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胃肠道血管发育不良(AD)临床上常无症状,或是消化道反复出血的原因之一,通常是通过内镜检查发现,部分患者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或剖腹探查来诊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用不同方法治疗AD,常用的有内镜下治疗、血管造影术、手术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如激素、血管生成抑制剂、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等。 相似文献
4.
硫化氢(H2S)是目前发现的第三种具有生物学效应的气体信号分子,最新研究表明它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IBS)、非甾体抗炎药(NSAID)所致的急性胃黏膜损伤、溃疡性结肠炎(UC)及直、结肠癌的发病有关。相关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可能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胃肠激素与胃肠道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万岱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4,(1)
胃肠激素与胃肠道疾病的关系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广州,510515)张万岱随着微量测定、受体分析及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的应用,胃肠激素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其概念和内涵也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现在胃肠激素完全超出了单一的内分泌激素的范畴,而是一类具有多种...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瓣狭窄的胃肠道出血是一罕见疾病,胃肠道常规X线检查常常不能发现出血来源,而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可发现病变。此种病变常常是在右侧结肠的一种血管畸形,这种血管畸形也可发生在胃肠道其它部 相似文献
7.
沙立度胺抑制缺氧所致胃肠道血管发育不良的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沙立度胺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胃肠道血管发育不良患者手术切除的肠段标本,免疫组化检测病变肠段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体外缺氧条件下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至对数生长期,随机分为6组,同步化后用不同浓度沙立度胺(40、60、80、100μ/ml)刺激72 h.ELISA和实时定量PCR法测定VEGF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病变肠段血管扩张、扭曲,VEGF的表达明显增强.ELISA检测表明,缺氧培养条件下细胞上清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常氧状态[(1199.3±61.4)ng/L比(864.7±41.2)ng/L,P<0.05];沙立度胺可有效抑制缺氧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VEGF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结果亦提示沙立度胺能明显抑制缺氧状态下VEGF mRNA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沙立度胺可抑制缺氧状态下VEGF的上游调节因子HIF-1α的表达,且这一抑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结论 初步体外研究表明,沙立度胺通过抑制缺氧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IF-1α及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生成,是其有效治疗血管发育不良所致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颈部血管疾病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脑梗死病人均为我院 1998- 0 2~ 2 0 0 0 - 12神经科住院病人 ,男 76例 ,女 2 4例 ,年龄 4 9~81岁 ,平均年龄 ( 65 2± 8 3 )岁 ,病程 7d至 3年 ,本组病人均经头CT或MIR证实为脑梗死 ,其中合并高血压 4 3例 ,冠心病心肌缺血 3 6例 ,心肌梗死 4例 ,临床症状中一侧肢体活动障碍者 72例 ,一侧肢体麻木者 18例 ,偏盲和单眼失明者 3例 ,小脑萎缩 1例 ,再发脑梗死 6例。 方法 :应用美国ATL公司超 9彩色超声仪 ,探头频率5 0MHz ,受检者取仰卧位 ,充分暴露颈部从锁骨上窝水平开始 ,依次向上致颈内动脉的最… 相似文献
9.
应用血管超声分析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与眩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与眩晕的关系。方法选择一侧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的患者288例,按是否存在眩晕分为眩晕组(201例)和非眩晕组(87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分析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与眩晕的关系。结果①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眩晕发生率为69.8%(201/288)。其中椎动脉管径≤2.0mm者61例,有83.6%(51/61)的患者发生眩晕;2.0mm〈管径≤2.5mm者227例,有66.1%(150/227)的患者发生眩晕,P=0.008。②眩晕组、非眩晕组患侧椎动脉管径分别为(2.18±0.21)、(2.27±0.17)mm;健侧为(3.54±0.46)、(3.03±0.27)mm。两组比较,均P〈0.01。③眩晕组患侧椎动脉椎间隙段、颅内段收缩期峰值流速为(51±10)、(49±9)cm/s;非眩晕组为(54±11)、(52±10)cm/s,两组比较,均P〈0.05。眩晕组患侧颅内段的收缩期峰值流速明显低于椎间隙段(P〈0.05),而非眩晕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患者中,21~39岁、40~59岁、60~81岁眩晕发生率分别为47.6%、67.2%、80.5%,x^2=10.157,P〈0.01。结论眩晕与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密切相关。椎动脉管径纤细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造成眩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14.
15.
<正>20世纪40年代膜微粒(Microparticles,MPs)被称为人类血浆和血清中促进纤维蛋白合成的亚细胞因子,直到1967年,Wolf P等[1]使用电子显微技术首次描述为血小板尘埃,并认为这些微粒的促凝活性类似完好的血小板。后来的研究发现,内皮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几乎所有的真核细胞活化及凋亡都释放MPs[2]。MPs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起作用,在高血压和急性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源性胰岛素与2型糖尿病(T2DM)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62例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的T2DM病人作为胰岛素组,检测血清胰岛素、C肽、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将54例口服降糖药物的T2DM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胰岛素、C肽、RBP4、sICAM-1差异。结果胰岛素组血清胰岛素浓度较对照组升高(P0.01);C肽浓度较对照组降低(P0.01);血清RBP4浓度较对照组升高(P0.01);血清sICAM-1浓度较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使用胰岛素治疗的T2DM病人,血清胰岛素浓度升高,且血清RBP4及sICAM-1含量升高,因此外源性胰岛素可能参与T2DM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重要血管调节因子,它通过与内皮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发挥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分化、诱导血管生成、增加微血管通透性等多种功能。近年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急性肺损伤、肺癌等疾病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急性肺损伤、肺癌等疾病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测定结肠血管发育不良与主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作者用联机检索收集到5篇有关文献。这些文章研究了主动脉狭窄(AS)与特发性胃肠道出血(IGIB)之间的关系。作者对资料较全的4篇文章作了数量上和方法学上的评价,数量上的分析包括机会比率(odds-ratio,OR)和95%可信限(confidence limits,CL)的测定。当以AS 作为结局,分析“暴露因子”IGIB 对于病例组(AS 患者)与对照组(无AS)的作用时,仅1篇文章显示出AS 与IGIB 密切相关(OR=23,95%CL3.19~166.2),其余3篇文章的计算结果显示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明显相关。但是当以胃肠道出血(GIB)作为 相似文献
19.
非甾体抗炎药与胃肠道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小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27):3021-3025
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等作用的药物.他是目前全球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之一.本文介绍了NSAIDs与胃肠道疾病以及对胃肠损伤的防治,并就NSAIDs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樊荣荣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1):55-58
在应激状态下,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致胃肠黏膜防御功能减弱,损伤作用加强及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进而影响应激性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通过介绍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及应激性胃肠道疾病的相关发病机制,总结了Hp感染与应激性胃肠道疾病的关系,提示其可能会增加应激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