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经放射前后的转基因细胞Tca8113/TNF α的TNF α的分泌情况 ,为转基因细胞经致死剂量的放射线灭活作为“瘤苗”应用于临床前TNF α基因的有效表达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基因转染技术 ,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肿瘤坏死因子基因 (TNF α基因 )转导入人舌癌Tca8113细胞 ,并获得表达 ;在此基础上 ,通过ELISA法分析转基因细胞Tca8113/TNF α在60 Co放射组及未放射组的TNF α分泌量的变化以及经液氮储存 4 8h、一周复苏后的TNF α分泌量的变化。结果  (1) 60 Co放射组转基因细胞Tca8113/TNF α的TNF α的分泌量 (x±s) (pg/ml/ 10 6细胞 /2 4h)平均高达 (110± 5 6 2 ) ,而未转基因的Tca8113细胞的上清液中未检测到TNF α ,统计学上有明显的差异性 (P <0 0 1) ;(2 )经频率为 4 39 5cGy/min ,总剂量为 10 0 0 0cGy的60 Co放射后TNF α分泌量降低 ,但在 4~ 6d时有一分泌高峰 ;(3)转基因细胞Tca8113/TNF α经60 Co放射后在经 4 8h及一周的液氮内储存后TNF α能够分泌 ,其分泌量的变化趋势同储存前。 4 8h组和一周组之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转基因细胞Tca8113/TNF α作为“瘤苗”应用时 ,目的基因的表达可初步评价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其配体(PD-L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生物学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口腔鳞癌组)和2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中可溶性PD-1(sPD-1)和可溶性PD-L1(sPD-L1)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口腔鳞癌组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及CD4+/CD8+T亚群百分数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口腔鳞癌组外周血CD4+、CD8+ 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口腔鳞癌组血清sPD-L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sPD-1水平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D-L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无关。结论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抑制,CD4+和CD8+ T淋巴细胞表面PD-1及PD-L1表达显著升高。异常升高的sPD-L1可能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19例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及1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3细胞数较健康人低下(P<0.05),CD4、CD4/CD8下降,而CD8升高。晚期、分化差及有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CD3、CD4、CD4/CD8较早期、分化好及无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低,而CD8则相对较高。结论: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可能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观察应用TNF-α基因治疗口腔鳞癌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颞浅动脉输入TNF-α基因修饰的口腔鳞癌DNL,试验治疗1例晚期颊粘膜鳞癌患者。结果 (1)应用PCR技术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检测到TNF-α基因;(2)外周血TNF-α活性及含量升高;(3)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4/CD8比例升高;(4)肿瘤缩小;(5)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提示该疗法能提高要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临床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通过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对舌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外周血单核细胞 ,在GM CSF IL 4的诱导下体外培养。其中一组加入TNF α ,另一组不加TNF α ;以不加任何细胞因子作为对照。用Tca8113细胞冻融抗原冲击后 ,加入自体淋巴细胞一起培养。再按 10 0∶1效靶比与Tca8113共培养 ,设未致敏淋巴细胞 Tca8113组 ,单独Tca8113组作对照。行形态学观察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DC的CD1a、CD83、HLA DR表达状况 ,MTT法检测Tca8113的存活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 1)加入TNF α组更高表达CD83 ,不加入TNF α组经肿瘤抗原刺激后 ,CD83表达急剧增加。 ( 2 )DC激活的淋巴细胞可显著抑制舌癌细胞的生长。结论 :GM CSF IL 4诱导的单核细胞来源的DC ,能体外摄取肿瘤抗原而进一步成熟 ,通过激活淋巴细胞抑制舌癌细胞生长 ;TNF α能促DC成熟 ,诱发更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中Th1与Th2细胞亚群的相对比例,并探讨其与肿瘤进展的关系。方法:采集128例口腔鳞癌患者和1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荧光抗体标记CD3、CD8、IFN-γ和IL-4。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分析检测各细胞亚群的比例,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人外周血Th1细胞亚群(CD3 CD8-IFN-γ )比例为21.09%±7.62%,Th2细胞亚群(CD3 CD8-IL-4 )比例为4.40%±2.88%。口腔鳞癌患者Th1细胞亚群(CD3 CD8-IFN-γ )比例为10.80%±5.98%,Th2细胞亚群(CD3 CD8-IL-4 )比例为8.44%±5.67%。随着肿瘤的进展,口腔鳞癌患者Th1细胞亚群百分比逐渐下降,而Th2型细胞亚群百分比呈上升趋势。结论: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Th1细胞亚群向Th2细胞亚群漂移,且其程度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检测口腔癌患者PD1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表达情况,探讨肿瘤患者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的变化。方法 本项目拟采用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60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口腔鳞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给予PD1免疫治疗。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T淋巴细胞中的百分比,计算CD4+T细胞/CD8+T细胞的比值。ELISA法检测口腔癌患者PD1免疫治疗前后血液中的IFN-γ和IL-2水平。结果 经过PD1治疗后,口腔癌患者血液中IFN-γ、IL-2含量、CD4+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T细胞比值都明显升高(P<0.001);在PD1治疗后,口腔癌患者血液中CD8+T细胞百分比的含量显著降低(P<0.001),口腔癌患者在接受PD1免疫治疗之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显著增强。结论 运用PD1免疫治疗口腔癌患者,治疗前后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强,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应用前景,为临床上应用针对口腔癌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鼠根尖周炎中白细胞介素 1(interleukin 1,IL 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 α ,TNF α)的基因表达 ,了解它们在根尖周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根尖周炎动物模型 ,于术后 1、2、3、4周取下颌骨组织 ,摄X线牙片、制作石蜡切片 ;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IL 1α、IL 1β及TNF αmRNA在根尖周炎组织中的表达 ,进行半定量分析 ,并将其与根尖阴影面积作相关分析。结果 术后 1~ 3周根尖周炎组织中IL 1α、IL 1β、TNF α表达量逐渐增高 ,至第 3周阳性细胞数达峰值 ,呈时间依赖关系 ,4周后有所下降 ;IL 1α和TNF α表达量远高于IL 1β表达量 ;并且IL 1α和TNF αmRNA阳性表达细胞数与根尖阴影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IL 1α:r =0 875 ,P <0 0 0 1;TNF α:r=0 85 8,P <0 0 0 1) ,IL 1α和TNF α间亦呈显著正相关 (r =0 96 9,P <0 0 0 1)。阳性细胞类型为多形核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等。结论 IL 1α和TNF α是鼠根尖周炎中的主要细胞因子 ,它们的表达量与根尖周炎破坏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Li JP  Ling JQ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38(4):288-291,I005
目的 研究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 α,TNF α)对牙周膜细胞增殖及分泌骨保护因子 (osteoprotegerin ,OPG)的影响。 方法 培养牙周膜细胞并形成单细胞克隆 ,培养基中加入LPS和TNF α ,MTT法检测牙周膜细胞增殖水平 ,Sandwitch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OPG含量。结果 TNF α浓度在 1 0 μg/L以上时可增加细胞对OPG的表达量 (P <0 0 5) ,但由于TNF α同时抑制牙周膜细胞增殖 (P <0 0 5 ) ,因此培养上清中OPG总量无明显变化 (P >0 0 5) ;LPS对牙周膜细胞增殖和OPG表达均无明显影响 ,与TNF α也没有交互作用 (P >0 0 5)。结论 TNF α能刺激牙周膜细胞OPG表达水平的提高 ;牙周膜细胞可能不是牙周炎时LPS直接细胞毒作用的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10.
实验动物瘤周注射转TNF-α基因的舌癌DNL在体内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周围注射经TNF α基因转导的舌癌引流淋巴结淋巴细胞 (DNL)体内分布的特点。方法 在建立人舌癌原位移植模型基础上 ,用氚标胸腺嘧啶核苷 (3H TdR)标记转TNF基因的舌癌DNL后肿瘤周围注射 ,分别检测注射后 6h、1 2h、2 4h、48h、1 68h肿瘤组织及各脏器单位重量的放射活性 (衰变率 ,DPM)。结果 各重要脏器及血液中单位重量的TNF/DNL在不同的时间由高到低依次是 :1 2h瘤、脾、肝、肺 ,2 4、48、1 68h瘤、脾、肺、肝。瘤体单位重量DPM最高 ,平均是正常组织的 1 0 .9倍 ,是外周血的 1 2 .5倍。结论 肿瘤部位注射可提高肿瘤局部的TNF/DNL细胞量 ,可望发挥更好的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狗的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 (GCF)IL 1α、IL 6、TNF α等几种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与骨吸收的关系。方法 建立狗的种植体周围炎的动物模型 ,对龈沟液的IL 1α、IL 6、TNF α等细胞因子进行ELISA法检测 ,并对种植体进行X线及大体观察。结果  4 - 0线结扎 4周时龈沟液细胞因子的浓度明显增高 ,骨性界面的骨组织出现明显吸收 ,而结扎 4周后去除结扎线继续观察组与继续结扎组两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 ,但与结扎 4周时相比有显著变化。结论 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时与天然牙牙周炎相似 ,IL 1α、IL 6、TNF α等炎症细胞因子参与炎症过程 ,与界面骨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0例正常人、30例口腔颌面良性肿瘤及60例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8、CD56、CD4/CD8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P<0.05);而CD8和CD56则上升(P<0.05)。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较健康人降低(P>0.05),而CD8 和CD56较健康人升高(P>0.05)。恶性肿瘤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组的CD3、CD4、 CD4/CD8较无淋巴结转移组降低(P<0.05),而CD8 和CD56则升高(P<0.05)。临床分期Ⅲ、Ⅳ组的CD3、CD4、CD4/CD8较临床分期Ⅰ、Ⅱ组降低(P<0.05),而CD8 和CD56则升高(P<0.05)。结论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且其免疫抑制远较良性肿瘤及健康人群强;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和临床分期晚期患者免疫抑制较无淋巴结转移者和临床分期早期患者显著;在临床中动态地观察各项细胞免疫指标,对判断病情,疗效和预后及提供口腔颌面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依据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TNF-α及IL-1β与多形核白细胞在牙周炎症组织中浸润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rapidlyprogressiveperiodontitis,RPP)患者局部牙周组织中多形核白细胞 (polymorphonuclearneutrophil,PMN)过度浸润及激活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 α ,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 1β ,IL 1β)的关系。方法 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 2 2例RPP患者共 41个位点的龈沟液TNF α水平 ,并采用酶促反应法检测同一份龈沟液中的PMN特异酶———弹性蛋白酶 (elastase,EA)的活性 ,通过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TNF α水平与EA活性的相关性。另取 10例RPP患者的牙龈组织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NF α和IL 1β蛋白的表达 ,通过HE染色观察PMN浸润。结果 龈沟液中的TNF α水平 [(3.2 3± 1.81)ng/位点 ]与EA活性 [(0 .5 4± 0 .37)Abs/位点 ]呈显著正相关 (r=0 .44 ,P <0 .0 5 ) ;牙龈组织中的TNF α和IL 1β蛋白表达与PMN浸润密切相关 ;有大量PMN浸润的组织 ,炎症浸润广泛 ,袋上皮的增生与溃疡显著。结论 与TNF α和IL 1β等细胞因子相关的PMN的过度浸润与激活促进了RPP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头颈鳞癌患者血清中IL-4I、L-10I、L-12I、L-18I、NF-γ、TGF-β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其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探讨6种细胞因子在头颈鳞癌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03-2004年经病理诊断确诊的26例头颈鳞癌患者的空腹血清标本,用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血清中IL-4I、L-10I、L-12I、L-18I、NF-γ、TGF-β水平;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外周血中CD4+/CD8+绝对数量和相对比值,以22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结果采用非参数检验T检验以及非参数秩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血清中IL-12I、L-10I、L-4I、FN-γ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低于最低检出水平而未检出;头颈鳞癌患者的血清IL-1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临床分期越晚,病情越重,IL-18水平越高;头颈鳞癌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清TGF-β1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头颈鳞癌患者CD3+T细胞总数,CD4+/CD8+比值,NK细胞数量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血清IL-18水平可能成为头颈部鳞癌诊断和疗效评估的标志物,目前对于头颈部鳞癌患者血清IL-18水平升高途径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进一步了解免疫学途径或许能为头颈部鳞癌患者应用免疫治疗策略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解白细胞介素 (IL) 11在牙周疾病中的作用 ,检测IL 1α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刺激牙龈成纤维细胞 (HGFs)IL 11的表达和调控。方法 收集细胞上清液 ,ELISA法测定IL 11的水平 ;提取细胞mRNA ,实时定量RT PCR法定量分析IL 11mRNA和看守基因GAPDHmRNA的表达。结果 IL 1α和TNF α均可显著增加HGFs表达的IL 11水平 (P <0 0 1) ,两者还有明显的协同刺激效应 ,产生的IL 11远高于其单独刺激HGFs产生的IL 11之和 ;吲哚美辛显著抑制了IL 1α和TNF α单独或联合刺激的HGFsIL 11的产生 (P <0 0 1)。HGFs受到IL 1α刺激 6h即有明显的IL 11mRNA(IL 11/GAPDH比值 3 6 )表达 ,同时加入放线菌酮后 ,IL 11mRNA的表达则明显减弱 (IL 11/GAPDH比值 2 4 ) ;2 4h时 ,HGFs受到IL 1α刺激IL 11mRNA表达继续增强 (IL 11/GAPDH比值 5 4 ) ,与TNF α联合刺激IL 11mRNA表达增强最显著 (IL 11/GAPDH比值 8 7) ,但都受到吲哚美辛的显著抑制 (IL 11/GAPDH比值小于 1)。结论 IL 1α和TNF α刺激HGFs显著增加IL 11的产生 ,并受到内源性前列腺素在转录水平的正向调节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细胞Tca8113/TNF-α的体外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转基因细胞Tca81 1 3/TNF α的致突变作用 ,将转基因肿瘤细胞作为“瘤苗”的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基因转染技术 ,用逆转录病毒LXSN·TNF α载体系统 ,将肿瘤坏死因子基因 (TNF α基因 )转导入人舌癌Tca81 1 3细胞 ,通过遗传毒理学Ames实验对转基因的Tca81 1 3/TNF α细胞的细胞DNA及其培养上清液进行体外的致突变试验研究。结果  (1 )DNA组菌落数最大值 (x±s) :1 50 5± 1 1 2 / 1 60 2± 7 6 (TA97) ;34 0± 2 2 / 34 4± 3 2 (TA98) ;1 39 8± 4 6/ 1 30 8± 7 2 (TA1 0 0 ) ;2 64 0± 1 4 6/ 2 54 4± 8 2 (TA1 0 2 )。 (2 )培养上清液组菌落数最大值 (x±s) :1 4 0 5± 1 1 2 / 1 55 2± 7 6 (TA97) ;34 0± 1 0 / 36 4± 7 2 (TA98) ;1 4 5 6± 5 6/ 1 64 4± 6 2(TA1 0 0 ) ;2 54 0± 6 0 / 2 84 4± 8 2 (TA1 0 2 )。结论 TNF α基因转导Tca81 1 3细胞不会引起基因突变 ,转基因细胞作为“瘤苗”的应用初步评价为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的改变.方法:收集口腔扁平苔藓(普通型)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中CD4+ CD25+T细胞、CD4+ CD25highT细胞、CD4+ Foxp3+ T细胞、CD4+CD25+ Foxp3+ T细胞比例的改变.结果:OLP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high T 细胞、CD4+ Foxp3+ T细胞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D4+ CD25hight细胞与CD4+ Foxp3+ T细胞水平存在正相关性(r=0.349,P<0.05),CD4+ CD25+ Foxp3+ T细胞与CD4+ Foxp3+ T细胞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0.802,P<0.01).结论:OLP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齿密旋螺体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观察齿密螺旋体超声破碎提取物对小鼠模型外周血和脾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 :注射齿密螺旋体超声破碎提取物的小鼠外周血和脾细胞中的CD4 + T细胞阳性百分数明显下降 (P <0 .0 1) ,CD8+ T细胞则明显升高 (P <0 .0 1) ,CD4 + /CD8+ T细胞比值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齿密螺体超声破碎提取物具有激活CD8+ T细胞活性的功能 ,使其数目增多 ,同时造成CD4 + T细胞百分数相对下降 ;改变CD4 + 、CD8+ 两T淋巴细胞亚群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CD44s、CD44v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分子 CD4 4 s及 CD4 4 v6与口腔鳞状细胞癌 ( OSCC)的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对 2 6例口腔鳞癌及其 11例转移淋巴结进行 CD4 4 s、CD4 4 v6的检测。结果 CD4 4 s、CD4 4 v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较正常鳞状上皮中显著下降 ( P<0 .0 5 ,P<0 .0 0 1) ;高度恶性口腔鳞癌中CD4 4 v6的表达水平较低度恶性者显著降低 ( P<0 .0 1) ;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较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的CD4 4 v6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 P<0 .0 0 1)。结论  CD4 4 s、CD4 4 v6表达下降在 OSCC的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 ;CD4 4 v6表达下降可作为预测 OSCC发生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热化疗对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2例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接受热化疗,于第一次治疗前及最后一次治疗后取其外周血行淋巴细胞转化指数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行配对t检验。结果热化疗后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淋巴细胞转化指数、CD4 细胞数目及CD4 /CD8 比值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化疗可以提高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淋巴细胞转化指数、CD4 细胞数目及CD4 /CD8 比值,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