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原急性肺水肿是发生于海拔3000m以上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它的发病机理复杂,但在发病的过程中有一共同的特征就是肺动脉高压。作者在海拔4600m~4800m高原,应用彩色多普勒测定了22例发生急性肺水肿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分别在治疗前后对肺动脉压进行比较,同时与未发生肺水肿组人群进行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t检验,以了解高原急性肺水肿发生时及治疗好转后肺动脉平均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高原肺水肿54例血流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 《人民军医》1998,41(2):95-96
高原肺水肿是最严重的急性高原病之一。有关其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报道不多。我们在喀喇昆仑山海拔3700m处对收治的高原肺水肿54例进行了血流动力学检测,并与相同海拔高度的健康人作对照,旨在探讨高原肺水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为该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根据临床体征及X线诊断的高原肺水肿54例,来自海拔4000~5400m边防哨卡的官兵和新藏公路沿线施工的民工。均为汉族男性,年龄18~51岁,平均26.4岁。均为从平原进入高原或从高原进入更高海拔3~8d内发病,其中5例合并脑水肿。发病后下送至海拔3700m医疗站救治,住院…  相似文献   

3.
雾化吸入L-精氨酸对高原肺水肿患者NO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 对高原肺水肿治疗前后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700m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L-Arg(L-Arg组)治疗高原肺水肿患者9例,并与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NO)混合气治疗8例高原肺水肿(NO组)作对照,分别检测血中NO及NOS含量;结果:吸入NO组和L-Arg组治愈后较治疗前NO、NOS均增高显著(P<0.05或P<0.01);NO组与L-Arg组比较治疗后NO吸NO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Arg可提高高原肺水肿患者NOS活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高原肺水肿的药物,且经济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高海拔地区健康移居者血液流变学的“浓”、“粘”、“聚”、“凝”之特点尤为突出.为探讨高原昏迷和肺水肿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作者在喀喇昆仑山对30例高原昏迷和肺水肿患者进行了全血比粘度(ηb)、血浆比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实地检测,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均为进入海拔5000m以上地区3~7天发生的高原昏迷和高原肺水肿患者,下送至某医院(海拔3800m)住院的病人作为检测对象.随机抽查36例健康移居者(3800m)和海拔1410m的健康人30例进行检测,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NO是一种选择性的扩张肺动脉药物 ,它可以显著降低动物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同时NO吸人治疗高原肺水肿也获得良好效果。L -精氨酸是NO前体物质 ,L -精氨酸可降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本文在高原现场观察了L -精氨酸对HAPE患者的治疗作用 ,评价L -精氨酸对高原肺水肿患者的疗效及机制。作者选择了 8例HAPE患者 ,均为移居汉族男性 ,平均年龄(34.1 6± 5 .91 )岁。患者均由成都乘飞机到拉萨 (海拔 36 5 8m)后发病 ,发病后 (8~ 1 2 )h入院。然后作者采用右心漂浮导管的研究方法 ,观察了静滴L -精氨酸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等方面的影…  相似文献   

6.
高原肺水肿(HAPE)是严重的急性高原病亚型之一,是因急性缺氧引起肺动脉高压和肺血流量增加,血管收缩不平衡,结果收缩较弱的区域出现激流,造成周围组织水肿而形成的。一氧化氮(NO)是一种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因子,对救治高原肺水肿已取得了肯定的疗效。通过雾化吸入NO的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来调节内源性NO的合成和释放,比直接吸入NO安全且无毒副作用。本文旨在探讨雾化吸入左旋精氨酸(L-Arg)对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作者在海拔3700m选取HAPE患者17例,均系平原出生,进入海拔(3700~5400)m的汉族男性,年龄(19~40)岁。随机…  相似文献   

7.
纳络酮治疗高原肺水肿1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肺水肿是高原常见的危重急症。对于其治疗,国内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应用钠络酮就地治疗高原肺水肿,经查询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90~1993年在海拔3800m,应用盐酸纳络酮(北京四环制药厂)治疗高原肺水肿19例。取得良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均系男性,年龄18~41岁,中国籍18例(汉族13例,维吾尔族1例),日本籍1例。其中军人13例(司机5例,战士8例),地方5例,外籍登山队员1例。首次进入高原者13例,2次以上进入高原者6例。海拔3500~4000m发病4例,4000~4500m8例,5000~5500m7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6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 (L Arg)对高原肺水肿病人肌红蛋白 (MB)、血乳酸 (BLA)、血氨 (Ammo)的影响。方法 在海拔 3 70 0m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 9例 (L Arg组 ) ,并与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 (NO)混合气治疗 8例高原肺水肿 (NO组 )作对照 ,分别检测血中Mb ,BLA及Ammo含量。结果 NO组和L Arg组治疗前较治愈后Mb ,BLA ,Ammo均增高非常显著 (P <0 .0 1)。吸入NO组和L Arg组比较 ,Mb ,BLA ,Ammo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有效 ,使乳酸性和非乳酸性氧债均降低 ,且经济简便 ,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左旋精氨酸 (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海拔 370 0m ,静脉滴注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10例 ,雾化吸入L -Arg治疗 16例 ,并与吸入一氧化氮 (NO)混合气体治疗的 11例作对照。结果 :三组患者的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和病程日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NO吸入组肺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较L -Arg静脉注射组和L -Arg雾化吸入组缩短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疗效较好且经济、简便、无毒性 ,便于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原肺水肿是发生在海拔3000m以上高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其发病率也在增加,发病率0.5%~9.9oA。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在发病过程中,肺动脉压增高是发生肺水肿的原因而非结果。本文探讨高原肺水肿发生及发展过程与肺动脉平均压(MPAP)的关系。作者选取了在海拔(4800-5000)m高原发生高原肺水肿的患者38例,这些患者均是从内地来高原的工作者或内地旅游者,  相似文献   

11.
特高海拔14例急性高原肺水肿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在特高高原组织救治急性肺水肿的经验教训.方法 对2009年7月在海拔5400 m高原所发生的14例急性高原肺水肿(4例合并急性高原脑水肿)救治经过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1例急性肺水肿患者在由基层部队组织后送途中死亡,其余13例由驻军医院组织低转至医疗站(海拔3700 m)均治愈.结论 在特高海拔地区,早期诊断、就地治疗、前接后送、阶梯治疗是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CPAP)对小儿高原肺水肿的治疗作用,观察其在治疗小儿高原肺水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以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12例由内地进入海拔2 200m以上高原的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与既往12例同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12例患儿应用NCPAP治疗的疗效显著,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鼻塞式CPAP治疗小儿高原肺水肿,疗效肯定,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3.
L-精氨酸对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左旋精氨酸(L-Arg)对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700m高原,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L-Arg,治疗高原肺水肿(HAPE)患者9例(L-Arg组),将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NO)混合气治疗的另外8例高原肺水肿患者(NO组)作对照,分别测定患者的红细胞压积(HCT)、血液粘度(ηb)、血浆粘度(ηp)、还原粘度(ηr)、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变形系数(TK)、红细胞聚集系数(VAI)和血栓形成系数(TFL)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NO组和L-Arg组治疗后较治愈前ηb、ηp、ηr、VAI、TFL均降低显著(P〈0.05~0.01),而HCT、TK、IR无统计学差异(P〉0.05);NO组与L-Arg组比较,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L-Arg治疗HAPE有效,通过提高NO水平而改善血液循环,且经济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硝苯吡啶治疗高原肺水肿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硝苯吡啶治疗高原肺水肿疗效观察解放军第18医院张西洲,李瑞学硝苯吡啶治疗高原肺水肿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于喀喇昆仑山海拔3700m处以硝苯吡啶治疗高原肺水肿24例,另以19例作对照。病例来自海拔4300~5400m的新藏公路沿线,均为男性,年龄19~4...  相似文献   

15.
硝苯吡啶治疗高原肺水肿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1990~1993年于喀(口刺)昆仑山海拔3700m处以硝苯吡啶治疗高原肺水肿24例,另以19例作对照,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新近确定的一种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特异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肽。许多研究表明 ,VEGF为缺氧所诱导 ,且缺氧组织的内皮细胞对 VEGF的反应比正常组织强。高原肺水肿是低压低氧环境引起机体的组织器官重度缺氧、主要表现在呼吸器官的一种高原特发性疾病。研究高原肺水肿治疗前后 VEGF的异常表达 ,对进一步探讨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有重要意义。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8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均来自海拔 430 0 m以上的边防哨卡和新藏公路沿线 ,男性 ,平原出…  相似文献   

17.
高原肺水肿与自由基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与自由基损伤的关系.方法:在海拔3700m对14例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和临床治愈后检测了血中抗氧化酶、抗氧化物和脂质过氧化物等,并以高原健康青年作对照.结果:高原肺水肿组治疗前RBC-SOD和血清VitC较健康青年组明显降低,LPO明显增高(P均<0.01).临床治愈后RBC-SOD、MDA和LPO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0.01).健康青年较治疗后的高原肺水肿患者RBC-SOD、VitC和总抗氧化能力有非常显著性增高(P<0.01).结论:高原低氧环境对人体造成的自由基损伤在高原肺水肿发病机理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原肺水肿在高原地区是常见的急病,病情急.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为配合临床治疗,笔者对红原地区高原肺水肿患者进行血尿酸测定,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对象:从低海拔地区(1500m以下).探亲返回或前往探亲,旅游等33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其中一例1天后死亡),年龄在8~48岁,平均年龄26.5岁,平均治疗无数4.6天,分别在治疗前和出院前一天系血,2小时内测定血尿酸.2对照组:选健康体检和献血员24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23.7岁,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其尿酸。3方法:采用Henry法、试剂由成都挚诚公司提供,严格按试剂盒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观察了拉萨地区(海拔3658m)10名高原健康人及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患者各8名,以及2例高原昏迷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血糖含量的变化。发现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患者血糖较正常人高,2例高原昏迷患者血糖偏低。高原反应患者血浆胰岛素未有改变,而高原肺水肿、高原昏迷患者血浆胰岛素明显高于高原健康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高原肺水肿(HAPE)治疗前后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 在海拔3700m采用静脉滴注L-Arg治疗HAPE患者8例,并与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NO)混合气治疗的8例HAPE患者作对照,分别检测血中NO及NOS含量。结果 吸入NO组和L-Arg组治愈后较治疗前NO,NOS均增高显著(P<0.05或P<0.01);吸入NO组较L-Arg组治疗后NO及NO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吸入NO和静滴L-Arg均可提高HAPE患者NOS活性,但L-Arg更经济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