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丙种球蛋白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作用。方法:41例ITP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22例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d)联合地塞米松1mg/(kg.d)静滴,连用5天后,改用强的松1.5mg/(kg·d)分次口服。对照组19例用地塞米松1mg/(kg·d)静滴,连用5天后,改强的松1.5mg/(kg·d)分次口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时的显效率分别为77.3%和6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第5天血小板恢复正常的例数分别为17例(77.3%)和8例(4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ITP可使血小板上升至安全水平的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剂量低PH人血丙球蛋白 (IVIG)加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ITP)后 ,观察末梢血血小板数和骨髓巨核细胞的变化。方法 经临床确诊了的ITP患儿 30例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IVIG4 0 0mg/kg·d-1静点 ,连用 5d ,同时加用地塞米松 0 .5~ 1mg/kg·d-1冲击治疗 ,分别在治疗后第 2、4、6、8天测定末梢血血小板数的变化 ,于治疗第 8天观察骨髓巨核细胞数。并设单用地塞米松治疗组进行对照。结论 治疗组在治疗后第 2、4、6d末梢血血小板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幼巨核细胞数、颗粒型巨核细胞数和过巨型、裸核型巨核细胞数在治疗后明显减少 ,以颗粒型巨核减少为主 ,P <0 .0 1,有显著性差异。而且观察到在治疗第 8天产血小板巨核细胞增多。结论 IVIG加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小儿ITP末梢血血小板上升快 ,治疗后 2d血小板平均可升至 190× 10 9/L。本疗法是治疗高危ITP患儿 ,防止重要脏器出血 ,降低死亡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IVIG)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HD MP)联合治疗对抢救极重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价值。方法 对 32例入院时PLT <10× 10 9/L、出血倾向严重的极重度急性IT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①IVIG+MP组 ,IVIG 4 0 0mg/kg·d-1连用 5d及MP15~ 30mg/kg·d-1连用 3d后改为强的松口服。②IVIG组 4 0 0mg/kg·d-1连用5d ,改为强的松口服。结果 IVIG +MP组用药 2 .1± 1.2d出血开始减轻 ,4 .5± 1.8dPTL上升至 10 0× 10 9/L ,6 .7± 1.3dPTL达到峰值 2 74± 75× 10 9/L。IVIG组用药 3.5± 1.4d出血倾向开始减轻 ,6 .8± 1.6dPTL上升至 10 0× 10 9/L ,9.1± 1.2d达到峰值 196± 72× 10 9/L。两组 3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在极重度急性ITP伴严重出血倾向患儿的抢救中 ,IVIG、MP联合治疗比单用IVIG治疗作用更迅速 ,疗效更好 ,可替代新鲜血及血小板输注治疗严重出血倾向患儿。  相似文献   

4.
阿奇霉素和鱼腥草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静脉点滴阿奇霉素和鱼腥草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研究 ,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 5~ 10mg/kg ,每日 1次 ,加鱼腥草 1~ 3ml/ (kg·d) ,每日 1次静脉滴注 ,疗程 5~ 7d。对照组选用头孢拉定 5 0~ 10 0mg/ (kg·d)加利巴韦林 10mg/ (kg·d)静脉滴注 ,每日 2次 ,疗程 5~ 7d。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72 .5 %和 89.8% ,而对照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4 5 .3%和 73.6 % (P <0 .0 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3.5 %和 10 .8% (P >0 .0 5 )。结论 阿奇霉素加鱼腥草静脉滴注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平均费用、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上升时间及治疗有效率。方法将137例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均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A组应用标准剂量,0.4g/(kg.d);B组应用亚标准剂量,IVIG0.2g/(kg.d),均5d.2组均联合甲基泼尼松龙1mg/(kg.d)静滴。结果 2组患者治疗第3,9,14天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2组同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上升时间及治疗有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费用明显下降。结论亚标准剂量IVIG是治疗ITP的有效方法,切实可行,同时降低了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小儿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NUD)的新方法。方法 治疗组 60例用阿莫西林、丽珠得乐、西米替丁 (甲氰咪胍 )及多潘立酮 (吗丁啉 )四联治疗 ,1个月为一疗程 (其中阿莫西林只连用 2周 )。应用剂量 :阿莫西林5 0~ 10 0mg/ (kg·d)分 3次口服 ;丽珠得乐 5~ 8mg/ (kg·d)分 3次口服 ;西米替丁 5~ 10mg/ (kg·d)晚上顿服或分早晚 2次口服 ;多潘立酮 0 3mg/ (kg·d)分 3次口服。对照组 15例 ,单用多潘立酮 1个月 ,剂量同前。结果 治疗组 1个疗程后全部患儿 ( 10 0 % )症状消失 ;对照组 1个疗程后 10例 ( 67% )症状消失 ,( χ2 =2 1 4,P <0 0 1)。结论 应用阿莫西林、丽珠得乐、西米替丁、多潘立酮四种药物联合治疗小儿NUD比单用多潘立酮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减低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治疗组为免疫球蛋白0.2 g/(kg·d)×5 d,静脉滴注,甲泼尼龙1 mg/(kg·d),静脉滴注.对照组为甲泼尼龙1 mg/(kg·d),静脉滴注.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出血症状控制时间及血小板上升变化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19/2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14/20),治疗组出血症状控制时间(1.61±0.62)d,对照组(2.90±1.20)d,治疗组第3天血小板上升至(44.90±17.78)×109/L,对照组(28.20±9.12)×109/L,治疗组的出血症状控制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及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低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能够迅速控制出血症状,明显缩短血小板上升时间,减少了患者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危险,且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小儿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寻求急性ITP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5年10月就诊于本院的小儿急性ITP患者98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n=31)、B组(n=33)、C组(n=34)。A组在压迫止血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B、C组在A组基础上分别经静脉滴注1、2 g/kg人免疫球蛋白,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4天、治疗后,三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治疗前,B、C组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三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治疗第4天(P0.05);治疗第4天、治疗后,B、C组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P0.05),但B、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期间肝肾功能正常,均未见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是小儿急性ITP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考虑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MPSS)治疗儿童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 6 6例 ,随机分为两组 ,大剂量MPSS组 (A组 ) 33例 ,普通剂量MPSS组 (B组 ) 33例。A组给予MPSS2 0mg/ (kg·d) ,B组给予MPSS6mg/ (kg·d)。观察用药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动脉血气及肺功能变化。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 93.9% (31/ 33) ,B组总有效率为 72 .7% (2 4 / 33) ,两组相比较 ,A组优于B组 (P <0 .0 5 )。A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及呼气流速 (PEFR)较治疗前改善明显 (P <0 .0 1) ,而B组除PaO2 外 ,其余指标改善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的应用提高了儿童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成功率 ,是一个快速、高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标准剂量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慢性ITP的疗效。方法:61例血小板(PLT)<20×109/L的慢性IT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剂量为20mg/d;B组用标准剂量泼尼松,剂量为1mg/kg·d。比较两组治疗后第3、5、7天血小板计数上升值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第3天两组间PLT计数上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3、5天两组间PLT计数上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治的慢性ITP并有血小板明显下降的患者使用大剂量的地塞米松不能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11.
在异种移植中适用于猪的非清髓性预处理尚无报道 ,本实验试图探索这样的方法。中国内江猪随机分为 4组。A组为正常对照 ;B组行皮肤移植 1d后 :BO组接受环磷酰胺 6 0mg (kg·d)× 1d后行 8Gy6 0 Co(2Gy min)全身辐射 ;B1、B2、B3组分别接受给药方案Ⅰ、Ⅱ、Ⅲ。方案Ⅰ (全剂量给药 ) ,即氨甲喋啶 10mg/d× 2d(iv) ,马利兰 2mg kg ,Bid× 4d ,环磷酰胺 6 0mg (kg·d)× 2d。方案Ⅱ、Ⅲ分别为 1/2剂量给药及 1/4剂量给药。查血常规、血生化 ,取脏器标本作病理检查。结果表明 :A、B3组长期存活 ,B0、B1、B2组存活 7~ 12d。皮肤移植后 2…  相似文献   

12.
陈少明  黄树生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2):1110-1111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 0例 ITP患者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冲起治疗 ,强的松龙用量 1 .0 g,加入 2 50~ 50 0 ml生理盐水静滴 3~ 5d后 ,改服强的松片 1 mg/ ( kg·d) ,连用 2周 ,并与对照组 (丙种球蛋白 +地塞米松 )比较。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 73 .3 3 % ( 2 2 / 3 0 ) ,治疗所需天数为 3 .87± 1 .53 d,而对照组有效率为 70 .97% ( 2 2 / 3 1 ) ,治疗所需天数为 4.73± 2 .82 d,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 ITP患者 ,用甲基强的松龙大剂量冲击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凌厉 《右江医学》2000,28(6):459-460
目的 :观察磷霉素对于 15 6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分 2组 ,均常规给予补液、退热、解痉等对症治疗。治疗组 117例予磷霉素 10 0~ 30 0mg/(kg·d) ,对照组 39例予丁胺卡那霉素 5~ 8mg/(kg·d)。结果 :治疗组显效 82例 ,有效 2 9例 ,总有效率 92 .30 % ,对照组显效 16例 ,有效 16例 ,总有效率 82 .0 5 %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磷霉素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疗效明显 ,副作用少 ,价格低廉 ,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静滴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31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64例和B组67例,A、B两组分别静滴阿奇霉素10mg/(kg·d)和红霉素20 ̄30mg/(kg·d)。观察临床治愈率、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治愈率、有效率A组分别为57.81%、93.75%,B组分别为37.31%、73.13%;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10.93%,B组为43.28%,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者疗效较后者好,不良发生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ITP的疗效。方法  2 0例住院病人 ,用丙种球蛋白 2 0 0mg/kg/d静脉滴注 ,连续 5d对照组 18例用激素治疗 1~ 2mg/kg/d。结果 用丙球治疗组 5d患者临床出血症状明显好转 ,(P <0 .0 5)血小板上升数显著优于激素组 (P <0 .0 1)。结论 丙种球蛋白治疗ITP短期疗效好 ,特别适用于重症ITP或急需提高血小板数目的ITP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免疫球蛋白 ( HD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ITP病人 2 9例随机分为 3组 :A组 ( 12例 )单纯 HDIVIg治疗 ,B组 ( 7例 )使用 HDIVIg加强的松治疗 ,对照组 ( 10例 )使用强的松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 A、B两组分别为 91.7%和 10 0 %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 5 0 %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 .0 5 ) ;血小板计数对照组为 ( 5 2 .8± 3 5 .1)× 10 9/L,低于 A组 ( 76.9± 42 .6)× 10 9/L( P<0 .0 5 ) ,也低于 B组 ( 118.0± 78.75 )× 10 9/L ( P<0 .0 1) ;A、B两组间相比 ,后者高于前者 ( P<0 .0 5 )。结论 :HDIVIg治疗 ITP疗效优于强的松治疗 ,HDIVIg加强的松联合治疗 ITP对疗效的保持与巩固优于 HDIVIg组 ,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一种由血小板自身抗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一些重症病例由于出现严重的粘膜出血或血小板低于 (5 - 10×10 9/L ,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的危险 ,因而需紧急治疗[1] 。传统疗法为激素、免疫抑制剂、切脾等。 90年代以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以下简称丙球 )静脉滴注 [静注丙球 0 4g/ (kg·d)× 5d]在国内外较广泛地采用治疗ITP ,总有效率 60 % - 80 %。由于丙球价格昂贵 ,作者试图减少剂量 ,采用静注丙球 0 2g(kg·d)× 5d治疗 9例 ,取得良好效果 ,并减少了治疗费用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方法 将ITP患者分为四组 :Ⅰ组 (丙球 )、Ⅱ组 (丙球 +地塞米松 )、Ⅲ组 (地塞米松 )、Ⅳ组 (强的松 )。结果 Ⅰ~Ⅱ组止血时间、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较Ⅳ组明显缩短 (P <0 .0 1) ,Ⅰ、Ⅱ组血小板上升峰值、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Ⅳ组 (P <0 .0 1)。Ⅲ组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所需时间明显长于Ⅰ、Ⅱ组 ,其上升峰值亦显著低于Ⅰ、Ⅱ组 ,但其止血时间、有效率与Ⅰ、Ⅱ组无显著差异 ,且明显优于Ⅳ组。结论 对于小儿特发性ITP尤其是血小板过低 (<2 0× 10 9/L)易致危及生命的出血 ,首选静滴丙球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而对于血小板较低但全身症状不严重且经济困难的患者 ,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疗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大剂量单剂免疫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常规剂量免疫球蛋白及地塞米松两种方法治疗儿童急性型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血小板20×109/L,伴明显皮肤黏膜出血的36例重症ITP随机分成两组(A组、B组),每组18例。大剂量冲击治疗组(A组)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1g.kg-1.d-1,应用1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mg·kg-1.d-1,连用3d,第4天减量0.5mg·kg-1.d-1,连用2d。常规剂量治疗组(B组)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0.4g.kg-1.d-1,连用5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0.4 mg·kg-1.d-1,连用5d。两组均于第6天改为口服强的松1mg·kg-1.d-1。结果:A、B两组治疗后血小板上升至安全线30×109/L以上分别是(1.2±0.3)、(2.3±0.4)d;血小板上升至50×109/L以上分别是(2.1±0.4)、(3.2±0.5)d;血小板上升至100×109/L以上分别是(4.2±0.6)、(6.5±1.1)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单剂免疫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冲击治疗重症ITP血小板上升更快,效果更好,费用较低,宜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大剂量和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效果,寻求效价比高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0年3月~2014年5月住院的6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A组32例患儿给予400mg/(kg·d)丙种球蛋白治疗5d后口服强的松,B组32例患儿给予200mg/(kg·d)丙种球蛋白治疗5d后口服强的松,用药后每天检测血小板计数,记录患儿血小板上升时间、止血时间、达峰值时间和峰值,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平均血小板上升时间、平均止血时间、血小板平均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平均达峰值时间短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显效率、有效率和进步率分别为75.00%、18.75%、6.25%,总有效率为93.75%;B组显效率、有效率和进步率分别为68.75%、21.88%、9.37%,总有效率为9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强的松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价比高的治疗方案,可快速升高血小板和控制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