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于合珍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99-2501
目的:探讨检测不孕症妇女体内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近期在不孕症门诊收治的不孕症妇女90例,另收集120例正常妇女临床文献资料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妇女宫颈分泌物、盆腔液中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情况,比较两组妇女UU与CT感染率差异,并分析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感染率差异。结果:90例不孕症妇女宫颈分泌物UU感染检出率为28.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3%(P<0.05);继发性不孕妇女宫颈分泌物UU、CT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37.7%(23/61)、9.8%(6/61),比原发不孕组显著增高,且继发性不孕妇女盆腔液UU检出率也较原发不孕组明显增高。结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定期检测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16例不孕症妇女(不孕症组)及100例正常生育妇女(对照组)行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116例不孕症妇女宫颈分泌物标本中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36.21%(42/116),解脲支原体阳性率为52.59%(61/116);正常生育妇女组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12.00%(12/100)和19.00%(19/100),不孕症组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率15.52%(18/116),对照组混合感染率6.00%(6/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174例不孕妇女生殖道病原体DNA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拟接受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技术(IVF-ET)前的不孕妇女生殖道淋病奈瑟菌(NG)、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对174例拟接受IVF-ET前的不孕妇女及69例早孕对照组妇女进行NG、UU、CT-DNA的检测。结果不孕组与对照组淋病奈瑟菌检出率均为0;解脲支原体的检出率不孕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51%和739%,有显著性差异(P<001);沙眼衣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28%和0,有显著性差异(P<005);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混和感染检出率分别为28%和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接受IVF-ET前对不孕妇女进行NG、UU、CT-DNA的常规检测有较高的价值。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在不孕症患者中的检出率较低,解脲支原体在不孕症与早孕中都有很高的检出率,是否和不孕存在密切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原发性不孕症、继发性不孕症与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02例女性不孕者(不孕组)和102例正常生育者(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检测后对比分析。结果:不孕组UU的阳性率为41.18%(42/102),CT阳性率为31.37%(32/102),UU+CT阳性率为16.67%(17/102);对照组UU阳性率为11.76%(12/102),CT阳性率为8.82%(9/102),UU+CT阳性率为0.98%(1/102)。不孕组UU、CT和UU+CT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育期女性生殖道感染UU、CT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对不孕妇女常规进行UU、CT检测并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reaplasm urealyticum,UU)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与女性不孕的关系.方法 于妇科门诊整群抽取238例不孕症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法抽取产后42天来院体检,自愿进行UU-DNA及CT-DNA检测的240例妇女为正常对照组;采用PCR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女性UU-DNA及CT-DNA.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孕组女性UU-DNA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不孕组中原发性不孕组与继发性不孕组UU-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孕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不孕组与继发性不孕组相比,CT-DNA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UU感染可能与不孕症密切相关,故需在已婚育龄夫妇中加强UU感染监测及防治,降低不孕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卢红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30-1832
目的:分析不孕症患者体内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DNA表达对其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患不孕症妇女220例做为病例组,另外选择150例正常妇女(已有1次以上怀孕史以及自愿进行人工流产)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法(PCR)检测370例妇女宫颈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UU)DNA和沙眼衣原体(CT)DNA,比较两组UU与CT水平差异,并分析病例组中UU、CT的水平与流产次数的相关性。结果:220例不孕症患者UU、CT的感染率为27.4%、24.5%显著高于对照组3.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具有流产史的患者中UU、CT的含量与流产次数呈显著正相关(r=1.21,P<0.01)。结论:解脲支原体DNA和沙眼衣原体DNA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运用现代临床手段降低不孕症体内的UU、CT水平可能会成为治疗不孕症的又一临床途径。  相似文献   

7.
女性不孕与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泸州地区女性不孕患者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现状,探讨女性感染UU、CT后与不孕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238例女性不孕者(不孕组)和208例正常生育者(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检测。结果:不孕组UU阳性率为36.97%(88/238),CT阳性率为30.25%(72/238),UU+CT阳性率为14.29%(34/238);对照组UU阳性率为13.46%(28/208),CT阳性率为10.58%(22/208),UU+CT阳性率为4.81%(10/208)。不孕组UU、CT和UU+CT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育期女性生殖道感染UU、CT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不孕妇女常规进行UU、CT检测并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杨艳凤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383-1385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reap lasm a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 ia Trachom atis,CT)与不孕的关系,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提高不孕症的治愈率。方法:选择不孕妇女248例,其中原发不孕119例,继发不孕129例,并选择112例正常生育妇女做对照,取宫颈分泌物做UU、CT检测,并对UU感染者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治疗。结果:不孕组UU、CT及UU和CT混合感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继发不孕组与原发不孕组相比,UU感染阳性率有差异,P<0.05,CT、UU和CT混合感染阳性率无差异(P>0.05);UU感染者对大环内脂类药物敏感。结论:UU、CT感染是引起不孕症的重要因素,把UU和CT列为不孕妇女的常规检测项目,同时做药敏试验,有利于不孕症的诊治,提高不孕症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林玲 《职业与健康》2009,25(9):994-995
目的了解不孕妇女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不孕妇女147例生殖道标本拭子进行UU和CT的DNA检测并与正常妇女70例进行对照。结果UU检测阳性59例(40.14%),CT检测阳性33例(22.45%),观察组和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UU、CT感染与不孕症有非常明显关系,是女性不孕、反复流产的主要原因,采用临床检测并及时用药,可以达到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黄朝晖  王丰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2):749-749,748
目的 :了解无锡地区不孕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CT)和解脲支原体 (UU)的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酶免 (PCR-EL ISA)方法对 560例不孕妇女及 60例对照组进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 :560例不孕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 3 2 .9%和 3 4 .6%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7%和10 .0 % (P<0 .0 0 1) ,但在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妇女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结论 :无锡地区不孕妇女 CT、 UU感染率较高 ,是导致妇女不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对育龄妇女进行 CT、 UU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