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8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成康复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康复治疗。每例病人入组时、治疗第30天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测试运动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BI)测试ADL。结果康复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BI值和FMA值均比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或P<0.01),治疗后康复组比对照组的BI值和FMA值明显增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和ADL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规范的康复治疗对前循环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前循环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50例),康复组患者给予6个月规范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1个月的康复治疗,出院后定期随访。结果康复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时肢体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3、6个月时肢体功能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规范康复治疗对于前循环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偏瘫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康复组44例)。康复组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进行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结果经康复治疗后康复组简式Fugl-Meyer评定量(FMA)值、Barthel指数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实施规范化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和ADL,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均喜 《内科》2008,3(1):40-41
目的 探讨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接受内科药物基础治疗,康复组在早期即给予规范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康复治疗。结果 康复组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白蓉  李哲  郭钢花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4):3194-3195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康复组.两组均采用以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及电治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康复治疗同时给予鼠NGF 30 μg每日一次,肌肉注射,疗程4 w.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简化Fugl-Meyer(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对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和ADL测试.结果 治疗组和康复组治疗前后均数的变化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4 w后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恢复优于康复组.结论 鼠NGF对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ADL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一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前景。方法 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康复专业人员的康复训练指导,康复组从早期即开始进行系统的一级康复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定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康复组患者在治疗后Barthel指数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一级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综合医院及基层医院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社区进一步康复的模式和途径,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脑卒中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康复组(51例)及对照组(50例).康复组采取由综合性医院康复科直接参与和指导的社区康复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社区康复治疗.于入组时、入组后6个月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模式的社区康复治疗后,康复组患者康复前后ADL及IADL量表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能力明显增强,对照组仅在部分日常生活能力项目上有所提高,而自理能力在干预前后各项活动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综合医院康复中心直接指导模式下进行社区康复的新模式,更利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 h及治疗后6~8 w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经6~8 w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康复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FMA平均值转化为运动最大程度百分比,治疗前后下肢均较上肢高,但治疗后FMA的提高程度上下肢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青壮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 4 5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5例 ,综合康复组 (C组 )接受综合康复治疗药物 +运动疗法 (PT) +作业疗法 (OT) +认知功能训练 +心理康复 +功能性电刺激 +脑神经促通仪改善脑循环 ;单纯康复组 (B组 )只接受 PT+OT治疗 ;单纯治疗组 (A组 )只接受单一药物治疗。结果  3个月后 C组较 B组及 A组在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在肢体功能上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综合康复疗法可明显促进青壮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能力恢复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吞咽障碍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法对58例脑梗死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29例(简称康复组)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组29例(简称对照组),对康复组进行系统康复训练治疗。结果康复组吞咽评价平均得分和吞咽功能康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使病人恢复经口吞咽进食,促进疾病的整体康复,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进行早期的康复和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只接受早期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均评定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上、下肢肢体功能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穴位敷贴和康复相结合的治疗能显著改善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常规疗法与综合康复疗法在治疗早期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32例为调查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66例,分别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nthel指数日常生活评分、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并发症对比,总结综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康复组经综合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与Ban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组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更加明显,并发症改善更加显著。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能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相关临床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应用神经发育疗法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恢复期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接受相同药物治疗。其中康复组,以Bobath法为主,配合Brunnstrom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法(PNF)的综合康复运动治疗,采用改良Barthel(MBI)指数对日常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定、应用Fugl-Meyer(FMA)评分,Brunnstrom分级评定运动功能。结果康复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康复组和对照组MBI评分、FMA评分均显著提高,Brunnstrom分级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康复治疗4周后,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MBI评分、FMA评分均显著提高,Brunnstrom分级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应用神经发育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病人ADL及运动功能,康复运动治疗有助于促进脑卒中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脑系科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共103例,随机分为康复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及作业疗法,观察运动功能积分(FA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变化情况,分析早期康复的效果.结果 康复组在治疗1个月、2个月末的FAM、BI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且早期康复组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介入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5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综合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病情稳定48h后给予肢体运动功能康复、针灸治疗。住院1d、14d和30d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住院30d统计两组感染、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康复组治疗后14d和30d NIHSS评分明显降低,ADL能力提高好于对照组(P<0.05)。住院30d对照组感染发生率、死亡率高于康复组(P<0.05)。结论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可降低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虚拟现实技术(VR)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常规功能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则在功能康复训练上应用VR进行康复治疗,采用10 m最大步行速度评定(MWS)、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及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表(FMA)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MWS、BBS及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FMA评分、B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W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VR进行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指导的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康复组采用由综合性医院康复科指导的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社区康复治疗,于社区治疗前、治疗6个月分别利用Fugl-Meyer评定法(FMA)、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法(FIM-B)和Barthel指数(MBI)进行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康复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Fugl-Meyer评分、FIM-B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由综合性医院康复科指导模式下进行的社区综合康复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在我院住院并已出院的脑出血偏瘫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治疗师实施社区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并在干预前后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进行评价。结果康复组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FCA、MBI、GQOL-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康复组FCA、MBI、GQOL-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有助于提高脑出血偏瘫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功能恢复,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法为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实施简易康复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简易康复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卒中偏瘫30例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疗效。方法将61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30例,应用Bobath技术进行康复锻炼,疗程1个月;对照组31例,不进行康复锻炼。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于初期、末期(1个月)对两组病人评定并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后,早期康复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P<0001;FMA、MBI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P<0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肢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