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未病"一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对于疾病的预防和诊疗有重要的意义。将"治未病"理念应用于临床,可以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各个环节进行提前干预。本文将探讨"治未病"理念在社区亚健康人群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试论中医研究亚健康状态的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健康状态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中医学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亚健康的概念,但是自古以来对与亚健康状态密切相关的"未病"态有着深入的观察与认识。中医理论的整体观思想、先进的"未病"学理念对研究亚健康状态有着理论指导作用。"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应用体现了中医在识别与诊断亚健康状态方面的优势。在亚健康状态的预防与调摄方面,中医丰富多彩的养生保健和治疗手段也独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陆惠光 《中外医疗》2012,31(34):174-175
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更新,使得预防医学成为21世纪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中医"治未病"理论经过历代医学家的发展与丰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其独具的诊疗疾病模式在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上优势突出,潜力巨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理解与认同。治未病与亚健康状态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该研究就治未病理论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予以综述,探到中医"治未病"理论对调节亚健康状态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未病的涵义,既包括平人,也包括亚健康者,亚健康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可指导亚健康的临床辨识及干预,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不论是中医的“治未病”理论,还是现代的“亚健康”的干预理念,既是积极主动的预防医学观,也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这些思想对于养生保健和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认为,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这种理念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就有体现,已有两千多年积淀的中医学在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方面存在很大优势[1].在亚健康的研究中引入中医"治未病"思想,将进一步促进亚健康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6.
<正>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在《金匮要略》中所涉及的范围就有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病盛防危、新愈防复5个方面。所以,医学有2个目标,一是治病,二是防病。从根本意义上讲,医学应该是关于"健康"的学问,而不是关于"疾病"的学问。故而医学关注方向也从"已病人群"的"疾病医学"逐渐向‘"未病人群"的"健康医学"扩展,对疾病的策略从"有病求医"向"预防为主"转变,与中医的"治未病"相一致。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的中医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方式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和亚健康,《黄帝内经》提出"治未病"的预防思  相似文献   

7.
<正>从亚健康状态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调治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中医在亚健康状态的护理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其一系列护理养生方法均有利于亚健康状态的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疾病与健康之间的过渡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全球大约有75%的人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之中,这种状态越来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何帮助人们全面认识并有效预防和摆脱亚健康,发挥传统中医"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的优势,这是治疗亚健康中医护理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由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转变的中间状态,此时虽没有疾病发生,但已不是健康状态,中医虽然没有“亚健康”病名,但其相当于中医的“未病”,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和强调“治未病”,“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非常丰富。在《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著作中有系统论述,其基本认识是: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在这里,  相似文献   

9.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由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转变的中间状态,此时虽没有疾病发生,但已不是健康状态,中医虽然没有“亚健康”病名,但其相当于中医的“未病”,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和强调“治未病”,“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非常丰富。在《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著作中有系统论述,其基本认识是: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在这里,把“亚健康”分为“未生”、“未成”“未发”三个层次。唐代孙思邈提出:“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明确地把“未病”、“欲病”、“已病”区分开来。对于“治未病…  相似文献   

10.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是指通过一定的防治手段以阻断其发展,从而使潜病态向健康方向转化,属于疾病早期预防、治疗的范畴。针对目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逐年增加的发病趋势,利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慢性病进行管理,显得非常及时而重要。本研究对杭州市拱墅区祥符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干预亚健康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颖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4):69-69,72
"治未病"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传统医学理论中的重要体现,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运用祖国医学"治未病"理论提出的养生防病谋略,探讨亚健康状态,干预亚健康人群,是符合当前重大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12.
谈中医与亚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中医学理论主要讨论了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和治疗,并对目前我国中医学调整亚健康状态的现状进行了小结,在现代医学对亚健康状态尚无有效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的情况下,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念,治未病的思想,擅长调理的作用及注重养生的观点,对于纠正非病非健康状态是有效的,在亚健康状态的治疗中显示出充分的优势,而且还有很大潜能尚待挖掘,为防止亚健康状态向疾病方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医专业和非中医专业大学生亚健康现状,探讨中医养生理论和“治未病”思想在大学生亚健康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用自制大学生亚健康调查表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和非中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各200名进行调查。结果第1次问卷调查,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61.06%;中医学专业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54.50%,显著低于非中医学专业学生亚健康发生率(67.68%)(P<0.05)。第2次问卷调查,采取干预措施后非中医学专业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57.44%,比第1次问卷结果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医学专业和非中医学专业大学生都存在亚健康状况,在中医养生理论和“治未病”理念指导下采取防治措施,对亚健康症状等级影响较大,能有效降低亚健康状态严重程度,预防、减少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亚健康状态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情志因素是重要的一个因素.情志因素在中医理论中,主要是指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长期的情志异常,会导致人体心理发生病态的改变,进而导致机体生理功能异常变化,从而产生亚健康状态的表现.改善情志状态能够改变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及发展,从而防止疾病的产生,是预防和调节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治疗环节之一,也是中医理论中"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通过对情志因素的深入研究,也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亚健康状态的内在机理变化,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未病"说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未病"是中医学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既是医疗保健的理想境界,也是衡量医者水平的重要标志。"未病"包括无疾之身、疾病隐而未发、发而未传三种状态;"治未病"具有三种境界,可概括为"未雨绸缪,保身长全""见微知著,救其萌芽""料在机先,阻截传变"。现代"治未病"切入点可以表达为:养生是基础,体质是根本,关注高危人群、发病先兆和干预亚健康状态是重点。中医"治未病"的意义主要体现于减轻医疗卫生负担、保障民众健康、发挥中医优势、实现中西医对话与交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亚健康状态与未病的关系,养生、治未病、治病与调整亚健康状态的关系。认为将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未病”相对应失之宽泛,而与“欲病”对应则准确贴切。中医调整亚健康状态,既非“养(生)”也非“治(疗)”,而重点在于“调(理)”,即将欲病状态调整为无病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未病"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可在群体疾病中发挥作用,但是因中医"治未病"又具有个性化特征,其效用发挥更多地集中在为人群开取个性化处方。文章通过"中医预防保健"探讨中医"治未病"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关系,强有力证明了中医在公共卫生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将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相结合,以此为切入点将中医"治未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8.
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总被引:113,自引:2,他引:111  
亚健康状态是新世纪人类医学的重大命题 ,世界上有 60 %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中医学“上工治未病”的思想和中医体质学、心身医学及纯自然的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和保健品开发等 ,在诊断、预防、治疗亚健康状态方面有着丰富多彩的理论和方法 ,是中医学对未来世界人类健康作出贡献的重要领域 ,这不仅将对中医学术发展带来新的拓展空间 ,而且也必将对整个世界医学的进化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亚健康状态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明显威胁人们的健康生活.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体质学、辨证论治等观点,为诊断、治疗、预防亚健康状态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对未来世界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亚健康与中医偏颇体质均属于"未病"状态;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交叉及相互对应;调理及防治方式类似。但是亚健康并不简单等同于偏颇体质:二者的概念与范围不同;出现顺序有先后;疾病倾向性有区别。偏颇体质是基础,亚健康是外显形式。现对两者关系进行探讨。1亚健康的定义与分类"亚健康"最早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提出,他认为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均持这样的观点[1]:亚健康(sub-health)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