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蛋白质组学所具有的对新的生物标记物的潜能使其正向一种高敏感性与高通量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能否准确合理地体现在神经系统疾病进展评估、发病机制研究和蛋白质芯片应用的实践工作中?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 1997-01/2004-12与蛋白质芯片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proteomics.proteinchip,seldi”,并限定文章语种为English。同时也检索了其他相关中文科学数据库网,相关研究的参考书目等。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括疾病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然后筛除明显不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研究,未对盲法及对照组条件设限制。②关于proteomics,proteinchip和/或seldi最新研究,限定时间为5年以内。③关于seldi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35篇关于蛋白质组学和蛋白质芯片的随机和未随机试验。21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4篇中,6篇为时间&;gt;5年,6篇为综述性文章,2篇为内容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21篇试验包括397个病例,分别对用蛋白质芯片检测疾病的生物标志物予以评价。结论:尚无充分证据证明蛋白质芯片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进展评估和发病机制研究中应用的合理性,也无明确证明此技术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蛋白质组学技术方面的方法学进展及其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作系统总结。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1975-01/2005-04与蛋白质组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proteomics,cardiovasculardis-eas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5-02与蛋白质组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蛋白质组、心血管”,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排除重复性研究和综述类文章。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蛋白质组技术进展和/或心血管疾病蛋白质组研究方向的相关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或无对照组的试验研究,对剩余文献查找全文。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收集到81篇关于蛋白质组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研究的文章,共收集到2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排除的55篇为重复性研究。资料综合:对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关系、蛋白质样品制备、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进展,以及蛋白质组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合整述。扩张性心脏病是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的最为深入的一类心血管疾病。蛋白质组学为探明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蛋白质组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必将为医学和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结论:尽管目前蛋白质组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蛋白质组学以其深入揭示疾病状态下机体内所有蛋白质表达规律的优势在阐明人类心脏疾病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潜力。不久的将来,随着蛋白质组研究技术日趋完善,现行的结构蛋白质组学必然向功能蛋白质组学过渡,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新药研发以及心脏康复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组学及其相关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蛋白组学及蛋白芯片技术发展现状进行综述,为该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资料。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3-01/2006-12期间相关蛋白组学及蛋白芯片技术方面的文章,检索词“exercise AND protein chip,protein microarra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3-01/2006-12期间相关蛋白组学及蛋白芯片技术方面的文章,检索词“蛋白质,运动锻炼,运动医学”,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蛋白质组学及蛋白质芯片技术的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12篇相关文献,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80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资料综合:蛋白组学研究已成为基因组学研究后生命科学发展的大方向之一。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分离与鉴定、蛋白质功能的确定、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相互作用、各种疾病或疲劳标志物的筛选与疾病诊断、生物信息学及药物开发等方面。文章在对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及其相关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运动人体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由于蛋白质组学的建立以及蛋白质芯片技术的逐步完善,对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及其发展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结论:未来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运动与人体适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热点将集中于从运动营养蛋白质组学、反兴奋剂的蛋白质芯片技术、运动员机能评定的蛋白质芯片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蛋白质组学技术方面的方法学进展及其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作系统总结.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 1975-01/2005-04与蛋白质组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proteomics,cardiovascular diseas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5-02与蛋白质组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蛋白质组、心血管”,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排除重复性研究和综述类文章.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蛋白质组技术进展和/或心血管疾病蛋白质组研究方向的相关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或无对照组的试验研究,对剩余文献查找全文.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收集到81篇关于蛋白质组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研究的文章,共收集到2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排除的55篇为重复性研究.资料综合:对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关系、蛋白质样品制备、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进展,以及蛋白质组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合整述.扩张性心脏病是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的最为深入的一类心血管疾病.蛋白质组学为探明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蛋白质组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必将为医学和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结论:尽管目前蛋白质组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蛋白质组学以其深入揭示疾病状态下机体内所有蛋白质表达规律的优势在阐明人类心脏疾病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潜力.不久的将来,随着蛋白质组研究技术日趋完善,现行的结构蛋白质组学必然向功能蛋白质组学过渡,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新药研发以及心脏康复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可应用于疾病早期诊断、病程检测以及药物筛选等方面的血清蛋白组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现状。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1995-01/2005-03与血清蛋白组学技术与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proteomics,serum”,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2002-01/2004-12关于血清蛋白组学技术与应用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蛋白质组,血清”。资料选择:选取关于血清蛋白组学技术及应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研究。②实验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重复性研究和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收集到81篇关于血清蛋白组学及应用的文章,17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4篇为重复性研究和综述类文章。资料综合:蛋白质组是对蛋白质表达模式和对蛋白质功能模式的研究。①二维凝胶电泳是血清蛋白质组学中的重要技术,它的分离能力强.目前采用固相化的pH梯度提高了对蛋白质分析的盲区(疏水性强、低丰度、低分子量蛋白质)检出。②多维液相分离技术可检出在二维凝胶电泳前处理中丢失的蛋白,同时可对蛋白质分析的盲区分离分析,易获得完整蛋白质且直接用于质谱分析,但其分离能力还不高。③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量法和电子喷雾电离质谱测量法是常用的生物质谱,常于其他技术联用分析,但很难区分同源性极高的蛋白。④蛋白质芯片与表面增强的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技术与飞行质谱相结合,可用于对血清及组织粗样品中的蛋白质直接进行检测。⑤蛋白质芯片在临床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快,但在保持所有蛋白质的活性及构象,模拟体内蛋白质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等还需要技术方面的突破。⑥生物信息学是蛋白质组研究不可缺少的技术,通过比较质谱分析结果与蛋白质数据库中的氨基酸序列可实现蛋白质的鉴定。结论:①血清中的蛋白质常常是疾病的诊断标志,是获得生物标志分子的丰富资源之一。②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有助于了解蛋白质结构、功能和复杂的信号传导,揭示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细胞内的蛋白质组的变化。③二维凝胶电泳、多维液相分离系统、蛋白质芯片等研究技术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相互补充,将会极大地促进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术背景: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寻找肝病的特异性标志物提供了值得探索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肝脏的相关研究中,许多有潜在价值的标记物相继被发现.目的:综合分析蛋白质组学在肝脏发育、再生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5-01/2007-07有关蛋白质组学与肝脏疾病关系的文章,检索词为"proteomics,liver",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1995-01/2007-07 有关蛋白质组学与肝脏疾病关系的文章,检索词"蛋白质组,肝脏",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②蛋白质组与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和Meta分析.共收集到156篇有关蛋白质组学与肝脏疾病、肝移植关系的文献,纳入32篇.文献评价:纳入的32篇文章中有关蛋白质组学研究背景的文献3篇,有关健康状态肝脏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文献6篇,有关肝脏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文献23篇.资料综合:蛋白质组学是指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研究蛋白质组的学科,其目的是从整体的角度研究生物机体、组织、细胞甚至细胞器基因编码的全部蛋白质,从整体水平出发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可在更贴近生命本质的层次上去发现和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然而目前针对肝病诊断、分期和治疗的策略十分有限.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肝脏疾病以及肝移植的早期预警、诊断、治疗预后以及肝移植方面具有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结论:随着蛋白组学在肝脏疾病中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为肝脏疾病的诊治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背景:脐血容易获得,富含干细胞,不会引起社会及法律问题。但脐血干细胞蕴含着能分化成神经系统细胞的潜能有多大?目的:就近年来脐带血细胞在神经系统的应用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5/2004和Elsevier全文数据库1995/2004的脐血细胞及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文章,检索词为“humanumbilicalcordbloodcells,nervecells,nervoussystemdiseas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2002/2004的神经干细胞方面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神经元,神经干细胞等等”。资料选择:就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括上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实验的研究,以近5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综述类文献。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0篇关于脐血细胞的文献,33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7篇试验中,系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33篇中22篇关于脐血细胞应用,11篇为实验动物模型。总体来说脐血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结论:脐血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将为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更广泛的来源,也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可应用于疾病早期诊断、病程检测以及药物筛选等方面的血清蛋白组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现状. 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 1995-01/2005-03与血清蛋白组学技术与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proteomics,serum",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2002-01/2004-12关于血清蛋白组学技术与应用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蛋白质组,血清". 资料选择选取关于血清蛋白组学技术及应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研究.②实验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重复性研究和综述类文章. 资料提炼收集到81篇关于血清蛋白组学及应用的文章,17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4篇为重复性研究和综述类文章. 资料综合蛋白质组是对蛋白质表达模式和对蛋白质功能模式的研究.①二维凝胶电泳是血清蛋白质组学中的重要技术,它的分离能力强.目前采用固相化的pH梯度提高了对蛋白质分析的盲区(疏水性强、低丰度、低分子量蛋白质)检出.②多维液相分离技术可检出在二维凝胶电泳前处理中丢失的蛋白,同时可对蛋白质分析的盲区分离分析,易获得完整蛋白质且直接用于质谱分析,但其分离能力还不高.③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量法和电子喷雾电离质谱测量法是常用的生物质谱,常于其他技术联用分析,但很难区分同源性极高的蛋白.④蛋白质芯片与表面增强的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技术与飞行质谱相结合,可用于对血清及组织粗样品中的蛋白质直接进行检测.⑤蛋白质芯片在临床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快,但在保持所有蛋白质的活性及构象,模拟体内蛋白质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等还需要技术方面的突破.⑥生物信息学是蛋白质组研究不可缺少的技术,通过比较质谱分析结果与蛋白质数据库中的氨基酸序列可实现蛋白质的鉴定. 结论①血清中的蛋白质常常是疾病的诊断标志,是获得生物标志分子的丰富资源之一.②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有助于了解蛋白质结构、功能和复杂的信号传导,揭示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细胞内的蛋白质组的变化.③二维凝胶电泳、多维液相分离系统、蛋白质芯片等研究技术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相互补充,将会极大地促进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血清蛋白组学的最新研究以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可应用于疾病早期诊断、病程检测以及药物筛选等方面的血清蛋白组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现状。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1995-01/2005-03与血清蛋白组学技术与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proteomics,serum”,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2002-01/2004—12关于血清蛋白组学技术与应用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蛋白质组,血清”。资料选择:选取关于血清蛋白组学技术及应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研究。②实验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重复性研究和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收集到81篇关于血清蛋白组学及应用的文章。17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4篇为重复性研究和综述类文章。资料综合:蛋白质组是对蛋白质表达模式和对蛋白质功能模式的研究。①二维凝胶电泳是血清蛋白质组学中的重要技术,它的分离能力强.目前采用固相化的pH梯度提高了对蛋白质分析的盲区(疏水性强、低丰度、低分子量蛋白质)检出。②多维液相分离技术可检出在二维凝胶电泳前处理中丢失的蛋白。同时可对蛋白质分析的盲区分离分析。易获得完整蛋白质且直接用于质谱分析。但其分离能力还不高。③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量法和电子喷雾电离质谱测量法是常用的生物质谱,常于其他技术联用分析。但很难区分同源性极高的蛋白。④蛋白质芯片与表面增强的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技术与飞行质谱相结合,可用于对血清及组织粗样品中的蛋白质直接进行检测。⑤蛋白质芯片在临床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快。但在保持所有蛋白质的活性及构象。模拟体内蛋白质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等还需要技术方面的突破。⑥生物信息学是蛋白质组研究不可缺少的技术。通过比较质谱分析结果与蛋白质数据库中的氨基酸序列可实现蛋白质的鉴定。结论:①血清中的蛋白质常常是疾病的诊断标志,是获得生物标志分子的丰富资源之一。②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有助于了解蛋白质结构、功能和复杂的信号传导,揭示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细胞内的蛋白质组的变化。③二维凝胶电泳、多维液相分离系统、蛋白质芯片等研究技术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相互补充,将会极大地促进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背景:脐血容易获得,富含干细胞,不会引起社会及法律问题。但脐血干细胞蕴含着能分化成神经系统细胞的潜能有多大?目的:就近年来脐带血细胞在神经系统的应用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5/2004和Elsevier全文数据库1995/2004的脐血细胞及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文章,检索词为“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cells,nerve cells,nervous system diseas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2002/2004的神经干细胞方面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神经元,神经干细胞等等”。资料选择:就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括上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实验的研究,以近5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综述类文献。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0篇关于脐血细胞的文献,33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7篇试验中,系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33篇中22篇关于脐血细胞应用,11篇为实验动物模型。总体来说脐血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结论:脐血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将为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更广泛的来源,也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疗养护理病历存在的缺陷,探求提高护理疗案质量的改进措施。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的护理病历检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医嘱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6次,一般护理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2次,体温单存在的质量缺陷68次。结论注重护士的在职培训、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是护理疗案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