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瑾  肖雅萍 《中国当代医药》2008,15(24):121-122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作业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临床药物治疗及运动疗法,作业组除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外同时进行系统的作业疗法。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开始时、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上肢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结果:治疗开始时两组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ADL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上肢的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差异显著,作业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作业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制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强制运动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作业疗法治疗。强制运动治疗组同时采用强制运动疗法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患者的上肢综合运动功能,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评分、ADL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强制运动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强制运动疗法结合作业疗法治疗,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康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5例,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用wolf运动功能试验(WMFT)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并用Barthel指数(BI)对患者ADL能力进行评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WMFT、BI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WMFr、BI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组患者FMA、WMFT、BI指标明显优于参考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有助于刺激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提高患者的ADL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作业治疗早期介入脑卒中患者的重要性。方法随机抽取2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10例常规治疗组,10例对照组。入院时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单纯进行利用运动疗法进行训练,对照组则加用早期介入作业。对比两组运动功能、ADL能力等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FIM、Barthel得分对照组均大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治疗后FIM、ADL能力等指标(Barthel得分)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作业治疗可提高偏瘫患者上肢的功能和手的实用性,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作业疗法配合有氧运动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疗效及对肢体、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诊急性出血性脑卒中致偏瘫患者128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分对照组、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作业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作业疗法配合有氧运动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运动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1/64)高于对照组的81%(5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分升高,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运动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疗法配合有氧运动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偏瘫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运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情景互动下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互动组和被动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互动组增加30min虚拟情景互动引导下等速肌力训练,被动组增加30min持续被动运动训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LE),改良Barthel指数(MBI)、峰力矩(PT)及6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对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步行耐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LE、MBI、PT、6MWT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互动组FMA-LE、MBI、PT、6MWT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 <0.05),而被动组只有FMA-LE、MBI、6MWT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提高(P <0.05);与被动组治疗后比较,互动组FMA-LE、MBI、PT、6MWT评分明显高于被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情景互动下等速肌力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功能,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物理及作业疗法早期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其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方法将81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康复组进行规范的物理及作业疗法早期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常规内科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分别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简式Fugl-Meyer评分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生存质量。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及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时,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物理及作业疗法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规范化康复治疗在偏瘫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4):221-222
目的观察偏瘫患者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神经内科治疗相同,康复治疗组由经专业训练的康复治疗师进行系统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及电疗等治疗。由同一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入院时及3个月后进行简单Ful-Meye运动功能评分及(BIADL)评分。结果康复治疗组织疗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瘫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婕  赵仲和  陈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6,16(1):1018-1019
目的 探讨电兴奋结合PT疗法的康复技术对脑卒中Bnumstrom Ⅰ期易化作用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脑卒中驰缓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兴奋疗法结合PT疗法.对照组只作PT治疗,方法同观察组.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评估Brunnstrom分级(均为Ⅰ级)、Glasgow昏迷量表及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Brunnstrom分级达到Ⅱ级观察组33例(94%),对照组20例(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兴奋结合PT的康复治疗方法能缩短脑卒中驰缓期的康复治疗时间,疗效优于单一的PT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电兴奋结合PT疗法的康复技术对脑卒中Bnumstrom Ⅰ期易化作用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脑卒中驰缓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兴奋疗法结合PT疗法.对照组只作PT治疗,方法同观察组.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评估Brunnstrom分级(均为Ⅰ级)、Glasgow昏迷量表及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Brunnstrom分级达到Ⅱ级观察组33例(94%),对照组20例(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兴奋结合PT的康复治疗方法能缩短脑卒中驰缓期的康复治疗时间,疗效优于单一的PT疗法.  相似文献   

11.
张婕  赵仲和  陈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4,16(1):1018-1019
目的 探讨电兴奋结合PT疗法的康复技术对脑卒中Bnumstrom Ⅰ期易化作用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脑卒中驰缓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兴奋疗法结合PT疗法.对照组只作PT治疗,方法同观察组.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评估Brunnstrom分级(均为Ⅰ级)、Glasgow昏迷量表及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Brunnstrom分级达到Ⅱ级观察组33例(94%),对照组20例(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兴奋结合PT的康复治疗方法能缩短脑卒中驰缓期的康复治疗时间,疗效优于单一的PT疗法.  相似文献   

12.
张婕  赵仲和  陈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7,16(1):1018-1019
目的 探讨电兴奋结合PT疗法的康复技术对脑卒中Bnumstrom Ⅰ期易化作用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脑卒中驰缓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兴奋疗法结合PT疗法.对照组只作PT治疗,方法同观察组.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评估Brunnstrom分级(均为Ⅰ级)、Glasgow昏迷量表及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Brunnstrom分级达到Ⅱ级观察组33例(94%),对照组20例(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兴奋结合PT的康复治疗方法能缩短脑卒中驰缓期的康复治疗时间,疗效优于单一的PT疗法.  相似文献   

13.
张婕  赵仲和  陈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3,16(1):1018-1019
目的 探讨电兴奋结合PT疗法的康复技术对脑卒中Bnumstrom Ⅰ期易化作用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脑卒中驰缓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兴奋疗法结合PT疗法.对照组只作PT治疗,方法同观察组.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评估Brunnstrom分级(均为Ⅰ级)、Glasgow昏迷量表及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Brunnstrom分级达到Ⅱ级观察组33例(94%),对照组20例(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兴奋结合PT的康复治疗方法能缩短脑卒中驰缓期的康复治疗时间,疗效优于单一的PT疗法.  相似文献   

14.
张婕  赵仲和  陈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5,16(1):1018-1019
目的 探讨电兴奋结合PT疗法的康复技术对脑卒中Bnumstrom Ⅰ期易化作用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脑卒中驰缓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兴奋疗法结合PT疗法.对照组只作PT治疗,方法同观察组.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评估Brunnstrom分级(均为Ⅰ级)、Glasgow昏迷量表及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Brunnstrom分级达到Ⅱ级观察组33例(94%),对照组20例(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兴奋结合PT的康复治疗方法能缩短脑卒中驰缓期的康复治疗时间,疗效优于单一的PT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改善的影响.方法 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Ⅰ、对照组Ⅱ,每组各30例,对照组I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照组Ⅱ采用康复训练疗法,治疗组为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比较三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Ⅰ总有效率66.7%,对照组Ⅱ总有效率63.3%,治疗组与对照组Ⅰ、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Ⅰ、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的运动功能改善及日常能力的改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张婕  赵仲和  陈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8,16(1):1018-1019
目的 探讨电兴奋结合PT疗法的康复技术对脑卒中Bnumstrom Ⅰ期易化作用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脑卒中驰缓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兴奋疗法结合PT疗法.对照组只作PT治疗,方法同观察组.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评估Brunnstrom分级(均为Ⅰ级)、Glasgow昏迷量表及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Brunnstrom分级达到Ⅱ级观察组33例(94%),对照组20例(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兴奋结合PT的康复治疗方法能缩短脑卒中驰缓期的康复治疗时间,疗效优于单一的PT疗法.  相似文献   

17.
张婕  赵仲和  陈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018-1019
目的 探讨电兴奋结合PT疗法的康复技术对脑卒中Bnumstrom Ⅰ期易化作用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脑卒中驰缓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兴奋疗法结合PT疗法.对照组只作PT治疗,方法同观察组.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评估Brunnstrom分级(均为Ⅰ级)、Glasgow昏迷量表及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Brunnstrom分级达到Ⅱ级观察组33例(94%),对照组20例(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兴奋结合PT的康复治疗方法能缩短脑卒中驰缓期的康复治疗时间,疗效优于单一的PT疗法.  相似文献   

18.
张婕  赵仲和  陈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1,16(1):1018-1019
目的 探讨电兴奋结合PT疗法的康复技术对脑卒中Bnumstrom Ⅰ期易化作用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脑卒中驰缓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兴奋疗法结合PT疗法.对照组只作PT治疗,方法同观察组.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评估Brunnstrom分级(均为Ⅰ级)、Glasgow昏迷量表及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Brunnstrom分级达到Ⅱ级观察组33例(94%),对照组20例(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兴奋结合PT的康复治疗方法能缩短脑卒中驰缓期的康复治疗时间,疗效优于单一的PT疗法.  相似文献   

19.
张婕  赵仲和  陈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2,16(1):1018-1019
目的 探讨电兴奋结合PT疗法的康复技术对脑卒中Bnumstrom Ⅰ期易化作用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脑卒中驰缓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兴奋疗法结合PT疗法.对照组只作PT治疗,方法同观察组.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评估Brunnstrom分级(均为Ⅰ级)、Glasgow昏迷量表及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Brunnstrom分级达到Ⅱ级观察组33例(94%),对照组20例(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兴奋结合PT的康复治疗方法能缩短脑卒中驰缓期的康复治疗时间,疗效优于单一的PT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运动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及心肺功能的影响,为针刺结合运动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心肺功能的提升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选择马鞍山市中医院康复医学中心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化运动康复治疗方案,观察组在运动康复的基础上行针刺治疗,每次30 min,针刺5 d休息2 d,共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心肺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MA、ADL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观察组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峰值心率、运动峰值代谢当量、运动峰值最大耗氧量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峰值心率、运动峰值代谢当量、运动峰值最大耗氧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刺结合运动康复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心肺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