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本,灸法通常用米粒大艾炷。尽管教科书中有关于艾炷大小的描述,但不同针灸师所用的艾炷大小有所不同。本研究探讨了针灸教学中涉及的艾炷的大小和  相似文献   

2.
化脓灸百会穴治疗颈性眩晕2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病变压迫椎动脉导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种以眩晕为主的病证。 4年多来 ,笔者采用化脓灸百会穴和颈段夹脊穴治疗本病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 8例中 ,男 18例 ,女 10例 ;职员 2 1例 ,农民 7例 ;年龄最大 65岁 ,最小 3 7岁 ,平均年龄 5 0岁 ;病程最长 10年 ,最短 15 d,平均 98d。治疗方法患者端坐 ,先取百会穴 ,剪去头发少许 ,将艾绒搓紧成麦粒大小艾炷 ,放在穴位上点燃 ,待艾炷燃尽前 ,用压舌板按压灭火 ,然后再在原处放艾炷施灸 ,一般艾炷壮数为单数 ,每次最少 11壮 ,最多 19壮 ,使患者头部有温热透达之感 ,之后在…  相似文献   

3.
隔蒜围灸治疗带状疱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法 :将蒜 (最好用独头蒜 )横切成约 0 3~ 0 4cm厚 ,其上用针刺许多小孔 ,艾叶搓成绒艾 ,做成艾炷 (比麦粒灸用之艾炷略大 ) ,患处周围用切好的蒜片围住 ,每片间隔约 1cm(若在胸背、腹部须在相应脊神经根的夹脊穴处置放蒜片 ) ,其上置艾炷 ,点燃 ,可用纸片煽其艾火令其速燃 ,待患者感灼热疼痛不能忍耐时 ,除去艾火 ,每片蒜上放艾炷灸 3次。一般每日治疗 1次 ,疼痛剧烈者可每日 2次 ,5日为一疗程 ,治疗期间嘱其清淡饮食 ,忌食辛辣之品。结果 :治疗 3 6例 ,经 2疗程治疗 ,痊愈 (症状、体征全部消失 ) 2 8例 ,一疗程内治愈 2 0例 ,二疗…  相似文献   

4.
古时应用温针灸时多以虚实、寒热区分“灸至某壮”,现多灸1壮、2壮、3壮甚或5壮等,但量效化温针灸灸量未形成统一标准,现笔者为求临床应用的最佳灸量查找近20 a文献进行总结。治疗寒证、痛证时大规格艾炷灸2壮或中规格艾炷灸3壮;而治疗其他无明显寒证及疼痛的疾病时小规格艾炷灸2壮甚或1壮即可。  相似文献   

5.
<正> 大艾炷隔姜灸为主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艾炷每壮9~10克,姜片切成厚约1~1.5厘米,宽3.5~4.5厘米的长方形。穴位为气海、关元、中极、命门、肾俞等,每次  相似文献   

6.
三姓考正     
叶明柱  冯禾昌 《中国针灸》2005,25(12):898-899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疥癣第四》(以下简称《千金》)载“灸癣法:日中时,灸病处影上,三姓灸之。”魏稼等所编《〈千金〉针灸临床类编》(以下简称《类编》)认为:“姓”为“炷”之讹字,当作“三炷”。此说值得商榷。最早认为《千金》所用“姓”字为“炷”字之误者,是日本江户时期医家多纪元坚等所撰《影宋本千金方考异》(公元1849年)中称:“‘姓’恐‘炷’譌。”《类编》或据此。然《千金翼方.卷二十四》亦收录此法,文字虽略有出入,而“三姓”却沿袭《千金》,并无不同。又《千金翼方.卷十一》(以下简称《翼方》)还有灸牙痛法:“取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艾炷隔姜重灸脐及脐四边穴治疗腹泻的疗效。方法:大艾炷隔姜重灸脐及脐四边穴30min治疗腹泻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22例,有效5例。结论:大艾炷隔姜重灸脐及脐四边穴治疗腹泻疗效满意,适合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8.
灸法在我国古代就用于延寿健身,被称为长寿健身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灵枢经》记载:“灸则强食生肉。”指有增进食欲,促进人体正常发育之功。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幼时多病,及至中年开始用灸法健身,常令“艾火遍身烧”,93岁时仍“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年过百岁还能精力充沛地著书立说。灸法就是用艾炷、艾条或其他灸料置于人体一定的部位施灸,用以预防疾病和健身养生。艾炷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直接灸是先将艾绒捏成黄豆或麦粒大的上尖下宽近似于圆锥样的艾炷,然后根据病情需要将大小不同的艾炷置于人体穴位上直接施灸的方法;间…  相似文献   

9.
郑秋枫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2):31+33-31,33
目的:探讨大艾炷隔姜重炙神阙穴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97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52例采用大艾炷隔姜重炙神阙穴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5例采用针刺治疗。以上均12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结束治疗,并进行病例疗效统计。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艾炷重炙可以有效的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且安全无痛苦。  相似文献   

10.
艾灸治足癣     
足癣为临床常见皮肤病 ,其治疗药物虽多 ,但多取效一时 ,过后反复如初。笔者采用艾灸治疗该病 ,疗效明显 ,且不易复发 ,报道如下。1 治疗方法据足癣皮损面积 ,取干艾绒搓成相应大小艾炷。置皮损面上 (面积较大者可用多炷分灸 ) ,以线香点燃。待患者感觉皮肤灼痛时 ,再稍停片刻 ,即取下艾炷 (以局部发红而无灼伤、不起泡为度 )。每处连灸 3炷为 1次。每日 1次 ,连灸 3日。嘱患者更换鞋袜 ,保持局部洁净。一般一次可愈 ,未愈者再灸即愈。2 体会足癣为真菌感染所致 ,临床表现以局部皮肤瘙痒、糜烂为主。《外科正宗》认为本病 :“乃三阳风湿下…  相似文献   

11.
不同灸法,灸量对家兔全血组胺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解不同灸法、灸量在灸法中的作用,本文观察了艾炷、艾条的强弱不同刺激对家兔全血组胺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强刺激艾条灸可使家兔全血组胺含量明显升高;而小艾炷灸可使家兔全血组胺含量明显降低;弱刺激艾条灸及大艾炷灸则对家兔全血组胺含量变化的影响不大。提示,艾灸的不同方法、刺激量的强弱在灸法中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命门穴艾炷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SOD、MD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命门穴艾炷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SOD、MDA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豚鼠随机分为肾阳虚模型命门穴艾炷灸预防组、肾阳虚模型命门穴艾炷灸治疗组、肾阳虚模型对照组,以SOD、MDA为客观指标,观察命门穴艾炷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在造模结束后,肾阳虚模型命门穴艾炷灸预防组未出现肾阳虚现象,SOD、MDA改变不明显;肾阳虚模型命门穴艾炷灸治疗组、肾阳虚模型对照组均出现明显肾阳虚症状,且SOD降低(P<0.01)、MDA升高(P<0.01或P<0.05);经治疗后,肾阳虚模型命门穴艾炷灸治疗组的肾阳虚症状改善明显,SOD升高(P<0.05),但与造模前相比仍有差异(P<0.05),MDA降低(P<0.05),与造模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肾阳虚模型对照组的肾阳虚症状、SOD、MDA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命门穴艾炷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SOD、MDA有调整作用,对肾阳虚模型豚鼠具有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笔者用围刺配合艾炷灸治疗本病,大大缩短了疗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11例,女19例,最大66岁,最小12例,病程最长20天,最短1天,多为腰部疱疹。治疗方法先以28号1.6寸长毫针呈15°角进行局部围刺并留针。取艾绒做成4×5cm大小的锥圆型艾炷,由患部一端向尽头依次排列2~3炷,同时点燃灸之,待艾炷燃之剩约2/5,病人感觉灼痛时,更换艾炷再灸,以皮肤起红晕为度,一般3~5壮为宜,灸毕捻转起针。  相似文献   

14.
董仲舒不但把中和视为养生健体,安身立命之大本,还把中和作为做人行事的一种道德标准来看待。他在《立无神》中指出:“(君)不居和之职而以和为德”。把“和”作为君主的道德标准看待。“孔子日:‘不患贫而患不均’。故有所积重,则有所空虚矣。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圣者则于众人之情,见乱之所从生,故其制人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今世弃其度制,而各从其欲,欲无所穷,而俗得自恣,其势无极,大人病不足于上,而小民赢瘠于下,则富者愈贪利而不肯为义,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以家兔耳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发热模型,将致热家兔分为施灸组和对照组,施灸组致热后立即在大椎穴施以艾炷灸,对照组置艾炷不点燃,观察两组家兔5小时内发热效应。结果表明,艾炷灸对大肠杆菌内毒素感染性发热家兔有明显退热作用。比较两组家兔球结膜微循环,提示艾炷灸能明显改善大肠杆菌内毒素感染性发热家兔的微循环。此外,实验中观察到艾炷灸对正常家兔体温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兔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艾炷灸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即空白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AS模型组),艾炷灸组(AS模型+艾炷灸),西药组(AS模型+阿托伐他汀)。通过高脂饲养加免疫损伤的方法建立AS模型,并且艾炷灸组和西药组施以相应的干预措施。喂饲16周后检测血脂指标(TG、LDL-CH),透射电镜下观察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艾炷直接灸组和西药组TG、LDL-CH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内皮细胞形态较正常,内弹力膜连续,中膜平滑肌细胞基本正常。[结论]艾炷直接灸有较好的调节血脂代谢、抗AS及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秦文 《中国针灸》2003,23(6):347-348
治法 :患者仰卧位 ,伸膝 ,取患侧之鹤顶、膝眼穴。操作 :选取大鲜姜 ,横切成直径 2~ 3cm ,厚度约 0 2cm的姜片数块 ,在姜片上放置艾炷 (艾炷底部直径约 1 5cm ,重约 2 g) ,然后将姜片放在穴位上 ,点燃艾炷 ,施灸。若病人自觉灼热难忍时 ,可再加垫一片生姜继续施灸 ,连灸 3壮 ,以穴位皮肤温热潮红为度 ,隔日 1次 ,3次为一疗程。结果 :本组 40例 ,男 1 2例 ,女 2 8例 ;年龄在 2 4~ 60岁之间 ;病程最短 1 5天 ,最长 8年。其中 1 8例经X线检查 ,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治疗 1~ 2疗程后 ,治愈 30例 ,临床症状消失 ,随访 6月未见复发 ;好转 9…  相似文献   

18.
梅花针、拔罐加隔姜灸治疗神经性皮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后 ,先用梅花针叩打皮损局部 ,使之微微出血 ,之后加拔火罐 ,令其出血量稍多 ,以调节气血 ,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 ,然后用酒精棉球拭净。取鲜姜切成约 0 6cm厚的薄片 ,在中心位置用针穿刺数孔 ,覆盖于皮损面上 ,后取炷底直径约 0 8寸 ,炷高约 1寸大小的艾炷 (也可以用艾条截成约 1寸长代替 ) ,置于姜片上点燃灸之 ,艾炷欲燃尽 ,患者稍觉灼痛时 ,更换艾炷再灸 ,连灸 3~ 7壮 ,以局部皮肤红润 ,有舒适感为度。每日 1次 ,10次为一疗程 ,间隔休息一周后 ,再行第 2疗程。治疗同时 ,停用一切外用药及口服药 ,并嘱其清淡饮食 ,…  相似文献   

19.
隔姜灸疗法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1片生姜,而后点燃艾炷进行灸治的方法。此法疗效独特,简单易学,且病人舒适无痛苦。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疾病的隔姜灸疗法,供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方法:取直径约1.5厘大小的生姜1枚,或大蒜头1瓣,切成约0.1厘米厚的片子,在片上刺孔数个,置于手阳明经"阳溪"穴上,将艾绒撮成△形,如黄豆大,置于姜片或蒜片上,以火燃之,左眼病灸右手阳溪,右眼病灸左手阳溪,双眼病灸双手阳溪.待艾炷将燃尽或皮肤觉灼痛时,即将艾炷去掉,再换1炷;如此每次约灸5-7壮,以施灸处皮肤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