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翻开史书,历代的“百岁寿星”大有人在。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楚辞》、《列仙全传》、《神仙传》、《素女经》、《御女损益篇》等古书中反复提到的中国第一“人瑞”——彭祖。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第一条指出 :“夫风之为病 ,当半身不遂 ,或但臂不遂者 ,此为痹。脉微而数 ,中风使然。”笔者对此条文的释义作以初步浅析。1 对“或但臂不遂者 ,此为痹”的看法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以及活动障碍等为主症的病证 ,气血痹阻不通 ,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是其主要病机。中风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由于痹证与中风两病在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上有相同之处 ,临床上有时难以进行区分和鉴别。对释义颇有争议的“或但臂不遂者 ,此为痹… 相似文献
3.
《素问释义》由张琦注于道光九年,是清代一部较为重要的校注本。该书注解简洁,部分注文精辟且有新意,对国内外的《内经》研究均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对《素问释义》注文进行研究,认为张琦注释《素问》的特点主要可概括为批判地继承前人注文;以阐释医理为主;酌加按语;注有详略;评议篇文;文义未详者,存疑待考或仅提出倾向性意见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李书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3):F002-F002
张介宾是中国医学史上的大家,惜《二十五史》未有其传,因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史学家黄宗羲所写的《张景岳传》便成为了研究张介宾生平的宝贵资料。辽宁省专业技术职务考试教材《医古文》(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将这篇传记收入其中,可见其对该传的重视。然而,细细读来,发觉教材中的几处注释和译文,尚有不当之处,这里提出,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5.
《内经》叠音词释义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叠音词由于特别适合中医学对不同病症的真实描述,脉象细微差异的准确辨识,以及药物形态性能的生动比况,在古医籍中被频繁使用。准确解释其词义,把握其在医籍中的作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及其相关著作十分重要。古人大多在医经注释中或随词而解,或细加考释,或推求通假,或校勘辨疑,或知难而默,只要不影响文句的解释,医理的理解,便不加详究。笔者通过汇集前人对《内经》的叠音词解释,总结释义方法如下:先校勘,后释义;辨通假,找本字;引经典、证文义等,以期使医经叠音词释义困难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7.
《订正仲景伤寒论释义》又名《保寿经》,清代李缵文撰,全书不分卷。李缵文,吴门(令苏州)人,清代医家,生平不详。该书撰写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清光绪十九年(1893),李氏在原书的基础上,增补_r一篇《保寿经针线拾遗》,再版。 相似文献
8.
张家山汉简《引书》(以下简称《引书》)是目前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导引专著,全面阐发了中医导引的具体内容,堪称中医导引的临床教科书,记载了内科、外科、骨伤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明确了疾病的名称,有助于探讨导引疗法的内涵.考释病名、阐明疾病的内涵是研究病症导引的首要任务,本文在以往文字学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医医理,从疾病症状、... 相似文献
9.
从文义、字词义等方面分析,发现1998年人民卫生出版的《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和《千金翼方校释》由于文义不解、借字作本字、不明记音、误析联绵词等而使某些词语释义,对中古医籍研究工作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安全和有效是对药品最基本的要求,而且安全比有效更重要。自从化学药品问世以来,很多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得到有效救治,但同时伴随的药品不良反应也给人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1]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