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三维超声不同成像方式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不同成像方式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透明成像技术及三维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对79例胎儿进行三维重建。所用仪器为NAS2000,SONOG60S,Voluson730D三维超声成像系统,探头为凸阵容积探头,频率为3.5MHz。【结果】三维超声表面成像可显示含液体的病变或组织结构内部的细微特征,对被液体包绕的组织结构利用表面成像模式能显示感兴趣区域的外部结构特征;三维超声透明成像可立体地显示实质性脏器内部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胎儿的脊柱、肋骨等结构可完整连续显示;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成像可清楚显示胎儿脐带的立体形态及空间关系。【结论】三维表面成像可以提供较二维超声更为丰富的灰阶信息,三维透明成像技术(最大回声模式、最小回声模式、混合模式)的出现丰富了三维超声的临床应用范围,三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提供较二维超声更多的血流信息,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前景。  相似文献   

2.
静态结构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利用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对62例患者进行三维重建,所用仪器为Medison/Kretz公司产Voluson530D三维超声成像系统。探头为凸阵三维容积探头,频率3.5/5.0MHz。结果:三维超声表面成像可显示含液性病变或组织结构内部感兴趣区或内壁结构的细微特征;对被液体包绕的组织结构利用表面成像模式能显示感兴趣区域的外部结构特征,包括轮廓、边缘、形态、表面光滑或细腻程度等指标。结论:三维超声表面成像可以提供较二维超声更为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3.
肝内血管结构的三维超声成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实质性脏器内血管结构的三维超声重建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对10例正常肝脏和9例异常肝脏的肝内血管进行三维超声重建,所用仪器为韩国Medison公司的KretzVoluson530D三维超声成像系统,探头为三维容积探头,频率3.5~5.0MHz。重建模式选用透明成像最小回声模式、表面成像模式及混合模式。结果用透明成像最小回声模式重建的肝内血管三维图像,其血管树连续性好,无中断现象;可显示末端细小的分支或属支;血管形态规整,边缘平滑;血管间空间关系明确;能整体显示肝内大血管,类似其真实解剖关系。透明成像模式与其它成像模式如与X线模式或表面模式组合,能同时识别肝内血管结构与周围病变组织的空间毗邻关系。用表面成像模式重建的血管三维图像,可清晰显示血管的内腔及其内壁结构特征,并可显示血管分叉处的开口。结论肝内血管的三维重建将对肝内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三维超声成像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本文利用不同的三维超声重建模式重建部分肝胆疾病的三维图像,旨在探讨三维超声的重建方法及其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描述了部分肝胆疾病的三维超声图像特征。所用仪器为Volu-son530D三维超声成像系统,探头为三维容积探头,频率3.5/5MHz,重建模式选用表面成像模式及透明成像模式。结果表明:(1)用表面成像模式,可清晰反映病变组织的外观形态、轮廓大小及表面细微结构特征,如肝硬化、肝癌、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2)用透明成像最小回声模式重建的肝内血管及扩张的胆管的三维图像,其血管树或胆管树连续性好,管道间空间关系明确,可显示末端细小的分支或属支,并可显示肝内血管或胆管的异常走行及异常通道。该模式与X线模式组合,能显示肝内血管或扩张胆管与病变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可显示引起胆管扩张病理因素的位置及其与远端胆管的空间关系。因此,三维超声重建可为肝胆疾病提供较二维超声更为丰富的信息,对全面了解病情、明确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实质性脏器内血管结构的三维超声重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研究对10例正常人的肝肾和5例肾移植患者的移植肾内血管结构进行了三维超声重建。所用方法包括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和能量图,磁场空间定位自由扫查及透明成像技术。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或能量图可很好地显示脏器内各级血管分支内血流。磁场空间定位自由扫查使二维图像采集过程方便灵活,可对肝肾等体积较大且位置特殊的脏器实施一次性大范围扫查采样。透明成像方法可淡化实质性组织结构的灰阶信息,显示脏器内部的血管结构。动态显示更有利于观察脏器内血管结构与周围组织结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因此,将上述几种新技术有机结合,可对实质性脏器内血管结构进行三维重建,为疾病的诊断或治疗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利用最小回声透明成像对肝脏内部结构进行三维重建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研究对10例正常人及10例不同肝病患者的肝脏内部结构进行了三维重建。所用仪器为Voluson530D。三维容积探头用于采集二维组织灰阶图像,利用最小回声透明成像模式对肝脏内部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结果显示最小回声三维透明成像可显示肝脏内部结构:1)无回声血管结构:显示肝静脉,门静脉,各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血管结构病变;2)扩张胆管:显示扩张胆管的立体形态,及其与有关病变(如结石和肿瘤)的空间位置关系;3)低回声肿瘤(如肝癌)和无回声囊性占位病变:显示有关病变的立体形态、大小及其与血管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据此结论,最小回声三维透明成像能很好地显示肝脏内部结构的立体形态、为有关疾病的诊断或治疗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静态结构三维超声成像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77,自引:5,他引:77  
为探讨静态结构三维超声成像的基本方法和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对135例各种不同病例的有关脏器或病变进行了三维图像重建。采样方式包括机械驱动平行扫查和扇形扫查以及磁场空间定位自由扫查。结果表明三维超声成像在以下方面显示出其临床应用价值:①对含液性结构和病变可显示其立体形态,内部结构和内壁特征;②对被液体环绕的结构和病变,可清楚显示其表面特征;③采用连续平行切割,灰阶阈值调节或透明成像等方法显示实质性脏器内部结构的形态和空间位置关系;④利用血流的彩色多普勒能量信息显示正常组织或病变的血管结构和立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因此,三维超声成像可为疾病的诊断或治疗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实时三维超声:胎儿心脏成像的新视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三维超声包括实时三维和动态延时三维技术,有多种成像模式,包括正交三平面、超声断层显像、表面成像、透明成像、反转成像、最小投影模式,恰当地应用不同的成模式,可为临床提供更多有关结构和(或)血流的诊断信息。三维图像直观,并可离线分析、远程会诊,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领域,实时三维超声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三维超声成像在产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在产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表面成像、透明成像、多平面成像模式及经腹三维容积探头对部分中晚期妊娠的胎儿进行三维超声成像。结果 三维超声表面成像可直观反映胎儿体表结构的表面细微特征、立体形态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对胎儿面部、外生殖器、脐带、肢体等的评价有较高价值; 透明成像模式则能显示胎儿体内的骨性结构(肋骨、脊椎等)而不受其复杂曲率变化的影响, 成功率达100% ; 多平面成像模式则可对感兴趣区进行多角度的观察。结论 三维超声可作为二维超声的有益补充在产科发挥较大的作用, 可望提高对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三维超声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本文利用三维重建模式对30例泌尿系统疾病进行了三维重建,以此探讨超声三维方法及其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对部分泌尿系统疾病的三维图像进行了描述。方法:所用仪器为Volu-son530D三维彩色超声诊断系统,探头为三维容积探头(SVAW-3-5),频率范围1-8.5MHz。重建模式选用表面成像模式、透明成像模式及混合模式。结果:结果表明表面成像可用于前列腺、膀胱肿瘤、膀胱结石的三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胎儿肢体畸形成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表面成像及透明成像方法,对15例产前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发现或疑为胎儿肢体畸形的病例,进行三维超声成像检查,比较二维、三维图像提供畸形的部位及细节的准确性。结果15例均能进行三维扫查,并得出表面或最大透明图像,经产后证实二维超声对病变部位及细节判断准确者分别为12例(80.0%)和10例(66.7%)。而三维超声判断准确者分别为14例(93.3%)和13例(86.7%)。1例胎儿并指畸形二维、三维均漏诊。结论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方式能够反映肢体畸形的外貌特征,采用最大透明成像方式,能够了解畸形肢体的骨骼数量和形态改变。三维超声对胎儿肢体发育异常的病变部位及细节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是二维超声的重要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12.
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宫内节育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宫内节育器152例,首先使用二维超声进行矢状切面及冠状切面的检查,然后开启三维功能进行子宫及宫内节育器观察范围的三维超声表面模式和透明模式取样。结果152例宫内节育器三维图像透明模式取样完整显示率100%(152/152),表面模式取样完整显示率96.05%(146/152),二维超声完整显示率42.76%(65/152)。结论三维超声透明模式和表面模式合并使用探测宫内节育器有助于宫内节育器异常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Render模式与Omni view模式)两种成像模式诊断子宫畸形的准确性,筛选出更适用于临床诊断的超声检查方法与成像模式。 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临床检查拟诊为子宫畸形的159例患者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在Render及Omniview两种成像模式下分别对患者子宫三维容积图像进行子宫冠状面的重建,并作出定性和分型诊断。与宫腔(腹腔)镜、磁共振成像或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结果对照,对子宫畸形患者二维及三维超声(Render模式与Omni view模式)诊断准确性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与宫腔(腹腔)镜、磁共振成像或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结果对照,三维超声Render模式(78.6%,125/159)和Omni view成像模式(81.8%,130/159)诊断子宫畸形的符合率均高于二维超声(52.8%,84/1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ender模式:χ2=23.465,P<0.01;Omni view模式:χ2=30.234,P<0.01)。 结论三维超声两种成像模式对子宫畸形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二维超声,两种成像模式均可用于子宫畸形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成像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后进行三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重建图像与二维超声图像对比,确定是否可以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结果:所有患者可以准确地显示梗阻水平,三维最小透明模式可清晰地显示扩张的胆管树结构,包括肝内胆管、肝总管、胆囊以及胆总管。三维最小透明模式与X线模式组合,可显示扩张的胆管与病变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结论:三维超声重建可以更客观地显示胆管解剖,能够提供较二维超声更丰富的信息,对明确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儿三维超声骨骼成像技术、胎儿磁共振成像(MRI)及引产后三维螺旋CT(3-HCT)在并腿畸形胎儿下肢骨骼异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胎儿超声骨骼成像技术与磁共振成像对7例并腿畸形胎儿进行分型诊断,并与引产后胎儿三维螺旋CT及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三维超声骨骼成像技术、MRI、三维螺旋CT在并腿畸形胎儿下肢骨骼异常产前与产后诊断中的应用结果。结果与终止妊娠后三维螺旋CT及病理检查结果对照,产前三维超声骨骼成像均正确显示7例并腿畸形胎儿(6例单胎,1例联体双胎)下肢股骨异常、胫腓骨异常及单足6例,无足1例。其中绒毛和(或)脐血染色体检查(5例)与生后病理检查提示男性3例,女性4例。根据Stocker并腿畸形分型标准,产前与引产胎儿标本影像学检查诊断并腿畸形Ⅲ型1例;Ⅳ型2例;Ⅴ型3例;Ⅵ型1例。7例胎儿MRI正确显示股骨异常4例、胫腓骨异常1例,足异常均未显示。结论产前三维超声骨骼成像技术与产后三维螺旋CT骨骼成像技术均为胎儿骨骼异常影像诊断新技术,可清晰显示胎儿骨骼声像,对下肢畸形胎儿正确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A noninvasive, multimodal photoacoustic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PAT/OCT) scanner for three-dimensional in vivo (3D) skin imaging is described. The system employs an integrated, all optical detection scheme for both modalities in backward mode utilizing a shared 2D optical scanner with a field-of-view of ~13 × 13 mm(2). The photoacoustic waves were detected using a Fabry Perot polymer film ultrasound sensor plac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kin. The sensor is transparent in the spectral range 590-1200 nm. This permits the photoacoustic excitation beam (670-680 nm) and the OCT probe beam (1050 nm) to be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sensor head and into the underlying tissue thus providing a backward mode imaging configuration. The respective OCT and PAT axial resolutions were 8 and 20 μm and the lateral resolutions were 18 and 50-100 μm. The system provides greater penetration depth than previous combined PA/OCT devices due to the longer wavelength of the OCT beam (1050 nm rather than 829-870 nm) and by operating in the tomographic rather than the optical resolution mode of photoacoustic imaging. Three-dimensional in vivo images of the vasculature and the surrounding tissue micro-morphology in murine and human skin were acquired. These studies demonstrated the complementary contrast and tissu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each modality for high-resolution 3D imaging of vascular structures to depths of up to 5 mm.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clude characterizing skin conditions such as tumors, vascular lesions, soft tissue damage such as burns and wounds,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such as dermatitis and other superficial tissue abnorma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