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铁蛋白、酸性铁蛋白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酸性蛋白及甲胎蛋白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确诊的84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血清铁蛋白(SF)、甲胎蛋白(AFP)和酸性铁蛋白(AIF)进行了测定。结果:AIF和SF对PHC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8%(62/84)、48.8%(41/84),而AFP则为81.0%(68/84)。AFP与AIF、SF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2.0%(49/68)、47.0%(32/68),16例AFP阴性者中,AIF和SF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2%(13/16)和56.3%(9/16)。结论:用RIA测定AIF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若与AFP同时测定,则可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癌的实验室诊断策略。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105例AFP阴性HCC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AFP、CEA、AFU、CA199、铁蛋白的水平。结果 AFP阴性HCC组CEA、AFU、CA199、铁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对于AFP阴性HCC的诊断,AFU特异度与灵敏度均最高,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结论 CEA、AFU、CA199、铁蛋白的检测可用于AFP阴性HCC的实验室诊断,联合检测可提高HCC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174例为研究对象,提取血样经放射疫分免析法测定血清AFP、SF、CA199、CA125、C50、CA153值;结果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阳性检出率大小顺序为AFP、SF、CA199、CA125、C50、CA153;在AFP检测阴性的患者中,阳性检出率大小顺序为SF、CA125、CA199、CA153、CA50;对AFP和SF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出阳性率至94.8%。结论AFP仍然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指标,SF是仅次于AFP的第二个肝癌诊断指标,AFP和SF的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利于肝癌的临床筛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血清中AFP、CAS0、CA199进行联合检测,观察三者变化的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肝细胞癌97例,进行血清AFPRIA、CA50KIA、CA199RJA的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的三项检测的结果 明显高于时照组(p<0.01).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97例中血清AFP升高伴CA50、CA199升高的有89例,占总例数91.75%.结论 对9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和CA50、CA199进行联合检测,发现三者的变化有显著的相关性,即血清中AFP水平升高时可伴有CA50和CA199水平的增高(91.75%),所以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检测AFP的同时也检测CA50、CA199,对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玲  吴昊鹤  潘虹  罗殿中  缪建勇  陈霜 《广西医学》2012,34(10):1327-1328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HBcAg、HBV-DNA与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合并HCC患者癌旁肝组织中HBcAg的表达;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血清HBV-DNA含量和AFP含量.分析肝组织HBcAg表达模式及血清HBV-DNA含量与AFP含量的关系.结果 50例患者中,癌旁肝组织HBcAg阳性30例,阴性20例,两者血清AF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DNA阳性组32例和阴性组18例的血清AFP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BeAg阴性慢乙肝合并HCC患者HBcAg、HBV-DNA的水平与AFP水平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醛糖还原酶(AKR1B10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9例肝细胞癌组织及26例肝良性病变组织的AKR1B10蛋白表达,并检测89例肝癌患者的术前AFP、AFU水平.分析AKR1B10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术前血清AFP、AFU水平的关系。结果AKR1B10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肝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在肝细胞癌组织中.AKR1B10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43%,显著高于患者术前血清AFP的阳性率(68.5%)和血清AFU的阳性率(70.8%)。结论AKR1B10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肝良性病变组织,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患者术前血清AFP、AFU的阳性率,为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对153例HCC外检标本进行了HBsAg及HBcAg定位观察。结果发现癌周围肝组织中HBsAg检出率为61%,HBcAg为26%。癌组织中HBsAg检出率为4.6%,HBcAg为3.9%,二者在癌组织中的总检出率为7.2%。此外对AFP、AAT、AACT及CEA进行了定位检测。癌组织中AFP、AAT检出率均为47%,AACT为71%,CEA为62%。与临床血清检测结果一致。同时还观察到LCD的出现与HBV感染有密切关系,LCD细胞中AFP、AAT、AACT及CEA的检出与癌周正常肝细胞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8.
甲胎蛋白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 (AFP) m 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RT- PCR)检测 19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 AFP m RNA。结果 :16例 (88.9% )患者癌组织 AFP m RNA呈阳性表达 ,其外周血 AFP m RNA亦为阳性 ;而阴性表达的 3例其外周血 AFP m RNA和血清 AFP亦为阴性。癌组织 AFP m RNA阳性率在血清 HBs Ag阳性组 (93.8% )、合并肝硬化组 (10 0 % )和血清 AFP≥ 2 5 μg/ L 组 (10 0 % )高于 HBs Ag阴性组 (33.3% )、无合并肝硬化组 (5 7.1% )和 AFP<2 5 μg/ L 组 (5 7.1% ) (P <0 .0 5 )。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 AFP m RNA阳性率和血清 AFP水平均与癌组织 AFP m RNA阳性表达呈正相关 (r =0 .6 413,P <0 .0 5 ;r=0 .6 0 2 4,P <0 .0 5 )。癌组织 AFP m RNA阳性表达和血清 HBs Ag阳性表达及合并有肝硬化呈正相关 (r =0 .6 5 0 3,P <0 .0 5 ;r =0 .5 90 8,P <0 .0 5 ) ,而与有无门静脉癌栓或肝外转移及癌灶大小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大多数肝细胞癌的 AFP基因处于活化状态。外周血 AFP m RNA阳性表达和血清 AFP水平均与癌组织 AFP m RNA阳性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53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患者预后、AFP、HB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肝细胞癌和20例肝良性肿瘤标本p53的表达;结合肝细胞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门静脉癌栓、术后生存期、血清甲胎蛋白(AFP)、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细胞癌的p53阳性率显著高于肝良性肿瘤(P<0.01);p53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肝硬化、临床分期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包膜不完整、并有门静脉癌栓、分化未成熟及血清AFP阳性的肝细胞癌组织的p53阳性率明显高于有完整包膜、无门静脉癌栓、分化较成熟及血清AFP阴性的组织(P<0.05) ;HBsAg阳性的肝细胞癌p53阳性率显著高于HBsAg阴性者(P<0.01);p53阳性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后2年存活率显著低于阴性者 (P<0.01).结论:p53是评价肝细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它的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的血清AFP水平及HBV感染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血清中AFP、CA50、CA199进行联合检测,观察三者变化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细胞癌97例,进行血清AFPRIA、CA50RIA、CA199RIA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的三项检测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97例中血清AFP升高伴CA50、CA199升高的有89例,占总例数91.75%。结论对9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和CA50、CA199进行联合检测,发现三者的变化有显著的相关性,即血清中AFP水平升高时可伴有CA50和CA199水平的增高(91.75%),所以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检测APP的同时也检测CA50、CA199,对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血清甲胎蛋白(AFP)、癌抗原(CA125)、胸苷激酶1(TK1)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64例原发性肝癌者作为肝癌组,52例其他肝病患者为良性组,此外选取5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血清中AFP、CA125、TK1水平进行测定,对比三组患者间血清AFP、CA125、TK1水平以及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效能。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血清AFP、CA125、TK1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ROC值。结果肝癌组患者血清AFP、CA125、TK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良性组(P0.05)。在肝癌组患者中血清AFP、CA125、TK1三者联合阳性检出率(95.31%)明显高于单项阳性检出率(59.38%、64.06%、71.88%),肝癌组阳性检出率(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良性组(0,21.15%)(P0.05)。联合检测灵敏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后AUC值(0.906)高于单项检测(0.722、0.804、0.812)(P0.05)。结论血清AFP、CA125、TK1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诊断效能优于单项检测,可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GP73)联合Dickkopf-1、甲胎蛋白(AFP)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收治的117例肝细胞癌患者(肝细胞癌组)、8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炎组)以及随机选取的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对象的血清GP73、Dickkopf-1、AFP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GP73联合Dickkopf-1、AFP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肝细胞癌组血清GP73、Dickkopf-1、AFP水平高于肝炎组和对照组,且肝炎组血清AF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 Pugh分级中B~C级肝细胞癌患者GP73、Dickkopf-1、AFP水平高于A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肿瘤数目患者的GP73、Dickkopf-1、AF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73+Dickkopf-1+AFP诊断肝细胞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均高于GP73、Dickkopf-1、AFP的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GP73、Dickkopf-1、AFP在肝细胞癌中呈高水平表达,三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血清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99(CA-199)、铁蛋白(SF)的含量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正常健康人血清AFP、CA-199、SF含量,并进行对照统计学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CA-199、SF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为AFP 81.3%、CA-199 65.6%、SF 56.2%,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93.7%.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AFP、CA-199、sF的含量可提高原发性肝癌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TSGF、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意义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 4 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 (PHC)患者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和甲胎蛋白(AFP)水平 ,探讨其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 4 5例PHC患者和 2 5例良性肝病患者进行TSGF和AFP测定 ,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PHC患者TSGF含量明显增高 ,与良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良性肝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SGF含量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PHC患者血清TSGF水平明显增高 ,血清TSGF和AFP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PHC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26例肝细胞癌患者同时检测AFP和SF,结果AFP阳性率为67.5%,SF阳性率为46.8%,而41例AFP阴性及低浓度者有28例SF明显升高,检出率为68.2%。因此建议AFP、SF联合检测做为肝癌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330例肝病患者,其中包括110例慢性乙肝患者、110例肝硬化患者和110例肝细胞癌患者,采集患者血清,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定AFP和PIVKA-Ⅱ水平;用亲和吸附离心柱法分离血清AFP-L3,再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定AFP-L3水平。结果肝细胞癌组患者AFP、AFP-L3及PIVKA-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慢性乙肝组(P0.000 1)和肝硬化组(P0.000 1)。单独诊断HCC时,ROC分析显示,AFP、AFP-L3和PIVKA-Ⅱ的AUC分别为0.913(0.871~0.946)、0.881(0.834~0.928)、0.850(0.796~0.905),AFP诊断性能最佳。当AFP临界值为11.81 ng/mL时,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88.18%,特异性为80.91%;当AFP-L3比值临界值为1.215 ng/mL时,灵敏度为84.55%,特异性为89.09%;当PIVKA-Ⅱ临界值为51.81 mAU/mL时,灵敏度为73.64%,特异性为94.55%。联合检测诊断HCC时,联合指标检测同时阳性的特异性比单指标检测肝癌的特异性提高,联合检测任一阳性时的灵敏度比单指标检测肝癌的灵敏度提高。大部分组合间的AUC增加至0.95以上。结论 PIVKA-II、AFP-L3、AFP是诊断HCC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与单独分子检测诊断HCC相比,其组合大部分可以提高诊断性能。  相似文献   

17.
Yang SZ  Dong JH  Zhu J  Li K  Zh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9):595-59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MAGE-1mRNA和甲胎蛋白(AFP)mRNA表达水平其与术后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 通过巢式RT—PCR,在围手术期检测了45例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MAGE-1mRNA和AFPmRNA,并进行平均11个月的随访。同时以22例肝炎后肝硬化、11例肝血管瘤、12例肝转移癌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组进行了MAGE-1mRNA和AFP mRNA的对比检测。结果 MAGE-1mRNA在12例肝转移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检出率为33.3%(4/12);肝炎后肝硬化、肝血管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中均未检出。AFP mRNA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的检出率为13.6%(3/22),在肝转移癌、肝血管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中均未检出。45例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MAGE-1mRNA/AFP mRNA的检出率分别是术前42.2%(19/45)/51.1%(23/45),术后7d20%(9/45)/24.4%(11/45),术后28d15.6%(7/45)/22.2%(10/45)。统计分析提示,术后28d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检出MAGE-1 mRNA/AFPmRNA预示患者近期复发。并且双标志物联合检测较单标志物检测对预测复发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采用巢式RT—PCR的方法联合检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28d外周血中癌特异性的MAGE-1 mRNA和肝细胞特异性的AFP mRNA有助于预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的转移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LK1基因在肝癌和相关慢性肝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寻找新的肝癌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肝组织(Norma)l、中度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癌周肝硬化(PC)和肝细胞癌(HCC)共95例标本中AFP和DLK1的表达;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癌周肝硬化、肝细胞癌组织共45例标本中DLK1 mRNA和AFP mRNA的表达.结果 AFP蛋白和DLK1蛋白在正常肝组、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均不表达,在癌周肝硬化组阳性表达率为27.9%和23.3%,在肝癌组为46.7%和51.1%,肝癌组AFP蛋白阴性病例中仍有22.73%的DLK1蛋白阳性表达.肝癌组与癌周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周肝硬化组AFP蛋白表达与DLK1蛋白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AFP mRNA和DLK1 mRNA阳性表达率在癌周肝硬化组为23.3%和41.9%,在肝癌组为40%和31.1%.DLK1 mRNA阳性表达率在癌周肝硬化组和肝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P联合检测DLK1蛋白可提高肝癌的检出率,DLK1蛋白可作为肝癌诊断候选标志物;癌周肝硬不同于不伴癌的肝硬化而具有癌前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19.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铁蛋白(SFe);结果:甲胎蛋白与铁蛋白水平升高呈正相关;提示: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铁蛋白水平对确诊病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血清白介素-6(IL-6)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3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30例肝良性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组患者血清IL-6水平(25.99±18.57 ng/L)及AFP水平(441.40±351.75μg/L)明显高于肝良性病组IL-6(9.09±7.44 ng/L)及AFP水平(86.86±58.64μg/L)和正常对照组IL-6(1.43±1.00 ng/L)及AFP水平(7.92±4.8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诊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3%、81%,而AF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98%。二者联合检测时的敏感性、特异性则分别为90%,82%。结论:血清IL-6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检测中敏感性明显高于AFP。若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细胞肝癌阳性检出率,有助于防止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