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Fas与FasL也参与了这一过程。本将主要阐述Fas与FasL在肿瘤发生中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与肿瘤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之间形成一对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近年来,人们针对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致力于研究多种免疫治疗方案,以提高肿瘤的免疫原性,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促进肿瘤的消亡。癌基因的不断发现和深入研究、各种细胞因子和免疫刺激分子功能的不断拓展和深化,都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肿瘤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Fas与FasL也参与了这一过程.本文将主要阐述Fas与FasL在肿瘤发生中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4.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质内的双功能蛋白,可以被多种酪氨酸激酶激活,激活后发生磷酸化,形成二聚体转入细胞核内,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是多条致癌通路的汇集点,在大多数肿瘤细胞内呈持续性激活,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了重要作用。近几年的研究表明,STAT3能在很多环节参与调节肿瘤的免疫逃逸,可能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5.
许多白血病和实体瘤细胞通过高表达Fas配体 (FasL)而发生肿瘤的免疫逃逸。为了观察腺病毒载体向肿瘤细胞导入小鼠可溶性Fas(sFas)基因后能否阻抑肿瘤细胞通过FasL发生肿瘤免疫逃逸作用 ,采用Ad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 ,利用大肠杆菌内质粒间同源重组的方法分别构建携带小鼠sFas基因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扩增纯化后利用空斑试验测定滴度 ,Western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然后 ,分别感染肿瘤细胞 EL4细胞 ,用氚胸腺嘧啶核苷 ( 3 H thymidine,3 H TdR)掺入法检测其诱导靶细胞YAC 1的凋亡率。结果表明 ,获得了重组成功的复制缺陷的腺病毒载体AdsFas和AdEGFP ,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其滴度达到 10 11pfu/ml,Westernblot分析证实前者能够高效表达出sFas蛋白。转染肿瘤细胞EL4细胞之后与YAC 1细胞混合培养 ,导入sFas组的YAC 1凋亡率在效靶比 (E∶T)为 3∶1,10∶1和 30∶1时分别为 6 %、7%和 9% ,与对照组 (分别为 2 8%、37%和4 5 % )相比明显下降 ,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导入EGFP组YAC 1凋亡率 (分别为 30 %、36 %和 4 8% )与对照组相似 ,没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腺病毒介导sFas的导入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EL4诱导Fas+细胞 YAC 1的凋亡 ,说明通过腺病毒转移sFas基因  相似文献   

6.
HLA—G分子是一种非经典HLA—Ⅰ类抗原.相对于经典的Ⅰ类抗原.它的组织分布非常局限,多态性有限。生理情况下HLA—G主要表达于绒毛膜外层细胞(滋养层细胞),在胎儿逃避母体免疫攻击的机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一些肿瘤可表达HLA—G,可能通过抑制NK细胞、T细胞的功能等机制。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HLA—G在肿瘤免疫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与T细胞、Th1/Th2漂移、细胞因子等之间的相关性已成为肿瘤免疫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携VCAM-1单克隆抗体的白蛋白声学造影剂与不同程度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并探讨这种靶向性声学微气泡对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与内皮细胞受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作为干预因子培养6组不同程度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与病理图文分析法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VCAM-1的表达水平;采用SPDP交联法制备携VCAM-1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白蛋白微气泡,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与各组损伤内皮细胞的结合作用,并于高倍视野下(200×)计数内皮细胞及黏附的微气泡的数目,计算微气泡与内皮细胞的比值作为微气泡的黏附率;各组损伤内皮的免疫微气泡的黏附率与其表面VCAM-1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TNF-α干预浓度的增高,内皮细胞表面VCAM-1的表达水平逐渐增高,且各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镜下观察可见损伤内皮细胞免疫微气泡黏附作用亦随着干预浓度的增高而增强,且微气泡对损伤内皮细胞的黏附率与细胞表面VCAM-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携VCAM-1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声学造影剂不仅能够与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其黏附率亦能够反映内皮细胞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靶向性声学造影剂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携抗人VCAM-1单克隆抗体的白蛋白声学造影剂,观察其与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探讨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新方法。 方法 采用交联法将抗人VCAM-1单克隆抗体共价偶联到自制氟碳气体为核心的白蛋白微气泡表面,制备靶向性声学微气泡;倒置显微镜下分别观察普通白蛋白微气泡、靶向性微气泡与正常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的结合作用,高倍视野下计数内皮细胞及黏附的微气泡的数目,通过计算微气泡与内皮细胞的比值对两者之间的结合作用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无论是正常内皮细胞,或损伤内皮细胞,仅见少量的对照组微气泡的黏附作用;而镜下可见大量携VCAM-1单抗的白蛋白微气泡黏附在损伤内皮细胞表面,黏附数目显著高于黏附于正常内皮细胞表面的数目。 结论 携VCAM-1单抗的靶向性声学造影剂能够特异性结合在损伤内皮细胞表面,开拓了超声成像技术检测血管内皮损伤、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10.
1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又称血管通透因子,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促血管生长因子。它地下沉生理性血管生成和异常病理性血管形成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对此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细胞及其释放的内皮素和一氧化氮与冠心病的关系雷燕(北京西苑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91)Endothelium,EndothelinderivedFactors(ET/NO)andCHDLeiYan(XiyuanHospital,ChinaA...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组织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组织因子,采用细胞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及ELISA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VCAM-1)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表达的变化,并用单核细胞黏附率试验检测单核细胞黏附。结果:TF在0~1000pmol/L范围内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强血管内皮细胞VCAM-1和sICAM-1的表达(P<0.01);细胞黏附试验表明TF增加单核细胞黏附率,且黏附率与加入的TF浓度呈正相关,在1000pmol/L时刺激作用最强(P<0.01)。结论:体外情况下TF能上调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及sICAM-1表达,促进单核细胞黏附,这可能在TF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NO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标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华  林水金 《急诊医学》1999,8(3):160-16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创伤失血性休克造成兔VEC损伤,检测创伤前、创伤后6小时及1、3、7天外周内皮素(ET)及NO含量,并观测VEC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伤后6小时及第1天,外周血ET、NO含量同步显著升高,而且NO含量高峰较ET提前出现。伤后第3、7天,外周血ET、NO含量同步显著下降。VEC超微结构于伤后6小时无改变,伤后第1天VEC超微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FasL 在视网膜母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方法检测了45 例视网膜母细胞瘤及12 例正常视网膜组织中FasL 蛋白的表达。结果:FasL 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及正常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3-021±0-847 ,3-583 ±0-669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23) ,均呈高表达。结论:FasL 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及正常视网膜中均呈现高表达,是贯穿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有关,在肿瘤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对内皮细胞分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 培养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1)TNF-α刺激组,培养基中TNF-α加至终浓度为5、10、25、50、100ng/ml;(2)Ang Ⅱ刺激组,培养基中Ang Ⅱ加至终浓度为5、10、25、50、100ng/ml,24小时后测定上清中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含量。结果(1)空白对照组PAI-1含量为77.6±2.5ng/ml,TNF-α(5、10、25、50、100ng/ml)刺激组分别为80.5±0.9、89.2±6.9、81.1±1.1、86.7±5.6、100.9±11.0ng/ml,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t-P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2)空白对照组PAI-1含量为76.8±1.8ng/ml,Ang Ⅱ(50、100mnol/L)刺激组分别为79.2±0.9、80.1±1.2ng/ml,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t-P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NF-α和Ang Ⅱ对内皮细胞株分泌的PAI-1有显著的升高作用,而对t-PA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树突状细胞可借助其表面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对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发挥免疫调节作用,Toll样受体是某些病原微生物借以逃逸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的靶分子,本文主要探讨Toll样受体的结构及功能、及其与病毒的相互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80-01/2007-03期间有关树突状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及DC-SIGN受体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文献,检索词“TLRs,DC-SIGN,antiviral immunity,HBV,HCV”,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选取树突状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和DC-SIGN及其抗感染免疫的相关文献,删除与Toll样受体或DC-SIGN抗感染免疫相关性不大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检索到65篇相关文献,33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32篇文献中,12篇是与选取标准无关的研究,20篇属于重复研究。资料综合:目前已发现13种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其中11种表达于人类细胞。Toll样受体不同程度的表达于淋巴细胞、白细胞以及包括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内的单核吞噬细胞表面。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上Toll样受体,构成一类独特的模式识别受体,是免疫应答的重要参与者,它能选择性识别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所携带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诱导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活化与成熟,产生细胞因子,引发针对病原微生物的适应性免疫应答。DC-SIGN与树突状细胞上Toll样受体之间有交叉联系,而这些交叉联系可导致免疫细胞活化或T细胞抑制。对于Toll样受体和DC-SIGN在人类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1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了解尚浅。结论:Toll样受体在一些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又称血管通透因子,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促血管生长因子。它对于正常生理性血管生成和异常病理性血管形成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对此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活血注射液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及与人单核细胞黏附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制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活血注射液由丹参、川芎、红花、赤芍组成,比例为丹参2,其余药物为1,含生药2000g/L。新生儿脐带(由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提供,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实验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学标准)。②实验过程:以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靶细胞,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加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制备细胞损伤模型。③实验评估:采用蛋白定量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M199培养液(对照组)和含不同浓度(10,20,40ml/L)的活血注射液、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等实验因子的培养液(实验组)温育12,24h,再加含单核细胞的M199培养液];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mRNA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蛋白表达[(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活血注射液(终浓度分别为10,20,40ml/L)组,分别作用12,24h)。结果:①人单核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黏附率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作用12,24h后升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剂量活血注射液可明显抑制人单核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黏附率,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相比差异均有显着性(P<0.01),这种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②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能明显上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而不同剂量活血注射液能显著下调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P<0.01),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相比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P<0.01),这种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促进内皮细胞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活血注射液能通过下调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抑制单核-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保护人内皮细胞免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所致毒性损伤,从而减少或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黏附分子与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佳华 《临床荟萃》2006,21(9):677-678
细胞黏附分子是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物质,在血管性病变中起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内皮细胞损伤时可引起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达异常增加.近年来,对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已经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黏附分子的研究也因此倍受关注.笔者仅就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与内皮细胞损伤之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