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从辨证分型论治、单方、验方等方面,综述了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研究进展,认为目前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确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理法方药上缺乏规范化,系统化,且没有一个诊治及疗效评价的统一标准,并探讨了中医消腹水的机制,认为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将会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近十年关于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阐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进展。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中相关文献125篇,将其进行整理与归纳,并剔除重复文献,从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两方面描述。结果肝硬化腹水的中医病机为正气亏虚,气滞、水停、血瘀三者错综为患;目前中医治疗以辨证分型施治、基本方加减、外治法为主。结论中医药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具有优势且疗效确切,但严谨的循证医学研究和规范的实验研究仍然缺乏,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近年来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进展,对肝硬化腹水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中医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做出客观可信的评价,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3月—2010年3月中国期刊全文(CNK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文献,严格执行诊断标准和试验病例标准,以所纳入研究的有效率、肝功能指标、症状、体征等为疗效判定指标,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在有效率、改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降低体质量等方面较西药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在有效率、改善肝功能、降低体质量方面具有疗效优势,但由于本次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较少,不能完全代表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水平,具有局限性;需要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明确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确切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中药内外合治肝硬化腹水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内外合治肝硬化腹水32例江苏省盐都县葛武卫生院(224024)郝斌主题词腹水,肝硬化/中医药疗法笔者近几年来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内服和敷脐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最小38...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腹水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目前西医尚不能有效控制其疾病的进展。中医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在临床疗效、缓解症状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名家名方及中医内外治法结合等方面对中医药诊治肝硬化腹水进行综述。中医对肝硬化腹水的研究已不断深入,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鼓胀的认识,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贴合临床实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六经辨证”角度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进行理论探讨,为肝硬化腹水治疗提供新思路.目前治疗上,西医方面整体疗效往往不能令人临床满意,而更多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对肝硬化腹水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临床上鲜有从《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论治肝硬化腹水,广西名中医周晓玲经长期临床治疗经验提出“少阳太阴合病”是肝硬化腹水病机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疗效肯定,副作用少。现就近10多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后果严重的疾病,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效果不理想,通过中医药参与减少腹水或者缓解症状对肝硬化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综述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情况。  相似文献   

10.
综述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进展,在近几年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研究文献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综合介绍了目前对肝硬化腹水及其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的认识,以及辨证施治和其他疗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可了解中医药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治疗肝炎肝硬化的常用方、药。[方法]以"肝硬化""、中医""、证"等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近20年来所有相关文献,选取其中具有肝炎肝硬化典型病例有效治疗的文献,将所用治疗方、药运用SPSS18.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次分析。[结果]符合纳入分析标准的文献326篇,患者407例,属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例数分别为80和327例,其中失代偿期的病例均有腹水的并发症;407例的治疗中,只有98例选用成方加减,其余均采用自拟方;选用的药物涉及299味、19类,两期用药有共性也有不同侧重。[结论]肝炎肝硬化治疗中使用成方较少、自拟方较多;使用中药的种类和味数较多,两期用药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各自侧重,反映了该病的复杂病机特点及辨病和辨证论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当前中医对慢性肾脏病临床、基础以及复方研究的现状,提出类药研究的概念和研究必要性。探讨根据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常用方法的需要将有效中药从新分类,以提高中医药治疗肾脏病的效果。类药的成功研究可能是提高中医药对慢性肾脏病疗效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3.
大黄类经方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黄类经方延缓慢性肾脏病(CKD)进展的机制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发现治疗CKD的大黄类经方包括:大黄附子汤、大黄甘草汤、大黄 庶 虫 虫丸和温脾汤等。针对CKD的发病机制,从西医和中医两个角度进行了总结;并分别从临床疗效和药理机制两个方面入手,归纳了各个经方治疗CKD的研究进展;以及对这些经方的主要组成药物——大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在大黄类经方治疗CKD的药理机制研究方面,今后可以从经方的主要组成药物的关键组分入手,进行体内、外的机制研究,以期从更深层次、更全面地阐明大黄类经方治疗CKD的相关机制;在临床试验研究方面,应加以双盲、随机、对照为原则的大样本临床试验,选择严密的阳性药物对照,对病人进行病候的辨证,使中医药治疗CKD的临床试验研究更为规范、可靠、全面。为大黄类经方在CKD的临床试验研究和药理机制研究提供了文献梳理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利尿处方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采用氨体舒通作为利尿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了中医利尿处方治疗。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0%,对照组总有效率52.6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利尿处方联合西医治疗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临床常见证型,治疗多以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法则,补阳还五汤、八珍汤、芪参益气滴丸等益气活血方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常用方,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多层面、多靶点、多环节的优势,且临床组方用药灵活,副作用小。目前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治疗的相关文献研究已较多,但主要聚焦在治疗方法、疗效观察及方药总结几个方面,缺少对方药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归纳总结。为了明确益气活血方作用的靶向性,本文对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得出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改善心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内皮、减轻炎证反应、调脂稳定斑块、减轻氧化应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明确中药的作用靶标,不仅有益于指导临床用药,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对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从中医病证结合与方证对应的特点出发,借助现代药理研究,来阐明益气活血方的作用机制,这将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治疗及益气活血方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加强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研究益气活血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 Med中近10年相关文献,检索词分别为"中医药、胃溃疡、临床"和"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astric ulcer,clinical",检索式分别为"并"和"and"。结果:共检索到中文文献1100篇,英文文献25篇,根据文献筛选标准剔除重复及不规范的文献,共纳入20篇文献。结论: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以辨证分型、专方加减、中西医结合、中医其他方法治疗的内容为多,这为广大中、西医工作者们提供了一定的临床研究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血虚模型小鼠在不同方剂干预下补血作用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和分析。方法:以"血虚小鼠"为主题词,从万方数据库检索了近5年发表的不同方剂对血虚模型小鼠补血的实验研究论文,并按其研究具体内容的不同进行了分类总结,共引用参考文献27篇。结果:血虚模型小鼠在中医方剂干预下的补血作用研究共分为三大类:不同方剂对血虚模型小鼠血液作用及骨髓作用的研究、血虚模型小鼠在方剂干预下的代谢组学研究。结论:通过多种中医方剂对血虚模型小鼠的干预研究,可以用客观检测指标证明或发现传统方剂对血虚证的疗效。但目前的客观指标检测多参照西医学的诊断标准,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引入小鼠血虚证的中医症状诊断标准,完善中药复方治疗血虚证的疗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多途径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多途径疗法加西药)和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肝功能4项、临床综合疗效、中医疗效。结果两组均能改善肝功能四项,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及中医疗效上均较对照组为优(P〈0.01)。结论采用中药多途径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血瘀水停、脾肾阳虚证肝硬化腹水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医药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方剂组方规律进行研究,为临床防治痔术后并发症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万方数据库中使用中医药方剂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文献,将组方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并进行中药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组方规律研究,提取新方组合。结果 筛选出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方剂161首,使用中药123味,分析得出使用高频次的药物有苦参、黄柏、五倍子、芒硝、大黄、蒲公英、冰片、金银花、马齿苋、红花等;高频药物组合包含黄柏-苦参、苦参-五倍子、芒硝-苦参等;通过聚类分析得到3个新方,功效各有侧重。结论 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熏洗处方用药主要以清热燥湿、解毒化瘀、消肿止痛为主,为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癌性纳差是目前肿瘤疾病死亡常见原因之一,是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疾病治疗及生存时间的综合征。目前临床研究,中药治疗癌症厌食恶病质综合征的各种经验方、成方等较少,且该类方剂无系统的组方规律研究,隐性规律不能被挖掘,使得临床用药难以创新性发现与认识。该文基于灰色理论并联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中医治疗癌性纳差方剂的组方规律。通过自建"癌性纳差处方数据库",并从中筛选出359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组合,并演化得到不同证型下的新处方4首。中医治疗癌性纳差的方剂以健脾益气为主,需注重以温补肾精、调理肝肺之气为辅,用药应考虑阴阳的互根互用,体现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思想。以灰色关联分析、灰色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构成的灰色筛选法,可以实现对方剂组方规律的主客观分析,筛选出的基础新方,能为临床使用中药治疗癌性纳差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是一个有价值的中医药研究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