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目前医院医护人员心肺复苏(CPR)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现状,为进一步学习、更新、普及和提高医护人员CPR术的水平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606名医护人员进行CPR理论知识问卷调查,并邀请10名CPR专家采用耐搏公司CPR模型对其操作技能测试。结果606名医护人员CPR术理论知识测评均分、得分合格率、技能操作测试急救成功率分别为(6.89±1.67)分、26.1%、19.3%,护士CPR术理论知识测评均分、得分合格率、技能操作测试急救成功率均低于医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医护人员整体CPR术合格率低,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尚存在一定的差距。护士CPR术整体水平低于医生。CPR术在医护人员中的掌握情况不尽如人意。建议有关部门和领导加大对广大医护人员尤其护士进行CPR术定期培训和轮训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天津市急诊科医生对心肺复苏(CPR)知识及技能掌握现状,为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天津市6家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医生为调查对象,发放自行设计CPR理论知识调查问卷,以模拟人为考核工具,记录急诊科医生的CPR理论知识得分及CPR技能操作得分。结果:共发放1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2份,有效应答率95. 00%。急诊科医生CPR理论知识得分为(72. 90±10. 25)分,CPR技能操作得分为(65. 96±9. 28)分,且医生学历、职称、工作年限越高,CPR理论知识得分及CPR技能操作得分也相对较高,参加过CPR培训的医生CPR理论知识得分及CPR技能操作得分显著高于未参加过CPR培训的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天津市急诊科医生对CPR基本理论知识较为缺乏,技能掌握程度较低,急需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和考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三学生心肺复苏(CPR)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采用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对番禺区石器第三中学的384名高三年级学生进行CPR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在培训前后对其CPR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评估.结果 发现384名高三学生对CPR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普遍缺乏了解与认知.通过培训对比,其心肺复苏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由培训前的6%上升至培训后的96%,两组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心肺复苏操作技能考核的合格率为100%.结论 高三学生在培训前对CPR相关知识普遍缺乏了解,培训后全员通过考核,说明培训效果明显,建议尽早将CPR知识纳入学校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6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心肺复苏(CPR)操作培训考核调查,从中找出临床护理人员应用CPR技术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急救能力及复苏成功率。方法:考核先应用心肺复苏模拟人对60名临床护理人员培训,培训后进行心肺复苏技能考核,将考核中的问题记录并汇总分析。结果:通过CPR培训考核,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并能够熟练掌握CPR操作步骤。其中胸外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准确率及开放气道不到位考核效果欠佳,分别占13%、12%、35%。结论:每位临床护理人员都应掌握CPR急救知识及操作流程,但对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准确程度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应定期组织培训并考核。  相似文献   

5.
邱敏 《当代医学》2016,(22):163-164
目的:分析研究层次培训模式对临床护士技能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50名在岗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上述护理人员以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名。对照组采取常规培训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层次培训模式,对比2组临床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考核结果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对比2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护理操作水平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临床护理人员采取层次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护理操作合格率,同时也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故可在临床护士的日常培训工作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警务人员心肺复苏(CPR)培训的效果和意义。方法:对695名警务人员进行CPR培训,在培训前后对CPR进行考核合格率比较。结果:培训后CPR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合格率分别为98.8%和100%均明显高于培训前的11.2%和12.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培训,警务人员CPR知识明显提高,有利于提高院外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结合督查考核方式对急诊科护理人员CPR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参与CPR培训的急诊科护理人员4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培训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培训,培训组采取CPR技能培训结合督查考核的方式,培训结束后,统计2组护理人员对复苏体位、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连接等CPR技能各方面的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期间发生护理差错和收到患者表扬信的例数。结果:培训组护理人员在CPR相关技能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培训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收到患者表扬信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R技能培训结合督查考核方式可在短期内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CPR技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玉美 《吉林医学》2011,(5):987-988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培训中应用护理程序制定培训计划对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护理程序设计的CPR培训方案,先后对我院116名初级职称护士实施培训。在培训前,采用试卷调查和操作考核对受训者进行评估,了解其对CPR理论及操作的掌握程度。按调查结果将受训者分为浅认知组、中认知组、深认知组;技能掌握分为掌握组和未掌握组。结果:在CPR理论知识方面,深认知组的护士由培训前的11人增至培训后的105人;在CPR技能方面,掌握组的护士由培训前的3人增至培训后的107人。结论:应用护理程序设计的CPR培训方案能明显提高CPR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心肺复苏技能规范化操作培训的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仿真模拟人进行教学,60名临床医学专业(医学救援方向)应届毕业学生为学生组,28名急诊科低年资医师为医生组,30名临床不同科室护士长为护士长组,实施气管插管-除颤-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训练.培训前后均进行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并进行比较.结果 培训后3组受训人员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与培训前比较显著提高,理论知识水平也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心肺复苏技能考核总评成绩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仿真模拟人进行气管插管-除颤-徒手心肺复苏技能训练能够显著提高受训者的急救技术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体现中医护理辩证施护这一特点,开展了辩证施护工作,但因护理人员偏西轻中、中医药理论知识缺乏、不能正确对疾病进行分型,无法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疾病的饮食、用药、情志、起居而行对症护理。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中医药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水平得到提高,能够熟练掌握常见疾病的辩证分型,为辩证施护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培训前后分值统计分析,各种技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医务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产科医师、儿科医师、产科护理人员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方法和意义.方法:按照"七步流程图"分步讲解、考核,同时在培训前后采用问卷对不同职称的139名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知识和技能的调查,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前82.73%的医务人员没有参加过新生儿窒息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理论考试合格率从培训前的32.37%上升到100%,操作合格率从培训前的30%上升到10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规范培训是提高医务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知识与技能、降低我国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医护成组角色扮演心肺复苏(CPR)培训效果。方法采用医护成组角色扮演的方法对102例社区医务人员进行CPR培训,分别于培训前后对医务人员发放CPR相关知识、态度及院外现场施救意愿调查问卷,并进行急救理论和技能的考核,以便比较培训前后问卷得分及理论和技能考核合格率的差异。培训结束时发放培训效果反馈调查表,了解医护人员对培训的反应和感受。结果培训前后,社区医务人员CPR相关知识、态度及院外急救场合施救意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结束后急救理论和技能考核合格率分别由15.7%和2.0%上升为100%。结论医护成组角色扮演CPR培训可有效提高社区医务人员CPR相关知识和技术水平,改善其在院外施救时不自信的态度,减轻其在施救时的顾虑和担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全科医师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索对全科医师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的有效途径。方法对370名全科医师按照统一的教材和标准进行急救技能培训,内容包括急救技能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及模拟抢救演示训练,将培训前、后的考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培训后全科医师整体对急救技能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整体技术操作水平及模拟抢救演示考核合格率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应将全科医师急救技能培训纳入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形成定期的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全科医师的急救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4.
涂燕喜  林少珍  何芳 《河北医学》2010,16(9):1127-112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危重症抢救中的作用,以提高护士急救应急能力。方法:比较培训前后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护理操作、模拟演练的成绩、优良率和护理人员参与抢救时间及启动仪器使用时间。结果:经过培训后全科护理人员均能按照规范的要求,独立完成一人操作的急救技能,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护理操作、模拟演练的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培训后护理人员考核优良率显著高于培训前,护理人员参与抢救时间及启动仪器使用时间显著少于培训前,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在循证护理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业务水平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推动了护理队伍急救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乡镇医师对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培训现状,探讨提高乡镇医师心肺复苏知识、技能的对策。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32名乡镇医师在CPR培训前后进行调查。结果乡镇医师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合格率低,对CPR专题培训需求率高(92.4%),通过CPR专题培训,被调查人员在培训后对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的知晓率显著提高(P0.001)。结论乡镇医师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普遍缺乏。应加强基层医院医务工作者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建立一个CPR规范化培训及考核的模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刘海丽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525-1527
目的 改变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法,探讨以技能教师培训为主的新型培训、考核方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12年由传统方式进行培训的532人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由以技能教师为主的新型培训方法进行培训的546人设为实验组,对两组人员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考核优秀率由53上升为56.8%,合格率由41.2%上升为41.9%,不合格率由5.8%下降为1.3%.结论 以技能教师培训为主的科室培训、抽项考核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有利于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并使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达到规范化,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为保证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公众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平凉市崆峒区不同公众共160人,进行CPR问卷调查与CPR技能的培训。结果:培训前公众普遍缺乏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后,公众对CPR知识知晓情况、CPR技能操作测试及施救意愿程度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公众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普遍缺乏,培训能有效地提高公众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并有助于提高公众实施CPR的信心及意愿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级甲等医院护理骨干组成的志愿队对乡镇卫生院进行护理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从市区二甲医院的护理志愿者团队中选取优秀的护理骨干组建成“送技帮扶”志愿队,对乡镇卫生院护士长或护理骨干进行操作技能培训,由乡镇卫生院的受训者再对该院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三基”操作考核的合格率?结果:运用志愿者进行培训后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三基”操作抽考的合格率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运用“送技帮扶”志愿队对乡镇卫生院进行护理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乡镇卫生院护理  相似文献   

19.
组织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以学生社团为管理单位,深入疾病、事故多发的社区街道、中小学校,对包括中学生在内的社会民众进行以现场心肺复苏术(CPR)为主的急救技能培训.经考核受训者理论考试合格率达100%,操作考试合格率达81.3%.这种以医学生作为培训主体的急救普及培训模式,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黄庆娟  韦翠英  王菊廷  罗丹丹  敖艳凤 《广西医学》2012,34(8):1096-1097,1101
目的 探讨提高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技能、健康教育的水平.方法 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对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198名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正确掌握率,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内容掌握程度.结果 198名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接受培训后糖尿病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正确掌握率、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内容掌握程度较实施前提高(P<0.05).结论 对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可提高其对糖尿病病人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