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辅助生殖技术监督委员会2000年第7次世界报道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类型、接受者年龄及移植胚胎数及多胎的数据分析49个国家与6个地区活产率、多胎出生率的广泛差异。在多于460157次操作导致妊娠,常规体外受精(IVF)抽吸操作后为18.6%;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为20.4%;供卵单次移植后分娩率为32.3%;冷冻胚胎单次移植后分娩率为12.0%。常规IVF与ICSI的双胎率分别为26.9%与26.2%,三胎率分别为2.8%与2.9%,总体估计全世界约有197000~220000例婴儿是通过常规IVF与ICSI技术分娩的双胞胎或三胞胎。2000年关于体外受精的世界合作报道@A…  相似文献   

2.
骆丽华  刘雨生  周桂香  童先宏 《安徽医学》2005,26(2):110-111,115
目的 总结多胎妊娠早期实施选择性减胎术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 在阴道B超引导下 ,对 9例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的多胎患者 ,采用药物或结合机械法减灭胚胎。结果 在 9例患者中减为双胎 7例 ,减为单胎 2例 ,减胎时孕龄为 6+ 5~ 7+ 3 周 ,减胎前总胚胎数 2 8个 ,共减灭胚胎 12个。无一例感染及早期胚胎丢失。减胎的成功率为 10 0 %。 2例单胎妊娠全部足月分娩 ,无低出生体重儿及围产儿死亡 ;7例双胎妊娠中 ,晚期流产 1例 ,早产 4例 ,早产发生率 5 7.14 % (4 /7) ,低出生体重儿占 5 5 .5 6% (5 /9) ,围产儿病死率 3 5 .71% (5 /14 )。结论 尽管选择性减胎术对辅助生育技术中出现的多胎妊娠是有效的补救措施 ,但应从多方面控制和重视多胎妊娠 ,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各年龄段妇女行辅助生殖技术(IVF/ICSI)治疗的临床结局,探讨年龄及移植胚胎数目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IVF/ICSI第1周期治疗,采用长方案超排卵,第2天或第3天移植2~3个胚胎的病例共3 105个周期纳入研究。35岁以下移植胚胎数不超过2个,35岁以上移植胚胎数不超过3个。按年龄≤30岁、31~34岁、35~37岁、≥38岁进行分组。结果在不同的不孕类型、不孕原因以及不同的助孕方式对着床率、妊娠率以及早期流产率无影响的情况下,取卵取消率随年龄增加显著增加(P<0.001),着床率、妊娠率随年龄增加显著下降(P<0.001),多胎妊娠率在≤30岁组以及35~37岁组尤为显著(分别为39.03%和41.01%)(P=0.004),38岁以上妇女早期流产率显著增加(P<0.05)。35~37岁组移植3个胚胎多胎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结论年龄是影响IVF/ICSI妊娠结局的独立因素,35~37岁组移植2个胚胎可以降低多胎率。  相似文献   

4.
自然妊娠中的单卵多胎是相当少见的,其发生率随着妊娠胚胎数的增多而明显降低.单卵双胎的发生率约为0.4%,单卵三胎为0.004%,单卵四胎以上则极为罕见[1].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单卵多胎妊娠的发生率较自然情况下有明显增加,达到0.44%~12.50%[1,2].多胎妊娠对母体、胚胎多个方面存在不利影响,而妊娠胚胎数越多,造成的危害则越大.单卵多胎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对母婴可能造成更多的危害.本文总结分析既往文献,并对辅助生殖技术中单卵多胎妊娠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移植胚胎数及移植优质胚胎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辅助生殖(IVF/ICSI)治疗并新鲜移植的病例共4190个周期,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5岁组,35~37岁组和≥38岁组,分别统计各年龄段移植1、2、3个胚胎和移植0、1、2、3个优胚的临床妊娠率、单胎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和异位妊娠率。结果:(1)〈35岁组中,移植1、2个胚胎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移植1、2个优胚者获得了相似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无优胚移植者;移植2个优胚者,多胎妊娠率显著高于移植1个优胚者。(2)35-37岁组,移植2个或3个胚胎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且明显高于移植1个胚胎者;移植1、2、3个优胚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无优胚移植者,同时移植3个优胚者,其多胎妊娠率及异位妊娠率均显著增加。(3)在≥38岁组中,无论是移植2个或3个胚胎,还是2个或3个优胚,其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移植1个胚胎及1个优胚者,且移植3个优胚者其多胎妊娠率及异位妊娠率也明显提高。结论:年龄〈35岁的患者和35—37岁的患者可以分别选择1个和2个优质胚胎移植,年龄≥38岁的患者应尽量避免移植3个优质胚胎,以减少多胎妊娠及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IVF与ICSI周期实验室及临床结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助孕技术的临床妊娠结局及产科结局。方法对843个IVF-ET及ICSI治疗周期的流产、异位妊娠、多胎妊娠的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胎儿孕龄、先天性畸形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组单胎、双胎妊娠的结局分别进行比较。结果ICSI组的受精率显著高于IVF组,IVF和ICSI两组早期胚胎的发育情况、产科结局、围生情况及出生后婴儿的健康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双胎妊娠和单胎妊娠两组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早产的发生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双胎妊娠组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早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组(P<0·05)。结论IVF与ICSI两组的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相似;ICSI不增加胎儿畸形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几率,双胎妊娠是引起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及早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胎妊娠自然减胎对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后双胎妊娠自然减胎共193例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自然减胎对助孕结局的影响。结果:1104例双胎妊娠中发生自然减胎183例,自然减胎率为16.58%(183/1104);其中119例双胎自然减胎发生在妊娠前8周,占65.03%(119/183)。减胎后保留单胎的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与同期单胎妊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同期双胎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胎妊娠自然减胎后可延长妊娠时间,增加保留胎儿的出生体重;妊娠8周后实施选择性多胎妊娠减胎术可减少手术干预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诱导排卵药物的广泛使用以及辅助生殖技术行多个胚胎或配子移植,致使多胎妊娠发生率增高,多胎妊娠的发生直接造成妊娠并发症和围产儿病死率上升 [1] .对多胎妊娠进行胚胎减灭术,已成为目前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我中心自2001年6月至2007年9月对18例多胎妊娠患者分别采用经腹部减胎术、经阴道减胎术进行多胎减胎.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胚胎质量对冷冻结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8 3年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首先在澳大利亚获得成功至今 ,冻融胚胎在助孕技术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1 ,2 ] 。在 90年代初国内人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首例在北医三院获得成功。本中心自 1996年开展体外授精 ( IVF)工作后 ,于1997年开始胚胎冷冻工作。本文旨在从胚胎冷冻前质量对冷冻结果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1 对象和方法对象 取 1998~ 2 0 0 0年在本中心行 IVF或单精子卵浆内注射 ( ICSI)并有多余胚胎冷冻解冻的病人 17例 ,年龄为 2 9~ 3 9岁。 17例中 ,IVF为 14例 ,ICSI为 3例 ,按本中心常规 IVF操作[3] ,至…  相似文献   

10.
317个不同来源冻融胚胎移植情况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玖芝 《浙江医学》2005,27(7):533-534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胚胎冻融技术的运用日渐广泛.它既可以增加移植机会和累计妊娠率,又可以减少卵巢过度刺激(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降低移植后风险.但不同受精方式对冻融胚胎复苏存活率、移植成功率的影响报道不一,我院生殖中心对来源于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及胞浆内单精子穿刺(intracytoplasmic single sperm injection,ICSI)的317个冻融胚胎进行了78个移植周期的治疗,获临床妊娠24例,现就相关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促排卵药物的大量运用[1],多胎妊娠率显著增加,引起产科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明显增加.我科生殖中心2006年首次出现三胎妊娠,均成功进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胚胎减灭术(减胎术)共3例,现均已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12.
张璐  杨惠娟  刘凯波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3):108-112,107
目的 研究北京市多胎妊娠流行现状及子代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多胎妊娠发生和子代不良结局的方法与策略。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北京市妇幼信息系统中有明确妊娠结局的172237例孕妇及其子代,描述性分析自然受孕和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孕妇的多胎妊娠发生率和子代多胎出生率,比较多胎妊娠和单胎妊娠子代结局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多胎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20年北京市孕妇多胎妊娠发生率为1.8%,子代多胎出生率为3.2%;其中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孕妇的多胎妊娠率为20.2%,多胎出生率为29.7%。多胎妊娠孕妇流产(12.0% vs 8.2%,OR=1.735,95%CI:1.592~1.890)、子代围生期死亡(4.9‰ vs 2.7‰,OR=1.710,95%CI:1.112~2.629)和出生缺陷(7.7% vs 4.9%,OR=1.511,95%CI:1.351~1.690)的发生风险均高于单胎妊娠。结论 2020年北京市孕妇多胎妊娠发生率较前增长,子代多胎出生率无明显上升。多胎妊娠孕妇流产、子代围生期死亡和出生缺陷的风险是单胎妊娠的1.5~1.7倍。持续推进辅助生殖技术“限制/减少胚胎移植数目”尤其是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策略是进一步降低多胎妊娠发生并减少子代不良结局的主要推荐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殖医学的发展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临床应用,近二十多年来多胎妊娠的发生率有增多的趋势[1]。由于多胎妊娠对母婴的风险(如双胎妊娠属高危妊娠),其并发症发生率高,使得高血压、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死亡、脑瘫的风险均高于单胎妊娠,易导致围生期死亡[2]。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胚胎早裂联合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对于体外授精/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周期中胚胎选择的意义.方法 IVF/ICSI 610周期,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9周期)单以授精后72 h(D3)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选择胚胎;B组(341周期)在此基础上联合胚胎早裂情况进行胚胎选择.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和单胚着床率;比较B组移植胚胎中有早裂胚胎和无早裂胚胎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B组临床妊娠率和单胚着床率均高于A组(P<0.05);B组移植胚胎中有早裂胚胎者的临床妊娠率和单胚着床率均高于无早裂胚胎者(P<0.01).结论 与单纯的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比较,胚胎早裂联合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进行胚胎评价可显著改善IVF/ICSI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讨论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与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trilizationⅣF)受精方式对冷冻胚胎的解冻和移植后对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 慢速冷冻IVF或ICSI周期中剩余的优质胚胎,随后用快速融解法复苏后进行移植.观察各组胚胎冷冻解冻后的胚胎存活率及相关指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 50例患者中,IVF组为30个周期,妊娠4例,妊娠率为13.33%,ICSI组为20个周期,妊娠5例,妊娠率为25%,ICSI组冷冻胚胎优胚率、复苏后胚胎存活率、存活胚胎累积细胞数与复苏胚胎的累积细胞数百分比(累积细胞存活率)和存活胚胎累积评分与复苏细胞累积评分的百分比(累积评分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冷冻胚胎的优胚率及复苏后获得高质量的胚胎是影响解冻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讨论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与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trilizationⅣF)受精方式对冷冻胚胎的解冻和移植后对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 慢速冷冻IVF或ICSI周期中剩余的优质胚胎,随后用快速融解法复苏后进行移植.观察各组胚胎冷冻解冻后的胚胎存活率及相关指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 50例患者中,IVF组为30个周期,妊娠4例,妊娠率为13.33%,ICSI组为20个周期,妊娠5例,妊娠率为25%,ICSI组冷冻胚胎优胚率、复苏后胚胎存活率、存活胚胎累积细胞数与复苏胚胎的累积细胞数百分比(累积细胞存活率)和存活胚胎累积评分与复苏细胞累积评分的百分比(累积评分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冷冻胚胎的优胚率及复苏后获得高质量的胚胎是影响解冻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多胎妊娠经阴道B超引导下单纯胚胎抽吸减胎术3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阴道B超引导下单纯胚胎抽吸减胎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99年12月至2002年10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单精子卵浆内注射(ICSI),诱导排卵后宫腔内人工受精(IUI),冷冻胚胎移植后妊娠7-8w多胎妊娠32例(1例四胞胎,31例三胞胎),经阴道B超引导下将17G穿刺针靠近或进入胚胎心管搏动处,利用负压抽吸胚胎。结果:一次减2胎2例,一次减1胎30例。2例分别于孕11w和孕17w流产,8例早产(32-36w),16例足月产(37-39w) ,6例在继续妊娠中。2例出生单胎,22例分娩双胎,新生儿平均体重2326g(1050-3750g),出生的46个小孩未发现外表畸形。结论:经阴道B超引导下单纯胚胎抽吸减胎术操作简便,安全,是相对有效的减少早期多胎妊娠的良好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辅助生殖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VF/ICSI)妊娠后单胎分娩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和母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新鲜胚胎移植后单胎分娩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IVF与卵子透明带侵入性操作后出生的母体并发症、新生儿一般情况、出生缺陷及出生缺陷受累系统。结果 共有1016例新生儿分娩,其中13例有出生缺陷,出生缺陷发生率1.28%,其中IVF组、ICSI组的出生缺陷率分别1.12%、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F组与ICSI组分娩的新生儿的体质量、孕周、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母体产科并发症发生率、早产率、低体质量儿率、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率、巨大儿发生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ART子代发生出生缺陷可能与亲代低生育力、孕母年龄等有关。结论 不同助孕方式对母体产科并发症的发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及出生缺陷没有显著区别,有必要告知不孕患者辅助生殖技术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9.
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应用,多胎妊娠是促排卵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等辅助生育技术的常见并发症。多胎妊娠可以导致流产、早产同时可伴发生长缓慢,使得孕妇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应提高。为了避免多胎妊娠,提高妊娠率,在妊娠早期进行选择性减胎术,使多胎变为双胎或单胎既可以达到生育的目的又可以消除多胎妊娠导致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0.
促排卵药物的应用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多胎妊娠发生率的增加,对胎儿生长和孕妇孕期安全构成威胁。为了避免多胎妊娠,提高妊娠分娩成功率,在妊娠早期选择性进行减胎,既可达到生育目的,又可消除多胎妊娠导致的不良后果。首例胚胎减灭术是1978年瑞典报道的,为一位双胎妊娠其中一胎患Honters’综合症的孕妇进行经腹选择性胚胎减灭术并获成功。目前多胎妊娠胚胎减灭术成为重要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