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智 《护理研究》2009,23(25):2348-2349
原发性隐球菌肺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新型隐球菌属酵母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肺,单独侵犯肺部者称为原发性肺部隐球菌肺炎,约占新型隐球菌感染的20%[1].  相似文献   

2.
新型隐球菌是一种带厚荚膜的酵母菌,在土壤中广泛存在,在干燥环境中可以生存达1a之久。新型隐球菌感染多为外源性感染,它能够感染人类皮肤黏膜、大脑和肺部,引起皮肤黏膜隐球菌病、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肺炎。新型隐球菌进入肺部是感染的第一步,隐球菌可通过吸入进入人体内而致病。新型隐球菌所致的感染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如有发病,主要表现为隐球菌脑膜炎,单纯的肺隐球菌病少见,隐球菌眼部感染的有关报道更少。我科2005年1月收治1例新型隐球菌眼部感染致眼球摘除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为条件致病菌.新型隐球菌感染常继发于AIDS、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癌症化疗后,但仍有半数感染并无基础疾病且无免疫缺陷的证据,其原因不详.隐球菌常侵犯脑膜、肺、皮肤,引起相应部位感染的征象.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NM)是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最常见的类型.现就CNM的病原体、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新型隐球菌是一种带厚荚膜的酵母菌,在土壤中广泛存在,在干燥环境中可以生存达1 a之久。新型隐球菌感染多为外源性感染,它能够感染人类皮肤黏膜、大脑和肺部,引起皮肤黏膜隐球菌病、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肺炎。新型  相似文献   

5.
新型隐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侵入机体而发病,每年发病率有日益增高之趋势.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为隐球菌感染临床主要表现,其治疗特殊,病程较长,因此在身心护理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现将一例治愈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型隐球菌所致外源性感染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新型隐球菌是隐球菌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侵犯肺、脑及脑膜等,因此在临床上多表现为隐球菌性脑炎而在脑脊液中分离出。笔者从1例胸壁包块穿刺液中连续两次分离出1株新型隐球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感染,对免疫功能受损或正常的宿主均可致病.隐球菌病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肺部、皮肤和骨骼,亦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各脏器.本文报道1 例高龄老人皮肤隐球菌病继发血流感染,抗感染联合局部治疗后痊愈的案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隐球菌血流感染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变化特点.方法 分析31例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脑脊液直接涂片法和培养法检测结果,同时采用罗氏生化仪进行蛋白质(TP)、葡萄糖(Glu)、氯化物(Cl)、乳酸脱氢酶(LDH)及腺苷脱氨酶(ADA)检测.结果 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脑脊液生化检测结果分别为TP(572.62±563.49)mg/L、Glu(2.25±1.02)mmol/L、Cl(117.92±6.54)mmol/L、LDH(34.19±22.72)U/L和ADA(4.33±4.19)U/L;直接涂片法或培养法均检出新型隐球菌.结论 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主要表现为TP增高,Glu、Cl、LDH和ADA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提高对新型隐球菌所致肺部感染和脑膜炎的病原学鉴定、临床表现及其危害性的认识,回顾性分析1例不典型新型隐球菌肺炎和2例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经过、治疗反应及转归。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例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发现1例不典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免疫力正常,肺部感染仅表现为左肺上叶占位性病变,但是在妊娠期和剖宫产后占位有增大趋势。2例脑膜炎患者均为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其中1例脑膜炎患者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症状。质谱是鉴定新型隐球菌的快速手段。结论新型隐球菌肺炎易于与感染、肿瘤、结核相混淆,容易误诊,应加以鉴别;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中枢症状有时不典型,容易漏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阿利新蓝染色法检查新型隐球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检测法,一直以来以其操作简便、成本低而延用,尤其在疑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的脑脊液标本检测时.但在实际应用中,墨汁染色法受杂质及细胞成分干扰大,检出率低,特别在中枢感染的初期及恢复期,隐球菌数量较少,易漏检.现介绍一种简便快速的特殊染色法,提高隐球菌的检出率,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型隐球菌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血液感染已有报道[1-3].2010年3月,我们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骨髓中检出新型隐球菌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是能感染人类的一类致病真菌。宿主肺部吸入环境中的隐球菌孢子或者干燥的酵母样细胞引起感染[1]。在免疫正常的人体中,隐球菌细胞可保持较长时间的潜伏状态,而在免疫受损的情况下,隐球菌可以形成肺部感染,进而播散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致命的脑膜炎[2]。在免疫功能不全的感染患者中,大部分病例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在AIDS患者标本中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患者脑脊液、血液、骨髓、痰、关节积液等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观察新型隐球菌生长情况,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新型隐球菌在脑脊液中的分布比例最高占55.3%,血液次之占40.7%;新型隐球菌对两性菌素B、5-氟胞嘧啶的敏感率、依赖性敏感及耐药率分别为86.9%、7.2%、5.8%和88.4%、4.3%、7.46%.结论 对AIDS患者同时进行脑脊液和血液真菌培养可提高新隐球菌检出率,两性菌素B及氟胞嘧啶可作为新型隐球菌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据报道,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占隐球菌感染的80%,此病常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因此,早期、快速诊断、及时治疗是降低隐球菌脑膜炎病死率的关键。我科2011年9月收治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齐云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9):1044-1045
肺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疾病,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物和激素的大量应用,近年来,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肺隐球菌病胸部影像表现较为复杂,无特异性.作者自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总结了8例经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检查证实肺隐球菌病的X线胸片及CT表现,以探讨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刚 《浙江临床医学》2003,5(11):822-822
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感染引起的 ,多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过程 ,并常致深部感染。其中新型隐球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 ,亦可侵犯骨髓、皮肤、粘膜和其他内脏 ,以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以下简称隐脑)最为多见 ,也最为严重[1]。新型隐球菌感染是艾滋病 (AIDS)病人的一种机会性感染 ,已成为AIDS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作者于2000年8月~2002年8月在中国援中非共和国医疗队友谊医院内科工作期间 ,确诊AIDS125例 ,其中合并隐脑者26例 ,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合并隐脑的26例 ,占AIDS总病例的20.8 %。患者均为当地的黑…  相似文献   

17.
正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所导致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感染可造成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往往表现出各种机会性感染。败血症、菌血症又是AIDS患者病情加重乃至死亡的重要原因~([1])。新型隐球菌血症在HIV感染者中较为常见,有关AIDS患者血培养检出新型隐球菌病例报道也在不断增加~([2])。新型隐球菌经血行播  相似文献   

18.
王黎  张爱芳 《现代护理》2001,7(4):63-64
新型隐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侵入机体而发病,每年发病率有日益增高之趋势。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为隐球菌感染临床主要表现,其治疗特殊,病程较长,因此在身心护理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现将一例治愈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隐球菌病是因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隐球菌病虽为全身性感染,但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多见,该菌常侵犯中枢系统的原因^[1]可能为:①脑脊液中缺乏抗体;②脑脊液中缺乏补体激活系统;③脑脊液中的多巴胺有利于隐球菌生长。现就本所1例老年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25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分析,提高对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00年8月—2006年2月收治的25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均为艾滋病晚期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11例:CD4<50/mm39例,CD450~100/mm32例;平均26.18/mm3。在确诊时已合并多种机会感染。结论艾滋病患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情重,预后差,实验室病原学检查结果是诊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