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纳乳膏气管导管表面涂布行气管粘膜表面麻醉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院自1999年6月首次将“恩纳”乳膏涂布于气管导管表面,使气管粘膜接触气管导管的部分受到麻醉,以减少导管对气管粘膜的刺激,达到在浅全麻下减少因导管刺激引起呛咳、屏气等呼吸扰乱和应激而使病人血压波动,增强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利宁、恩纳乳膏气管导管表面涂布行表面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身麻醉时,怎样减少因气管导管刺激引起的呛咳、屏气等呼吸扰乱和不良应激,增加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已经有很多研究,恩纳乳膏涂布于气管导管表面行气管表面粘膜麻醉是一种有效的方法[1],但恩纳乳膏属进口药品,费用高.利宁凝胶属国产同类药,因此,我们设想利用利宁凝胶替代恩纳乳膏行气管表面粘膜麻醉.  相似文献   

3.
胸科手术后全麻苏醒拔管期间,由于麻醉减浅,双腔气管导管对气管黏膜的刺激,可反射性地引起呛咳、血压升高、心动过缓、躁动等。为减轻这类不良反应,应用喉麻管在插管前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拔除双腔气管导管后催醒和清醒后拔除双腔气管导管对高血压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胸内手术ASAⅠ~Ⅱ级并存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为清醒后拔除双腔气管导管组(A组)和拔除双腔气管导管后催醒组(B组),记录两组麻醉前、拔管前2min、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10min各时点的SBP、DBP、HR及拔管并发症。结果:A组HR、SBP、DBP于拔管前2min即开始明显升高(P0.05),尤以拔管时明显(P0.01);B组拔管前后各时点的HR、SBP、DBP与麻醉前相比均无显著变化(P0.05),吸痰拔管时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B组患者催醒后RR、Vt均明显升高。结论:拔除双腔气管导管后催醒对并存高血压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影响较小,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拔管方式。  相似文献   

5.
6.
曲马多抑制气管拔管期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全麻病人气管导管拔管期时可出现BP升高、HR增快、呼吸急促及躁动等情况 ,以往研究多用心血管抑制药物抑制拔管期心血管反应[1~ 3 ] 。本研究则在拔管前使用镇痛药物曲马多 ,观察其对拔管期反应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行腹部手术成年病人 36例 ,男 16例 ,女 2 0例。ASA分级Ⅰ~Ⅱ级 ,无肝肾及内分泌系统疾病。随机分为三组 :T3 0 组 (曲马多 30mg组 )、T50 组 (曲马多 5 0mg组 )和C组 (对照组 ) ,每组 12例病人。麻醉方法 麻醉前 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 2mg/kg、阿托品 0 0 1mg/kg。诱导用药为芬太尼 5 μg/…  相似文献   

7.
围拔管期高血压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围拔管期高血压是指手术结束后,拔管前后的高血压(SBP≥21.33kPa,DBP≥12.66kPa)本文将对拔管期设备高血压的危害,病因,预防及处理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小儿手术的日益增多,小儿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增多,拔管相关的并发症相应增多,气管拔管的方法和时机的选择日益受到麻醉医师关注。如何在保证患儿安全的前提下使患儿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下苏醒,是小儿麻醉医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深麻醉下拔管可减少患儿麻醉苏醒期呼吸道并发症,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拔管后患儿躁动,使患儿在较为舒适的状态下度过麻醉苏醒期。文章就深麻醉下拔管对机体的影响、拔管方法和用药及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取浙江省苏嘉医疗器械厂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气管插管 咽喉气管表面麻醉喷雾管 (下称喷雾管 ) ,从接口处截断 ,用16G硬膜外穿刺针截断保留包括针蒂在内约 3cm长度 ,然后接上喷雾管断端 ,针蒂缺口同喷雾管弯度同方向即可。使用时将改进后的喷雾管接上盛有表麻药的一次性注射器 ,并保持注射器扶手同喷雾管弯度同一方向 (图 1)。气管插管前先显露声门 ,左手持镜柄 ,右手持喷雾管 ,插入声门下约 5cm边注射边外退 ,直至将药物注射完毕。经作者临床应用 10 0多例病人 ,操作起来比原装喷雾管更为便捷。  讨论 原装喷雾管活塞部分为玻璃材料 ,…  相似文献   

10.
不同麻醉深度下气管拔管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常的临床拔管指征除要求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足够、反射活跃 ,最好还能按指令睁眼、抬头。但拔管前麻醉过浅可能导致呛咳、躁动及不适 ,在某些情况下并不适宜。为此我们对“临床麻醉深度”或“浅麻醉”下气管拔管的心血管反应及拔管后并发症进行了比较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6 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 ,ASAⅠ~Ⅱ级 ,年龄 2 2~ 6 0岁 ,术前常规给予安定 10mg、阿托品 0 5mg肌注。入室后开放静脉 ,面罩吸氧去氮 ,静注芬太尼 0 1~ 0 2mg、异丙酚2~ 2 5mg/kg、入睡后静注琥珀胆碱 2mg/kg ,气管内插管后行控制呼吸 ,…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冠心病病人气管拔管时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高血压、冠心病病人气管拔管时易出现急性左心衰竭 ,本文就 12例病人 ,分析其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临床资料12例中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6 0岁~ 83岁。高血压、冠心病病史长于 3年 ,其中 3例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手术种类 :腹部、胸部、脑、口腔手术。静脉或静吸复合维持麻醉 ,麻醉诱导与手术期间血液动力学稳定 ,液体出入基本平衡 ,术毕肺部无音。气管拔管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症状 ,4例严重者表现出明显的肺水肿 ,经强心、利尿、氨茶碱、激素等综合治疗 ,11例于术后 5~ 10小时病情稳定 ,1例术后 17小时死于循环衰竭。选择 2例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声门上下注药型气管导管"(专利号:ZL 200820111377.4)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立刻注射表面麻醉药能否减轻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方法 择期骨科手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60岁,BMI 22~30 kg/m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以咪达唑仑0.04 mg/kg、舒芬太尼0.2μg/kg、依托咪酯0.25 m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手控呼吸3 min后30 s内完成经口插入声门上下注药型气管导管,试验组立即注射1%丁卡因1.5 ml(声门下即气管内1 ml,声门上即咽喉部0.5 ml)施表面麻醉,对照组不注射药.固定导管,接麻醉机通气.分别于入室安静时(基础值,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和插管后5 min(T5)记录BP、HR和抽取血液标本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结果 试验组SBP仅在T2时较T0时显著升高17%(P<0.05),对照组SBP在T2、T3、T4时分别较T0时显著升高29%(P<0.01)、36%(P<0.01)、15%(P<0.05);在T2~T5时,试验组SBP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HR插管后没有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HR在T2、T3时分别显著升高18%(P<0.01)和14%(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浆E水平在T3和T5时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血浆NE水平在T3和T5时试验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血浆Cor水平在T5时明显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 使用注药型气管导管在插入时立即注射表面麻醉药实施气管内、咽喉表面麻醉,能明显降低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3.
利用尽早气管拔管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我院用芬太尼异丙酚异氟醚及咪唑安定复合,将快通道麻醉技术应用于冠状动脉搭桥(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手术,现将麻醉处理初步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男16例,女1例。年龄45~67岁,体重55~95kg。心功能Ⅱ  相似文献   

14.
硫酸镁减轻老年冠心病病人气管拔管的心血管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麻气管拔管时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反应,可能使老年冠心病病人由于氧供耗平衡失调及血压剧烈波动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1]。本文旨在研究硫酸镁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腹部手术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术前已确诊冠心病并拟行腹部手术病人17例,  相似文献   

15.
术后气管拔管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16.
气管导管改制口咽通气道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一次性口咽通气道的缺点 ,我科用气管导管改制成口咽通气道。经临床应用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材料与方法制作方法 取ID 8 0mm或 8 5mm的普通气管导管一根 (图 1 ) ,按以下步骤制作 :(1 )在A处横断 ;(2 )分别沿气囊充气道两侧剪至B(注意保护气囊充气道 ) ;(3)在B处将AB段剪掉制成口咽通气道 (图 2 )。图 1图 2   使用方法 患者仰卧 ,以左手轻推头部使头后仰 ,将改制的口咽通气道沿舌背和硬、软腭之间缓慢插入 ,深度约为1 0~ 1 4cm ,避免过深 ,然后把气囊充满气 ,一般为 1 5ml,最后放入牙垫 ,用胶布固定。结果口咽通气道…  相似文献   

17.
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实验旨在观察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 资料和方法 择期开胸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00例,年龄47~73岁,体重44~75kg,ASA Ⅰ~Ⅱ级,高血压及或合并严重心、脑、肺脏器疾病患者除外,随机分成复合组(全麻+连续硬膜外麻醉)50例和对照组(全麻)50例。 麻醉方法 术前0.5h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  相似文献   

18.
19.
静脉留置针在硬膜外导管拔管困难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0.
Ma HN  Li HL  Che W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3):1811-1814
目的 探讨术毕深麻醉下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喉罩替代通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65~78岁,平均(69±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体质量51~74kg.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清醒拔管组(TT组,20例)和深麻醉下拔管-喉罩替代组(LM组,20例).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拔管或拔除喉罩前吸痰时(T1)、拔管或拔除喉罩即刻(T2)、拔管或拔除喉罩后5 min(T2)、10 min(T4)和15 min(T5)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同时于T0、切皮即刻、T2及T3四个时点测定血糖和皮质醇浓度,并记录LM组喉罩替代前后上述指标水平;观察患者从自主呼吸恢复至拔管后15 min的气道反应情况.结果 TT组患者清醒拔管前后T1~T3时点MAP、HR、RPP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LM组患者清醒拔除喉罩前后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深麻醉下拔管-喉罩替代通气过程MAP、HR、RPP无明显变化(P>0.05).LM组中、重度呛咳发生率低于TT组(P<0.05).与T0比较,两组血糖水平与皮质醇浓度水平自插管(喉罩)后均不同程度上升,TT组于T2显著上升(P<0.05),并于T3达峰值.结论 术毕深麻醉下拔管-喉罩替代通气能降低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全身麻醉术后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