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牙晚期骨性III类错矫治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选择替牙晚期骨性Ⅲ类错患者32例,施行前方牵引联合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前后均做Helkimo主诉症状指数分析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矫治后患者Helkimo指数分布发生了明显改变,Ai 0级比例明显升高,AiⅡ级比例减少为零。矫治后Co-y距、Y轴角、ANB角等明显增大(P<0.05);Co-x距、SNB角、NP-FH角等明显减小(P<0.05);且N-S-Ar角、N-S-Go角、N-S-Pg角变化值为依次增加。结论:替牙晚期骨性Ⅲ类错矫治对患者Helkimo主诉症状有改善作用。矫治后髁突点发生了向后上的位移,下颌生长受到抑制,下颌的位置相对后移,以髁突为中心发生了顺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牙期安氏Ⅲ类骨性反与患儿语音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38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骨性反患儿为试验组,并随机选择40名替牙期正常儿童为对照组。由语音专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儿童的语音进行判听,将患儿发音错误数量与其X线头影测量片的牙、颌、面的软硬组织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替牙期骨性安氏Ⅲ错患儿大多数存在发音异常,错误发音与反覆盖及OB(J覆与覆盖之和)呈高度相关,与上下切缘间的距离呈高度正相关,与TD-PW(舌背最高点至咽后壁距离)呈正相关。结论替牙期安氏Ⅲ类骨性反患儿大部分存在语音功能障碍,发音功能障碍与切牙关系及舌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3.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对患者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均有较严重影响,临床上常对此类患者进行早期矫治。在早期矫治该类错[牙合]畸形中常使用矫形力抑制下颌骨的生长。髁突作为面部重要的生长发育区,其生长改建直接影响下颌的形态和功能。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矫治的矫形力对髁突的影响近年来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对髁突影响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Liu Y  Bi WW  Chen Y 《上海口腔医学》2012,21(2):166-169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上、下颌软、硬组织的变化及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20例,手术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手术方式为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SNB、B点和Pog点到Y轴的距离变小,ANB变大;软组织颏唇角、TLL点、SB点和TC点到Y轴的距离均变小,且均有显著差异(P<0.01)。SB点到Y轴的距离与B点到Y轴的距离存在线性关系,比值为1∶1,决定系数R2=0.96;TC点到Y轴的距离与Pog点到Y轴的距离比为0.84,决定系数R2=0.97。结论:单纯下颌前突患者经正畸和BSSRO治疗后,上颌软组织无明显变化,上、下唇长度不受影响。颏前点软组织与骨组织变化比值为0.84,颏唇沟点为1:1,相关强度均在0.9以上。  相似文献   

5.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对患者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均有较严重影响,临床上常对此类患者进行早期矫治。在早期矫治该类错[牙合]畸形中常使用矫形力抑制下颌骨的生长。髁突作为面部重要的生长发育区,其生长改建直接影响下颌的形态和功能。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矫治的矫形力对髁突的影响近年来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对髁突影响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骨性安氏Ⅰ、Ⅲ类错舌骨位置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骨性安氏Ⅰ类及骨性安氏Ⅲ类早期恒牙患者的舌骨位置。方法 :选取骨性安氏Ⅰ类及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 ,每组 30例 ,对其头颅侧位片上舌骨的位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安氏Ⅰ类错者相比 ,安氏Ⅲ类错者的舌骨位置更靠前 ,且与下颌平面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关系。结论 :舌骨的位置变化与下颌骨的位置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Fr nkel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过程中,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经Fr nkel矫治器治疗成功的安氏Ⅱ类错患者30例,男女各15例,对其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重叠分析。结果 ①前颅底结构重叠显示治疗后患者的髁突点、下颌角点和颏前点发生明显的下移,同时男性患者颏前点发生明显的前移。②下颌结构重叠显示治疗后患者的髁突点发生明显的上移和后移(移位比约为2∶1) ,下颌角点相对颏部发生后移。结论 Fr nkel矫治器能刺激安氏Ⅱ类错患者髁突的生长,有利于下颌水平向的改建  相似文献   

8.
田存美 《口腔医学》2010,30(8):495-496
目的 观察下唇挡对替牙晚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替牙晚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患者26例,下颌唇挡治疗并采用X线片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唇挡治疗后SNB角增加1.14°,下颌骨长度增加4.37 mm,前牙覆盖减小3.4 mm。结论 唇挡对儿童生长发育期安氏2类1分类错有明显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9.
滕英 《广东牙病防治》2011,19(3):154-159
目的探讨治疗安氏Ⅲ类错伴有单侧的后牙反、锁和单侧前牙反的牙源性下颌偏斜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安氏Ⅲ类错伴单侧的后牙反、锁和单侧前牙反等牙源性下颌偏斜患者21例,年龄8~25岁,平均15.5岁。单侧后牙反、锁引起的下颌偏斜通过上颌扩弓、上下牙交互牵引纠正宽度不调,促使下颌自行复位;前牙反通过Ⅲ类牵引予以解除。结果 21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治疗后颜面对称性和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颏点偏斜平均减少(2.9±0.6)mm,因长期错导致的下颌骨偏斜亦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牙源性下颌偏斜,经过合理正畸治疗,随着单侧后牙反、锁及单侧前牙反的解除可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安氏Ⅲ类错患者下颌骨生长发育特点,为安氏Ⅲ类错的矫治提供参考。方法:899例安氏Ⅲ类错患者按照性别和不同的CVM分期(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 method)分组,测量治疗前的X线头影片,分析处于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Ⅲ类错患者下颌骨生长发育的特点。结果:男性安氏Ⅲ类错患者下颌升支的高度(Co-Go)在CS2-CS5期增长显著(P<0.05),面下1/3的高度(L1-MP)在CS1与CS2期之间以及CS3与CS4期之间有明显增长(P<0.05);女性患者下颌升支高度在CS1-CS4期均出现显著增长(P<0.05),下颌骨体长度(Go-Gn)在CS3与CS4期有显著增长(P<0.05)。男性患者在CS3-CS4期下颌骨体长度生长最为显著(平均4.8 mm),女性则出现在CS1-CS2期(平均5.2 mm)。结论:安氏Ⅲ类错患者下颌骨的水平向及垂直向生长在两个生长发育期(CS1-CS2期以及CS3-CS4期)都极为迅速,且可一直持续到成人前期(CS5-CS6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FRⅢ型矫治器矫治儿童安氏Ⅲ类错畸形前后舌骨位置的变化。方法:选取儿童安氏Ⅲ类错患者20例及正常儿童20例,对患者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片上的舌骨位置进行对比,并与正常者X线头影测量片上的舌骨位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功能性安氏Ⅲ类错组矫治前舌骨位置较正常组在舌骨垂直向测量项目中H-FH、H-S、H-Mp距明显减小(P<0.01);在水平向H-Ptm距减小(P<0.05),H-RGn距无显著性改变(P>0.05);Ar-H-Me角度明显增大(P<0.01)。矫治后舌骨位置较正常组H-Mp距明显减小(P<0.01)、Ar-H-Me角度增大(P<0.05),H-FH、H-S、H-Ptm、H-RGn距无显著性改变(P>0.05)。矫治前、后舌骨位置的对比:H-FH、H-S距明显增大(P<0.01),H-Ptm距有增大(P<0.05),Ar-H-Me角度减小(P<0.05),H-Mp、H-RGn距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经FRⅢ型矫治器矫治后的儿童安氏Ⅲ类错患者的舌骨位置与治疗前相比,位置更靠后、靠下,下颌骨与舌骨位置发生了顺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安氏III类错伴下颌偏斜患者髁突的位置与安氏I类患者髁突位置的差异。方法选择安氏III类错伴下颌偏斜患者与安氏I类患者各20名,在薛氏位X线片上测量正中位时,两组髁突在关节窝中位置,并进行比较。结果偏颌组颏点偏斜侧与I类对照组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无显著差异,颏点偏斜侧的对侧髁突前间隙减小、髁突相对位置比值增大,有显著性差异,该侧髁突位置相对前移;偏颌组两侧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髁突会随咬合的改变发生重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结合固定矫治器矫治恒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疗效与机制。方法8例恒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男4例,女4例,年龄12.0~17.8岁,平均(14.5±0.7)岁,全部患者采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及常规头影测量分析。结果8例严重骨性Ⅲ类错患者均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上颌前牙发生明显的唇向倾斜移动,下颌前牙发生明显舌向移动,前牙建立良好覆、覆盖关系,磨牙关系由完全近中变为中性关系,面型由凹面型变为直面型。疗程15~25个月,平均18个月。结论严重的骨性Ⅲ类错,拔除第二磨牙后,通过结合固定矫治器、应用差动力技术,可有效地矫正严重的骨性反,并且面型可以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人安氏Ⅲ类错患者的正畸要求以及效果。方法将近5年来完成的安氏Ⅲ类错的34例成人患者的年龄、求治动机、矫治方法及满意度分别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的矫治动机以改善美观为主(70.59%),矫治方法以不拔牙矫治占多数(55.88%),患者与医生的满意度基本一致。结论成人安氏Ⅲ类错患者的治疗有其特殊性,应根据成人的要求以及具体情况制定矫治计划。  相似文献   

15.
正畸治疗安氏Ⅲ类错He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正畸治疗安氏Ⅲ类错He的机理。方法:应用X线头影测量的方法对30例安氏Ⅲ类错He正畸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安氏Ⅲ类错He正畸治疗后下颌平面角增大,上前牙的唇倾度增加,下前牙的唇倾度减少。结论:正畸治疗Ⅲ类错He的机理是使下颌作顺时针旋转及改变上下前牙的唇倾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替牙期安氏Ⅲ类骨性反与患儿语音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38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骨性反患儿为试验组,并随机选择40名替牙期正常儿童为对照组。由语音专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儿童的语音进行判听,将患儿发音错误数量与其X线头影测量片的牙、颌、面的软硬组织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替牙期骨性安氏Ⅲ错患儿大多数存在发音异常,错误发音与反覆盖及OBJ(覆与覆盖之和)呈高度相关,与上下切缘间的距离呈高度正相关,与TD-PW(舌背最高点至咽后壁距离)呈正相关。结论 替牙期安氏Ⅲ类骨性反患儿大部分存在语音功能障碍,发音功能障碍与切牙关系及舌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Frankel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过程中,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经Frankel 矫治器治疗成功的安氏Ⅱ类错患者30例,男女各15例,对其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重叠分析。结果 ①前颅底结构重叠显示治疗后患者的髁突点、下颌角点和颏前点发生明显的下移,同时男性患者颏前点发生明显的前移。②下颌结构重叠显示治疗后患者的髁突点发生明显的上移和后移(移位比约为2∶1),下颌角点相对颏部发生后移。结论 Frankel矫治器能刺激安氏Ⅱ类错患者髁突的生长,有利于下颌水平向的改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儿童骨性安氏Ⅲ类错舌骨位置及方向的改变。方法 选取骨性安氏Ⅲ类错儿童2 5例及正常儿童2 5例,对其头颅侧位片上舌骨的位置及方向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组较正常牙合组,在舌骨垂直向测量项目中H -S(V)、H -FH、H -MP显著偏低,在水平向测量项目中H -S(H)显著增加,在反映舌骨长轴的角度测量项目中∠AH -MP显著减小,AR -H -ME显著增加。结论 与正常者相比,骨性安氏Ⅲ类错舌骨位置更靠前上,舌骨长轴与下颌平面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Frankel-Ⅲ功能矫治器治疗替牙期AngleⅢ类错患者软组织的改变,并评价该矫治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替牙期AngleⅢ类错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7~12岁,平均年龄9岁5个月,分别对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及软组织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测量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经过Frankel-Ⅲ功能矫治器的治疗,上、下唇基角、面凸角和下唇角增加,下唇基角、软组织角和下唇突距减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上唇基角、上唇角、下面高、全面高和上唇突距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rankel-Ⅲ矫治器治疗后,患者的鼻、上唇、下唇、颏关系趋于协调,上、下颌软组织变化比较明显,软组织侧貌由Ⅲ类凹面型转变为Ⅰ类面型。Frankel-Ⅲ矫治器是治疗AngleⅢ类错的理想装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多曲方丝弓技术在骨性安氏Ⅲ类错矫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 10例骨性安氏Ⅲ类错的患者应用方丝弓矫治器配合MEAW技术进行治疗 ,在戴用MEAW唇弓的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 ,对其前后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AB平面角平均减少了 4 43° ,APDI平均减少了 4 97,OP FH ,ANS Me有显著性增加。L1 MP、L6 MP增加 ,IMPA减少 ,U6牙轴明显竖直。结论 :应用MEAW技术配合小Ⅲ类牵引对骨性安氏Ⅲ类错进行治疗 ,可以有效地竖直后牙 ,调整覆覆盖 ,改善面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