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目的:研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酸激酶(CK)和空腹血糖(FBG)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糖尿病患者98例,按照有无发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分为无病变组36例,病变组62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HbA1c、CK和FBG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的血清HbA1c、CK、FB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变组的血清HbA1c、CK、FBG水平均明显高于无病变组;经直线相关性分析,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FBG水平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与CK水平呈正相关,HbA1c水平与CK水平呈正相关.结论:HbA1c、CK、FBG是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有效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对糖尿病诊断、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及与并发症的关系,及时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糖尿病患者(观察组)100例和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00例,两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分析HbA1c与FBG的关系,以及HbA1c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FBG及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bA1c水平升高,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两组之间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 检测血液中HbA1c水平对糖尿病患者诊断、血糖控制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小板参数及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时的意义.方法:采用SYSMEX血常规五分类血球仪XT2000i型对100例糖尿病微血管病患者、80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患者及80例健康成人进行PLT、MPV、PDW、PCT及SYSMEX公司糖化血红蛋白仪(HPLC-723 G7)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1)及日立7170A生化仪对空腹血糖(FPG)的联合检验.结果:有微血管病变组HbA1c1、PLT、MPV、PDW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及对照组(P<0.01);对照组的PCT与糖尿病患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A1c1与血小板参数的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血尿酸和甘油三脂水平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选择41例2型糖尿病(DM)大血管病变患者(A组),40例2型糖尿病(DM)无大血管病变患者(B组)均检测血尿酸(UA)、血脂、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C组)比较。结果A组患者UA、TG、FBG、HbA1c水平明显高于C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B、C组(P<0.01);B组FBG、HbA1c水平明显高于C组(均P<0.01)。认为血尿酸和甘油三脂水平异常升高与DM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可作为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高龄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95例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出现微血管病变分为:A组(有微血管病变)和B组(无微血管病变),对比两组的HbA1c、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PG),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和B组的FPG、2hPG及HbA1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A组FPG、2hPG及HbA1c亦高于B组(P<0.05).结论:HbA1c在有微血管病变的高龄2型糖尿病组中的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HbA1c可作为诊断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微血管病变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民 《吉林医学》2014,(9):1951-1951
目的:讨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对于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55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72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和空腹血糖(FBG)测定。结果:观察组无论是FBG的数值还是HbA1c的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对于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172例2型糖尿病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其中41例未发生微血管病变(NDMA),131例存在微血管病变(DMA)]和50例健康对照]糖化血红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HbA1c、hs-CRP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DMA组患者外周血中HbA1c、hs-CRP浓度显著高于NDMA组(P<0.05);糖尿病肾病(DN)兼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患者外周血HbA1c、hs-CRP的浓度高于DN组、DR组(P<0.05);DN组外周血HbA1c、hs-CRP的浓度与DR组患者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HbA1c检测用于诊断DM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3.9%)、阳性预测值(83.7%)、阴性预测值(68.0%)、可靠性(81.4%);hs-CRP检测用于诊断DM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7.6%),阳性预测值(97.6%)。结论外周血中HbA1c、hs-CRP检测有助于2型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诊断;HbA1c、hs-CRP浓度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2例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微血管病变分为有微血管病变组(30例)和无微血管病变组(42例),另外选取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均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对比3组的D-D、HbA1C浓度水平。结果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D-D、HbA1C浓度水平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D-D、HbA1C浓度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D-D、HbA1C浓度水平检测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C-肽(C-P)检测在2型糖尿病(DM)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237例DM患者的HbA1c,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BG),化学发光法检测C-P,并与197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组HbA1c和FBG高于对照组,FC-P和2h FC-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和C-P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开封市中医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A组,选择同期收治的40例的1型糖尿病患者(B组)和40例2型糖尿病患者(C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C肽和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 B组、C组HbA1c、FBG水平均高于A组,血清C肽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HbA1c、血清C肽水平较健康人群有明显差异,两种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围绝经期女性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围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依据有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检测两组的血脂、血压、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结果:病例组患者的病程、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1C、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年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体重指数、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FBG、LDL-C、HbA1C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DL-C升高和高血糖与围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验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及意义,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40例(研究组),与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分别进行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FBG、Hb 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及未合并视网膜病变组患者间Hb A1c水平存在差异,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检测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葡萄糖耐量(OGTT)联合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诊断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产检的175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将血糖正常的139名孕妇作为对照组、患有妊娠糖尿病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OGTT、HbA1c检查,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血糖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糖化血红蛋白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GTT+HbA1c检查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OGTT+HbA1c进行检测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微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0例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作为A组,30例2型糖尿病未发生微血管病变的患者作为B组,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C组,均给予三组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比较三组的最终检测结果。结果:A组HbA1c及hs-CRP指标水平较B组、C组高,且得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疑似微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患者检测后其HbA1c、hs-CRP指标结果显示异常,用于其病情确诊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65例糖尿病及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与65例正常成年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进行测定,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的HbA1c为(5.67±0.35)%,FBG为(4.88±0.56)mmol/L;糖尿病组的HbA1c为(9.68±3.12)%,FBG为(9.54±4.25)mmol/L;糖尿病伴有并发症的HbA1c为(13.52±1.85)%,FBG为(12.01±4.35)mmol/L;糖尿病无并发症的HbA1c为(7.4±0.65)%,FBG为(7.92±1.85)mmol/L,糖尿病患者的HbA1c与FBG呈显著正相关(P<0.01)。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HbA1c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对预防糖尿病极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方法 对123例健康人和156例2型糖尿病(DM)伴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UAER、HbA1c、FBG检测,并分析HbA1c、FBG与UAER的关系.结果 临床肾病组的HbA1c水平显著高于早期肾病组(P<0.05),且HbA1c水平越高,UAER也增加(P<0.05).但两组FBG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bA1c水平对判断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变化和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考虑作为监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损害发生、发展的重要备选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丁莺 《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502-2503
目的探讨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2例糖尿病患者和33例正常人对HbA1c、空腹血糖(FBG)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的HbA1c及FB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的HbA1c及FBG明显高于无糖尿病并发症者(P<0.01)。HbA1c随着血糖浓度升高而升高,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HbA1c含量有关。结论测定HbA1c对诊断糖尿病,评估血糖控制状况极为重要,适合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 b A1c)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发生并发症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75例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组H b A1c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H b A1c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组与2型糖尿病组FBG水平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HbA1c,有助于临床对并发症病变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郑州陇海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微血管病变组(70例)与无微血管病变组(70例)。以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70例作为对照组。3组患者均接受空腹血糖测定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微血管病变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无微血管病变组患者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可作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一项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何伶俐  杨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576-357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空腹血糖(FBG)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1c、GSP、及FBG检测并作眼底检查。其中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10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98例。结果:DR组HbA1c及GSP值明显高于NDR组(P<0.01),而FBG水平DR组与NDR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bA1c及GSP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现DR的指标,两者结合考虑更有助于DR的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