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整复外科修复软硬组织缺损的供体选择上,经历了局部皮瓣、转移组织瓣,以及近年来的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移植,而后一种瓣对于即使受区接受过放疗或加上大块组织切除时,其修复效果和组织瓣的成活率仍有较高水平。目前可作为游离组织微血管吻合移植的供区有:跖骨,挠骨、肩胛骨、髂嵴以及腓骨。但较为复杂的复合组织切除术后在三维方向上的缺损特点决定了单一骨皮瓣的修复范围的受限性。如用多个游离瓣时往往又受到受区血供情况的限制。为此作者  相似文献   

2.
应用髂嵴游离复合瓣修复口腔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结合应用髂嵴游离复合瓣修复口腔下颌骨缺损的体会,对髂嵴游离瓣的解剖、制作、适应性及优缺点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方法:我科所用髂嵴游离瓣均以旋髂深血管为蒂进行移植,携带皮岛者,尚吻合旋髂浅静脉。制作时,采用顺行解剖法,由血管蒂的近心端向远心端解剖,截取大小合适的髂嵴块。结果:1979年10月~1997年8月,共进行髂嵴游离瓣移植手术110例,成功106例,4例失败,成功率96.3%。结论:髂嵴游离瓣适用于口腔肿瘤术后,口腔-下颌骨的一期重建。但由于皮岛的血供难以预测,因而即使吻合旋髂浅静脉,皮岛的成活率仍有限。髂嵴游离瓣近年来有被腓骨游离瓣取代之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临床上用于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游离组织瓣种类不断增多,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组织瓣进行移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根据口腔颌面部不同部位缺损的特点,结合各种游离组织瓣的优缺点,对游离组织瓣的选择原则进行了概括总结。目前应用最多的软组织瓣仍是前臂桡侧皮瓣,应用最多的骨瓣为髂嵴瓣;腹直肌瓣和腓骨瓣正日益受到重视,游离空肠瓣在某些病例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旋髂深动脉(Deepcircumflexl ilac artery,DCIA)和静脉(DCIV)为血管蒂的游离髂嵴瓣移植自1979年首次被介绍以来,一直是下颌骨缺损修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其能提供足够的骨量,髂嵴独特的外形与一侧下颌骨很相象,并且髂骨很适合植人骨结合式牙种植体但是,该组织瓣最大的缺点是其所携带的皮岛十分臃肿,与骨成分之间缺乏足够的移动性,并且皮岛血供不十分可靠,因此在头颈重建外科的应用受到了很大了限制。  相似文献   

5.
研究背景:当牙槽嵴尤其是上颌前牙区牙槽嵴宽度不足时,采用骨劈开同期种植体植术能获得可靠地临床效果。然而许多研究和作者本人的临床观察均发现,采用该手术后常见种植体唇侧骨壁部分吸收,致种植体唇侧上、中部多个螺纹暴露于骨面,其表面仅有软组织覆盖,当患者的附着龈较薄时甚至会透出种植体的颜色,这种状况无疑将对种植义齿的长期美观效果和寿命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研究目的:评价"夹心植骨"法防止骨劈开后唇颊侧骨壁吸收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上颌前牙缺失区牙槽嵴宽度2~4mm,有足够骨高度患者,采用骨劈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共植入植体40枚,其中16枚种植体唇侧骨瓣较稳固,可与种植体紧密相贴,直接采用颗粒骨移植材料(天博骨粉或Bio-Oss)和胶原膜覆盖(海奥修复膜或Bioguide膜),作为对照组。将24枚种植体唇侧骨瓣撑开,在种植体唇侧面与骨瓣之间形成1mm左右的间隙,间隙内填入颗粒骨移植材料(天博骨粉或Bio-Oss),使种植体唇侧骨质总厚度大于1mm,覆盖胶原膜(海奥修复膜或Bioguide膜),无张缝合创口。6个月后行Ⅱ期手术,翻瓣检查种植体唇侧骨质状况和骨壁厚度。结果:对照组16枚种植体唇侧骨壁均有不同程度吸收,种植体上部有3~5个螺纹暴露于骨面;24颗采用夹心植骨的种植体唇侧均有坚实的骨质,未见骨吸收和螺纹暴露,种植体唇侧骨壁厚度均大于1mm。结论:骨劈开术中在唇颊侧骨瓣和种植体表面之间夹心植入颗粒状骨移植材料,能有效地防止唇侧骨壁吸收,保证种植体唇侧有足够厚度完整的骨质覆盖。  相似文献   

6.
游离牙龈移植术就是利用口腔领域内(自体)或其它(异体、异种)组织或材料游离移植于牙龈组织的一种手术方法。兹就其手术的种类、效果等问题分述如下: 一、手术种类: 1.腭部粘膜瓣移植:本法最早采用,目前使用也较普遍。一般的作法是准备移植床(受瓣区),在需要移植的部位切开剥离,保留附着于骨面上的骨膜,用锡箔按受瓣区的大小剪出一块样片,照样片大小在腭部取下粘膜瓣(在硬腭区切取,注意其厚薄需均匀),然后用缝合法或粘合法(如Histoacryl等)使  相似文献   

7.
肩胛区游离瓣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附21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详细阐明肩胛区游离瓣的应用解剖、制做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对我科自1979年以来,共完成的肩胛区游离瓣移植术21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肩胛区游离瓣以肩胛下血管为蒂,可设计为单纯皮瓣、骨瓣或复合瓣;21例肩胛区游离瓣移植修复均获成功,主要不足为切取肩胛区游离瓣时,需要更换体位,手术时间相对延长。结论由于前臂桡侧游离皮瓣和腓骨肌皮瓣的广泛应用,肩胛区游离瓣的应用趋向减少。  相似文献   

8.
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骨劈开增量同期种植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骨劈开增宽上颌前牙槽嵴 ,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15例患者 ,缺失上前牙1~4颗 ,有充足的牙槽嵴高度 (>13mm) ,但牙槽嵴骨厚度仅2~3mm ,采用骨劈开术 ,形成唇侧骨瓣。在唇侧骨瓣与腭侧骨板间植入3.4~4.5mm直径的Frialit-2种植体共25枚,骨板间隙充填Bio -Oss骨粉 ,覆盖Bio -Gide胶原膜或纯钛膜 ,无张力下缝合黏骨膜瓣。术后第10天和6个月时拍X线根尖周片观察种植体骨结合状况 ,并于术后6个月时行Ⅱ期手术 ,翻开软组织瓣 ,检查骨增量效果和种植体稳固性 ,测量牙槽嵴骨的宽度和拆除钛膜。结果 :1枚种植体术后1个月脱落 ,其余种植体稳固 ,且完全被骨质包埋 ,X线根尖周片证实种植体骨结合良好 ,牙槽嵴宽度增加达3~5mm ,平均增宽4.4mm。Ⅱ期手术时种植体成活率96 %。24枚种植体完成金属烤瓷修复 ,经2年的追踪观察,无一种植体松动或脱落。结论 :当前牙区牙槽嵴骨厚度2~3mm时 ,采用骨劈开术增宽牙槽嵴 ,使植种植体获得同期植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改良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毛驰  竺涵光  张志愿 《口腔医学》2000,20(3):131-132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方法 :在暴露小腿外侧肌间隙后 ,首先完成整个腓骨血管蒂的解剖 ,随后再分离腓骨外侧和前方的肌肉附丽 ,待完成腓骨上下端的截骨后 ,将腓骨向后旋转 ,暴露小腿骨间膜并于直视下切开 ,最后将腓骨向前旋转 ,切断腓动、静脉远端及胫后肌 ,完成腓骨瓣的制备。结果 :采用此方法完成 2 0例游离腓骨瓣制备 ,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的方法 ,单纯腓骨瓣需 40~ 5 0min ,腓骨骨肌皮瓣需 5 0~ 70min。结论 :改良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克服了常规方法的缺陷 ,更为快捷、简便、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  相似文献   

10.
腓骨游离瓣重建下颌骨的骨段塑形与固定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腓骨游离瓣同期修复下颌骨缺损过程中骨段的塑形与固定方法。方法:作者自1996年4月以来连续应用腓骨游离瓣修复口腔下颌骨缺损26例。依下颌骨缺损范围,将缺损分为八种类型。根据每类缺损部位及特点,对修复骨瓣进行截开、分段,参照正常下颌骨解剖形态对骨段塑形,分别用微型钛板,修复钛板,记忆合金骑缝钉或20号不锈钢丝进行固定。结果:所有骨瓣及骨皮瓣均存活,成功率100%。26例下颌骨缺损中Ⅰ类缺损4例,Ⅱ类4例,Ⅲ类4例,Ⅳ类5例,Ⅴ类2例,Ⅵ类3例,Ⅶ类3例,Ⅷ类1例。骨瓣截成4段者1例,3段者6例,2段者14例,剩余5例未分段。术后3个月摄片示仅1例分成3段者最短骨段有轻度吸收,其余骨段愈合良好。术后面形恢复优良率达85%(22/26)。结论:腓骨游离瓣可截成2~4段。截骨部位应选择在正中联合,颏体交界处和下颌角处。修复正中联合缺损时以选用小型钛板固定为宜,二段以上的骨瓣或修复升支缺损时,应选用修复钛板进行固定,钢丝结扎仅用于辅助固定,记忆合金骑缝钉适用于骨瓣与髁突的固定  相似文献   

11.
肩胛区游离瓣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详细阐明肩胛区游离瓣的应用解剖、制做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和自1979年以来,共完成的肩胛区游离瓣移植术21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 肩胛区游离瓣以肩胛下血管为蒂,可设计为单纯皮瓣、骨瓣或复合瓣;21四区了瓣移植修复均获成功。主要不足为切取肩胛区了瓣时,需要更换体位,手术时间相对延长。结论由于前檗是游 离皮 腓骨甩皮瓣广泛应用,肩胛区游离瓣的应用趋向减少。  相似文献   

12.
腓骨肌皮瓣重建下颌骨的方法和经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80年代以来 ,随着显微外科的迅速发展和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已有许多不同的游离骨瓣或骨肌皮瓣成功地运用在颌骨重建中 ,如髂骨肌 (皮 )瓣、肋骨瓣、胸大肌蒂肋骨瓣、背阔肌蒂肋骨瓣、肩胛骨瓣和腓骨肌(皮 )瓣等。自Taylor[1] 1 975年第一次报道腓骨肌瓣游离移植修复胫骨缺损 ,Hidalgo[2 ] 最先报道腓骨瓣在颌面外科和整形外科的应用后 ,许多文献报道了腓骨瓣的解剖、取瓣途径和临床应用。已被证明是一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良好方法。我科自 1 996年 4月~ 2 0 0 0年 7月以来共进行腓骨肌 (皮 )瓣游离移植重建下颌骨 83例 ,82例获得成功 ,…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带血管蒂腓骨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患者用腓骨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采取血管吻合、坚固内固定方法恢复下颌骨形态及完整性。其中22例患者为单纯腓骨瓣移植,3例患者为携带肌皮瓣或皮瓣的腓骨瓣移植,3例患者还同期植入种植体共5枚。结果:25例患者平均随访917个月,成功率为96%。3个患者的5枚种植体均达到良好的骨整合效果,并已行上部义齿的修复。62% 的患者可正常进食,余38%的患者可进软食。96%的患者面部外形的恢复达满意或较为满意。所有患者均能正常行走,无1例出现踝关节不稳定。结论: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组织瓣具有众多其它自体骨组织瓣不可比拟的优点, 是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游离复合骨瓣移植结合口腔种植体行上颌骨缺损的功能性重建是近年来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进展之一。在各种应用于上颌骨重建的游离复合骨瓣中 ,腓骨复合瓣因其独特的优点 ,目前已成为上颌骨重建最常用的游离骨瓣。传统的游离腓骨复合瓣修复上颌骨缺损仍有缺陷 ,用于口内缺损修复的皮岛有时过于臃肿 ,甚至影响到腓骨的准确就位 ;由于所需皮岛的面积较大 ,小腿供区通常无法直接拉拢缝合而需游离植皮 ,从而加重了供区的病损 ;对无法制备皮岛的患者 ,往往需要制备另一软组织瓣 (通常为前臂皮瓣 )以修复口内缺损 ,这样又需开辟另一手术野 ,不仅延长…  相似文献   

15.
评述     
毛驰 《上海口腔医学》2005,14(4):358-358,369
游离腓骨瓣移植是目前节段性下颌骨缺损修复最常应用的方法,由于下颌骨具有特殊的形态和功能,而腓骨又无弧度,因此应用腓骨游离瓣再造下颌骨时,骨瓣的塑形与同定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要求。传统的下颌角成形方法有2种,其一是楔形去骨,其二是矩形去骨,以前者应用较多。该文报道采用Guyot等的轴向截骨技术(axial split osteotomy)进行下颌角塑形,在国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6.
18岁女性患者,左下颌纤维骨性病变5年,施以半侧下颌骨切除术,游离髂嵴骨移植.术中将下齿槽神经外移于骨膜下,术后约3个月下唇感觉恢复正常。4年后X线照片检查,在游离的骨移植物内呈现一条明显的下颌管。这是继1970年Becker介绍下颌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不携带肌袖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介绍一种不携带肌袖的改良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腓骨血供的解剖学特点,设计一种不携带肌袖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手术时,按外侧面、前面、后面和内侧面的顺序依次剥离附丽于腓骨四周的肌肉,重点是腓骨后方拇长屈肌和腓骨内侧面胫后肌的剥离,应仔细分离、切断和结扎腓动脉发至上述两块肌肉的细小分支。结果 采用此方法共完成游离腓骨瓣下颌骨重建35例,全部腓骨瓣均在1小时内完成制备,无一例损伤腓动静脉,术后全部腓骨瓣及其所携带的皮岛均获得成活,无一例出现血管危象和受区血肿,无一例出现供区并发症,患者术后下肢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传统腓骨瓣术后的患者。结论 不携带肌袖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小腿肌肉的完整性,减少了术后受区和供区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不会影响腓骨瓣血供的可靠性,值得进一步观察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游离复合骨瓣移植结合口腔种植体行上颌骨缺损的功能性重建是近年来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进展之一。在各种应用于上颌骨重建的游离复合骨瓣中,腓骨复合瓣因其独特的优点,目前已成为上颌骨重建最常用的游离骨瓣。  相似文献   

19.
游离复合组织移植包括骨皮瓣、骨肌瓣和骨肌皮瓣,是当今显微外科发展的成就之一,已成为修复口腔颌面部复合组织缺损的最可靠方法。本文综述了用于口腔下颌骨缺损一期重建的三种游离复合组织瓣的应用解剖和制作要点,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国际文摘     
(接上期 )18.颅面前份切除后的颅底重建Skull base reconstruction after anterior craniofacial resection. Cantu G,Solero CL ,Pizzi N ,et al. JCranio- MaxillofacSurg,1999,2 7(4 ) :2 2 8- 2 34.通过总结 16 8例颅面前份切除病例 ,认为带蒂颅骨骨膜瓣是封闭颅底缺损的最佳方法 ,复杂化的重建是没有必要的 ,只有当手术涉及眶、上颌窦、颞下凹或颅中凹时 ,才有必要以颞肌瓣或游离瓣充填大的术腔。19. HPV在骨内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Presence of hum an papillom a viruses in intraosseous am eloblastoma. Sand L ,Jalouli J,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