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荫奇运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义军 《中医杂志》2004,45(11):820-821
<正>胡荫奇(1943—),男,196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常委、中国中医研究院风湿类疾病学科带头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3年开始从事痹病(风湿病)科研和临床工作,曾完成国家“七五”攻关《痹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等课题。主编的著作有《痹病古今名家验案全析》、《风湿类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等。1998年《实用中医风湿病学》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理论三等奖。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胡荫奇教授中医辨证治疗成人斯蒂尔病的经验。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分型、临床用药特色等方面出发,并结合具体验案整理和分析胡荫奇教授治疗成人斯蒂尔病的中医特色。胡荫奇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正气不足、邪气痹阻,将该病分为进展期与缓解期,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制宜。治疗上擅于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的具有类激素作用及能减轻激素副作用的中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1 散寒除湿法 本法适用于风寒湿痹型.除银屑病皮损症状外,兼见关节肿痛、遇凉痛甚、得温则舒、不红不热,晨僵、活动后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等.基本方:制川乌、川芎、当归、红花各12g,白鲜皮、豨莶草、秦艽各30g,丁公藤15g,细辛9g,露蜂房10g,全蝎3g,蜈蚣2条等.  相似文献   

4.
王鹏飞  李仓廪  李作强  刘英  孙素平  姜萍 《中医杂志》2019,60(14):1185-1187
总结张鸣鹤老师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经验。认为内生郁热、外感风热毒邪深入血分,日久热灼血凝,以致风、热、毒、瘀互结,热毒泛溢肌肤、攻注关节为其主要病因病机。临诊强调祛邪为主、顾护正气,以银屑病的治疗为突破口,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灵活运用清热解毒法、清营凉血法、祛风除湿法、活血化瘀法、温中护胃法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5.
中医称银屑病为“白疕”、“松皮癣”。除此之外还有“干癣”、“蛇虱”、“白壳疮”等病名。本病是一种以特征性红斑鳞屑性损害为特点的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大部分患者秋冬季加重,夏季减轻。本病病因复杂,多与遗传、感染(病毒、细菌)、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神经精神因素、免疫异常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总结名老中医左振素辨治银屑病关节炎的经验.左振素认为银屑病关节炎多由机体血虚燥热,复感外邪,皮肤关节失气血之润所致.治疗强调活血化瘀法的运用,注重分期论治,临床辨证按血燥风热、湿热化毒、气滞血瘀、肝肾亏虚分型论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杜丽妍  刘燊仡 《中医杂志》2018,(11):918-920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中轴关节、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胡荫奇将本病分为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肝肾阴虚证、肾督阳虚证、瘀血痹阻证、痰瘀痹阻证6种证候类型,在辨证论治的同时根据不同病变部位选用具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的药物。临床用药平和,注重补益肝肾精血,不主张一味温补肾阳,讲求阴阳平调,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8.
胡荫奇教授指出产后风湿病机以虚为本,因实邪引动,虚者有气血亏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以气血亏虚为主;实者有外邪侵袭、寒湿内蕴、湿热阻络、瘀血痹阻、肝气郁滞之分,其中瘀血既是病理因素又是病理产物,因此祛瘀通络应贯穿治疗始终,同时注意调达肝气。因产后痹以气血亏虚为本,又因产妇体质多虚,胡教授倡导治疗时虚实兼顾,用药讲究药性平调,药力和缓。  相似文献   

9.
杨程  王义军 《中医杂志》2016,57(5):379-381
胡荫奇教授认为,皮痹与痰瘀痹阻关系密切,并认为痰瘀可贯穿皮痹整个形成阶段,治疗上以活血化痰行气为基本大法,并提倡早期应用,多选和缓化瘀之剂,配合柔和软坚化痰之品,使气血流转,兼防病传。对于皮痹患者常出现的雷诺现象,则重视通阳活络,使阳气流通、经络得畅,气血自能布达末梢。同时善于辨证施治与辨病用药相结合,在符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前提下,擅长运用经现代药理研究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的药物治疗皮痹。  相似文献   

10.
11.
胡荫奇(1943—),男,硕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名老中医专家,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风湿类疾病学科带头人,完成国家“七五”攻关“痹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等课题,编著《痹病古今名家验案全析》、《风湿性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等著作10余部。胡教授从事中医治疗风湿类疾病临床及科研40余年,学验俱丰,指出临床上风湿病反复发作多与外邪袭窍有关,故提出以祛邪利窍法治疗。兹将其运用祛邪利窍法治疗风湿病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通过验案总结顾乃芳教授治疗银屑病的经验,顾乃芳教授善治各类皮肤病疑难杂症,特别对银屑病的诊治有独到见解:重视整体观念,以内治外、辨证施治;善于分期辨治三步治疗,初期清热凉血解毒,中期清热活血逐瘀,后期清热养阴,滋阴润燥、补益肝肾;同时重视调护脾胃、调养情志,倡导身心合一;自创基础方"消银一号方",师古而不泥古,学今而能化裁。  相似文献   

13.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炎症性皮肤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门纯德教授认为,\"内湿外燥\"是银屑病的病机核心,临床诊治时要注重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与分期论治相结合,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分为8型,根据银屑病的证候特点辨证分为八型,将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有利于全面准确地认识疾病性质。  相似文献   

14.
活动期银屑病关节炎以皮损及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姜泉认为血热内盛,泛溢肌肤,湿热胶结,痹阻关节是活动期银屑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根本原因,可根据皮损、关节炎之轻重采用症-证结合辨治。皮损为甚者,当先治之,以热入营血为核心,易裹挟湿热,故于犀角地黄汤凉血之中合苦参、蛇莓之类清热燥湿。关节肿痛者,以湿热痹阻为核心,掺挟血热,方用二妙散加土茯苓、萆薢清利湿热,配合牡丹皮、赤芍之类清血中伏热,可使血凉而湿热俱清,守方缓缓图之,病乃渐愈。  相似文献   

15.
周建宏 《国医论坛》2005,20(4):10-10
黄伯灵教授是南京市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以中药内治为主、配合针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方面经验。尤其独到,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邓兆智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兆智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风湿性疾病临床、教学与科研30余年,经验丰富,见解独到,尤其擅长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笔者有幸随师临诊,稍有心得,现将其治疗RA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路志正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阿萍  路洁 《河北中医》2008,30(4):341-343
路志正(1920-),男,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师承制导师,首批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崇尚脾胃学说和温病学说.从医60余载,擅治眩晕、胸痹、风湿病、萎缩性胃炎等疑难病.主编<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实用中医心病学>、<路志正医林集腋>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伴有银屑病的血清阴性炎性关节炎,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起病隐匿,约1/3的患者呈急性发作。该病的关节受累通常不对称,关节症状和银屑病皮损的活动性常一致,指(趾)甲、远端指间关节受累,可有骶髂关节炎和(或)脊柱炎,病程迁延,易复发,晚期导致关节强直、畸形。诊断标准:有银屑病或银屑病指甲病变及血清阴性外周关节炎,关节受累以远端指间关节为主,伴或不伴脊柱受累。中医本病属"白疕"范畴,多因风寒外袭,营卫失调,或由风热阻于皮肤,郁久化燥,使肌肤失养所致。  相似文献   

19.
张晓艳 《光明中医》2020,(17):2668-2671
介绍吕国泰教授治疗骨性关节炎临床经验。骨性关节炎已成为现代社会临床上最常见的关节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吕老师认为本病的病机为正虚邪侵、气血凝滞,治疗上在详审病因、谨守病机及遵循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采用以位定方、化瘀通络、未病先防、固护正气的治疗模式,收效斐然,并以颈、腰等不同部位骨性关节炎的验案示之。  相似文献   

20.
向丽萍 《中医杂志》2008,49(1):13-14
欧阳恒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著名的中医皮肤性病专家。从事临床、教学、科研近5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与教学经验,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临证诊疗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