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自身抗体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187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室检测患者的抗核抗体(ANA)、抗ds DNA抗体和抗ENA抗体谱。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湿热痹证、瘀热痹阻证、阴虚内热证和脾肾阳虚证4型,比较患者自身抗体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的联系。结果 4组证型间抗ds DN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86,P=0.000)。进一步做两两比较,风湿热痹证患者抗ds DNA抗体阳性率高于瘀热痹阻证和阴虚内热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320、20.739,P=0.000);4组证型间抗核小体抗体(Anu 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15,P=0.000)。进一步做两两比较,脾肾阳虚证患者Anu A阳性率高于风湿热痹证、瘀热痹阻证和阴虚内热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090、7.599、8.252,P=0.000、0.006、0.004);4组证型间抗U1RNP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49,P=0.083),实证组(风湿热痹证和瘀热痹阻证)与虚证组(阴虚内热证和脾肾阳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8,P=0.026)。结论抗ds DNA抗体、Anu A和抗U1RNP抗体可作为SLE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李炎梅 《华夏医学》2009,22(6):1067-1069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谱)各项阳性率和抗ds-DNA抗体检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的相互关系.方法:ANA谱采用免疫印迹法,同时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抗ds-DNA抗体.结果:38例SLE血清样本中,抗nRNP、抗-Sm、抗-SSA、抗-SSB、抗-PCNA、抗-ds-DNA、抗-Neukleosmone(核小体)、抗-Histone(组蛋白)、抗-Rib-Prot(核糖体P蛋白)、抗-Ro52均有阳性,其中以抗-ds-DNA阳性率最高.结论:多种自身抗体和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对诊断和治疗SLE有一定意义,可互补诊断,为疾病的预后判断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68例系统型红斑狼疮患者辨证分为热毒炽盛型、脾肾阳虚型、阴虚内热型、肝肾阴虚型4型,同时检测免疫学实验指标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经对比分析发现抗ds-DNA抗体、IgA、C3C4、γG在相关证中差异出现显著性(P<0.01或P<0.05),可作为辨证客观参考指标.ANA做为诊断指标在相关证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IgG、IgM各证间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对指导辨证分型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将54例SLE患者辨证分为热毒炽盛、阴虚内热、肝肾阴虚、脾肾阳虚4个证型,计算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检测抗核抗体谱、补体C3/C4、血沉、C反应蛋白、血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抗ENA抗体在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采用间接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对72例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抗ds-DNA、抗核抗体进行检测,免疫斑点法检测抗ENA抗体.结果 7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老年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88.9%,抗ds-DNA阳性率9.7%,抗ENA阳性率37.5%.抗核抗体荧光分型以核颗粒型为主.结论 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大理白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各种自身抗体的综合分析评价,为SLE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9例大理白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ANA16项),以51例抗核抗体谱结果阳性的其它病例作为对照.结果:抗ds-DNA和抗S m仅出现于SLE患者血清叶中;抗nRNP抗体在SLE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有三例治疗后复检的SLE患者抗核抗体谱结果阴性.结论:SLE患者女性为主;SLE患者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但抗ds-DNA和抗S m足SLE的特征性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敏感性比免疫印迹法高;SLE患者治疗缓解期自身抗体可转为阴性.  相似文献   

7.
罗斌  曾永龙  黄玮  韦彩成 《右江医学》2009,37(3):272-27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抗原抗体(抗ENA)及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价值。方法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抗ds-DNA抗体采用胶体金斑点渗透法检测,抗ENA谱采用免疫印迹法。结果SLE组ANA阳性率为94.44%,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63.33%,抗Sm抗体阳性率为50.00%,对照组中只有ANA的阳性率为6.67%,其他抗体均为阴性。结论AN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可作为检测SLE的标志性抗体,联合检测可避免因单项检测出现的漏诊情况,提高SLE的检出率,对病情的诊断分型、治疗、追踪和预后判定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AN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谱联合检测在诊断SLE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ANA、抗ds-D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ENA多肽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IBT)。结果 检测167例SLE患者,ANA阳性率为86.8%;抗ds-DNA阳性率为67.1%;抗ENA多肽抗体阳性率为71.9%,其中18例ANA为阴性而抗ENA多肽抗体为阳性。结论 AN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谱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具有互补性,并能提高检出率。对SLE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ENA多肽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抗ENA多肽抗体谱检测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中的应用,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抗ds-DNA,免疫印迹法(IBT)测定ENA多肽抗体,结果,抗ENA多肽抗体谱阳性率为71.9%,ANA阳性率为86.8%,抗ds-DNA阳性率为67.1%,抗ENA多肽抗体谱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方法简便,并与ANA检测互补提高诊断阳性率,对SLE的论断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ANA)与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谱检测结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A组,同期收集92例其他类型的自身免疫病患者为B组,收集体检正常健康人群86例为C组。综合比较3组的ANA与抗ENA抗体谱检测结果。结果 A组和B组的ANA与抗ENA抗体检测阳性率均高于C组(P0.05),在ENA抗体谱中,dsDNA、His、Sm、nRNP/Sm、Rib和Nuc在A组和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NA滴度为1/1 000、1/320、1/100时,A组和B组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C组(P0.05)。ANA、ENA抗体联合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89.74%。结论自身抗体联合检测能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确诊率,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抗原抗体(抗ENA)及抗双链DNA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ANA,采用胶体金斑点渗透法检测抗ds-DNA抗体,谱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ENA、抗Sm、抗nRNP/Sm、抗SS-A、抗SS-B、抗Scl-70、抗Jo-1。结果 SLE组ANA阳性率为70.8%,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47.5%,抗Sm抗体阳性率为37.5%,抗nRNP/Sm抗体阳性率为29.16%,抗SS-A抗体阳性率为26.66%,抗SS-B抗体阳性率为21.66%,抗Scl-70抗体阳性率为1.66%,抗Jo-1抗体阳性率为0%,对照组中只有ANA的阳性率为6.67%,其他抗体均为阴性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核颗粒型、核均质型、浆颗粒型、核仁型、着丝点型分别为62.4%、23.5%,10.6%,2.4%,1.2%。结论 AN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可作为检测的标志性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率,对病情的诊断治疗、追踪和预后判定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抗细胞膜DNA(cmDNA)抗体联合抗核抗体(A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海南省中医院检验科确诊的182例SLE患者为观察组,纳入同期确诊的85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为疾病对照组,包括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9例、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33例、脊柱关节病患者12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11例,纳入5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组对象ANA及抗cmDNA抗体,采用欧蒙印迹法测定抗史密斯(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结果 观察组抗cmDNA抗体、ANA、抗Sm抗体、AnuA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抗体对诊断SLE敏感性,ANA最高,其次为AnuA、抗cmDNA抗体,抗Sm抗体最低;特异性,抗Sm抗体和AnuA最高,其次为抗cmDNA抗体,ANA最低;阳性预测值,AnuA最高,其次为抗Sm抗体和抗cmDNA抗体,ANA最低;阴性预测值,ANA最高,其次为AnuA和抗cmDNA抗体,抗Sm抗体最低,上述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ANA、抗Sm抗体、AnuA阴性者,抗cmDNA检出率分别54.55%、64.54%和59.57%。抗cmDNA抗体并联常规方案诊断SLE的敏感性最高,抗cmDNA抗体串联ANA诊断SLE的特异性最高。结论 抗cmDNA抗体有助于检出ANA、抗Sm抗体及AnuA阴性的SLE患者,抗cmDNA抗体联合常规方案诊断SLE具备较可靠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 ANA、抗 ds-DNA 抗体及抗 ENA 抗体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7月收治的213例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 ANA、抗 ds-DNA 抗体及抗 ENA 抗体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AID 患者中 ANA、抗 ds-DNA 抗体及抗 ENA 抗体检测均有不同程度阳性率,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上述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ANA、抗 ds-DNA 抗体及抗 ENA 抗体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阳性检出率,对疾病的诊断、鉴别、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SLE患者外周血液系统变化与自身抗体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系统受损发生率与SLE病情活动程度及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分析191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1例SLE患者有82.20%(157例)出现血液系统损害,其中贫血占63.87%,白细胞减少占52.88%,血小板减少占30.37%。单系血细胞减少占33.51%,两系及两系以上受损占48.69%。血液系统损害组中,抗U1RNP抗体阳性率为40.13%,低于无血液系统受损组58.82%;抗心磷脂抗体(ACL)阳性率为24.84%,高于无血液系统受损组2.94%。单纯白细胞减少组和单纯血小板减少组ACL阳性率分别为23.81%和28.57%,高于无血液系统受损组2.94%。血液多系受损组抗ds-DNA抗体阳性率68.82%高于单系受损组48.44%。SLE活动组154例,非活动组37例,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率SLE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活动组抗ds-DNA抗体阳性率65.38%高于非活动组37.04%。结论:SLE血液系统受损与病情活动性无关:抗ds-DNA抗体和ACL可能参与了SLE血细胞破坏。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分析来探讨临床早期诊断的指标。方法 回顾性对 57例SLE患者的血液学特别是ANA ,抗ds-DNA及ENA谱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SLE贫血最常见占 73 .7%。ANA阳性占96 .5 % ,抗ds -DNA阳性占 57.9% ,ENA阳性占 66 .7%。而正常对照组均为 0 % (P <0 .0 1 )。结论 血液学及几种自身抗体检测异常对该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病情监测 ,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联合检测ANA、ENA及抗ds-DNA抗体对监控SLE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及金标渗滤法分别检测23例活动期和34例非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ENA多肽抗体谱及抗ds-DNA抗体。结果显示:活动期与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ANA、ENA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ANA抗体滴度、抗ds-DNA阳性率和滴度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核抗体、ENA及抗ds-DNA抗体的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ds-DNA)、核抗原抗体(ENA)的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测定68例SLE患者和76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群血清中的自身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以间接结合的放射性核素测定抗ds-DNA,以斑点法测定ENA。结果本文68例SLE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中,ANA、抗ds-DNA、ENA阳性率,分别为91.2%、72.1%、82.4%;特异性分别为71.4%、96.0%、79.3%。其中,ENA的检测包括6种,以抗Sm抗体为主,阳性率为42.6%,特异性为99.2%。3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7.1%,特异性为71.4%。结论在检测的3种自身抗体中以ANA敏感性最高,其他两种抗ds-DNA与抗Sm抗体特异性可达96%以上,不过敏感性低。3者联合检测可较大程度提高SLE检测阳性率,并且单独检测特异性时,特异性有显著差异,且3者具有明显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利  陈莉  朱川  丛贤滋  李晓峰  丁玉珍 《医学综述》2013,(20):3817-3819
目的 探讨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检测SLE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的检测采用免疫斑点金渗滤法;采用酶免疫斑点法检测6种特异性核抗原的自身抗体(抗Sm、RNP、SS-A、SS-B、Scl-70和JO-1抗体).结果 ①374例SLE患者中,IIFA检测ANA阴性31例,ANA阳性者343例(阳性率91.7%),主要荧光模式为核颗粒型、核颗粒/均质型;②抗Sm、RNP、SS-A、SS-B、Sc1-70、Jo-1、ds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5.0%、23.8%、50.5%、12.0%、0%、0.3%和43.8%.结论 ANA的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中自身抗体(ANA、AHA)、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的情况,以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 是否是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5年5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住院治疗的非哺 乳期乳腺炎患者78例,同时选择88例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外周血中自身抗体(ANA、AHA)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 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3、C4、总补体)情况。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免疫指标 的变化,自身抗体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非哺乳期乳腺炎组抗核抗体(ANA)阳性的有50例,占64.10%(50/78),其中荧光 模式以颗粒型和胞浆颗粒型为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非哺乳期乳腺炎组抗组蛋白抗体(AHA)阳性的 有28例,占36.00%(28/7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非哺乳期乳腺炎组IgA、IgM因子,C4、总补体升高,与 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异常,患者外周血自身抗体 ANA、AHA阳性率高,揭示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