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百日咳疫苗(全菌体疫苗和无细胞疫苗)的背景资料、免疫效果、不良反应以及WHO对该疫苗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百日咳疫苗(全菌体疫苗和无细胞疫苗)的背景资料、免疫效果、不良反应以及WHO对该疫苗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百日咳毒素(PT)是百日咳杆菌所产生的主要毒力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中唯一不受争议的抗原成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试图开发与PT有关的重组亚单位疫苗、重组细菌疫苗和DNA疫苗.本文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每年有4000万儿童感染百日咳,导致约36万儿童死亡。百日咳杆菌通过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而建立感染,因此鼻腔接种疫苗可刺激局部IgA产生,并诱导局部细胞免疫应答。鉴于此,英国帝国科技和医学学院Hale等采用黏膜免疫方案对新生鼠和成年鼠接种无细胞或全细胞百日咳疫苗,观察两组小鼠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百日咳疫苗及其免疫接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百日咳疫苗的效力、安全性及免疫策略。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监测证明百日咳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严重百日咳,但不能阻断百日咳杆菌的传播。用反应原性低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对青少年、成人实施免疫接种,是控制百日咳流行乃至消灭百日咳杆菌传播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百日咳疫苗的效力、安全性及免疫策略.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监测证明百日咳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严重百日咳,但不能阻断百日咳杆菌的传播.用反应原性低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对青少年、成人实施免疫接种,是控制百日咳流行乃至消灭百日咳杆菌传播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儿童免疫策略不断改变.百日咳无细胞菌苗因安全性好而受到欢迎;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引起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的缺点促使人们重新考虑以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进行初免.然而,这些改变会使注射次数增加.一针注射多种疫苗显然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百日咳杆菌毒素(PT)是目前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中的主要保护性成分,其中PT的S1亚单位又是其主要的功能性亚基,具有免疫保护活性和多种毒性。在对多个S1突变体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研究后发现,其中的一个S1的双位点突变体(PTX-9K/129G)在保持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PT的毒性,有望成为理想的百日咳疫苗候补抗原。  相似文献   

9.
百日咳在青少年和成人及其他接触者中的发病率较高.相对于广泛的儿童免疫而言,青少年和成人免疫是减少疾病的一种新策略.ADACEL是一种用于青少年与成人的DTaP,已获准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美国使用.临床试验显示此疫苗能诱导强烈的免疫应答,其反应原性是可以接受的.加拿大的监测数据表明,连续几年在儿童免疫接种的同时实施青少年和成人ADACEL接种,可进一步降低百日咳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0月,青少年和成年人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更新了关于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减量白喉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Tdap)疫苗后加强免疫的建议,将此前要求的,使用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Td)疫苗进行首次接种后每10年加强免疫、伤口处理时预防破伤风、≥7岁且接种史未知/不完整人群的补种,改为可使用Tdap或Td疫苗。此次建议的修改可提高临床即时决策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王丽婵  晁哲  吴燕  骆鹏  卫辰  马霄 《中国药事》2019,33(10):1129-1133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免疫小鼠后诱导的抗体应答及其持久性。方法:将来自于3家企业,采用2种不同工艺生产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组分苗和共纯化苗)按一定比例稀释后分别给3组小鼠皮下接种,0.5 mL/只,于第4周加强免疫,剂量与初免疫相同。于免疫后第4周、第5周、第8周、第12周、第17周、第30周、第40周、第50周和第65周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小鼠血清中抗百日咳抗体IgG水平(抗-PT和抗-FHA)和PT的中和抗体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类疫苗组检测结果比较,在免疫后第30周之前,两组之间抗-PT和抗-FH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在30周之后,两组之间抗-PT和抗-FHA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组分苗组抗体水平高于共纯化苗组。中和抗体方面,组分苗组中和抗体水平高于共纯化苗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两种类型的百日咳疫苗免疫小鼠后均能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组分苗组的抗体持久性(包括百日咳抗体IgG和百日咳PT中和抗体)强于共纯化苗组;且百日咳IgG抗体与中和抗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百日咳仍是某些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接种百日咳疫苗后发病率有所降低,但在某些国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进一步降低百日咳发病率,许多国家实施了学龄前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加强接种.此文综述了学龄前加强接种百日咳疫苗的效果以及对百日咳流行病学的影响,并讨论了青少年和成年人加强接种对百日咳流行病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由于推荐婴儿通过主动免疫来预防的儿童疾病种类逐渐增多,使得儿童6岁前的免疫程序日益复杂,免疫针次增多.为此,比较了初免六价联合疫苗--无细胞百日咳疫苗DTP(DTPa)-乙型肝炎疫苗(HBV)-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b型流感杆菌(Hib)结合疫苗(DTPa-HBV-IPV/Hib)与分开接种DTPa-IPV/Hib和HBV在婴儿中的安全性、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4.
已批准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7vPn)以基于DTP儿童疫苗相同的免疫方案进行初免和加强免疫,此项多中心研究评估了7vPn与六价3组份无细胞百日咳疫苗DTP-乙型肝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b型流感杆菌疫苗(DTPa—HBV—IPV/HIh)联合接种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二十年来疫苗学十大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近二十年来疫苗学领域的重大进展,包括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水痘疫苗和流感活疫苗等新疫苗以及基因工程和减毒载体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遂宁市健康人群乙肝、麻疹、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免疫水平,为评价免疫效果,及时制定疫苗针对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随机抽取1个县,再随机抽取7个乡镇健康人群进行了乙肝、麻疹、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免疫水平监测.结果:乙肝抗-HBs阳性率为76.01%;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4.93%;百日咳抗体阳性率为96.62%,保护率为56.76%;白喉抗体阳性率为97.64%.破伤风抗体阳性率为75.34%.结论:我市乙肝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百日咳疫苗免疫成功率较低,麻疹疫苗、白喉类毒素免疫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PCR技术,以百日咳杆菌染色体DNA为模板,用质粒pCR2.1-TOPO作为载体克隆了编码百日咳毒素S1亚单位(Pertussis toxin S1 subunit)806bp的结构基因,分别在DH5α,和TOP10两株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分别获得6株和5株表达rS1阳性的重组菌株,rS1的最高表达量分别占细胞总蛋白量的14%(DH2)和24.2%(H13),重组菌中及粗制的rS1能被抗天然PTS1亚单位的单克隆抗体1B7识别,在小鼠主动免疫实验中,粗制的rS1免疫小鼠后,对百日咳杆菌18323株的脑腔攻击具有免疫保护作用,保护率可达56.3%,粗制的rS1免疫家兔所得血甭,用HP-PT及1B7-PT包被的ELISA测定效价,抗PT抗体的滴度为1:32000。该抗rB1血清在小鼠被动免疫保护实验中,对百日咳杆菌18323株的脑腔攻击的动免疫保护作用达到100%,证明本文获得的rS1亚单位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具有与天然S1相同的抗表位,有望成为百日咳基因工程单位疫苗的候选成分。  相似文献   

18.
抗百日咳毒素单克隆抗体的纯化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纯化抗百日咳毒素(PT)的单克隆抗体(M cAb),并建立特异、准确的PT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辛酸-硫酸铵沉淀法和A蛋白亲和层析法纯化杂交瘤细胞腹水,并经阻断抑制试验筛选识别不同表位的M cAb,用于建立定量检测PT的ELISA方法。结果经SDS-PAGE分析,纯化M cAb的纯度均在90%以上,选择二株识别不同抗原位点M cAbs,应用于检测PT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灵敏度为2.14μg/L,批内变异系数5.85%,批间变异系数9.27%,平均回收率为108.12%,应用该法测定了国内几大生产厂家送检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原液中PT含量。结论获得了纯度高的抗PT M cAb,建立了一种特异、准确的定量检测PT的ELISA方法,并用于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原液中PT含量的检测,为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FDA最近批准了首个五联儿童用新疫苗Pentacel,用于婴儿和出生6周~4岁儿童对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及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流感的免疫。本品由赛诺菲.安万特集团(Sanofi-Aventis Group)疫苗子公司赛诺菲巴斯德公司(Sanofi Pasteur)开发,系以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灭活脊髓灰质炎和与破伤风类毒索结合的Hib流感病毒制成的疫苗。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许多疫苗生产厂家都在致力于研制以白喉-破伤风-无细胞组分百日咳疫苗(diphtheria,tetanus,acelluar component pertussis vaccine,DTacP)为基础的联合疫苗,而国外不同厂家该类联合疫苗在临床试验中的免疫后抗体检测方法和保护性评判标准有较大差异。此文旨在通过比较不同DTacP-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临床免疫原性结果,包括血清保护率/血清阳转率和不同方法测定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