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介绍心脏性猝死无创预测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各种危险因素量化,依据其危险程度,赋以相应分值,形成心脏性猝死无创预测表,对50例发生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生前高危因素进行评分,研究不同危险分层SCD的发生情况;观察心脏性猝死无创预测表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有SCD风险的研究组,较无SCD风险的对照组,SCD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评分越高,SCD发生率越高,高危险分层SCD发生率高于低危险分层,相邻危险分层SC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心脏性猝死无创预测表与患者家属沟通,家属更易理解患者近期SCD的风险程度,更易于接受SCD发生的严重后果,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予以重点关注,针对不同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儿童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探讨儿童心脏性猝死(SCD)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11例发生心脏性猝死患儿的家族史、不良习惯、既往病史、生前高危因素、疾病构成、活动状态加以详细分析,总结儿童SCD的特点.结果 儿童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以频发室早、Q-T间期延长、Brugada综合征、室速、预激综合征风险较高;多数儿童SCD发生于院外;以日常活动及剧烈活动时发生者居多.结论 对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儿童,予以重点关注,针对不同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儿童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SCD患者的生前高危因素加以分析警示临床医生,对有类似高危因素的患者,予以重点关注,及早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SCD的发生.方法 选择1996年7月至2016年1月确定为SCD的患者39例,搜集整理该39例SCD患者的家族史、不良习惯、既往病史及相关临床资料,加以分析.结果 该组39例SCD患者中,冠心病患者居首位15例(38.46%)、高血压病8例(20.51%),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4例(10.26%)、冠心病合并糖尿病4例(10.26%)、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2例(5.13%)、扩张型心肌病2例(5.13%)、风心病1例(2.56%)、既往体健3例(7.89%).39例患者SCD风险因素分别为:频发室早9例(23.08%),Q-T间期延长6例(15.38%),心率变异性降低和窦性心率震荡各为4例(10.26%),室速3例(7.69%),T波点交替、心室晚电位、心绞痛剧烈、心肌梗死、心脏明显增大、心衰各为2例(分别5.13%),等,预激综合征1例(2.56%).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以频发室早、Q-T间期延长、心率变异性降低、窦性心率震荡、室速风险最高.结论 对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予以重点关注,针对不同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心脏性猝死(SCD)是指突发的、不可预料的、在症状出现1h之内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具有发病突然,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和难以预料的特点。在美国,每年大约有30万~40万人死于SCD,占猝死总人数的88%,而且是20~60岁男性的首位死因[1]。我国SCD的发生率为每年41.84/10万(0.04%),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发生SCD54.4万例,每天将近有1490名患者死于SCD。即使在美国,SCD抢救成活率仍<5%[2]。多数SCD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5.
李杨  秦勤  寇璐  陈刚  路雅茹 《天津医药》2015,(3):288-291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早期无创性指标心率减速力(DC)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SCD)的预测价值。方法以41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DC值,临床随访观察12个月,记录发生的SCD事件(SCD组),并与未发生SCD者(存活组)比较各观测指标。结果在心肌梗死后12个月内,20例(4.8%)患者发生SCD。与存活组患者相比,SCD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DC值明显降低[0.393±0.065 vs 0.528±0.042,(2.85±1.66)ms vs(5.49±1.71)ms,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VEF<0.35[RR(95%CI):2.167(1.384~4.661),P=0.013]和DC<4.5 ms[RR(95%CI):3.706(2.709~5.374),P=0.020]为发生SCD的危险因素。LVEF和DC降低预测SCD发生的敏感度分别为52.1%和76.4%,特异度分别为84.5%和86.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DC值的降低能预测远期S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老年人心脏性猝死(SCD)的原因及诱因,探讨预防SCD的临床对策,以减少猝死的发生.方法:对16例老年SCD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老年SCD81.2%是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避免诱因是预防猝死的关键,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猝死的先兆症状,加强对病房病人的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尽快尽早有效的进行抢救,以降低猝死的发生率.结论:消除诱因、及时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是降低猝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许惠菊 《中国基层医药》2005,16(1):1115-1116
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心脏性猝死(SCD)的危险性很高,因而及时、有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显得犹为重要.现将我科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许惠菊 《中国基层医药》2006,16(1):1115-1116
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心脏性猝死(SCD)的危险性很高,因而及时、有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显得犹为重要.现将我科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许惠菊 《中国基层医药》2004,16(1):1115-1116
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心脏性猝死(SCD)的危险性很高,因而及时、有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显得犹为重要.现将我科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许惠菊 《中国基层医药》2002,16(1):1115-1116
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心脏性猝死(SCD)的危险性很高,因而及时、有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显得犹为重要.现将我科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许惠菊 《中国基层医药》2008,16(1):1115-1116
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心脏性猝死(SCD)的危险性很高,因而及时、有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显得犹为重要.现将我科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许惠菊 《中国基层医药》2003,16(1):1115-1116
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心脏性猝死(SCD)的危险性很高,因而及时、有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显得犹为重要.现将我科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许惠菊 《中国基层医药》2001,16(1):1115-1116
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心脏性猝死(SCD)的危险性很高,因而及时、有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显得犹为重要.现将我科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许惠菊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115-1116
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心脏性猝死(SCD)的危险性很高,因而及时、有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显得犹为重要.现将我科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许惠菊 《中国基层医药》2007,16(1):1115-1116
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心脏性猝死(SCD)的危险性很高,因而及时、有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显得犹为重要.现将我科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和心脏性猝死 (SCD) 都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许多证据表明 COPD 与发生 SCD 风险的增加有关。首先, 在研究 COPD 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停搏的相关性时, 研究人员发现, 与 COPD 相关的死亡患者中, 表现为心脏停搏和无脉性电活动 (PEA) 相比室速、 室颤更加普遍, 其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其次, 在研究 COPD 和 SCD 心电图标志的相关性时, 研究人员发现 COPD 与 QT (QTc) 间期延长和缩短均相关。第三, 在研究应用改善呼吸症状的药物对发生 SCD 的潜在影响时, 研究人员得出了矛盾的结论。目前在广泛人群中精准预测SCD 仍是一大挑战, 通过研究 COPD 和SCD 的相关性, 可能会对SCD 的风险评估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裕忠  张嶂 《江西医药》2008,43(4):315-316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心脏病心脏猝死(SCD)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收治的937例糖尿病病例发生的心脏猝死的资料。结果有17例发生心脏猝死。结论糖尿病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脏猝死属糖尿病远期并发临床急症之一,死亡率高,应早期规范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性心脏病,并警惕心脏猝死前兆。  相似文献   

18.
钟万生  潘文博  陈东 《安徽医药》2012,(9):1297-1299
目的探讨心脏性猝死(SCD)的病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SCD临床资料。结果冠心病69例(71.1%),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5例(36.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53例(54.6%),其中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Ⅱ~Ⅲ级占86.7%,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57例,LVEF<55%占84.2%,B型利钠肽(BNP)明显升高26例(26.8%)、临终前心电图示室性心律失常73例(75.3%)、低钾血症26例(26.8%)、冬季SCD最常见(42.2%)、其中6:00—12:00时SCD发生率最高(38.1%)。结论冠心病是SCD最常见的病因;SCD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昼夜差;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LVEF降低、BNP升高、低钾血症是SCD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心脏猝死及致死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心脏性猝死(SCD)的抢救和预防的理论日新月异,随着新概念的出现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地得到改进.每一个医务人员都应该熟练而深知SCD的抢救和预防.对于心脏猝死的患者只有采取正确有效的心肺复苏,才能更多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干预作用。方法103例有Ⅰ/Ⅱa类ICD适应证患者中,21例植入ICD(ICD组),另82例未接受ICD(非ICD组);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比较两组入选后第3个月,第6个月及第12个月累计死亡率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在观察时间达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ICD组累计死亡率和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非ICD组。结论ICD能有效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用于保护心脏猝死(SCD)高危人群,可使死亡率降低23·17%。ICD可降低SCD高危人群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