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硬膜外阻滞对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全麻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全麻组(A组)和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每组30例。观察全麻苏醒期血压、心率变化,术毕恢复时间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结果 A组苏醒期MAP、HR较术中明显升高,B组苏醒期MAP、HR较平稳,术毕恢复时间及VAS评分均优于A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可抑制全麻苏醒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苏醒平稳、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陈宏福  张瑞东  高宝斌 《浙江医学》2016,38(16):1351-1353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每组63例。记录两组患者二氧化碳气腹前(T1)、气腹后10min(T2)、30min(T3)、拔管后5min(T4)的SBP、DBP、HR、MAP、SpO2以及子宫松弛度等级、全麻用药量、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结果B组T2、T3、T4时SBP、DBP、HR、MAP均低于A组(均P<0.05)。A、B组子宫松弛度优良率分别为69.84%、93.65%,B组高于A组(P<0.05)。B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消耗量均少于A组(均P<0.05),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A组(均P<0.05或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胸部手术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0例老年Ⅰ-Ⅱ期高血压病人择期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每组20例。观察两组: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维持麻醉用药量以及术后拔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SBP、DBP、HR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术后A组SBP、DBP、HR均明显高于麻醉前值(P<0.01),B组同期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B组惠耆术毕到恢复至各清醒指标的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胸部手术可增加患者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减少麻醉维持用药量及缩短麻醉清醒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各时点的SBP、DBP、HR的变化,术中肌松效果,躁动及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气腹后1h两组SBP,A组的DBP明显高于气腹前(P<0.05),A组的SBP、DBP明显高于B组(P<0.05),气腹后2hA组SBP、DBP明显高于气腹前和B组,术毕两组患者SBP、DBP均恢复正常。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患者呼吸循环较平稳,麻醉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50例直肠癌病人,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的效果。方法50例病人,ASAⅡ~Ⅲ择期成人手术,年龄30-75岁,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每组25例。观察记录麻醉用药量,入室时,出室时,插管后,术中,术毕拔管时MAP,HR,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术后镇痛效果。结果两组麻醉用药量差异显著,A组明显少于B组,MAPA组低于B组,苏醒及拔管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术后镇痛效果A组优于B组。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直肠癌手术具有麻醉效果确切,用药量少,便于管理,苏醒快,拔管时间提前等优点,且便于术后硬膜外镇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50例直肠癌病人,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的效果。方法50例病人,ASAⅡ~Ⅲ择期成人手术,年龄30-75岁,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每组25例。观察记录麻醉用药量,入室时,出室时,插管后,术中,术毕拔管时MAP,HR,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术后镇痛效果。结果两组麻醉用药量差异显著,A组明显少于B组,MAPA组低于B组,苏醒及拔管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术后镇痛效果A组优于B组。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直肠癌手术具有麻醉效果确切,用药量少,便于管理,苏醒快,拔管时间提前等优点,且便于术后硬膜外镇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拔管期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肝胆外科及普外手术的50例患者,ASA I-II级,随机分为两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A组),单纯全麻(B组).A组关闭腹腔时停止全麻药,硬膜外注入2%利多卡因3~10 ml后择机停机控呼吸,B组关闭腹腔后逐渐减慢全麻药滴速、择机停全麻药及机控呼吸,观察关闭腹腔时(T0)、吸痰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及拔管后10 min(T4)的MAP、HR.观察关闭腹腔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质量.结果 B组MAP、HR在吸痰及拔管时较关闭腹腔时明显升高(P<0.05),A组无明显升高,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苏醒质量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很好地抑制拔管期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在胸部及上腹部手术中患者生命体征、术中用药量及术毕拔管时间的比较。方法40例手术患者,ASA(I~II)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为单纯全麻组,B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组。术中分别监测并记录SpO2、HR、MAP、ECG、FiO2、PET-CO2、芬太尼、维库溴铵用量及术毕拔管时间。结果A组、B组术前、术中HR、MAP无明显差别(P〉0.05),但B组较A组插管后生命体征更趋于平稳(P〈0.05),全麻用药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苏醒快(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较单纯全麻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全麻用药量明显减少,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9.
郑小东 《中外医疗》2010,29(14):99-99
目的观察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胸腔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胸腔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全凭静脉麻醉组。连续监测SBP、DBP、MAP及HR。结果 A组SBP、DBP、MAP及HR均较B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胸腔手术时机体应激反应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0.
刘坡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328-3329
目的探究硬膜外麻醉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拔管血压及心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舞钢公司总医院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硬膜外麻醉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血压与心率(HR)变化及麻醉前、气腹后30 min、拔管前5 min、拔管即刻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结果气腹后30 min、拔管前5 min、拔管即刻观察组患者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ΔHR、ΔSBP、Δ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于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拔管血压及心率变化,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1.
林毅 《重庆医学》2005,34(4):538-539
目的比较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时对血流动力学、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情况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8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分为全麻组(A组)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A组采用氟芬合剂、依托咪脂和维库溴铵静脉注射诱导,芬太尼、氨氟醚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B组则先行T7~8硬膜外腔穿刺置管,观察无全脊髓麻醉征象和待阻滞平面出现后,采用与A组相同的方法诱导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方法同A组,但术中每隔1h经硬膜外导管间断给予1.5%利多卡因5ml.观察麻醉前、气管插管时、切皮时、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用药情况、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术后24h随访情况.结果(1)与全麻相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病人手术期平均动脉压、心率平稳,差异非常显著(P<0.01);(2)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少于全麻组,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1);(3)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病人术毕到疼痛开始时间比较长,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全麻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开胸手术优越于全麻.  相似文献   

12.
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复合全身麻醉(全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3月收治的60例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气腹后20~30 min,pH值、PaCO2与气腹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SBP、DBP、HR变化及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硬膜外麻醉组1例出现短暂呼吸抑制,3例术后出现头昏,30 min后自行消失。结论: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更适合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尤其在防止低血压、控制患者二氧化碳蓄积方面明显优于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实际价值,探讨其麻醉效果以选择最佳方案应用在临床中。方法选取42例妇科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单纯全麻,观察组行全麻复合硬度外麻醉,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率、动脉压及子宫松弛优良率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麻醉后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麻醉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分别为(70.8±11.2)次/分钟、(84.3±8.2)mmHg,对照组分别为(79.1±10.5)次/分钟、(90.7±11.9)mmHg(P<0.05);观察组子宫松弛的优良率是90.5%,对照组子宫松弛的优良率是66.7%(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与单纯全麻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更好,患者苏醒时间短、用药少,且显著提升子宫松弛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郑铭陟  李李 《海南医学》2010,21(5):52-54
目的 比较单纯全麻与硬膜外联合全麻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将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20例)和硬膜外联合全麻组(GE组,20例)。术中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和气道压;测定患者麻醉前、气腹后20 min及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 3个时点的血糖浓度及血气;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术中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和术后肺部感染率。结果 与GE组比,G组在气腹后20 min 和拔管后5 min时HR及MAP均显著增加(P〈0.05)。气腹后20 min时两组气道压和血糖水平均升高,但G组升高较明显(P〈0.05)。血气分析在气腹后20 min时两组HCO3^-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G组比,GE组病人术中麻药用量少,术后苏醒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术后肺部感染率低(P〈0.05)。结论 硬膜外联合全麻用于腹腔镜手术时对循环和内分泌影响小,肺部感染率低,是一种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全麻)在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联合组)和全麻组,各60例。联合组选L2-3或L3-4间隙,用腰硬联合穿刺套件行腰硬联合阻滞;全麻组行快诱导气管插管全麻,微量泵静脉持续输入丙泊酚、芬太尼。在麻醉前、麻醉后5 min、术毕及术后1、6、12、24 h时,监测2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并比较2组患者在接受相应麻醉时的舒适度、术后VAS评分及麻醉费用。结果:联合组在麻醉操作过程中患处疼痛率明显高于全麻组(P0.01);术中2组生命体征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联合组术中血压、心率均低于静脉全麻组(P0.01),直至术后12、24 h,2组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脉搏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VAS评分在术后6 h内明显低于全麻组(P0.01),6 h后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麻醉费用明显低于静脉全麻组(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静脉全麻用于髋部手术时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在开胸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开胸手术病人115例,ASAⅠ-Ⅲ级,随机分成硬膜外复合全麻组(A组)58例,单纯全麻组(B组)57例。A组选取L5-6或T6-7行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全麻诱导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4-6μg/kg,维库溴铵0.1mg/kg,插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术中维持采用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0.2%地卡因,根据麻醉深度调节安氟醚浓度。B组诱导同A组,维持采用安氟醚、芬太尼,两组均间断给予肌松剂。比较两组病人麻醉期间血压、心率的变化,麻醉药用量,术毕苏醒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拔管时血压、心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麻醉药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术后苏醒时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用于开胸手术安全有效,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硬膜外阻滞 (epiduralblockade ,E)加气管内浅全麻 ( generalanesthesia,G)与单纯气管内全麻 (G)在上腹部手术中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 5 0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记录两种不同麻醉方法下患者围术期血压 (BP)、心率 (HR)、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及麻醉用药量、清醒时间的变化。结果 前组 (E G组 )围术期的血压、心率稳定 ,与后组 (G组 )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且前组全麻用药量少、清醒时间短 ,与后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硬膜外阻滞加气管内浅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 ,术中不但血流动力学稳定而且麻醉用药量少 ,清醒迅速完全  相似文献   

18.
硬膜外和全麻期间体温变化对氧摄取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与全身麻醉时,腹部手术患者术中的体温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氧摄取量的影响。方法 82例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硬膜外麻醉组(Ⅰ组)、全身麻醉组(Ⅱ组)。Ⅰ组的硬膜外阻滞平面控制在T4~S2水平。Ⅱ组应用芬太尼0.2mg、咪唑安定2~3mg、丙泊酚1~1.5mg/kg、维库溴铵0.1mg/kg行诱导插管,吸入异氟醚并静脉泵入丙泊酚加芬太尼的混合液维持麻醉,间歇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术中持续监测记录血压及心率、食管下段温度(Te)、大腿内侧皮肤温度(Ts)、氧吸入和呼出浓度、呼气末CO2分压。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及心率均较平稳。Ⅰ组中食管下段温度于术后80min时降至最低点(P〈0.05),大腿内侧皮肤温度呈持续升高的趋势。Ⅱ组中食管下段温度于术后40min时降至最低点(P〈0.05),大腿内侧皮肤温度与食管下段温度变化趋势相似。术中Ⅰ组和Ⅱ组随着中心体温的下降,氧摄取量均较术前减少,但Ⅰ组中合并有寒战的患者氧摄取量明显术前增加(P〈0.05)。结论 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均可致中心温度下降,氧摄取量下降,但全麻较硬膜外阻滞的体温下降更快,幅度更大,但硬膜外阻滞低中心体温引发寒战时,可显著增加术中氧摄取量。  相似文献   

19.
王义  张莉  董建军  任元华  杨玉军  屈莉 《四川医学》2009,30(9):1412-1413
目的总结胃代膀胱手术的麻醉选择和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总结分析20例在全麻联合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胃代膀胱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血液动力学、麻醉和手术恢复情况。结果采用全麻联合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体温进行性下降,7例(35%)患者鼻咽温度〈34℃,病死率5%(1/20)。结论全麻联合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是胃代膀胱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成  彭英 《四川医学》2011,32(11):1762-1764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全身麻醉(G)和持续性硬膜外腔阻滞麻醉(E)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安全性及应激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2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其中100例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方式,另100例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方式。两组患者麻醉后,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两组患者CO2气腹前(T0),气腹后5min(T1)、15min(T2)、30min(T3)及停气后10min(T4)的MAP,HR,SpO2以及术后苏醒时间(Tw)及此过程中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 E组T1、T2,HR明显降低(P〈O.05),30min恢复到气腹前水平,G组气腹后HR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腹后G组MAP显著升高(P〈0.05),至停气后10min尚未恢复到气腹前水平,而E组整个气腹期间MAP无明显变化或略低(P〉0.05),与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T3及T4 G组血糖升高显著高于E组。结论硬膜外麻醉可安全用于短时间的妇科腹腔镜手术,并且硬膜外麻醉能够减轻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