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目前认为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这里就目前β淀粉样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苏燕  何粤红  李超 《当代医学》2011,17(3):32-33
阿尔茨海默氏病(A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疾病,β淀粉样蛋是其核心的病理机制。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针对AD的β淀粉样蛋药物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综合征,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之一是β淀粉样蛋白(Aβ)为核心的老年斑.减少Aβ被认为是AD治疗的主要靶向之一,而针对Aβ的免疫疗法也已成为当今AD研究的一大主题.该文就AD免疫疗法的类型、并发症、影响疗效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现代社会老年人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本文就β-淀粉样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进行文献综述,提示:人们的焦虑、紧张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引起人体的应激反应,从而激活细胞膜上的β-2-肾上腺素受体,进而引起β-淀粉样蛋白的生成增加,使细胞外产生老年斑和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细胞内发生神经元纤维缠结,导致神经元变性乃至形成痴呆。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1907年由巴伐利亚一位神经病理学家首先发现,此人名为阿尔茨海默(AloisAlzheimer),所以以其名字命名,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最终带来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与淀粉样 β蛋白 (Aβ)及其前体 (APP)基因的关系。 方法 研究 32例沂蒙山区AD患者 ,并设对照组 30例 ,检测脑脊液Aβ水平、APP基因表达量。 结果 AD组Aβ水平 (13.6 2 7±9.335 ) μg/L、APP表达量 (16 2 4± 2 98)拷贝 / μ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痴呆程度与Aβ水平、APP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AD与Aβ、APP密切相关。但APP表达量在AD的诊断中不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虽然已有多种药物被批准用于AD的治疗,但疗效有限。目前,一些针对AD发病机制的药物正在研究之中,主要是针对β-淀粉样蛋白致病性及易损神经元变性,还有一些针对载脂蛋白E和Tau蛋白致病性的不太成熟的治疗措施。文章就AD的治疗前景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虽然已有多种药物被批准用于AD的治疗,但疗效有限.目前,一些针对AD发病机制的药物正在研究之中,主要是针对β-淀粉样蛋白致病性及易损神经元变性,还有一些针对载脂蛋白E和Tau蛋白致病性的不太成熟的治疗措施.文章就AD的治疗前景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文燕 《重庆医学》2016,(8):1116-111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以进行性全面认知功能损害为特征的老年变性疾病。细胞外老年斑及神经元纤维缠结是其病理学特征[1]。该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年增加。65岁人群发病率为1%~2%,而85岁则增加为35%。2006年全球有2.66亿AD患者,预测到2050年会增加4倍[2]。该病现代医学尚无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的改善症状药物第一种是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另一种是兴奋性氨基酸受体(NMDA )拮抗剂,仅能短期改善症状,对AD发病和疾病病程无改善作用。而针对Aβ和T au蛋白的抗体及减少其生成的药物,临床研究均证明无效[3]。因此,寻找AD治疗新的切入点,是目前AD研究工作者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血脑屏障保护可能是AD防治一个有希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β淀粉样蛋白免疫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期最常见的一种进行性认知功能下降的疾病,其特征性的病理表现为神经原纤维缠结和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Aβ在AD发病及发展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许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方法主要集中在减少Aβ产生和清除Aβ沉积.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Aβ抗体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其有减少脑组织中Aβ负荷和改善AD认知的作用,这一发现为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和途径,从此针对AD的免疫治疗取得了极大进展.本文就与Aβ相关的主动、被动、基因免疫治疗方面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临床经验和有关文献将中风病的中医药防治归纳为先兆以“防”为主,发作以“治”为首,后期以“复”为要。并依此对近年中风病防治情况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神经毒性是草酸铂最具特征性的副反应,文章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草酸铂所致神经毒性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显示出中医药防治的独特优势,可作为临床应用与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柯超  单生涛  谢峥嵘  刘一如  章薇 《中医学报》2020,35(9):1834-1837
《理瀹骈文》载上用嚏,中用填,下用坐,即上焦病用鼻腔嚏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位在肺,属于上焦病,鼻为肺之外窍,与肺相通应,故上用嚏可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涂鼻法、嗅鼻法、熏鼻法发展而来的药物涂鼻、香囊佩戴、药物熏烧较少用于取嚏,多取其药物作用进行个体或公共场所的疫病预防,疗效较佳。由滴鼻法、灌鼻法、吹鼻法、搐鼻法和塞鼻法发展而来的鼻腔给药,同样也多取其药物作用较好而用于预防。目前可进一步研究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滴剂或者喷雾剂。  相似文献   

14.
Senile vascular dementia refers to organic loss of intellectual function due to cerebral damages caused by insufficient blood supply. The following is a summaryon achievements in its etiology, pathogenic mechanism, type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in TCM, and the compound formulas, special formulas and drugs, and thepatent drugs used successfully for its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具有传播快、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的特点,伴随疫情蔓延的还有感染者内心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思伤脾,恐伤肾"。不良情绪引起脾肾功能失常,导致水湿代谢失常,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本次疫情的防控中,及时介入中医情志疗法来消除紧张、恐慌等不良情绪,可以增强"正气",保持"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状态。针对感染者的恐慌、焦虑心理,可融入中医情志疗法,主要包括情志相胜法、移情易性法、中医认知疗法、中医行为疗法、五行音乐疗法等。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纳入以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中医药与西医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用RevMan 4.2.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总体疗效优于西药,其汇总OR 1.48(95%CI 1.10~1.97);在提高HDS评分方面,中药的效果较西药好,汇总WMD 1.80(95%CI 1.30~2.30).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在总体疗效、提高HDS评分方面显示出比西药治疗更加有效的倾向,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性痴呆 (VD)属于老年期痴呆的一种 ,是由于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症的统称。脑血管疾病 (卒中等 )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多发病 ,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均较高。 80 %以上的血管性痴呆与中风密切相关[1 ] ,约 62 %VD是脑卒中的直接后果[2 ] 。该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 ,以该病的防治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难点。本文就近四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作如下综述。1 .补肾益精李氏[3] 用脑灵汤治疗VD 30例 ,药用黄芪、龟甲、川芎、大黄等 ,同时以华佗再造丸作为对照组 ,治疗一个月后 ,结果…  相似文献   

18.
王海艳  霍介格  王小宁 《中医学报》2016,(10):1455-1460
中医药在治疗伊立替康所致的迟发性腹泻中显现出独特的疗效。以整体观为指导,运用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的理论,可明显改善化疗所致肠毒性出现的腹泻、腹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不同化疗药物致腹泻的作用机制又存在特异性和不同辨证特点,中医中药的成分及其配伍规律相对复杂,而相关的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较少,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同时,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以及相应证候,疾病的模型只是建立于动物基础之上,对于人体复杂的证候情况不能够正确的模拟,使临床辨证施治存在较大困难。今后应致力于寻找更为准确的作用靶点,深入研究蛋白和基因表达,并明确该疾病可能影响肠道各个环节的治疗,并进一步研究非药物治疗。另外,可加强对针刺、艾灸、灌肠、耳穴贴敷、中药脐敷等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为治疗伊立替康所致的迟发性腹泻寻找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就有关针药防治“呆病”与分子生物学应用的某些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认为针药防治“呆病”基因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研究的原则,结合自身特点,寻求新的契合点。在研究中应当加强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设计多种“痴呆”动物模型、借鉴血清药效学的研究方法、重视整体调衡基因的效应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应用广泛,可造成胃肠黏膜的损伤。本文通过综述有关文献资料,总结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黏膜损伤的机制,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