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踝肱指数(ABI)在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00例T2DM患者,测定足背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有1侧ABI<0.9即纳入低ABI组,2侧ABI均≥0.9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相关血脂水平。结果 ABI<0.9者78例(低ABI组),ABI>0.9者222例(对照组)。2组年龄、糖尿病病程、TG、LDL-C、舒张压、2h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性别比、BMI、WHR、收缩压、TC、HDL-C无统计学差异。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LDL-C是影响ABI的独立因素。结论 ABI是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可靠指标。下肢动脉硬化加剧的主要因素为年高龄、病程长、脂代谢紊乱及高血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踝肱动脉血压指数(ABI)在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PAD)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268例T2DM患者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比值小于0.9为异常。结果检出ABI<0.9者70例,占26.1%,其中按Wanger分级糖尿病足0级49例,占70.0%。结论ABI是一项简单、价廉、无创的早期诊断PAD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沈静  ;刘长萍 《华西医学》2009,(6):1458-1460
目的:通过踝肱指数(ABI)检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PAD)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血管多普勒诊断仪对120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测定,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代谢参数。结果:检出ABI〈0.9者31例,占总例数的25.8%。与非PAD组比较,PAD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餐后2 h血糖、SBP、DBP、TG、LDL-C、HbA1c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BI在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具有重要意义;年龄、病程、高LDL-C、高TG、高血糖、高血压为下肢动脉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的关系,分析NLR与下肢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683例T2DM患者,根据ABI水平分为外周血管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s,PAD)组(ABI0.9)和无外周血管病变组(ABI≥0.9),比较两组间NLR及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T2DM患者发生PAD的危险因素。结果:ABI异常组年龄、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中性粒细胞、NLR、血肌酐(creatinine,Cr)、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和脑梗死患病率均高于ABI正常组(B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高龄、收缩压升高、HbA1c升高、NLR升高、CHD均是ABI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NLR与PAD之间有相关性。结论:NLR是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可作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杨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9):4537-453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03例T2DM患者,以双下肢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任一部位ABI〈0.9诊断为外周动脉病变(PAD)组;ABI≥0.9为无PAD组。在无PAD组中,将ABI≥1.3的患者分为下肢动脉明显钙化组,无PAD2组;将0.9≤ABI〈1.3的患者分为对照组,无PAD1组。观察ABI、TBI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AD组在年龄、患糖尿病的病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微量白蛋白(UAE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Cr)水平方面均高于无PAD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下肢胫后动脉、足背动脉ABI与PBG2 h、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存在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1.3(无PAD2组)的患者,ABI明显高于0.9≤ABI〈1.3(无PAD1组)的患者(P〈0.05),而TBI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ABI作为评估下肢血液循环不良或损伤的指标,具有无创、简便、价廉等优点;当发生下肢动脉钙化时,TBI检测是ABI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朱玉娟  周明莉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7):1571-1573
目的通过多普勒超声血流仪对2型糖尿病(T_2DM)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功能筛查,探讨T_2DM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182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为监测对象,用多普勒超声测定踝肱压指数(Ankle Brachial Pressure indices,ABI)、搏动指数(PI)及平均血流速度(Mean)。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BS)、餐后2 h血糖(P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总胆固醇(Totle Cholesterol,TC)、血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空腹C肽(FCP)和餐后C肽(PCP)。结果检出PAD患者36例(19.78%)。与非PAD组比较,PAD组患者病程长,TC、BMI偏高,PCP/FCP减小,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踝肱压指数变小、搏动指数降低及平均血流速度减慢(P0.05);空腹血总胆固醇明显增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PAD,表现为病程长,TC、BMI增高,PCP/FCP明显减小;常规进行ABI检测可早期发现糖尿病PAD。糖尿病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低下,患者糖代谢障碍,导致高血糖,长期血糖增高致使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使患者脂代谢异常,尤以空腹血总胆固醇增高显著,是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PAD)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筛查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89例,采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进行下肢血管病变的踝肱指数(ABI)测定,排除掉ABI≥1.3(提示动脉钙化)患者16例,余下分为PAD组(ABI0.9)和非PAD组(0.9≤ABI1.3)。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糖尿病并发症及降糖方案等情况,对可能发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有26例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发病率为13.8%。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病程及低密度脂蛋白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PAD患病率,医务人员应做好早期筛查工作,教育和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血脂及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患者的踝肱指数(ABI)与尿白蛋白、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关系。方法分析342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得的ABI、24 h尿白蛋白(24 h-μAlb)、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ICAM-1水平,其中ABI≤0.9患者为下肢血管病变(PAD)组,48例,占14.8%;0.9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577例,根据踝肱指数(ABI)分为不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NLEAD组,472例)和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LEAD组,105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吸烟史、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BMI)和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 LEAD组年龄、病程、吸烟率、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肌酐(Cr)及UACR高于NLEAD组,而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NLE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UACR与年龄、病程、SBP、HbA_1c、Cr和UA呈正相关,与eGFR和ABI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LDL-C和UACR是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UACR升高提示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增大,定期监测UACR有助于早期预防下肢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的踝肱指数(ABI)与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探讨ABI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对30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分别进行ABI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ABI与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符合率,并分析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76例(25.3%),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组20例(6.7%),动脉斑块组166例(55.3%),狭窄组38例(12.7%)。狭窄组与其他三组的ABI均值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三组之间ABI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ROC曲线,确定以ABI预测超声检测血管狭窄的最佳cutoff值为0.865;以ABI≤0.865判断血管狭窄的阴性预测率231/249(92.8%),阳性预测值20/49(4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饮酒、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和高胆固醇血症为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和高胆固醇血症是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ABI≤0.865是诊断下肢血管狭窄的切点。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LEAD)又称外周血管病变(PVD)或外周动脉病变(PAD),是导致糖尿病足部溃疡和糖尿病下肢截肢,特别是高位截肢和再次截肢的重要原因.糖尿病PAD发病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0倍.其中8%患者在诊断糖尿病时即己存在PAD,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病程的延长而增高.因此早期诊查及早预防对减少糖尿病足、下肢截肢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42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诊查分析,探讨T2DM患者并LEAD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CDFI临床应用价值,提高医患对LEAD危害性的认识,最终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大血管病变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并下肢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AD)患者循环血中内皮微粒(endothelialmicroparticle,EMP)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4至10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住院的经药物治疗血糖不达标的T2DM并PAD患者48例,随机分为糖尿病综合管理治疗组(管理组)与硫辛酸联合糖尿病综合管理治疗组(联合组),每组各24例。管理组仅给予糖尿病综合管理降糖治疗,联合组在糖尿病综合管理基础上联用硫辛酸治疗,2组均干预12周,治疗前后测定并比较患者血浆EMP水平、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ankle-branchial index,ABI)、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丙二醛(methane dicarboxylic aldehyde,MDA)。结果:管理组治疗后EMP水平略有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EMP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明显低于管理组(P0.01);联合组治疗后ABI指数略有增加(P0.05),且略高于管理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ROS,MDA显著低于治疗前和管理组(P0.05)。结论:在T2DM合并下肢PAD患者中,硫辛酸联合糖尿病综合管理可明显降低循环血中EMP和氧化应激水平,有助减轻糖尿病患者下肢PAD。  相似文献   

13.
微量白蛋白尿(MAU)检测已广泛用来评价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国内外一些研究均表明MAU是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标志,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用踝肱指数(ABI)评价男性T2DM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分析下肢动脉病变与MAU的相关性,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糖尿病所并发的大血管病变及微血管病变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邓云  冯晓波  邹立军  成伟 《临床荟萃》2010,25(14):1236-1237
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外周动脉病变(PAD)之一,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常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足部溃疡,使得足坏疽及截肢率增加,残疾率及病死率升高。但许多无症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常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踝肱指数(ABI)下降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早期诊断下肢动脉病变,因此本研究前瞻性地测定了本院住院的无下肢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的ABI,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经皮氧分压联合四肢多普勒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四肢多普勒联合经皮氧分压在诊断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检测192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多普勒频谱及测定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2)等值。结果踝/肱指数(ABI):34例ABI<0.9,11例ABI在0.9~1.0,134例ABI在1.0~1.3,13例ABI 1.3~1.4;经皮氧分压Tc-PO2:9例TcPO2在<20 mm Hg,101例TcPO2在20~39 mm Hg,81例TcPO2≥40 mmHg;两项检查结果完全正常者55例。结论四肢多普勒联合经皮氧分压对于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尤其对无症状早期患者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 Vue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0例(40条下肢)为T2DM组,另选取同期非2型糖尿病患者20例(40条下肢)为n T2DM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 Vue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状况。结果 T2DM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腘动脉、股动脉内径值低于n T2DM组,下肢血管闭塞、狭窄、斑块及动脉硬化检出率高于n 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 Vue检查能准确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情况,对于预防、治疗下肢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运动后测定踝臂指数(ABI)对其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的诊断意义和价值。方法将90例糖尿病患者按适量运动后测定ABI的不同分为PAD组(66例)和非PAD组(24例),对运动后2组患者ABI与血管造影及彩超检查的准确率及各项临床指标(年龄、BMI、血压、BUN、HbAlc、Cr、FCP、TC、UA、TG、HDL-L)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PAD组经ABI测定均提示有动脉狭窄,经血管造影及彩超检查证实63例有动脉狭窄,诊断正确率为95.45%;非PAD组经ABI测定均提示动脉正常,经血管造影及彩超检查证实9例有动脉狭窄,诊断准确率为62.5%。2组ABI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P=0.032)。PAD组的临床各项指标均高于非PAD组,其中年龄、SBP、DBP、HbAlc、TC、UA及TG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动后ABI测定是一种诊断糖尿病患者有无下肢外周动脉病变的可靠手段,可作为早期诊断PAD的常规检查方法。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下肢血管病变关系.方法 对136例老年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尿蛋白/肌酐值分为微量蛋白尿(MAU)组和正常尿蛋白(NAU)组,比较两组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管病变程度及发病率.结果 伴MAU的老年T2DM患者较NAU组动脉内经缩小,血流量减少,下肢血管病变严重,发病率高.结论 加强对老年T2DM患者MAU的筛查并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以减少或延缓双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宁小方 《临床荟萃》2009,24(9):781-782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PAD)是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对糖尿病PAD,特别是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的治疗有较大的困难,其中许多人可因血管狭窄至闭塞而出现肢端坏疽,导致截肢。北京地区5所医院调查,病程5年以上,年龄〉40岁的T2DM患者中PAD发病率高达90.8%。因此,为了尽早防治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现将近2年在我科就诊并经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初诊T2DM 2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与糖尿病各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190例T2DM进行ABI测定,分为PAD组(ABI〈0.9)和非PAD组(0.9≤ABI≤1.3),比较两组的各代谢指标。结果:检出PAD组57例(30%),PAD组年龄大,病程长,血压、2hPG、TG、LDL-C、HbA1C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病程长、高血糖、高血压、高TG、LDL-C与ABI密切相关,是引起P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