者的记忆力和注意力计算力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70例脑梗死患者的Hcy,并与60例同龄体检者比较.结果:脑梗死组Hcy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脑梗死组异常发生率为64.3%,对照组为11.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与脑梗死部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水平的关系。方法对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的15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PSD组和对照组,对脑梗死部位分类,并检测血浆Hcy、H2S浓度,分析其与PSD的关系。结果 PSD组患者平均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2S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PSD与额颞叶梗死密切相关,Hcy升高、H2S浓度降低可能导致P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556-5557
选取我院100例老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的抗抑郁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血浆中Hcy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cy水平为23.4±6.65μmol/L,明显高于治疗后的血浆Hcy水平12.7±4.25μmol/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的得分为147.2±21.5,明显高于治疗后的得分125.8±21.7,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而对照组总分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利用甲钴胺治疗老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卒中后抑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对患者的精神状态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中青年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并评价Hcy在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检测25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组者的血浆Hcy水平.结果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浆 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浆Hcy水平越高急性期脑梗死的梗死灶越大,两者呈正相关.结论 血浆Hcy浓度能反映梗死灶的大小及病情程度,血浆Hcy可作为对有脑血管病倾向的中青年常规检查或作为病情监测和预后估计的指标,对预防和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59例CI患者的Hcy并与29例同龄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CI组有24例伴Hcy升高,占40.7%,平均血浆Hcy水平(17.89±11.60)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0.17±3.68)μmol/L,(P<0.001)。结论:高Hcy血症与CI发生密切相关,是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复发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3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将315例患者分为初发组(242例)与复发组(73例),每组再分为2型糖尿病亚组及非2型糖尿病亚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及高Hcy血症比率.结果 糖尿病初发脑梗死亚组47例,血浆Hcy水平为(15.55±6.56)μmol/L,高Hcy血症的比率为25.5%(12/47);非糖尿病初发脑梗死亚组195例,血浆Hcy水平为(11.56±3.93)μmol/L,高Hcy血症的比率为13.3%(26/195).糖尿病复发脑梗死亚组21例,血浆Hcy水平为(19.46±7.63)μmol/L,高Hcy血症的比率为71.4%(15/21);非糖尿病复发脑梗死亚组52例,血浆Hcy水平为(12.86±4.43)μmol/L,高Hcy血症的比率为34.6%(18/52).初发糖尿病脑梗死亚组的血浆Hcy水平和高Hcy血症比率均高于初发非糖尿病脑梗死亚组(P均<0.05);复发糖尿病脑梗死亚组的血浆Hcy水平和高Hcy血症比率均高于复发非糖尿病脑梗死亚组(P<0.05,P<0.01);复发糖尿病脑梗死亚组血浆Hcy水平及高Hcy血症的比率高于初发糖尿病脑梗死亚组(P<0.05,P<0.01).结论 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脑梗死复发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卒中的不同类型、病变程度、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135例脑卒中患者(卒中组)和53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Hcy含量,卒中组同时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压、血糖、血脂,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卒中组血浆Hcy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升高(P<0.01)。血浆Hcy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存在正线性关系。无论病灶位于基底核、脑叶还是脑干,其Hcy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cy含量反映其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为7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冠心病的患者,对照组为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测定两组血浆Hcy水平,以Gensini积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结合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浆Hcy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1)。Lo-gistic回归显示血浆Hcy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多支病变血浆Hcy水平高于单支病变水平(P<0.01)。结论血浆Hcy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升高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5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ol)、维生素B12(V itB12)等指标,并与63例健康对照者相比。结果①心肌梗死组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ol及V itB1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②对心肌梗死组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在单因素分析结果基础上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肌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肌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0例脑梗死患者与1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空腹血浆Hcy水平的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程度,比较两组的血浆Hcy浓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血浆中Hcy浓度(25.1±4.9)μmol/L明显高于而对照组(14.8±4.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中颈动脉硬化发生率86.1%,高于对照组的26.1%(P<0.05)。脑梗死组中有颈动脉硬化的患者其血浆Hcy浓度为(31.3±4.8)μmol/L,高于无颈动脉硬化患者的血浆Hcy浓度(18.2±5.9)μmol/L(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有关,为脑梗死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血清单胺类递质的变化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抑郁血清单胺类递质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8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经美国流行病学调查中心抑郁量表(CES-D)筛选及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按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标准确定诊断,入选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4例(PSD组),脑卒中后无抑郁患者51例(无抑郁组),正常对照2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测定三组空腹血清单胺类递质的浓度。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组血清单胺类递质浓度显著下降。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与血清单胺类递质浓度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选取75例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药物组)和针药治疗组(治疗组)。药物组给予氟西汀(百优解)20mg/d,治疗组在应用氟西汀的同时,还给予电针刺激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及Barthel指数量表(BI指数)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经2周治疗后,其抑郁症状明显改善,HAMD评分降低;治疗4周后,2组患者抑郁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的时间均早于药物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具有起效时间快、疗效佳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140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及血脂等指标,并与80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及甘油三脂(TG)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6.67±9.06)μmol/L vs.(10.51±2.33)μmol/L,和(1.63±1.12)mmol/L vs.(1.34±0.43)mmol/L,P均<0.001],而FA及VitB12水平则低于健康对照组[(4.62±2.37)g/L vs.(8.47±1.56)g/L,和(255.32±83.43)ng/L vs.(334.6±53.88)ng/L,P值均<0.001],两对照组间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升高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导致HCY升高的原因可能与血清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首发脑卒中患者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69例首发脑卒中患者,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17项(HAMD-17)进行抑郁症状评定PSD,比较不同年龄、病灶性质、部位、抑郁程度的PSD发生率,及不同病灶部位的HAMD-17评分。并进行logisitic 回归。结果 HAMD-17评分≥16的83例,首发PSD的发生率为50.89%;不同性别、病变性质及左右半球病变部位的PSD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73、2.71、3.29, P均>0.05);首发脑卒中后3~6个月与2月内及7~12个月比较,PS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4.15, P<0.05),与7~12个月比较,前6个月内的PS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9,P<0.05);轻度神经功能缺损中PSD发生率22.92%(11/48)、中度为57.02%(47/85)、重度为69.44%(25/36),中度PSD发生率高于轻度,重度高于中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12、4.38, P均<0.05);不同病灶部位的HAMD-17评分比较显示,前后半球比较及右前半球、左后半球、右后半球与左前半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4、4.62、3.75、4.02,P均<0.05)。 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PSD的发病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前半球、左前半球部位的病灶有相关性(r分别=0.79、0.84、0.81,P均<0.05)。结论首发PSD的发生率较高,高峰期为第3个月至第6个月;与前半球、左前半球部位的病灶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角色强化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对276例脑卒中患者入院时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自制患者角色强化调查表进行测评,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42.99%脑卒中患者出现抑郁,出现角色强化的比例达89.86%。患者角色强化得分和HAMD得分呈正相关,且有角色强化得分越高,与抑郁严重程度关系更为密切的趋势。结论患者角色强化越强其抑郁程度越重,需给予淡化患者角色的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9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卒中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在治疗后1、4、8周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I))及副作用量表(TESS)进行疗效评定和副作用评定。结果在治疗后8周,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程度,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抑郁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3,自引:7,他引:43  
目的 了解脑卒中抑郁与焦虑情绪、认知功能的关系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14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评定。SDS≥50分者为抑郁组,SDS<50分者为非抑郁组。结果 抑郁发生率是40.27%,有自杀意念者占总数的17.36%。抑郁组认知功能低于非抑郁组,焦虑情绪高于非抑郁组,有非常高度性差异(P<0.001)。2个月后复查,抑郁组抑郁、焦虑情绪显著降低(P<0.001),非抑郁组焦虑情绪亦明显降低(P<0.01)。两组认知功能改善不明显。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与患者焦虑情绪、认知功能密切相关。住院2个月后抑郁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均改善,非抑郁组患者焦虑情绪亦降低,但认知功能改善较慢,2个月内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