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aturity onset diabetes mellitus in youth,MODY)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所致,临床上多表现为不易发生酮症的糖尿病;遵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常在25岁前发病。至今已发现至少6种不同的基因突变会导致MODY,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 糖尿病(MODY)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单基因遗传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病年龄小于25岁,有3代以上家族遗传史,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迄今已发现至少5种MODY亚型,它们分别是MODY1 肝细胞核因子4αMODY2 葡萄糖激酶,MODY3-肝细胞核因子1α,MODY4 胰岛素启动子CDY肝细胞核因子1β。本文就MJODY有关的这些基因的结构及功能特点。从基因与临床表现的角度,综述目前国外关于MODY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单基因遗传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病年龄小于25岁,有3代以上家族遗传史,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迄今已发现至少5种MODY亚型,它们分别是MODY1/肝细胞核因子4α,MODY2/葡萄糖激酶,MODY3/肝细胞核因子1α,MODY4/胰岛素启动子1,MODY5/肝细胞核因子1β.本文就MODY有关的这些基因的结构及功能特点,从基因与临床表现的角度,综述目前国外关于MODY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MODY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君  谢建新 《农垦医学》2006,28(3):226-230
青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diabetes of the young,MODY)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糖尿病类型,以往认为它是2型糖尿病(NIDDM)的特殊亚型,现将之归为特殊类型的糖尿病。MODY的诊断应符合以下条件:①25岁前发病;②家族中至少有2名患者;③至少三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④口服降糖药治疗至少5年有效或有正常的血浆C肽水平。  相似文献   

5.
成人起病的青少年糖尿病(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MODY)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单基因遗传病.它的发生与基因突变相关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MODY的研究得到了很大进步,就MODY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陈文杰 《海南医学》2016,(6):1021-1021
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是一种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殊类型糖尿病,典型病例通常在25岁以前发病,主要与原发性胰岛素分泌缺陷有关。现将我科2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是一类以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有较高遗传异质性的单基因遗传糖尿病。截至2022年8月,已发现14种明确的MODY致病基因。本文报道了1例疑似MODY患者,通过外显子组测序鉴定了1个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基因突变,并在患者11名家系成员中进行了验证,提出IRS2基因是一个新的MODY候选致病基因,为MODY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转录因子对于胰岛B细胞的分化和胰岛素的分泌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迄今为止,国际上已经确定的6种青少年成人发病型糖尿病(MODY)基因中,5种为转录因子,分别为肝细胞核因子(HNF)-4α/MODY1、HNF-1α/MODY3、胰岛素启动子因子(IPF)-1/MODY4、HNF-1β/MODY5和神经分化因子1(NeuroD-1)/β细胞E盒转录液活因子2(BETA-2)/MODY6[1],因此确立了转录因子在单基因突变型、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MODY中引发致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ODY)的理论成果上,对MODY的发病机制与防治方法进行研究,希望为患者防治MODY提供借鉴与参考。MODY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由HNF-4α基因突变形成的,MODY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由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CK),GCK突变导致胰腺细胞GCK活性降低而引发的,MODY3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由肝细胞核因子1α基因突变所致,MODY4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由胰岛素启动因子IPF-1基因突变所致。MODY患者选择高纤维清淡的食物保证患者营业均衡,通过跑步等运动消耗糖量,合理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遗传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T2DM)分为单基因突变型和多基因易感型两大类,前者又分为严重的胰岛素分泌受损型和显著的胰岛素抵抗型两种。文章概述、分析胰岛素分泌受损为主的单基因突变型即青少年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ODY)和线粒体基因突变型糖尿病(MDM)的遗传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型及防治特点,介绍中国人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趋势和任务。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遗传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T2DM)分为单基因突变型和多基因易感型两大类,前者又分为严重的胰岛素分泌受损型和显著的胰岛素抵抗型两种.文章概述、分析胰岛素分泌受损为主的单基因突变型即青少年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ODY)和线粒体基因突变型糖尿病(MDM)的遗传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型及防治特点,介绍中国人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趋势和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早发2型糖尿病家系MODY 1-5基因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对早发2型糖尿病家系先证者进行直接测序,寻找中国人群中可能存在的青少年的成人发病型糖尿病(MODY) 1-5基因突变。【方法】 对19个早发2型糖尿病家系的先证者进行MODY 1-5基因扩增和DNA直接测序。【结果】 19个先证者未发现MODY基因突变,但发现MODY 1-5基因分别存在6、5、15、1、1种多态性。【结论】 MODY相关基因突变具有种族异质性,MODY 1-5基因突变不是该19个早发糖尿病家系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3.
葡萄糖激酶调节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亦斌  邹大进 《华夏医学》2003,16(3):422-423
葡萄糖激酶调节蛋白(glucokinase regulatory protein,GKRP)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分子量68kDa的蛋白质,能与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结合而抑制其活性。由于葡萄糖激酶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GK基因突变与青年发病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young,MODY)发病的关系,尤其是最近发现的GKRP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使GKRP的研究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GKRP基因治疗可能会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史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从自身免疫和分子遗传学两个角度,探讨常见胰岛自身抗体阴性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因。方法 对33例GAD-Ab、IA2-Ab、IAA及TGA、TPO-Ab等自身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的、以自发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少见型胰岛自身抗体——羧基肽酶H抗体((2PH-Ab)、SOX13(ICA12)抗体以及MODY3(HNF-1d)、MODY6(NeuroD1/Beta2)和线粒体基因突变的检测。CPH-Ab及SOXl3抗体以放射配体法测定,MODY3、MODY6基因突变的检测采用PCR-SSCP-测序法,线粒体基因突变的检测采用.PCR-RFLP法。结果 33例患者中,发现2例为SOXl3抗体阳性,而未发现CPH-Ab阳性病例。基因突变检测发现1例为HNF-1αR321H(CGC→CAC)突变,1例为线粒体NDImt3316 G→A突变。结论 自身免疫和单基因突变(如HNF-1α、线粒体基因突变)是部分常见型胰岛自身抗体阴性Ⅰ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因;诊断特发性Ⅰ型糖尿病需进一步排除自身免疫及MODY和线粒体糖尿病。  相似文献   

15.
青年人成年起病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biabetesofthevouns,MODY)被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发于25岁以下青年人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dla-betesmettilus,NIDDM)。该病占NIDDM的5%左右。MODY具有异质性特点,大部分的胰岛素分泌功能不全,其临床表现与一般糖尿病相似。最近有学者成功地对MODY的第1、3、5号病因基因(MODYI,MODY3,MODYS)进行了克隆化。这种致病基因.又称肝细胞核因子(hepatocytenudearkctor,HNF),是肝细胞特异性转译因子。说明MODY发病与HNF密切切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族性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MODY4基因与家族性早发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家系,其中早发家系190个,晚发家系103个.采集临床数据及完善相应的检查,同时选取其中100个早发糖尿病家系的先证者进行基因突变筛查,以100例正常人为对照,用PCR扩增MODY4基因的全部外显子,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分析.结果:早发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HomaA值、父母亲患糖尿病人数高于晚发组.100例先证者的MODY4基因筛查结果显示存在2个内含子(IVS)的变异即IVS2-68G→T(21%),IVS2-70G→C(39%),变异频率和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是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较高的父母亲患病率是发病年龄提前的重要因素之一;MODY4基因突变不是中国人早发糖尿病家系的主要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河南省1个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2型(MODY2)家系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对河南省1个MODY2家系进行相关的临床报道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先证者,男,15岁,体检发现血糖升高3个月,OGTT确诊糖尿病,胰岛素释放试验及C肽释放试验提示峰值延迟,胰岛素抗体全阴性,无相关糖尿病并发症,其家系中共确诊4名糖尿病患者,并存在3代患病特点,基因测序发现其家系中共有4人GCK基因外显子上存在c.1174G>T错义突变,明确该家系为1个典型MODY2家系。结论在河南一MODY2家系中发现GCK基因上的1个新突变c.1174G>T,该突变可能是该MODY2家系的主要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TCF7L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采用定位克隆策略发现了一些符合孟德尔遗传模式的糖尿病:如MODY(年轻人中的成人发病型糖尿病).但2型糖尿病属于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基因突变、环境因素、个体易感性这三者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其中单个基因的突变只对疾病的发生起很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常见胰岛自身抗体阴性1型糖尿病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从自身免疫和分子遗传学两个角度,探讨常见胰岛自身抗体阴性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因。方法 对33例GAD-Ab、IA2-Ab、IAA及TGA、TPO-Ab等自身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的、以自发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少见型胰岛自身抗体——羧基肽酶H抗体(CPH-Ab)、SOX13(ICA12)抗体以及MODY3(:HNF-1α)、MODY6(NeuroD1/Beta2)和线粒体基因突变的检测。CPH-Ab及SOX13抗体以放射配体法测定,MODY3、MODY6基因突变的检测采用PCR-SSCP-测序法,线粒体基因突变的检测采用PCR-RFLP法。结果 33例患者中,发现2例为SOX13抗体阳性,而未发现CPH-Ab阳性病例。基因突变检测发现1例为HNF-1αR321H(CGC→CAC)突变,1例为线粒体ND1mt3316 G→A突变。结论 自身免疫和单基因突变(如HNF-1α、线粒体基因突变)是部分常见型胰岛自身抗体阴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因;诊断特发性1型糖尿病需进一步排除自身免疫及MODY和线粒体糖尿病。  相似文献   

20.
特殊类型糖尿病分子病因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ng JP  Yan JH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5):2451-2453
在过去的20余年里,糖尿病病因研究进展最快的莫过于发现线粒体糖尿病、青少年的成人发病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MODY)、胰岛素基因或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所致糖尿病等等一系列单基因突变糖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