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近现代相关文献资料,笔者拟对经典名方中所用薄荷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及性味功效进行本草考证。经考证可知,历代主流以“薄荷”一名为正名,尚有多个异名,多源于方音讹传、产地及功效等。历代文献记载有薄荷、龙脑薄荷、胡薄荷、石薄荷、大叶薄荷、野薄荷、南薄荷等多个品种,经考证,其中薄荷、龙脑薄荷、野薄荷与今薄荷Mentha haplocalyx一致,为主流品种,龙脑薄荷为薄荷因产地形态而命名,石薄荷为石香薷Mosla chinensis,大叶薄荷为今藿香Agastache rugosa,南薄荷为皱叶留兰香Mentha crispata。薄荷自唐代以来便已广泛人工种植,至明清时期多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地,以江苏为道地产区。其品质以身干、无根、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古代薄荷常于夏秋采茎、叶,晒干,与现代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记载基本一致,古今薄荷常以生品入药。关于薄荷的性味功效记载,宋代以前均记载为味辛性温,至《履巉岩本草》始将薄荷订作“极凉”,可能早期认为与白苏、水苏、香薷及石香葇等性温药材外形相似,皆有辛散之功,故记载为性温,至清代后主流本草多记载为性凉,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薄荷味辛性凉,功效为消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古今功效记载基本一致。基于考证结果,建议开发含薄荷药材的经典名方时,选用M. haplocalyx为其药用基原,且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2.
薄荷挥发油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茎叶,薄荷在临床广泛应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其有效成分主要是薄荷挥发油。为了更充分、完全地提取挥发油,我对影响挥发油提取的诸多因素进行考察,经筛选优化得到了较佳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3.
<正>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干燥地上部分。薄荷主要成分有挥发油、氨基酸、黄酮和酚酸。现代研究表明,薄荷具有解热发汗、镇静镇痛、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功效,且酚类成分(黄酮和酚酸)为其抗病毒抗菌抗炎的主要的有效成分[1-2]。为了保证薄荷饮片生产的质量管理和临床用药的  相似文献   

4.
薄荷为临床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疏风散热、清利头目、理气解郁等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性混合物、多酚类、萜类、黄酮类、酚酸等。药理研究证实,薄荷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镇痛、抗氧化、抗生育等作用。目前对薄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薄荷油,对薄荷有效成分的结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尚不完善,其在胃肠道和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药理作用也未得到有效证实。未来可从以上几点出发设计实验以完善薄荷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味辛性凉,无毒。全草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薄荷醇、薄荷酮、樟烯、柠檬烯等。具有发汗解表、清暑化湿、辟秽气、清头目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痛、  相似文献   

6.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特殊的清凉香气(含薄荷脑).近年来混杂现象较多.有几种无薄荷的清凉香气但外观形状和薄荷相似的品种作薄荷使用,使薄荷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安徽省阜阳地区药材站调给佛山市医药商业总公司的一批薄荷外观和薄荷相似,但绝大部分没有薄荷的特殊清凉香气,并且有一种特异的辛辣气味.样品经安徽省药检所检验,结果:“本品检验结果不符合  相似文献   

7.
薄荷为常用中药,也是感冒片、半夏露等中成药的重要原料。近六年来,江苏省海门县农科所从“海香一号”选育出薄荷新品种“海选”。其原油质量超过了目前主要栽培品种“73-8”薄荷,含脑量可增加2~4%。左旋薄荷醇能高出5~7%,旋光度在-37度以上,含酯量在  相似文献   

8.
薄荷田化学除草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本欣 《中药材》1999,22(1):5-6
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为我国民间常用中草药。全草具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头痛感冒、咽喉肿痛等疾病。由薄荷提炼的薄荷油是医药、食品、饮料的重要原料,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产量居世界首位。广东省气候温和、降雨量大、土壤肥沃,适应薄荷生长。近几年有许多农户种植,形成一定规模。 薄荷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在广州11月份移栽,第二年4~5月进入生长旺季,5~6  相似文献   

9.
以薄荷为例总结金世元教授基于"认-制-配-用"学术思想的调剂关键技术。以历代本草文献及医家对薄荷性状、基原、产地、品质、炮制及临床应用的记载和论述为基础,提出基于金世元"认-制-配-用"中药调剂学术思想的薄荷调剂技术,包括"认"——薄荷的性状及道地品质鉴别技术,"制"——薄荷的炮制加工技术,"配"——薄荷的临床调剂技术,"用"——薄荷的合理用药技术,即涵盖道地属性及性状鉴别、临床炮制、临床调剂、含薄荷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四大核心要点,以促进薄荷的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其味辛,性凉,归肺、肝、胆经,功效疏散风热、利咽透疹、疏肝解郁、清利头目,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之一。从古至今薄荷倍受广大医家的青睐,其应用可见于众多本草方药文献中。薄荷本身功用良多,其与不同的药物配伍,作用及应用亦各异。本文从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祛风止痒、疏肝行气、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破血止血、止痢、消肿止痛等方面论述薄荷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以资同道临证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曹明成 《中药材》1991,14(12):23-24
薄荷为常用中药,其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过去对其混伪品的报道很少。笔者1991年在安徽省薄荷主产区滁县地区进行中药质量调查时,发现基层药材收购点收购的薄荷中,常掺有一些混伪品。这些混伪品大多系唇形科植物,其生境分布、植物形态、药材特征均与薄  相似文献   

12.
薄菏挥发油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璠 《中医研究》2002,15(6):26-27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茎叶 ,薄荷在临床广泛应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 ,其有效成分主要是薄荷挥发油。为了更充分、完全地提取挥发油 ,我对影响挥发油提取的诸多因素进行考察 ,经筛选优化得到了较佳的提取工艺。1 仪器与试药UV -2 2 0 1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产品 ) ;薄荷购自河南省药材公司 ,经鉴定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茎叶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2 方法与结果2 1 挥发油的提取根据文献查阅结果和生产实际 ,我们采用先温浸再蒸馏的方法 ,即称取薄荷 1 0 0g,按表 1规定的条件进行提取 ,…  相似文献   

13.
薄荷蝉蜕均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发热、无汗、头痛等。宣肺透疹,用于麻疹未透,斑疹初起等。薄荷为较强的辛凉疏散风热药,发汗作用亦强。此外尚能疏肝解郁,解暑辟秽,祛风止痒。蝉蜕既可祛外风以疏散风热;又能祛内风以定惊解痉。薄荷、紫苏、藿香、荷叶(梗)均能芳香化湿,疏散外邪。然四药之叶(薄荷叶、苏叶、藿香叶、荷叶)发散作用均强于其梗(薄荷梗、苏梗、藿香梗、荷梗)。且四药之梗皆略能理气宽中。薄荷荷叶(梗)性凉,薄荷芳  相似文献   

14.
晴、雨天不同时刻采割薄荷中薄荷油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辛凉 ,具散风热、清头风之效。薄荷油为其有效成份 ,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临床疗效。采摘时间的不同对薄荷油含量影响很大 ,夏秋季茎叶茂盛或花开 3轮 ,睛天 1周后的上午 8时~下午 2时采割的薄荷中挥发油含量最高 ,雨天则含量甚微 ,说明薄荷采收时刻的重要性。1 仪器和材料1 1 仪器  10 0 0ml的硬质烧瓶、挥发油测定器、回流冷凝管。1 2 材料 薄荷 ,采自本地区山上野生 ,按药用植物学分科检索表检索鉴定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的干燥茎叶。2 方法和结…  相似文献   

15.
薄荷,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南北均产,而尤以江苏太仓、江西吉安产者著名,产量居世界第—位。薄荷为药食两用食物,位列卫生部批准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中医认为,薄荷性味辛、凉,入肝、肺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解表透疹之功,为中医常用的发汗解热剂。《本草纲目》言"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清风散热。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为要药"。《用药法象》言其可"清头风,除风热"。《医余星》记载"薄荷通  相似文献   

16.
清眩片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赟  刘洪梅  江周虹  田景奎  程翼宇 《中成药》2006,28(11):1662-1663
清眩片由川芎、白芷、薄荷、荆芥穗、石膏五味药材加工而成。功能散风清热,用于治疗风热、头晕、目眩、偏正头痛、鼻塞牙痛。荆芥穗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 izonepeta tenu ifoliaB riq.)的干燥花穗。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 entha hap lo-calys)的干燥地上部分。清眩片制备原工艺是将提取所得的挥发油直接喷在颗粒上,在放置过程中挥发油容易大量散失,影响疗效。本实验优选混合挥发油提取工艺并进一步采用包合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包合[1-3],旨在降低挥发油损失,增强疗效。本文首先优化薄荷、荆芥穗混合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  相似文献   

17.
吉安太和等县为我省主产薄荷的地区,尤以吉安白沙值夏一带群众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为发展我省中药生产,特将在吉太一带调查的栽培经验介绍如下: 一、选用良种:当地薄荷大致可分为两种品种,一是小叶种,一是大叶种,小叶种生长较旺,茎叶繁茂,产量高,油分也高,特别是油的质量很好,在伏天也能结晶;大叶种产量低,油分低,油的质量也较差,不易结晶,故当地农民多栽培小叶种。解放前由于耕作管理不善,每亩约收干茎叶400斤左右,可蒸馏薄荷油1.2斤,目前一般可收干茎叶600斤左右。二、培育壮苗:薄荷为宿根植物,一般多用根进行繁殖。培育壮苗首先是选留好薄荷兜,卽在头年秋季选择生长良好产量较高的薄荷,收获时齐地面割去茎叶,保留地下部分,并略复土壅兜保护越冬供来年  相似文献   

18.
薄荷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援虎  刘颖  胡峻  石任兵  郭亚健 《中草药》2006,37(4):512-514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 entha hap loca lyxB riq.的干燥地上部分,是一味常用解表中药[1]。目前国内外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集中在挥发油部分,而对其非挥发性成分报道较少[2,3]。在对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的研究中发现,薄荷对该有效部位群中的总酚类化合物贡献最大[4],因此对薄荷中的酚类成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从中分离鉴定了10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5,6,4′-三羟基-7,8,二甲基黄酮(Ⅰ)、5,6,4′-三羟基-7,8,3′-三甲氧基黄酮(Ⅱ)、5,6-二羟基-7,8,3,′4′-四甲氧基黄酮(Ⅲ)、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Ⅳ)、5,3′-二羟基-6…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的无氧微波辅助方法提取中药挥发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小兵  李瑾  马斌  喻彦林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7):2329-2333
目的:将单向阀应用于微波提取中,使用真空泵抽出提取体系内的空气,制造无氧环境以提取植物中的挥发油,并考察其与常压微波提取法的优劣.方法:以莪术和薄荷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向阀-无氧微波提取法(check valve&nonoxygen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CVNO-MAE)和微波无溶剂提取法(solvent free microwave extraction,SFME)提取莪术和薄荷挥发油,采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CVNO-MAE和SFME所提取的莪术挥发油中总的烯类物质含量分别为48.22%,27.42%,含氧化合物质量分数分别为45.53%,62.38%.CVNO-MAE和SFME所提取的薄荷挥发油中总的烯类物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3.53%,9.15%,含氧化合物质量分数分别为82.74%,89.57%.单向阀-无氧微波提取法提取的莪术和薄荷挥发油中含氧化合物含量皆低于微波无溶剂法.结论:真空微波提取法兼备了微波加热的快速及真空条件下无氧萃取的优点,单向阀的使用,有效地阻止了挥发油易氧化成分的氧化,是一种可行的无氧微波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野生薄荷、家种薄荷、苏薄荷及市场销售薄荷共四种经性状认定、显微结构分析、挥发油含量测定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其质量评价依次为家种薄荷、野生薄荷、苏薄荷及市售薄荷。同时研究发现:影响薄荷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药材的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以及包装贮存等因素。另外本文还从药材包装及可持续发展类似药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