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过性再障转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障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已有报道,但罕有转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报道,我院收治1例一过性再障,4个月后转化为ALL,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18岁,因鼻衄、发热10天于1988年11月21日入院。查体:重贫血面容,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血象:Hb 40g/L,网状细胞(Ret)0.7%,WBC 2.15×10~9/L,淋巴60%,BPC 54×10~9/L。骨髓象:增生低下,骨髓小粒造血细胞极少,原+早幼红、粒细胞0%,成熟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1986年应用多胎肝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2例,报告如下。 例1 男,45岁。1985年12月24日入院,血红蛋白85g/L,血小板92×10~9/L,白细胞17.5×10~9/L,原、幼单核细胞占27%。骨髓示增生明显活跃,原、幼单占45%,POX呈弱阳性,NES染色阳性,NAF抑制阳性,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入院后经HOAP方案诱导化疗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1例异基因骨髓移植(BMT)后复发的ph~+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伴t(7;11)病例。患者,女,20岁。因持续高热、咳嗽、贫血、白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减少住院。体检:重度贫血,但淋巴结、肝脾均未触及。Hb40g/L,WBC31.3×10~9/L,幼稚细胞56%,血小板0.8×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白血病细胞占69.4%,可见Auer小体,但无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多。白血病细胞过氧化物酶反应阳性,按FAB分类诊断为AML(M2)。骨髓和血的  相似文献   

4.
急性白血病分型与红细胞ABO血型抗原强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白血病红细胞ABO血型抗原减弱国内外已陆续有个案报道,但急性白血病分型与红细胞ABO血型抗原减弱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至今国内未见有报道。本文报道2例,并复习国内近18年文献报道42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文病例1,患者女,46岁,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5月,低热1月于1997年12月4日入院。体检: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肋下未触及。外周血:Hb90g/L,RBC 3.0×10~(12)/L,WBC 60.4×10~9/L,幼稚细胞0.8,PLT10×10~9/L,骨髓涂片示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Ⅰ+Ⅱ)65.5%,早幼粒细胞3%,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M2a型。  相似文献   

5.
例1 男,67岁.因胃溃疡在院外服甲氰咪胍0.2g,3次/d.服药10天后出现乏力,鼻衄,发热,来我院诊治.查体:T 38.7C,P92次/分,BP 13/7kPa,面色苍白,皮肤可见散在瘀斑,肝脾不肿大,胸骨无压痛.血象:Hb50g/L,RBC2.1×10~(12)/L,WBC2.6×10~9/L,N0.70,L0.30,PC70×10~9/L.大便隐血(一).网织红计数0.01.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于1987年5月10日收入病房.做骨髓穿刺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减,粒细胞增生低减,可见中毒颗粒,伴成熟障碍.红系增生低减,形态无畸形,成熟红细胞大致正常.淋巴细胞占0.40.全片见巨核细胞5个.血小板成簇不见,散在可见.停用甲氰咪胍,并积极抗感染,输血,应用升白细胞药治疗二周,自觉症状改善,体温正常.血象、髓象恢复正常出院.  相似文献   

6.
口服乙亚胺或乙双吗啉(为乙亚胺衍生物)可引起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近年来已有报道,但用该药后可导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国内尚未见报道。最近,我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30岁。因乏力、颜面苍白、发热半个月,于1990年1月24日在某医院就医住院,未见效,同年3月20日收住我院。患者于10年前患银屑病,1984年始间断服用乙亚胺片,每日3次,每次1片(每片100毫克),累计服用总量200余片。1987年7月  相似文献   

7.
病例介绍 葛某,女性,40岁,住院号39319,于1985年4月8日因头晕、乏力、口腔粘膜及齿龈出血一月余就医.体验:神志清楚,贫血貌、浅在淋巴结不肿大,心前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皮肤见1~3厘米之淤斑,神经系统(一).血象:红细胞2、26×10~(12)/L,血红旦白60g/L,白细胞11、2×10~9/L,原始粒细胞0.12,单核细胞0.04,血小板5.3×10~9/L,白细胞浆内见有棒状小体。骨髓象:粒细胞系统极度增生,以原始粒细胞为主占0.9,胞体偏大,胞浆内空泡多见,核园,核浆染色质粗细不均,核仁大1—4个,过氧化物酶强阳性,红细胞和巨核细胞系统均受不同程度的抑制,诊断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而住院治  相似文献   

8.
1970年Allan提出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herapy-related Leukemia,TRL)的概念,它是指某种疾病经化疗和/或放疗后继发的白血病。本文报告2例用乙亚胺类药物治疗银屑病后发生的白血病、连同截止1987年底国内期刊报道的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摸索规律、引起注意。病例报告例1 男、25岁。因鼻衄、乏力10天于1987年10月14日入院。患者银屑病史9年。1984年2月至1987年6月间断服乙亚胺,总量250克。无其它毒物接触史及肿瘤家族史。查:T36.8℃。皮肤散在紫癜。淋巴结、肝、脾不大。胸骨压痛。Hb42g/L,WBC3.8×10~9/L、幼稚细胞66%,BPC14×10~9/L。纤维蛋白原0.6~1.2g/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早幼粒61%、过氧化酶强阳性。诊断: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对症治疗无效于入院后第5天死于脑出血。例2 女、48岁。因乏力2个月、发烧伴出血  相似文献   

9.
1940年,Wintrobe 等报道,急性白血病骨髓穿刺检查可呈现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的骨髓象。1951年,Beyers 等对该组疾病作了描述,并称之为骨髓细胞增生减低的急性白血病(Hy-pocellular marrow in acute leukemia,HAL)。1964年 Dameshek 等对本病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1975年 Beard 等对低增生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Hypoplastic acutemyelogenous leukemia,HAML)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至今,国内外文献上报道,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共有约25例。其中未包括冒烟性急性白血病(Smoldering acute leuke-  相似文献   

1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常见的转归为急性白血病,各家报道不一,介于20-60%。本文报道1例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的患者经历27个月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后发展为慢粒白血病(CML)。患者,70岁,农民,因贫血疲乏及不适两个月,于1981年3月28日入院。既往史无特殊,体检除苍白外并无其它异常。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比积24%,血红蛋白8.6g/dl,白细胞总数4.2×10~9/l,血小板160×10~9/l。光镜下所见形态学异常有巨红细胞血症、中  相似文献   

11.
<正> 王××,女,61岁,因发热,腹痛,解稀水样便伴咳嗽气喘2天于1991年4月9日入院。患者曾因慢性咳嗽气喘反复发作五年,纤支镜肺组织活检诊断为“弥漫胜肺间质纤维化”。自1990年12月1日起服雷公藤多甙片20mg,每日三次,服药前血象:Hb116g/L,WBC8.0×10~9/L,BPC112×10~9/L,服药一周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按原剂量服用,服药  相似文献   

12.
20例重型再障贫血(SAA)全血细胞减少持续15天以上.经骨髓活检证实增生低下(有核细胞增生<25%),并符合以下二项标准:中性粒细胞<0.5×10~9/L,纠正网织红细胞<10×10g~9/L和血小板数<20×10~9/L.  相似文献   

13.
作者报道采用氨甲喋呤(MTX)治疗两例对常用免疫抑制剂耐药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例1,46岁,女性,日本人,因严重贫血住院.体检脸色苍白,无淋巴结或肝脾肿大.血红蛋白(Hb)6.2g/dl,红细胞数1.56×10~(12)/L,白细胞数3.5×10~9/L,血小板数(BPC)359×10~9/L,网织红细胞(Ret)9.4×10~9/L,肝肾功能正常.X线和CT检查无纵膈包块.骨髓示有核细胞增生正常,红系增生减低,粒系和巨核细胞系正常.骨髓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35士6/2×10~5单个核细胞,红系祖细胞(CFU-E)50±6/1/2×10~5单个核细胞,诊断为PRCA,先后经用强的松龙(30mg/天)、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000mg/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9岁,2004年8月无诱因出现全身多处瘀斑, 1周后出现头痛。9月2日来我院就诊,血常规检查:Hb 112 g/L,WBC 2.24×10~9/L,BPC 29×10~9/L。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以异常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占0.810,该细胞染色质疏松,核仁明显,1-3个,胞质内充满大小不等的紫红色颗粒,可见柴束状Auer小体,红系各阶段及淋巴细胞减少,形态正常,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少见,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率95%,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26岁,因头昏,乏力10月于1994年10月入院,查体:贫血貌,淋巴结(-),胸骨无压痛,肝(-),脾(-)。血象:WBC2.1×10~9/L,淋巴0.56,中性0.44,PC54×10~9/L,Hb62g/L,Ret0.006。酸溶血试验(-)。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低下,粒系增生减低占0.495,形态正常,红系增生减低占0.025,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占0.48,形态正常。全片未见巨核细胞,散在血小板难见。骨髓活检示:骨髓造血细胞增生极度低  相似文献   

16.
中间型再生障碍性贫血(MAA)诊断标准为:骨髓增生减低,外周血至少两系减少,但尚未达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标准,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8×10~9/L,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网织红细胞绝对值(ARC)<40×10~9/L。 作者回顾了1978年到1991年间12例儿童MAA的临床病程和转归,并与同期儿童SAA进行了比较。12例中男9例,女3例,诊断时中位年龄5.5岁(4月~18岁),9例病因不明,3例有肝炎病  相似文献   

17.
病例:女性,18岁.缘于1986年5月初畏寒、发热、乏力、咳嗽,咯少许白粘痰,体温38~39℃,用青霉素治疗20余天症状不缓解,遂到当地医院检查:胸透无异常,白细胞32.0×10~9/L,中性杆状核80%。继续抗感染治疗2周,复查白细胞33.0×10~9/L,骨髓涂片示核细胞增生活跃,原粒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14岁,学生,住院号56062,因间断鼻衄3年,加重伴牙龈出血、乏力3月住院。入院前3天一次鼻出血500ml。入院时血红蛋白38g/L,白细胞3.9×10~9/L,血小板24×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骨髓增生低下,临床诊断慢性再障,给予强的松、硝酸士的宁、输血等治疗,输血前鉴定血型为“O”型,住院8个月共输O型鲜血5次1000ml。出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骨髓中某一系原始或幼稚细胞恶性克隆性增殖性疾病,一般骨髓象中有核增生极度活跃,而急性低增殖性白血病较少见,是一种骨髓有核细胞减低的急性白血病,骨髓象呈增生减低,外周血三系细胞减少,未见或仅见少量原始细胞[1]。白血病细胞浸润不明显,病情进展缓慢,临床上极易误诊,现将本院误诊的1例低增殖性白血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庞××,男,75岁,病历号:072306,因进行性心悸,无力、面色苍白,食差一个月于1994年6月22日入院。病后无发热及出血,无骨骼疼痛。体检:贫血貌,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未闻及异常,肝脾不肿大。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5g/L,红细胞1.9×10~12/L,血小板35×10~9,肉织红细胞0.3%,白细胞3.7×10~9/L,中性51%,淋巴45%,大单核2%,晚幼红细胞2%,粒细胞呈轻度左移,计数100个白细胞见到两个有核红细胞,红细胞呈现大小不等及形态异常(梨形,泪滴状可见),胸骨及髂前上棘,髂后上棘穿刺均呈“干抽”现象,骨髓活检(髂后)病理所见: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骨髓间质弥漫出血及胶样变性,胶原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