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颅外段超声检查对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评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78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收缩期血流峰速度50cm/s或RI0.75的患者各参数,运用ROC曲线,取有意义参数及截断值(RI=0.885),并用截断值将其分成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8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有40例患者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38例患者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无重度狭窄或闭塞;其中有54例患者颅内有侧支循环建立,24例无侧支循环建立。以RI=0.885为截断值,诊断准确度88.3%,灵敏度93.9%,特异性80%,阳性预测值77.5%,阴性预测值94.7%,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颈内动脉颅外段评估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CDU)联合眼动脉(OA)超声评估颈内动脉(ICA)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位置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单侧ICA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病人(病变组)97例及ICA颅内段无明显狭窄对照者(对照组)85例,根据病变程度和位置将病变组病人进一步分为重度狭窄OA分支前组(30例)、重度狭窄OA分支后组(21例)、闭塞OA分支前组(28例)、闭塞OA分支后组(18例)。所有病人均行超声检查测量ICA颅外段及O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ICA颅外段和O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CA颅外段和OA血流动力学参数对ICA颅内段病变位置的诊断效能。结果 重度狭窄病人和闭塞病人的OA分支前组、OA分支后组的患侧ICA颅外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低于对照组,阻力指数(RI)高于对照组,OA分支前组的患侧EDV高于OA分支后组及对照组,搏动指数(PI)低于OA分支后组及对照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重度狭窄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灌注磁共振成像(PWI)技术分析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时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资料与方法 搜集46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资料,借助PWI对其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局部脑血流量没有显著性降低,但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灌注明显延迟,在重度狭窄及闭塞时,分水岭区的灌注也出现障碍;不同的侧支循环代偿仅对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的灌注有所影响,其中前交通动脉作用较为明显。结论 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时,PWI可以准确评价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而此时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与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代偿均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TCCDFI)评价颈动脉内膜剥除术(CEA)治疗前、后患者颅内外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用CDFI和TCCDFI分别对23例颅外段颈内动脉(EICA)狭窄患者CEA治疗前、后狭窄局部管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同侧大脑中动脉(MCA)、眼动脉(OA)CEA治疗前、后PSV、搏动指数(PI)和颅内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EICA狭窄患者CEA术后原狭窄处内径、PVS及患侧MCA、OA的PSV、PI恢复正常,侧支循环关闭。结论:CDFI与TCCDFI结合可评价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治疗前、后颅内外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判断CEA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 大脑中动脉闭塞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通过对颅内主要血管的检测,可准确提供颅内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诊断及侧支循环的观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3月~2010年3月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明确诊断的大脑中动脉  相似文献   

6.
应用TCD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讨高血压病各期患者脑血管损伤的程度,为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高血压病患者176例,采用TCD探查颅内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压Ⅰ期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普遍升高,以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终末端血流速度增快明显;高血压Ⅱ期组、Ⅲ期组随着血压的逐渐升高,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逐渐减缓,以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终末端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缓显著。高血压各组TCD检测总异常率77%,Ⅱ、Ⅲ期高血压病组的异常率分别为90%和96%。结论TCD检测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特点与卒中特点吻合,可作为高血压病所致闭塞性脑血管疾病早期发现和早期防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对糖尿病性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54例合并有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1:1比例选取同期收治54例未合并有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CTA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脑梗死类型、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以及颅内及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分布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头颈部动脉、颅内动脉及侧支循环狭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颈内动脉颅段、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及头臂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动脉颅外段血管狭窄或闭塞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及椎动脉颅外段血管狭窄或闭塞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头颈部血管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更为严重,动脉狭窄部位多位于后循环,并以钙化斑块及混合斑...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通过对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行脑CT灌注成像联合CTA一站式扫描,对其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Willis环侧支循环代偿作用进行评价,为临床血管再通治疗提供血流动力学依据。方法:对40例经颈部血管超声或头颈CTA检查确定为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狭窄率>70%)行320排CTPI检查,重建灌注参数图及4D-CTA图。在基底节层面选取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及前、后分水岭区作为感兴趣区行灌注参数测量,包括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对患侧与健侧的各项灌注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根据CTA图将Willis环分为开放组及未开放组,对两组的dTTP(患侧TTP-健侧TTP)、dMTT、rCBF(患侧CBF/健侧CBF)及rCBV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比分析两组间各个兴趣区的缺血程度(rCBF<80%为重度,>80%为轻度),评价Willis的代偿能力。结果:与健侧比较,患侧脑区MTT、TTP延长,CBV增大,CBF略下降,其中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和前、后分水岭区CBV、MTT、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前动脉供血区MTT、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lis环未开放组各兴趣区dTTP、dMTT、rCBV和rCBF均高于开放组。仅前分水岭区的脑缺血程度与Willis环是否开放有相关关系(P=0.001)。结论: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的患侧脑组织MTT、TTP延长,部分脑区CBF下降,处于低灌注状态;Willis环对患侧有一定的代偿作用,在前分水岭区代偿作用明显;CTPI可以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提供血管再通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40例经 CT,DSA 确诊的脑血管病患者作了三维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表明 TCD 与 DSA 一致者36例,占90%,二者有较高的符合率。TCD 对颈动脉、颅底 Willis 环主要分支、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狭窄、闭塞、侧支循环状态、较大的 AVM 及动脉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迂曲的危险因素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筛选出颈内动脉迂曲而无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大脑中动脉显影时间,并用经颅彩色多普勒对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同时与颈内动脉无迂曲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年龄和高血压是颈内动脉迂曲的危险因素。颈内动脉迂曲患者大脑中动脉显影时间为(2.08±0.34) s,明显长于无迂曲组的显影时间(1.84±0.24) s,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为(75.77±15.09) cm/s,平均血流速度为(49.60±10.37) cm/s,明显低于无迂曲患者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107.52±24.17) cm/s;(65.38±16.22) cm/s]。结论 颈内动脉迂曲与年龄及高血压关系密切,并可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迂曲所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可能是其导致卒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2例SSS患者的椎动脉颅外段、颈动脉、锁骨下动脉(SubA)、无名动脉的彩色血流形态,内-中膜厚度及狭窄程度;TCD检测椎动脉颅内段与基底动脉血流方向及频谱的改变。结果:32例中SubA中度狭窄11例,重度狭窄12例,闭塞9例。TCD检查Ⅰ期盗血11例(34%);Ⅱ期盗血11例(34%);Ⅲ期盗血10例(3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TCD联合应用,通过对SubA及无名动脉的内-中膜厚度、狭窄程度及椎-基底动脉频谱形态的测量,有利于对SSS病因及程度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评价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重度狭窄(闭塞)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后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46例拟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患者,术前、后均行CTP及CTA检查。计算脑灌注参数图,对治疗前后脑灌注参数进行定量和定性对比分析。CTA图像采用VR、CPR及MIP重建方法显示桥血管的走行及吻合口。结果 46例MCA重度狭窄(闭塞)患者,术后达峰时间(time topeak,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elative mean transit time,rMTT)图上灌注异常区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相对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RV)图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CTA准确率96.5%。所有桥血管清晰显示,吻合口通畅。结论 CTP能够观察治疗前后脑灌注改善情况;CTA可以清楚地显示术后颅内外血管状态,两者相结合,为评价疗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CT灌注(CTP)和CT血管成像(CTA)探讨慢性脑缺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脑供血动脉狭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5例临床拟诊为慢性脑缺血的患者行常规头颅CT平扫、CTP及CTA检查,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定受试者的智能状态。结果:根据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图灌注延迟范围将灌注表现分为3型:Ⅰ型为大脑中动脉和/或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广泛性低灌注22例;Ⅱ型为分水岭区局限性低灌注21例;Ⅲ型为灌注正常12例。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CA)的重度狭窄或闭塞所致脑灌注异常(Ⅰ、Ⅱ型)明显高于轻中度狭窄者(χ^2=29.49,P〈0.01),Ⅲ型未见ICA或MCA的重度狭窄或闭塞。ICA或MCA狭窄程度与脑灌注异常之间呈正相关(Spearman′sr=0.74,P〈0.01)。脑灌注Ⅰ、Ⅱ型患者MMSE评分均低于正常值(P〈0.01),且以Ⅰ型为著(P〈0.01),Ⅲ型MMSE评分正常。结论:慢性脑缺血患者脑血流低灌注与ICA或MCA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56层MSCT全脑CTP与CTA技术相结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估脑梗死与供血动脉状况的关系.方法 对21例临床拟诊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CT平扫、CTP和CTA检查,重建并分析CT平扫图像、CTP及CTA图像,所有病例在CTP检查后24h内进行MRI+ DWI检查.结果 21例脑梗死患者CTA发现33条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及闭塞,其中包括轻度狭窄4例,中度狭窄13例,重度狭窄7例,闭塞9例.21例患者CTP发现32处梗死灶,脑梗死中心区及周边区rCBF下降、TTP延长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256层螺旋CT全脑CTP联合CTA扫描方法简便,可对缺血后脑组织供血动脉状况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头晕、眩晕患者的TCD、CDFI检测资料,探讨引起头晕、眩晕症状的血管性病因。方法采用RIMED公司生产的Trans-Link9000型TCD检测仪,以2MHz、4MHz探头分别检测颅内外各血管;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用线阵探头和凸阵探头观察椎动脉颅外段(VAE)的走行、内径、内膜、血流充盈、血流方向等情况。结果 320例头晕、眩晕患者中,46例存在血管狭窄,占14.5%;双侧椎动脉管径不对称112例,占35.0%;椎动脉走行扭曲12例,占3.75%。头晕患者血管狭窄的发生率为12.25%,眩晕患者为17.85%,两者比较差别显著(P〈0.01)。头晕患者中椎-基底动脉狭窄发生率为3.85%,眩晕患者为14.28%,两者比较差别显著(P〈0.01)。结论 TCD、CDFI可以为临床探求头晕、眩晕患者的血管性病因提供线索,并能为治疗及预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脑血管造影在诊断或排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CNSV)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于我科行脑血管造影的近1000例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其中15例脑血管造影结合相应的临床资料诊断为PCNSV,并对其脑血管造影结果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共26支脑血管受累,其中包括7支大脑前动脉,12支大脑中动脉,3支椎动脉,1支基底动脉,3支颈内动脉C2C2段。受累血管腔形态改变表现为局限性狭窄(6支),多发局限性狭窄(3支),节段性狭窄(6支),串珠样改变(4支),闭塞(5支,其中3支伴侧支循环形成),动脉瘤形成或瘤样改变2支。结论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全脑血管造影是目前诊断或排除PCNSV重要的和可行的一种检查手段,可以指导临床的正确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联合检测诊断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检测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做对比研究,客观评价二者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经TCD、CDFI诊断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38例,均进一步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DSA检测,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与DSA比较,TCD、CDFI对椎动脉的检测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91%;TCD对基底动脉狭窄检测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3%。以DSA为标准,TCD对基底动脉近段、中段、远段的检出率分别为100%、50%和33%。以DSA为标准,TCD+CDFI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检出率为79%,MRA的检出率为96%,TCD、CDFI、MRA三者联合检出率为98%。结论①TCD、CDFI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特异性较高,且无创、经济、方便,故可作为首选筛查手段。但因其敏感性不是很高,故当临床出现后循环神经缺失症状,而检测结果阴性时,可结合MRA检查;②TCD、CDFI、MRA三者联合对VBA狭窄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和闭塞患者与正常人数字工作记忆的激活脑区差异及其记忆障碍的脑加工机制。方法:对12例左侧颈动脉狭窄/闭塞患者(其中左侧颈内动脉狭窄4例,左侧颈内动脉闭塞2例,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5例,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例,24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数字记忆任务的功能磁共振成像,采用AFNI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活动图像。结果:左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和闭塞患者的反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正确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脑激活图显示数字工作记忆的编码期、保持期、提取期患者组的脑激活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而且脑激活的左侧半球优势减弱,右侧半球出现代偿性激活,其中提取期最为明显。结论:左侧颈动脉狭窄/闭塞患者数字记忆任务的脑激活区存在损害,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能为早期诊断认知障碍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超声检查时颅外段颈动脉狭窄、闭塞及RI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9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68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行颅外段颈部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程度及RI。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50%狭窄的发生率及闭塞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中双侧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的狭窄部位以颈内动脉最多见,但2组间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与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有关;双侧颈动脉尤其是颈内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更易导致脑梗死;颅外段动脉RI测量无助于脑梗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崔恒  程敬亮  张勇   《放射学实践》2012,27(5):489-492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与脑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的相关性。方法:3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行高分辨力MRI检查并判断单侧MCA狭窄程度,同时行磁共振PWI检查,并对MCA不同狭窄状态下得出的患侧和镜像侧灌注参数,包括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BC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达峰时间(rTTP)进行定量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高分辨力MRI均可显示不同程度MCA狭窄,灌注均出现异常,患侧灌注参数rCBV、rCBF、rMTT、rTTP与镜像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狭窄率与rMTT延长百分率之间呈正相关性(r=0.45,P<0.05)。结论:高分辨力MRI对MCA狭窄程度的评估与PWI灌注参数之间存在正相关性,MCA狭窄程度与PWI相结合对于评价脑组织供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