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评价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尿铜蓝蛋白(CP)及尿白蛋白(AIb)的因素。方法 记录及测定104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血压、腰围、臀围、腰臀比、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HbA_(1c)、空腹胰岛素、尿素氮、肌酐(Cr)、尿酸、血脂、血AIb,并留取晨尿测定CP、AIb及Cr,对尿AIb/Cr、尿CP/Cr与以上因素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部分患者分人控制血糖组、控制血压组或对照组,6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比较尿AIb/Cr及尿CP/Cr的变化。结果 尿AIb/Cr与血白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与尿铜蓝蛋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与尿铜蓝蛋白(Cp)浓度的变化及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与速率散射免疫浊度法检测57份血清Cp,并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浊度法检测110例健康对照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p,尿Cp与肌酐(Cr)比值及尿白蛋白(Alb)与Cr比值。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与血糖控制不良组,糖尿病肾病组与无糖尿病肾病组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放射免疫法与速率散射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Cp相关性与可比性良好;血清Cp的正常参考上限为542 mg/L(110例健康人的97.5%可信区间),尿Cp/Cr的正常参考上限为0.892 ng/mmol(110例健康人的97.5%百分位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p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其中血糖控制不良组血清Cp值显著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0.01),有糖尿病肾病组尿Cp/Cr显著高于无糖尿病肾病组(P<0.001);尿Cp/Cr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敏感性为91.4%,特异性为61.4%,符合率为75.0%。结论:检测血清Cp水平对于了解糖尿病的病情有一定参考价值,联合检测尿Cp/Cr与Alb/Cr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福辛普利对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保护.方法 154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福辛普利组、羟苯磺酸钙联合福辛普利组,经3、6个月治疗后,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变化,评价羟苯磺酸钙联合福辛普利的肾脏保护作用.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都有所下降,但都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经6个月治疗后,福辛普利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有下降(P<0.05);羟苯磺酸钙联合福辛普利组下降更加明显,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1),与福辛普利组相比也有差异(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联合福辛普利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较单用福辛普利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随机尿和晨尿检测微量白蛋白(Alb)对筛选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可靠性。方法对72例早期肾损害糖尿病患者分别收集24h尿、随机尿和晨尿,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24h-uAlb)定量结果分为两组,测定尿Alb和尿肌酐(Cr)。结果以24h-uAlb定量为参照,晨尿Alb/尿Cr、晨尿Alb、随机尿Alb/尿Cr、随机尿Alb的r值分别为:正常微量Alb尿组的0.955、0.918、0.854、0.712和微量Alb尿组的0.983、0.947、0.923、0.756。结论晨尿检测微量Alb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价值优于随机尿,晨尿和随机尿Cr校正法均优于直接法,晨尿Cr校正法可以代替24h-uAlb定量。  相似文献   

5.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用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随意尿标本测定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lb/Cr),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了62例糖尿病患者的Alb/Cr,与24小时尿白蛋白(Alb/24h尿)量对比,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眼底镜检查。结果 尿Alb/Cr与尿Alb/24h尿呈极显著相关,且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尿Alb/Cr可用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留取标本方便、诊断确切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柴苓汤联合苯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柴苓汤联合苯那普利、苯那普利治疗,共三月.结果 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及改善明β2-MG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柴苓汤联合苯那普利治疗可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及β2- MG.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作用 ,把 5 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结果显示 ,治疗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血尿素氮 (BUN)、血清肌酐 (SCr)及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作用。提示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苯那普利对肾脏的保护不单纯依赖于其降低系统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缬沙坦联合小剂量苯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78例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苯那普利5mg/d+缬沙坦80mg/d)、苯那普利组(苯那普利10mg/d)和缬沙坦组(缬沙坦80mg/d),观察期1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压、血糖(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钾(SK+).结果 3组治疗前后血糖、血清钾、肾功能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各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更明显(P<0.05),单独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9.
强化降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强化降糖治疗与常规降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已有血管并发症或具备血管并发症高危因素的患者尿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97例具备大血管疾病或微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及标准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晨尿自蛋白/肌酐比值(Alb/Cr)、血脂、血压、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 两组人组时FBG、HbAlc、BMI、血脂、血压、尿Alh/cr及治疗后两组的血脂、收缩压及舒张压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2年后,强化组HbAlc控制达标率显著高于标准组;两组的尿Alb/Cr较前均下降,强化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血糖次数强化组比标准组高3.33倍,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 进一步强化降糖治疗能更有效地减少高危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延缓肾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脂康联合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和临床糖尿病肾病期140例患者,按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病程接近自行配对,治疗组9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对病人进行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的基础治疗及胰岛素或糖适平控制血糖的同时,予以苯那普利,10mg/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脂康治疗,共2个疗程(3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BG、TCH、TG低于对照组(t=3.08,10.57,17.8;P<0.01),HDL-C高于对照组(t=5.62,P<0.01);BUN、Cr无显著差异(t=0.68,0.122;P>0.05).早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组UAER低于对照组(t=4.88,P<0.01).结论血脂康可以降低DN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具有保护肾脏、预防和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左心房、左心室结构及QT离散度的改变。方法选择在本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中血压〈140/90mmHg的人群为研究对象,依据JNC7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血压组:〈120/80mmHg,正常高值血压组:120-139/80-89mmHg。全部研究对象均测空腹血糖、血脂、血钾、血肌酐浓度,测定尿白蛋白和肌酐浓度,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等指标,测体重指数(BMI)、腰围和臀围。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⑴两组间比较,年龄、BMI、腰围、臀围、腰围/臀围、空腹血糖、血脂、血钾、血肌酐浓度、AC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⑵与正常血压组人群比较,正常高值血压组人群的左心房内径、收缩期末室间隔厚度及收缩期末左心室内径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小QT(QTmin)及最小QTc(QTcmin)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明显增大,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可以发生左心室、左心房结构的改变及QTd的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β痕迹蛋白(beta-trace protein,βTP)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确诊T2DM 174例,按照尿白蛋白(Alb)与肌酐(Cr)比值(Alb/Cr)将其分为糖尿病无肾损伤组(A组)和糖尿病肾损伤组(B组),另设健康对照组(C组)70名。采用胶乳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原理检测尿液BTP、α1微球蛋白(α1 microglobulin,α1MG),免疫比浊法测定尿Alb,碱性苦味酸法测定Cr,测定结果以与Cr比值表示。比较各组尿βTP水平,并行ROC曲线分析,同时对尿βTP与α1 MG及其他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B组尿βTP/Cr中位数为9.1mg/gCr,显著高于A组的3.1mg/gCr和C组的2.0mg/g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5.5,P〈0.01)。B组其他指标Alb/Cr、α1MG/Cr、血Cr(SCr)结果均高于A、C组(H值分别为110.9、38.3、11.4,P值均〈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尿βTP/Cr与尿α1MG/Cr与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894(P〈0.01),与SCr、糖化血红蛋白A1(HbA1C)、收缩压、病程呈正相关,r分别为0.367(P〈0.05)、0.242(P〈0.05)、0.162(P〈0.05)、0.251(P〈0.05);与舒张压、空腹血糖(FBG)、体重指数(BMI)无相关性。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尿βTP/Cr与α1MG/Cr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5%C10.78~0.93)、0.76(95%C10.67~0.85)。尿βTP/Cr最佳判断水平为4.1mg/gCr,诊断敏感性为68.5%,特异性为89.8%;尿α1MG/Cr最佳判断水平为10.9mg/gCr,诊断敏感性为59.7%,特异性为80.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βTP对T2DM肾损伤有诊断价值,可敏感地反映肾小管功能损伤,诊断价值优于尿α1MG,可作为评价肾小管损伤的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螺内酯和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对早期糖尿病(DM)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3例和贝那普利组32例,2组控制血糖方法相同,贝那普利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联合治疗组加服螺内酯20mg,每日1次。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浆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及UAER的变化,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UAER均显著降低(P<0.01),且与贝那普利组(81μg/min±30μg/min)相比,联合治疗组UAER(51μg/min±28μg/min)进一步显著降低(P<0.01),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贝那普利与小剂量螺内酯联用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效果更显著,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方法 采用半定量比色尿试纸测定5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计算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正常、微量及大量尿白蛋白的患病率分别为66.67%、22.22%和11.1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可能有约1/3的患者存在肾病损害,应早期筛查并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的微量自蛋白尿患病率。方法 采用半定量比色尿试纸测定5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的尿微量白蛋白,计算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正常、微量及大量尿白蛋白的患病率分别为66.67%、22.22%和11.1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中可能有约1/3的患存在肾病损害,应早期筛查并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门诊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情况。方法选择113名肥胖病营养专科门诊就诊的7~14岁肥胖儿童为病例组,以同期366名7~14岁健康学生为对照组,测量两组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肝脏超声,并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相关生化指标,诊断MS的发病率。采用HOMA—IR的四分位数分割点来定义有无胰岛素抵抗。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和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指数和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HOMA指数第75位百分位值为3.28,以此为切点将病例组分胰岛素抵抗组和非胰岛素抵抗组。病例组中胰岛素抵抗儿童体质量、BMI、腰围、TG均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儿童(P(0.05);病例组中有51例(45.1%)儿童发生MS。胰岛素抵抗组儿童MS发病率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儿童(50.0%vs21.1%)(P〈0.05)。结论超重和肥胖儿童MS发病率较高;MS发生与胰岛素抵抗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抵抗素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诊断冠心病提供新的依据。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和40例健康者,常规测量BP、体质量、身高、腰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抽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冠心病组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简单相关性分析表明抵抗素水平与BMI、高血压病史显著正相关。结论:抵抗素与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其可作为监测冠心病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华山  王继亚 《当代医师》2014,(4):447-449
目的:评价贝那普利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并发非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贝那普利治疗组(12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17例),于服药前、后3个月及6个月行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贝那普利治疗组服药3个月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与服药前及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收缩压、舒张压较服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贝那普利治疗组服药6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与服药前及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根据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结果,发现经贝那普利治疗后的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缓慢,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对非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延缓非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姜黄素治疗组,另设一正常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姜黄素200?mg/(kg·d)灌胃,为期8周。然后进行肾脏形态学观察和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的检测。结果糖尿病组大鼠Ccr、UAER、尿白蛋白/肌酐、肾小球平均截面积(MGA)、肾小球平均体积(MGV)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显示,糖尿病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肾小球明显增大,细胞数目增多,基底膜节段性增厚,部分足细胞足突融合。姜黄素治疗组上述异常均明显减轻。三组大鼠间血BUN和 Scr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减轻肾脏肥大和高滤过状态,降低尿白蛋白,对糖尿病大鼠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大剂量缬沙坦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对患者尿蛋白排泄量和肾功能的影响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糖尿病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大剂量缬沙坦f162mg/d),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24h尿蛋白、24h尿清蛋白、24h尿β2微球蛋白、24h尿IgG、血尿素氮、血肌酐、血β2微球蛋白、血钾、空腹血糖进行观察。结果患者24h尿总蛋白、24h尿清蛋白、24h尿β2微球蛋白和24h尿IgG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也显著降低(P〈0.05);血β2微球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钾及空腹血糖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蛋白尿症状和血压,对患者的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