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防范对策。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本院76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果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所致,其发生率依次为涉及分娩时高危因素高达93.42%;涉及胎儿高危因素为92.11%;涉及母体的高危因素为63.16%。结论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高危妊娠产前和产时的监护,综合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提倡"一对一"责任制导乐分娩,及早识别胎儿宫内窘迫,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赵忠英 《当代医学》2007,(12):81-82
目的 探讨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我院124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 窒息的相关因素依次为:早产因素34例居首位,占27.4%;羊水过少占14.5%;胎位异常占10.5%;产程异常占9.7%;期待因素(缠绕、脱垂及过短)占8.9%;巨大儿占8.9%;胎盘早剥及前置胎盘占6.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占5.6%;宫内生长迟缓(IUGR)占3.2%.结论 加大孕产妇分级管理的力度,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适时纠正臀位,尽量减少早产,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是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赵忠英 《当代医学》2007,(23):81-82
目的 探讨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我院124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 窒息的相关因素依次为:早产因素34例居首位,占27.4%;羊水过少占14.5%;胎位异常占10.5%;产程异常占9.7%;期待因素(缠绕、脱垂及过短)占8.9%;巨大儿占8.9%;胎盘早剥及前置胎盘占6.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占5.6%;宫内生长迟缓(IUGR)占3.2%.结论 加大孕产妇分级管理的力度,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适时纠正臀位,尽量减少早产,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是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解析在我院出生的窒息新生儿的相关因素,提出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存活新生儿生存质量应采取的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窒息新生儿84例,从新生儿因素、脐带因素、胎盘因素、产妇因素、产时因素这几个方面分别对每个窒息新生儿的窒息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出引起我院新生儿窒息的各种因素分别占据的比例。结果 4年共分娩新生儿3514例,其中窒息新生儿共84例,窒息发生率2.39%;经分析发现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所致,其中胎盘、脐带、产妇因素占首位,发生率为77.38%,胎儿、新生儿因素占第二,发生率为53.40%,母亲因素占第三,发生率为31.38%。结论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多种多样,医务人员应该及早发现高危因素,加强产前保健力度,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产儿科合作及新生儿科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总之,提高新生儿复苏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我院124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 窒息的相关因素依次为早产因素34例居首位,占27.4%;羊水过少占14.5%;胎位异常占10.5%;产程异常占9.7%;脐带因素(缠绕、脱垂及过短)占8.9%;巨大儿占8.9%;胎盘早剥及前置胎盘占6.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占5.6%;宫内生长迟缓(IUGR)占3.2%.结论 加大孕产妇分级管理的力度,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适时纠正臀位,尽量减少早产,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是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25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为多种因素所致,依次为分娩时高危因素、胎儿高危因素及母体高危因素。结论: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产时监护,综合分析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各种因素,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郭凤枝 《中原医刊》2005,32(17):17-1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找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产科196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所致,分娩时高危因素高达95·81%。胎儿因素方面,羊水污染及脐带因素占较大比例。母体方面重度妊高征较为明显。结论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高危妊娠产前和产时监护,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加强产、儿科合作,提高新生儿复苏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小蔓  王冰 《海南医学》2007,18(12):96-9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 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113例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及提出防治体会.结果 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所致:孕妇、胎儿、分娩时的高危因素分别为65.49%、91.15%、93.81%.结论 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高危妊娠产前和产时的监护,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黄文珠 《海南医学》2006,17(10):57-58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广东省徐闻县妇幼保健院212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所致,胎儿高危因素为88.2%,母体高危因素为78.8%,分娩时的高危因素67.5%,其它因素为43.9%.结论 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高危妊娠产前和产时的监护,综合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积极宣传孕期保健知识,加强人们医疗意识,提高医疗水平为措施之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病因以及早期干预,寻找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法:统计我院收治的333例新生儿窒息的病例,回顾性分析资料,综合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各种病因及其造成的严重性。结果:我院2009年5月至2014年4月间,新生儿窒息率为3.9%,其中轻度窒息率为88.3%,重度窒息率为11.7%。新生儿窒息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自然分娩占37.8%;剖宫产占52.6%;阴道助产占9.6%。多种因素造成新生儿窒息,脐带异常为最主要因素,占26.4%,其次分别为早产16.2%、羊水量异常15.3%、胎位产程14.4%。羊水胎粪污染、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产力异常、胎心监护异常等病因占的比例较小。结论:多种产科因素造成新生儿窒息症,为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必须加强高危妊娠产前和产时的监护,预防早产。综合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采取综合监测指标提高产科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并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和提高接产专业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32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中脐带因素、胎位及产程异常为主要原因,分别占35.16%和32.58%;分娩方式中以阴道助产发生率最高,达59.85%,78例为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结论做好产前保健,定期产前检查,发现高危妊娠及时处理;避免早产,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进行恰当处理;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Low birth weight neonates with 2000g or less birth weight constitute about 10% of live births with perinatal mortality as high as 32.4%. Perinatal morbidity is 19.3% with asphyxia neonatorum and neonatal jaundice heading the list. Epidemiological maternal factors include extremes of age and parity, lack of antenatal care,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illiteracy and underweight short women. Etiologic factors are obstetric complications, hypertensive disorders, systemic diseases or idiopathic. The scope of preventive measures includ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status and education about health and safe pregnancy. Proper antenatal care for early detection of high risk cases, adequate and timely management of complications and adequate facilities for neonatal care can reduce the perinat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KEY WORDS: Low birth weight neonates, Perinatal mortality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窒息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7例新生儿窒息高危因素分析表明,高危妊娠与新生儿窒息密切相关,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高危妊娠新生儿窒息率的重要环?加强围产保健,提高胎儿监护水平。  相似文献   

14.
黄凤有 《中外医疗》2013,32(17):6-6,8
目的探讨定期产检对减少高危产妇母婴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的情况。方法分析该院高危妊娠产妇549例临床资料,依据其是否进行定期产前检查进行分组,对照组(非定期产检组)110例和观察组(定期产检组)439例。结果观察组早产、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过期妊娠、产后出血、胎盘早剥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窘迫综合征、低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的进行产前检查,可以及早的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从而减少妊娠并发重度高血压的发生,降低早产儿、低体重儿及死胎的发生率,改善母婴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15.
闫巧玲 《中原医刊》2007,34(22):7-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发生的58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所致,胎盘功能异常占31.03%,脐带异常占25.86%,早产儿占18.97%,臀位产占42.86%。结论做好孕期保健,加强高危妊娠的产前检查和产时胎儿监护,适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窒息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诊断与防治水平。方法 对42例发生ARF的窒息新生儿进行临床分析,探索其病因、临床特点、影响因素及预后。结果 窒息新生儿中ARF发生率35%,均在出生一周内发病,病死率23.81%,影响预后的因素与窒息、低氧血症、循环障碍、代谢性酸中毒与氮质血症的程度有关。结论 窒息新生儿ARF发生率高且预后不良。防治重点是:减少窒息发生,及时纠正窒息后低氧血症与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窒息1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其死因。方法 :对新生儿窒息患儿 1 4 3例和因窒息死亡患儿 1 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率为 9.1 4 % ,在臀位剖宫产时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病死率为 8.39% ,主要死于吸入性肺炎。结论 :适当放宽臀位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窒息后经气管插管抢救 ,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杨名获  彭丽霞 《重庆医学》2006,35(12):1112-11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6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窒息130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所致,多为胎儿窘迫的延续。胎儿高危因素为91.53%,分娩时高危因素高达90.76%,母体高危因素为67.69%。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时处理高危妊娠,综合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对113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原因,发病因素和病死率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113例新生儿窒息中,胎盘功能不全发病率最高(247.7%),其次为脐带问题(21.2%)及产程延长(13.2%)。孕周小于35周及大于42周者发病率高。结论胎盘功能不全、脐带问题和产程延长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应针对病因进行积极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婴儿死亡原因及顺位。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对吉林省扶余县农村五个乡1989年1月~1992年6月间出生的活产婴儿6540人及该期间死亡婴儿188例死因及其构成进行回顾及前瞻研究。结果:婴儿死亡率为28.75%,婴儿死亡原因及顺位依次为出生窒息、肺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和新生儿硬肿症。结论:影响当地婴儿死亡率的两个主要原因是出生窒息和肺炎。可见加强产前、产时及产后的监护,提高产科质量,加强肺炎的防治,是降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婴儿死亡率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