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Ets-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ts-1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Ets-1 mRNA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ts-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8.8%,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ts-1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肌层浸润与病理分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s-1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RECK和MMP-9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26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RECK蛋白及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相比,子宫内膜癌组织中RECK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χ2=9.307,P<0.05),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χ2=11.438,P<0.05),RECK蛋白与MMP-9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存在明显负相关(P<0.01)。RECK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均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RECK蛋白的表达缺失和MMP-9的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C-me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以及其相关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技术检测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癌变内膜标本39例及同期25例不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25例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25例正常子宫内膜中MACC1、HGF和C-met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3者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 MACC1、HGF和C-me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4.1%、61.5%和69.2%,显著高于正常、单纯增生以及不典型增生的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中MACC1、HGF、MET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16±0.062、0.134±0.054、0.172±0.044,也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C1、HGF和C-met蛋白的异常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临床分期越晚、肌层浸润越深、伴随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MACC1、HGF和C-met蛋白表达越高(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CC1蛋白的表达与HGF和C-me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5,P=0.000;r=0.393,P=0.008),HGF蛋白与C-me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34,P=0.027)。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CC1具有作为子宫内膜癌诊断、治疗评估分子标志物的潜在价值,MACC1、HGF和C-met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协同参与子宫内膜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ts-1和HIF-1α蛋白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32例子宫内膜癌的内膜癌组织、57例子宫内膜癌的癌旁组织、21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灶、36例正常子宫内膜中Ets-1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分析Ets-1和HIF-1α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ts-1、HIF-1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ts-1和HIF-1α表达与病理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灶中Ets-1、HIF-1α表达高于其对应的原发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ts-1和HIF-1α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显著相关(r=0.673,P0.05)。结论:Ets-1和HIF-1α蛋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命运决定因子DACH1蛋白、ER、PR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0例子宫内膜癌、20例正常子宫内膜、10例复杂增生子宫内膜和1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中DACH1蛋白、ER、PR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子宫内膜癌、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复杂增生子宫内膜中DACH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6.3%(29/80)、95.0%(19/20)、8/10、10/10,DACH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非癌组(P=0.000)。DACH1表达阳性率内膜癌Ⅰ期为47.7%,Ⅱ~Ⅳ期为2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CH1表达阳性率与内膜癌的病理分级有关,G1~G2级显著高于G3级(43.6%vs 20.0%,P0.05)。内膜样癌中DACH1表达阳性率为42.2%,特殊类型癌中DACH1表达的阳性率为2/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DACH1阳性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DACH1阴性组(P0.05)。8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34例呈ER阳性表达,42例呈PR阳性表达,DACH1蛋白表达与ER蛋白表达呈正相关(ρ=0.245906,P0.05),与PR蛋白表达呈正相关(ρ=0.3527758,P0.01)。结论:DACH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表达缺失,且和ER、PR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它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脂联素受体(AdipoR1、AdipoR2)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方法检测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4年1月到2016年3月间首次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腺癌、26例不典型增生以及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AdipoR1、AdipoR2、IRS-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AdipoR1、AdipoR2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与不典型增生组织中AdipoR1、AdipoR2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RS-1在3组的阳性表达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dipoR1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脉管受累有关(P均0.05);而AdipoR2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有关(P0.05);IRS-1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FIGO分期、病理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3)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AdipoR1与IRS-1的表达呈负相关(r=-0.361,P0.05);AdipoR2与IRS-1的表达亦呈负相关(r=-0.368,P0.05)。结论:AdipoR尤其是AdipoR1及IRS-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及病理特征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2、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 1、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20例子宫脱垂妇女子宫内膜组织中MMP2、MMP9、TIMP1、TIMP2蛋白进行检测.结果MMP2、MMP9、TIMP1、TIMP2蛋白主要分布在内膜癌细胞中,在间质中也有少量表达.MMP2、MMP9、TIMP1、TIMP2在内膜癌细胞表达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MMP2、MMP9蛋白的表达,在内膜癌细胞病理分级为G2、G3中,强阳性率高于G1者(P<0.05);有肌层浸润内膜癌的强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肌层浸润者(P<0.05);有淋巴转移者高于无淋巴转移者(P<0.05);手术病理分期Ⅲ、Ⅳ期的强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者(P<0.05).TIMP1蛋白的表达在不同病理分级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深肌层浸润内膜癌中阳性率低于浅肌层浸润(P<0.05);有淋巴转移者的阳性率低于无淋巴转移者(P<0.005),手术病理分期为Ⅲ、Ⅳ者阳性率低于Ⅰ期者(P<0.05);TIMP2蛋白在不同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淋巴转移和手术病理分期中的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MMP2、MMP9蛋白在内膜癌中的表达随病理分级而升高,随肌层浸润程度的加深及有淋巴转移而增加,TIMP1表达随肌层浸润程度的加深及有淋巴转移而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27,P73和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4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19例不典型增生内膜以及4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27,P73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子宫内膜癌中,P27表达降低或缺失,P73和CyclinD1表达明显增高,与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和不典型增生内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27的表达缺失、P73的过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CyclinD1的高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有关。有肌层浸润者P27,P73和CyclinD1的表达与无肌层浸润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P73和CyclinD1均明显高表达。子宫内膜癌中,P27与CyclinD1呈负相关(r=-0.3627,P0.05),P73与CyclinD1呈正相关(r=0.3923,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中P27表达缺失,P73和CyclinD1过度表达,联合检测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判断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及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与其受体uPAR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及相关性,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在子宫内膜癌浸润、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PV-6000二步法)检测12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20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内膜增生组)及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内膜癌组)中uPA、uPAR及p38的表达,并研究其相关性,分析探讨各因子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等的关系。结果:(1)内膜癌组患者uPA、uPAR、p38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内膜增生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增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内膜癌组患者uPA和uPAR、p38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病理类型不相关(P>0.05);(3)子宫内膜癌组织uPA与uPAR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9,P<0.05);uPA与p38的表达也呈明显正相关(r=0.353,P<0.05)。结论:uPA与uPAR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协同作用,p38MAPK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可能参与调节uPA,促进癌细胞浸润转移,因此uPA、uPAR、p38可能成为推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祁秀娟  魏丽娜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11):818-821,882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skp2和p27kip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样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37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skp2mRNA和p27kip1mRNA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应用免疫组化(PV-6000)二步法检测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以24例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结果:skp2mRNA平均表达水平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为0.79±0.10,正常子宫内膜为0.24±0.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27kip1mR-NA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和正常内膜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差异。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8.38%,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4.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27kip1蛋白在内膜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内膜组织(48.65%vs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kp2 mRNA及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深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p27kip1蛋白表达则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深度呈明显负相关(P<0.05),两者均与年龄及手术病理分期无关(P>0.05)。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skp2蛋白表达与p27kip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skp2 mRNA及蛋白高表达,p27kip1蛋白低表达,参与了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样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3例子宫内膜癌、20例正常子宫内膜、9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切片ERα36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ERα3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2.9%,24/73)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85%,17/20)(P<0.01);ERα36阴性表达者较阳性表达者出现更多宫颈受侵(48.9%vs 20.8%,P<0.05);ERα36阳性表达者无疾病生存时间短于阴性表达者(P<0.01);ERα36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α36表达与ER、PR、PTEN、p53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Rα3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ERα36表达与ER无明显相关性,可能是子宫内膜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Maspi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关系,探讨Maspin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腺癌、18例不典型增生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Masp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ER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Maspin阳性表达在正常子宫内膜组最高(9/10,90%),高于内膜不典型增生组(10/18,55.6%)和内膜癌组(17/40,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内膜癌中FIGOⅠ期的表达(13/20,65.0%)明显高于Ⅱ~Ⅲ期(4/20,20.0%;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17/34,50.0%)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0/6;P=0.030),但与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程度无关(P>0.05)。ER在正常子宫内膜、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内膜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10,100.0%)、(13/18,72.2%)和(20/40,50.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癌组织中FIGOⅠ期的表达(14/20,70.0%)明显高于Ⅱ~Ⅲ期(6/20,30.0%;P<0.05);内膜癌高、中、低分化组中ER表达率分别为(11/15,73.3%)、(8/18,44.4%)、(1/7,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20/34,58.8%)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0/6;P=0.020),肌层浸润≤1/2者(16/24,66.7%)明显高于肌层浸润>1/2者(4/16,25.0%;P<0.05)。子宫内膜癌中,Maspin的表达与ER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394,P<0.05)。结论:从正常子宫内膜、内膜不典型增生到内膜癌,Maspin蛋白表达逐渐降低,且其低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晚、淋巴结转移有关,并与ER蛋白表达呈一致性,提示Maspin蛋白的表达可能受雌激素调控,参与了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3.
Guo W  Chen G  Zhu C  Wang H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0):604-607,T001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 2、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s ,TIMPs) 1、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明胶酶谱法对 37例内膜癌及 7例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组织中MMP 2、MMP 9、TIMP 1、TIMP 2蛋白及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MMP 2、MMP 9及TIMP 1、TIMP 2蛋白主要分布在内膜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绝经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 ,在间质细胞中也有少量表达。内膜癌细胞中 ,MMP 2、MMP 9及TIMP 1蛋白的表达 ,病理分级为G3内膜癌的强阳性率分别为 73%、2 0 %及 6 7% ,高于G2 (13%、0及 2 7% )、G1 者 (均为 0 ,P<0 0 5 ) ;深肌层浸润内膜癌的强阳性率分别为 6 3%、16 %及 6 8% ,高于浅肌层浸润的 8%、0及 0 (P<0 0 1) ;有淋巴结转移者的强阳性率分别为 4例中 4例、4例中 3例及 4例中 4例 ,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 2 5 %、0及 2 5 % (P <0 0 5 ) ;手术病理分期为Ⅲ~Ⅳ期者强阳性率分别为 5例中 5例、5例中 3例及 5例中 5例 ,高于Ⅰ~Ⅱ期者的 30 %、0及 30 % (P <0 0 5 ) ;TIMP 2蛋白在不同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和手术病理分期的内膜癌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雌激素膜受体GPR30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GPR30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GPR30表达与临床病理的联系;免疫细胞化学分析GPR30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系RL95-2(ER+)和KLE(ER-)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GPR30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GPR30蛋白表达阳性率(21/30,70%)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5/17,29.41%)(χ2=7.232,P=0.007);肿瘤组织学分级越高,GPR30表达阳性率越高(P=0.003),GPR30表达与内膜癌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腹水转移无关(P>0.05);ERα阳性的子宫内膜癌细胞系RL95-2和ERα阴性的细胞系KLE均表达GPR30。结论:雌激素膜受体GPR30于子宫内膜癌组织和子宫内膜癌细胞系均有表达,与肿瘤组织学高分级相关,提示GPR30可能在子宫内膜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uPA和PAI-1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35例子宫内膜癌(内膜癌组)、18例子宫内膜增生(内膜增生组)和16例正常子宫内膜患者(正常对照组)血清uPA和PAI-1含量及计算两者的比值。结果:内膜癌组患者血清uPA和PAI-1含量及uPA/PAI-1值均显著高于内膜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均<0.01)。内膜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癌组Ⅲ~Ⅳ期患者血清uPA和PAI-1含量与Ⅰ期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Ⅲ~Ⅳ期患者血清uPA和PAI-1含量高于Ⅱ期(P<0.05),Ⅱ期患者血清uPA、PAI-1含量高于Ⅰ期(P<0.05)。内膜癌组患者血清uPA、PAI-1含量及uPA/PAI-1值随着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及淋巴结的转移而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而与患者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uPA和PAI-1含量及uPA/PAI-1值明显升高,并与其手术病理分期、浸润转移有关,提示其可能在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 IF-1α)、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8月至2009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子宫内膜腺癌、23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 IF-1α及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H IF-1α、MMP-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3.08%,71.15%)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2.22%,16.67%)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39.13%,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子宫内膜腺癌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的提高,H IF-1α及MMP-2的表达也随之增强;二者在子宫内膜癌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组织中H IF-1α、MMP-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43,P<0.01)。结论H IF-1α、MMP-2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增高,提示H IF-1α及MMP-2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将其视为子宫内膜癌潜在侵袭性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偶联受体5(LGR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90例子宫内膜癌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LGR5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LGR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3.3%)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23.3%)(P0.001)。LGR5在1/2肌层浸润组的阳性表达率(72.5%)显著高于≥1/2肌层浸润组(33.3%)(P=0.001)。LGR5的阳性表达率在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宫颈累及、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LGR5是子宫内膜癌有无肌层浸润的独立影响因素(OR=0.163,95%CI 0.034~0.772,P=0.022)。结论:LGR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与肌层浸润深度相关,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Bcl-2、β-连环素(β-catenin)的表达与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因单纯宫颈上皮内瘤变切除子宫的正常增殖期内膜组织69例,全子宫切除或刮宫的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73例。观察HIF-1α、Bcl-2、β-catenin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HIF-1α、Bcl-2、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依次高于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P 0.05)。组织病理分级低分化、子宫肌层浸润≥1/2、FIGO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组HIF-1α、Bcl-2、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均分别高于组织病理分级高分化、子宫肌层浸润1/2、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组(P 0.05)。HIF-1α、Bcl-2、β-catenin阳性表达率者5年生存例数均分别低于HIF-1α、Bcl-2、β-catenin阴性表达率者(P 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Bcl-2、β-catenin的表达明显上调,能够反映肿瘤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可作为子宫内膜癌预后评价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去整合素基质金属蛋白酶19(ADAM19)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年2月至2010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方法测定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16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以及15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中ADAM19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各种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ADAM19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26.7%、75.0%和64.0%。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ADAM19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M19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患者是否绝经有关(P<0.05),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ADAM19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癌中fhit、surviv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蛋白fhit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2例正常子宫内膜 ,15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 ,4 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fhit蛋白、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fhi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或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survivin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6 .7%、6 6 .7%、90 .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 ,随组织学病理分级的增加、手术临床分期的进展、肌层浸润程度的加深和淋巴结的转移 ,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 ,survivin表达强阳性率则逐渐上升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fhit蛋白、surviv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 (r=- 0 .76 9,P =0 .0 0 0 )。结论 :fhit、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联合检测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