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36岁.因常规体检,行腹部B超检查发现见胰尾部2.8 cm×1.5 cm非均质包块,包膜完整,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体检:腹部未触及肿物.血清CA199、CEA、肝、肾功能、血、尿淀粉酶检查均正常.CT示胰尾部低密度包块约3 cm×1.6 cm大小,包膜完整,与脾血管关系密切;在彩超引导下行胰尾包块穿刺术.术后病理示:胰尾实性假乳头状瘤.行胰体尾切除术,术后患者血糖正常,顺利康复出院.术后随访6月,患者剩余胰腺未见异常,血糖正常,生活、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2.
胰腺平滑肌肉瘤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女,46岁.因发现左上腹肿物4个月余,于1992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发现左上腹有一包块,无痛,约10cm大小,不影响进食及劳动.肿物逐渐长大,进食后自觉上腹胀满,无腹痛及呕吐、腹泻等,至入院前腹部包块已至20cm大小.体验:T36.8℃,Bp15/13kpa.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左上腹部略凸起,可触及20×10cm肿物.下界于肋下5cm,质硬,活动性差.触之光滑,轻压痛,随呼吸稍有移动.肠鸣音正常.化验:血、尿、粪常规正常.Hb120g/L,血型“O”,胸片未见异常.钡灌肠造影:肠管各部均未见异常.全消化道造影:左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3岁。体检发现胰腺占位就诊我院。超声及CT示胰腺体尾部实质性占位,肝右前叶囊实性包块,考虑为胰腺囊腺癌伴肝内转移。行胰、肝占位及脾切除术。术后大体病理检查:(1)胰腺:胰腺组织10.0 cm×8.0 cm×6.0 cm,切面见一8.0 cm×8.0 cm×4.0 cm的包块,肿块切面呈灰褐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2岁。因上腹痛,食欲不振、消瘦、伴上腹包块1个月于1977年9月7日入院。查体:营养较差,皮肤苍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上腹部隆起,可触及20×10cm包块,质较硬,轻度压痛。肝脾未触及。辅助检查:白细胞6.6×10~9/L,血红蛋白80g/L,碱性磷酸酶8u。钡餐透视提示胰腺囊肿。胃镜检查胃外肿物。临床诊断:胰腺囊肿? 剖腹探查见肿瘤位于左上腹,胃的前方,大小20×10×10cm,表面凸凹不平,暗紫色与灰白色相间,质脆易出血,与周围脏器无粘连,提起肿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8岁,因左下腹疼痛进行性加重3个月,发现左下腹包块15 d人院.查体:左下腹可触及一大小约10 cm×5 em条索状包块,质硬、压痛、固定,与皮肤无粘连,边界不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48.94 ng/mL.腹腔B超示:腹腔及盆腔内多发实质性占位,大者约12.3 cm×7.9 cm,左下腹囊性占位.于2006年3月12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上腹大网膜中6 cm×5 cm肿块,与周围组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胰腺囊性肿瘤(Cystic neoplasmas ofpancreas,CNP)包括囊腺瘤和囊腺癌。1970~1989年,我院收治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5例,现予以报道。例1.女,29岁。1984年因发现左上腹包块渐增大3年入院。查体:左上腹可扪及17×20cm的球形包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囊性感和触痛。B超报告肝左叶下方囊性占位病变,内有分隔。CEA值正常。术前诊断肠系膜囊肿。术中见胰腺体尾部有30×20×15cm的囊性包块,周围粘连。囊内有2500ml浅黄色液体,囊内有分隔,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因发现腹部包块入院.查体于上腹部扪及6cm×7cm大小包块,质较硬,轻压痛,无反跳痛,肠呜音正常.CT示肝脏肿瘤伴坏死可能性大,脓肿待排除,胆囊、胰腺、脾脏、双肾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1岁.临床症状:进食后恶心3个月,触及上腹部包块3 d.大体:单个肿物,体积19 cm×17cm×14 cm,包膜完整,切面灰白、淡黄、淡红、质细,局灶出血坏死,肿物切面与周边界线清晰.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36岁。因常规体检,行腹部B超检查发现见胰尾部2.8cm×1.5cm非均质包块,包膜完整,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体检:腹部未触及肿物。血清CA199、CEA、肝、肾功能、血、尿淀粉酶检查均正常。CT示胰尾部低密度包块约3cm×1.6cm大小,包膜完整,与脾血管关系密切;在彩超引导下行胰尾包块穿刺术。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6岁。4年前左上腹触及一鸡蛋大肿块,逐年增大,无任何不适。于1986年2月18日入院。体检:左上腹肋下触及一14×12cm包块,质硬,表面不平,活动度差,无触痛。B超示:肿块13.5×12.6cm,边界清楚,伴大小不等之液性暗区。化验:空腹血糖119mg%,血消淀粉酶4u。临床诊断:①左上腹包块性质待查;②包虫病?剖腹探查:包块1×14.5×13cm,包膜完整,质硬。附着于胰腺的体、尾部,和腹后壁粘连。肝、脾、胃无异常。完整摘除肿物。病理检查:肿物14×13×12.5cm,重1075g,包膜完整,表面呈结节状。切面实性与囊性相间,最大囊直径3.5cm,实性区灰白间褐色。镜检,瘤细胞排列成腺样,导管样或围绕小血管形成假菊形团样结构,部分呈乳头状或基  相似文献   

11.
例1男,62岁。因左上腹包块入院,无其它伴随症状。查体:一般情况好,左上腹触及8×8×7cm肿块,质韧、活动、边界不清,深压痛。B超示左上腹7.7×6.0X8.4cm实质性团块,边界欠清,其内回声不均,提示肠系膜肿瘤。术中见空肠系膜根部有10×10×5cm肿物,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呈肉红色,1/2面裸露,1/2面与小肠、胰腺被膜粘连,考虑肠系膜恶性淋巴瘤,切除肿瘤和30cm长的空肠及系膜。术后病理报告:肠系膜硬纤维瘤。随访1年无复发。例2女,33岁。1年前发现右下腹有一肿物、活动,入院前5个月肿物增长迅速,伴下腹部坠痛。查体:右中下腹触及3~ 个月妊娠大小的包块。表面光滑,质韧、活动、轻度压痛。B超示子宫右上方有2.9×3.6×2.7cm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楚,提示右侧卵巢囊肿。术中见右侧卵巢有一囊肿,6.5×5.5×4.Ocm大小,表面光滑,行右附件切除。进一步探查见末段回肠系膜有15×15×6cm大小肿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41岁,因上腹部包块3个月,于1991年11月26日入院。患者1971年10月因上腹部疼痛在外院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梗阻”,行“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Ⅱ式)”。1991年5月因腹部隐痛在外院诊断为“空肠肿瘤”,行剖腹探查,术中见空肠上段有多个息肉状肿物,仅切取一个肿物送病检。近3个月发现上腹部包块,伴有呕吐,为胃内食物,无呕血及黑便。查体:营养差,消瘦,贫血貌。左上腹部触及一10cm×8cm×6cm大小的包块,质韧,边界不清,稍活动,无触痛,口腔粘膜及四肢皮肤未见有色素沉着斑。上消化道钡透:胃腔内造影剂通过缓慢,胃粘膜呈网络状改变。胃镜:贲门以下有多个隆起性息肉状肿物,广基无蒂,粘膜光整,胃空肠吻合口处被多个息肉状肿物阻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3岁,2011年5月2日因“右上腹痛3天”入住解放军第一○五医院普外科。上腹部增强 CT 示:胰腺尾部见一类圆形肿块,最大截面积42 mm ×39 mm,与胰腺分界欠清,相应胰腺呈“抱球征”,脾脏体积稍增大,影像学诊断为胰尾部占位,考虑可能为囊腺癌。2011年5月5日在全麻下行“胰尾切除+脾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胰腺尾部,大小5 cm ×5 cm,横结肠系膜根部及后腹膜与肿块粘连,手术切除肿块,术中快速病理提示为恶性肿瘤,遂切除脾脏并清扫腹腔干区域及脾动静脉周围淋巴结,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0.6 g。术后病理示:胰尾部梭形细胞恶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肿瘤细胞 CD34、CD99、Bcl-2、S-100阳性,CD117、上皮膜抗原、阴离子交换蛋白1、阴离子交换蛋白3、35βH11、34βE12阴性,符合孤立性纤维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胰腺切缘未见肿瘤。术后定期复查,至2015年11月28日病情稳定。2016年5月因腹痛复查,腹部增强 CT 示:胰尾部术区实性包块,大小2 cm ×2 cm,结合病史考虑复发;局部复发灶给予伽马刀治疗,50%剂量曲线包绕靶区,总剂量40 Gy/10 F。目前治疗已结束,患者腹痛症状缓解,2016年7月26日复查腹部增强 CT 示胰尾部实性包块大小1.5 cm ×1.2 cm,较前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8岁。上腹胀满一年,左上腹包块半年,进行性长大。近两个月上腹疼痛加剧,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检查:消瘦,贫血貌,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未扪及。左上腹可扪及-lO×8cm硬块,边界不清,表面不平,固定,压痛明显。血红蛋白8g,大便隐血阴性,肝、肾功能正常。超声波提示左上腹8×10×l0cm实性包块,与肾脏无关。钡餐见,左上腹巨大圆形软组织阴影,胃体大弯侧向内上受压移位。临床诊断为胰腺肿瘤。术中见左上腹腔内20×15×16cm肿块,表面凸凹不平,源于胰体、胰尾部,与胃后壁、脾脏、横结肠系膜、肠系膜上静脉等紧密粘连,未能切除,取小块瘤组织病检。肝脏、胃、脾、肠管及系膜等,未见异常。病检,镜下瘤细胞丰富,呈梭形。胞浆较丰富、嗜酸性。细胞核椭圆和长圆形,染色质粗深,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36岁。上腹部胀痛,进食后加重月余来院诊治。查体:患者呈慢性病容,在上腹部偏右侧可扪及直径约10cm的包块,边缘圆钝,界限不清,有压痛,活动差。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B超示:胰腺部位有13.7×10.4×10.4cm的包块,回声不均。手术所见及标本检查:肿瘤自胰腺体部凸向前方,与周围组织有粘连,重2kg。肿瘤分为两部分,右侧部呈球状,基底部约6cm与胰腺紧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2岁,以腹胀、纳差、消瘦8个月,在当地做胃镜检查及活检,病理为“十二指肠球部未分化腺癌”于1992年5月3日入院.既往健康,无消化道溃疡及肾脏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差,消瘦,双侧巩膜无黄染,右侧腋下可触及l.0cm×1.5cm肿大淋巴结,质硬,边界清,活动,余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右侧胸壁第10肋间腋中线皮下可触及2.0×2.5cm.包块,质硬无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腹部隆起,稍韧,剑突及右侧腹部有压痛,并可触及3.0cm×4.0cm包块,肝脾未触及,腹水征阳性,双侧肾区无叩疼.入院后做B超检查,肝、胆、脾、胰腺均正常,腹腔内大血管周围布满数十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最大为7.3cm×4.5cm,边界清,有包膜回声,双侧肾脏大小形态正常,左右侧肾盂内各见6.1cm×2.2cm及8.1cm×2.2cm无回声区,结果示腹膜后腹腔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8岁.2006年11月因左下腹疼痛进行性加重3个月余就诊,伴恶心、食欲不振,大便变细,无便血及黑便.遂于当地医院行电子胃镜及电子结肠镜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B超检查示:腹腔及盆腔内多发实质性占位,大者约12.3 cm×7.9 cm,左下腹囊性占位,左肾周围积液,左肾积水,左输尿管扩张,少量腹水.2006年11月14日于山东省立医院就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下腹大网膜中10 cm×8 cm×7 cm大小包块,腹壁及肠系膜上有粟粒状多发转移灶.包块与乙状结肠及其系膜,左侧髂血管,完全融合,无法切除;同时取腹内较大转移灶1个,将横结肠提出后在原切口造瘘.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 ,2 4岁 ,发现腹内包块 1年余 ,渐增大 ,于2 0 0 3年 4月间就诊。体检 :一般情况尚好 ,主要于左上腹可触及如小儿头大的包块 ,活动度小 ,无压痛 ,其它部位无异常发现。腹部CT扫描 :胰前见 1 0cm× 7cm的椭圆形软组织块影 ,密度不均 ,边缘光整 ,与脾、左肾分界清楚。手术探查所见 :肿物位于胰体及尾部 ,有包膜 ,囊性感 ,于周围组织无粘连 ,腹腔其它器官触之无异常 ,术中切除肿物。病理检查 :椭圆形肿物 ,大小为 1 3cm× 8cm× 6cm ,有包膜 ,表面尚光滑 ,切面为囊实性 ,囊腔内含暗红色烂肉样组织及黏稠液体 ,囊璧厚度 0 .5~ 1cm ,实性…  相似文献   

19.
卵巢表皮样囊肿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萍  危群  袁志伟 《肿瘤学杂志》2005,11(5):391-391
患者女性,52岁,因体检发现左侧附件包块而入院.妇科检查:左侧附件区触及约5cm×5cm×4cm包块,质中,不规则,活动可,无压痛.B超示:左侧卵巢实性包块(性质待查).行左侧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左卵巢囊性包块,约4cm3,输卵管及子宫、右附件未见异常.病理检查:卵巢囊性包块,约4cm×3cm×3cm,包膜完整,切面单房囊性,充盈大量灰白色豆渣样物,囊内壁稍粗糙,未见乳头及头结样突起.镜下见:囊内壁衬覆厚薄不均的成熟鳞状上皮,伴显著增厚的角质层,囊外壁为致密纤维组织(见图1).病理诊断:左侧卵巢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20.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患者男,48岁.26年前因右侧腹股沟区包块在外院行包块切除.术后第2年在原包块位置又发现有一硬结,逐渐长大.术后第8年再次行包块切除,病检不详.1年后再次原位复发,包块生长缓慢,初无任何不适,10年后包块破溃,稍有疼痛.查体:右侧腹股沟区有一18cm×10cm×7cm大小的包块,为多个结节融合而成,明显隆起于皮面,质硬,无压痛,边界清,可活动,顶部破溃,并有少量脓性分泌物.诊断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行手术切除(包括包块周围5cm的正常皮肤)及创面植皮术.术后病检进一步证实为该病.已随访5年,无复发.例2 患者女,35岁.因左胸部包块11年入院,包块生长缓慢,无任何症状.查体:左乳房内下方有一8cm×7cm×5cm大小的包块,为多个结节融合而成,明显隆起,边界清,质硬,表面皮肤萎缩,并与包块粘连,包块可连同皮肤活动.活检提示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行包块切除及创面植皮术,术后痊愈出院.失访.讨论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发生于真皮的局限性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