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昶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4,18(3):145-149
肺炎链球菌为中耳炎的常见致病菌之一,导致中耳炎的只是常见几种菌型。鼻咽部的肺炎链球菌与中耳炎有密切相关。该菌的致病性与其粘附力,抗原特性及降解成分等有关。可根据常见菌型制备疫苗进行预防。治疗以敏感的抗生素为主,抗体疗法及维持鼻咽部正常菌群还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2.
分泌中耳炎的感染因素及其致病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静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1,25(3):132-135
感染因素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已为大家所公认。本文着重从细菌、病毒、衣原体等感染因素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作用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儿童中发病率更高.在美国就诊的儿科患者中大约有12%是因为中耳炎.大约有75%的儿童在一岁时至少患过一次中耳炎,17%的儿童至少患过三次中耳炎,而中耳炎的发病高峰年龄是在出生后的6到18月之间. 相似文献
4.
分泌性中耳炎的感染因素及其致病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染因素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已为大家所公认。本文着重从细菌、病毒、衣原体等感染因素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作用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感染因素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已为大家所公认.本文着重从细菌、病毒、衣原体等感染因素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作用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0,(3)
近来一些研究发现,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是引起急性中耳炎的主要细菌,在儿童伴有渗液的慢性中耳炎的无菌中耳渗液中发现有内毒素和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提示急性中耳炎转为慢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和某些细菌细胞成份有关。为弄清这个问题,作者作了以下实验。首先用灭活的同型不同株的二株肺炎链球菌的悬液分别在二组堵塞咽鼓管产生中耳渗液的灰鼠中耳内接种,其中一组为荚膜菌,另 相似文献
7.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7,(5)
目的研究以霍乱毒素B(CTB)作为PsaA蛋白疫苗黏膜佐剂经鼻腔黏膜途径免疫在BALB/c小鼠体内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以及对肺炎链球菌急性中耳炎的保护作用。方法 6~8周龄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PsaA蛋白免疫(PsaA组,15μg PsaA蛋白),PsaA蛋白及CTB免疫(PsaA/CTB组,15μg PsaA/4μg CTB),CTB免疫(CTB组,4μg CTB),经鼻腔途径免疫,相同剂量和方法每周免疫两次,连续三周,末次免疫后两周收集鼻腔灌洗液、中耳灌洗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特异性IgA抗体反应;收集血清,检测特异性IgG、IgG1及IgG2a抗体反应;末次免疫后2周,小鼠经鼓膜注射14型肺炎链球菌,攻毒后5天组织病理学评估中耳炎症程度。结果PsaA/CTB组鼻腔黏膜免疫获得了较高水平的全面免疫应答:鼻腔、中耳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特异性Ig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PsaA组和CTB组(P<0.05);血清中特异性IgG、IgG1、IgG2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PsaA组和CTB组(P<0.05);攻毒后5天PsaA/CTB组中耳炎症细胞数少于PsaA和CTB组(P<0.05)。结论 CTB是肺炎链球菌蛋白疫苗PsaA有效的黏膜免疫佐剂,黏膜免疫也是PsaA有效的免疫途径,该免疫策略研究为新一代肺炎链球菌疫苗的设计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肺炎链球菌是急性中耳炎(AOM)最常见的致病菌。AOM复发率高,反复发作可达6次或更多,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5%~10%。通过实验复制大鼠急性中耳炎模型,研究用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PspA)主动免疫及局部应用抗体治疗AOM。选取体重250g~300g的雄性SD大鼠,经听泡骨壁注入中耳3型肺炎链球菌(实验一)或6A型肺炎链球菌(实验二)制成AOM模型。实验一取鼠12只,在右侧中耳注入细菌悬液0.04ml(相当于2×10CFU),其中半数动物同时注入抗3型肺炎链球菌抗体悬液0.01ml(含抗体1μg)。另外半数动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稀释的细菌悬液作为对照。注射后4、7…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儿童急性中耳炎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药物敏感性及血清型。方法 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及门诊的0~15岁肺炎链球菌性急性中耳炎患儿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菌株111株,用梅里埃VITEKMS鉴定菌株,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和E-test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血清型分析。结果 476例急性中耳炎患儿中共分离肺炎链球菌111株,检出率为23.32%,肺炎链球菌阳性检出率在不同性别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2,P =0.294),在不同年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87,P =0.001)。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全部敏感,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均为85.6%,对青霉素和阿莫西林的敏感率为78.4%。111株肺炎链球菌中,共检出13种血清型,主要是19A型36.04%(40/111)、19F型31.53%(35/111)、5型7.21%(8/111),22F/22A型4.50%(5/111),6株肺炎链球菌未分出型别。其中45株包含在PCV7疫苗内,疫苗覆盖率为40.54%,95株包含在PCV13疫苗内,疫苗覆盖率为85.58%。结论 引起儿童急性中耳炎感染的肺炎链球菌对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敏感性较高,肺炎链球菌血清型较为分散,主要以19A和19F为主。 相似文献
11.
肺炎链球菌是儿童急性中耳炎(AOM)的常见病原菌,儿童AOM约有10%变为复发性中耳炎(rAOM),其中肺炎链球菌6群和19群最常见,约60%的rAOM儿童缺乏肺炎链球菌6A和19F抗体,表现为IgG1和IgG2抗体活性低下。本文选择10例rAOM儿童(1~3岁)及17例非中耳炎倾向的健康儿童(1~2岁9例,2~3岁8例),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测定接种14价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疫苗前后血清中抗体,包括抗肺炎链球菌6A、19F的IgG1、IgG2、IgG3、IgG4、 相似文献
12.
一、中耳炎的病理学和微生物学 (Meyerhoff WL&Giebink GS) 中耳炎可分为化脓性中耳炎(POM)、浆液性中耳炎(SOM)、粘液性中耳炎(MOM)和慢性中耳炎(COM)。中耳炎是一个连续变化过程,各型之间可以重叠,动物实验表明此一型可发展成另一型。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是鼓膜的表现,但组织病理学和微生物学检查对鉴别正常鼓膜后面的中耳和内耳疾病过程有重要意义。化脓性中耳炎【组织学】急性P0M发作时,有皮下间隙 相似文献
13.
中耳炎是耳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儿童中发病率高、易复发,多年来抗生素的使用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在抗生素滥用、耐药菌株越来越多的今天,如何选择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疫苗的使用无疑给出了一个新的答案。本就近年来国外与中耳炎预防有关的疫苗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中耳炎是耳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儿童中发病率高、易复发,多年来抗生素的使用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在抗生素滥用、耐药菌株越来越多的今天,如何选择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疫苗的使用无疑给出了一个新的答案.本文就近年来国外与中耳炎预防有关的疫苗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黄振东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2,(3)
关于中耳炎积液(OME)的发生机理,长期以来认为是由咽鼓管器质性狭窄或阻塞所引起。但是,自从文献报告表明咽鼓管阻塞或狭窄的病人实际上仅有低的OME发生率以来,对OME的临床病因学来说,传统理论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目的是要澄清在动物模型上顽固性OME发生所必须的条件。作者用20只成年猫(27耳)分三组进行实验。1组9只14耳,在用10~15mg/kg盐酸氯胺酮和10~15mg/kg戊巴比妥钠腹膜内注射全麻后,横断腭帆张肌和切除翼突钩去破坏咽鼓管的通气机能,为了减少炎性反应,术日腹膜内注射氢化可的松10mg/kg,然后每周进行鼓室压测量和鼓室 相似文献
16.
华清泉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4):10-13
中耳炎发病率较高,尤以儿童最为多见,多发于冬春季节。大多数儿童有至少一次的急性中耳炎的偶然发作史,好发于年龄在6~11个月的儿童;在3岁的儿童中,50%~85%曾患急性中耳炎。复发急性中耳炎(≥3次发作)较常见,有约10%~20%的1岁龄儿童受累。年长儿中接近40%有6次或以上的发作史。患分泌性中耳炎后,听力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若听力损失较重,会对患者的生活、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7(IL-27)对急性中耳炎(AOM)中肺炎链球菌的清除作用以及其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肺炎链球菌感染建立急性中耳炎小鼠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在感染肺炎链球菌前12 h耳后注射200μL的浓度为5 μg/mL的IL-2... 相似文献
18.
分泌性中耳炎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了解分泌性中耳炎与衣原体的关系,文中报告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对31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渗液进行肺炎衣原体检测,6例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19.3%,通过对照可排除假阴性和假阳性.用PCR法检测中耳渗液中沛炎衣原体简便、快速、待异性高、敏感性强,优于其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源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1,(3)
本文研究急性中耳炎(AOM)早期中耳渗出液(MEE)中抗肺炎链球菌(Pn)、流感嗜血杆菌(Hi)、卡他布朗汉姆氏菌(Br)的血清型抗体(IgG、IgM 和 IgA)及特异性分泌型抗体。85例 AOM 患儿为研究对象,男39例,女46例,年龄2个月~15岁(平均年龄3岁4个月)。全部病例均由同一耳鼻喉科医生诊治,均具有 AOM 的急性症状和体征,并经鼓膜切开术吸取到 MEE 确诊,凡近3月内有 AOM 发作或接 相似文献
20.
一、人喉发声过程的神经肌肉机制 (一)喉返神经与喉上神经:Gacek等(1976)分析猫的右喉返神经,见565根纤维中55%是有髓鞘运动神经纤维(直径4~9μ,其中9%4~6μ者来自背核,46%6~9μ者起自疑核),45%是感觉神经纤维(1~3μ直径者占32%,分布于喉外气管食管处;4~9μ者占11%,分布声门下区,其余10~15μ的纤维分布于肌肉或下行至胸部)。翌年,氏等又证明猫喉的内收和外展神经元在疑核内是背、腹分开的,其轴突在迷走神经是散在的,进入喉部前集合成内收、外展纤维各半的喉返神经。 Sampson等(1964)曾发现猫叫时或以气流吹动声带粘膜时,喉上神经内支的传入冲动增强Gould等(1975)发现麻醉阻断喉上神经内支并不影响开始呼气到发出声音的时值,也不影响自起音后200ms内呼气量;如发轻声,发声前的呼气量明显减少,起音后气流波动的持续时间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