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年龄、双眼视功能状态手术前后变化,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 将5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根据手术时年龄≤5岁、5~9岁和≥9岁分为A、B、C三组,再根据术前有无融合功能及远或近立体视分组,统计分析不同年龄组手术前后眼位、双眼视功能变化,以及手术前后融合功能变化、远或近立体视功能变化.结果 术后眼位正位率A组77.8%、B组91.7%、C组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率A组88.9%、B组87.5%、C组5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组术后正位率优于A组,但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却A组优于B组.术前具有融合点及融合范围者,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率高.近立体视丧失、远立体视保存者术后远立体视锐度恢复好,术后立体视的恢复由远立体视开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应根据病人眼位、年龄、融合状态及立体视功能多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双眼视觉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5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以术后正位、欠矫、过矫分为三组,行术后双眼视觉训练,对三组训练前后的视远立体视锐度及最后眼位正位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三组视远立体视锐度经双眼视觉训练后比术后2周时显著改善P〈0.01;最后眼位正位率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过矫组比欠矫组最后眼位正位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双眼视觉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疗效和双眼视功能改善十分重要。术前有一定双眼视功能的患者术后早期的轻度过矫,加上双眼视觉训练将有利于达到远期眼位的正位与双眼视功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郭雷  才娜  韩屹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6):1012-1014
目的:回顾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前及术后6mo时眼位正位者的近立体视情况。为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的合理时机选择提供判断依据。方法:回顾4~8岁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及术后6mo时眼位正位者78例,将其依据黄斑中心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周边立体视分为3组,分析其术前控制正位时以及术后6mo时眼位正位者的双眼近立体视情况。结果:术前控制正位时黄斑中心凹立体视组12例,平均立体视为55.28±15.43″,黄斑立体视组56例,平均立体视为197.55±20.72″,周边立体视组10例,平均立体视为612.29±75.48″。术后黄斑中心凹立体视组立体视锐度不变,平均立体视为41.94±11.56″;黄斑立体视组恢复黄斑中心凹立体视锐度者16例,其余有不同程度提高,平均立体视为170.04±16.47″;周边注视组恢复黄斑立体视者2例,其余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平均立体视为506.40±62·53″,没有恢复黄斑中心凹立体视者。结论: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眼位可控制正位时近立体视功能大多已受损,手术可恢复一定的近立体视功能,但是恢复黄斑中心凹立体视功能仍有一定困难,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早期手术对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有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眼视觉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疗效。方法:将2010-01/2011-10收治的11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分为3组,第1组采用同视机进行双眼视觉训练,第2组采用视知觉学习训练软件进行双眼视觉训练,第3组为对照组,未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对三组患儿术后视远、视近立体视锐度及术后1a眼位正位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视觉训练患儿视远、视近立体视锐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在术后1a随访时,对照组眼位正位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可显著促进患儿双眼视功能的重建,降低眼位回退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及维持术后眼位稳定的作用。

方法:收集2010-01/2015-12在我院行斜视手术的资料完整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42例,按术后是否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分为治疗组(术后采用DV-100诊疗系统的三级视功能训练光盘针对双眼情况行同时视、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功能光盘训练)和对照组(术后未行干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6mo,1a的斜视度数和双眼视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双眼视功能和眼位情况的差异。

结果:术后6mo,1a,治疗组的眼位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mo,1a,治疗组的三级视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通过手术获得眼位正位后,其双眼视功能可有一定程度恢复。术后通过视知觉学习,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可以更快、更好地促进患者双眼视觉的恢复和重建,从而获得立体视觉,可以更好地稳定眼位,有利于减少术后眼位回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16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行斜视矫正手术.手术前后应用同视机检测Ⅰ级视功能和Ⅱ级视功能,用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观察Ⅲ级视功能,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8例患儿中,术前Ⅰ级视功能82例,术后增加到130例,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Ⅱ级视功能54例,术后增加至1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发现,术前远立体视19例,术后增加至71例,82例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近立体视,术后增加至13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手术治疗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7.
胡晓东 《国际眼科杂志》2013,12(7):1362-1364
目的:探讨数字化多媒体系统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与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间歇性外斜手术治疗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术后接受数字化多媒体系统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包括脱抑制及融合功能训练,对照组42例不接受双眼视训练。对比两组训练前后的双眼视功能、融合范围及最终眼位情况。 结果:双眼视觉训练后治疗组立体视功能评价比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融合范围优于对照组(P<0.05),最终眼位正位率更高(P<0.05)。 结论:数字化多媒体系统训练可以改善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的双眼视功能、融合及远期眼位正位率,为斜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欠矫与过矫对立体视锐度的影响。方法将47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以术后正位、欠矫、过矫分为三组,对其三组手术前后的近立体视锐度与同视机双眼单视功能进行观察比较。结果1、正位组立体视锐度术后比术前显著改善P<0.05;欠矫组立体视锐度手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矫组立体视锐度术后比术前显著损害P<0.05。2、正位组与欠矫组同视机双眼单视功能术后比术前显著改善P<0.05;过矫组同视机双眼单视功能手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鉴于间歇性外斜视手术过矫后对近立体视锐度的显著损害,矫正手术以不过较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并探讨手术时机。方法将97例间歇性外斜视按年龄分成4—8岁(54例)和9~18岁(43例)两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双眼视功能及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两组间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后的双眼视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远、近立体视均较手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远立体视:4~8岁组z=-3.50,P=0.0005,9—18岁组0—2.02,P=0.04;近立体视:4~8岁组z=3.34,P=0.001,9~18岁组z=-2.16,P=0.03)。两组问术后正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3,P=0.57)。术前具有融合点及融合范围者,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率高,与术前不具有融合功能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9,P=0.03)。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应根据患者眼位、年龄、融合状态及双眼视功能多方面综合考虑手术时机,手术治疗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婴幼儿期发病的外斜视手术时机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3岁以内发病,外斜视术后随访2年以上的1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结果的因素,包括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斜视类型,术前远、近立体视功能,术后眼位。结果卡方检验及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间歇恒定分组与术后远期眼位有关(χ²=4.125,P<0.05);间歇恒定分组(χ²=3.951,P<0.05)及术后眼位(χ²=4.269,P<0.05)与术后远立体视重建有关;间歇恒定分组与术后近立体视功能重建有关(χ²=6.988,P<0.01)。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间歇恒定分组与术后远期眼位有关(OR=0.445,P<0.05);术前远立体视功能是影响术后远立体视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OR=10.500,P<0.01);术前近立体视、间歇恒定分组与术后近立体视功能重建有关(OR=11.480、0.175,P<0.05)。结论婴幼儿期发病的外斜视应在双眼视功能破坏前尽早手术矫正。术前远、近立体视功能的损害和斜视融合控制能力的减弱可以作为判断手术时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影响婴幼儿期外斜视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于我院眼科住院诊治行外斜视矫正术的患儿90例,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并术后回访1a,分析其影响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的相关因素,包括发病年龄、斜视类型、手术年龄、就诊年龄、手术前远立体视功能、手术前近立体视功能、手术后眼位等.结果: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斜视类型、远期眼位、术前同视机立体视功能是婴幼儿期外斜视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术前Timus立体视功能、斜视临床分型不是婴幼儿期外斜视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婴幼儿期行外斜视术的斜视类型、远期眼位、术前同视机立体视功能是影响术后眼位及双眼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术后恢复的患儿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提供一定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功能变化。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行矫正手术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78例,根据外斜视类型及斜视度大小选择手术方式,分别行双眼外直肌后退缩短术、单眼外直肌后退缩短加内直肌缩短术与双眼外直肌后退缩短加内直肌缩短术,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2个月三级视功能测定,检查双眼同时视、融合视及立体视Ⅲ级视功能,观察术后1周及12个月时眼位。结果术前无双眼视功能者40例、具有Ⅰ级视功能者38例、具有Ⅱ级视功能者22例。术后1周无双眼视功能者、具有Ⅰ级视功能者、具有Ⅱ级视功能者分别31例、47例、32例,术后12个月分别为14例、64例、40例;术后1周、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具有远立体视者19例,近立体视者19例,术后1周分别为25例、22例,术后12个月分别为38例、34例;术后1周、12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正位64例,轻度欠矫8例,轻度过矫6例;术后12个月正位65例,轻度欠矫7例,轻度过矫5例,明显欠矫1例。结论及时行矫正手术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尤其是立体视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对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效果。

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19-06/2020-12期间我院手术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近视患者60例120眼,根据家属和患者的意愿,分别将术后配戴角膜塑形镜和单焦框架眼镜的患者分为治疗组(A组30例60眼)和对照组(B组30例60眼),随访时间6mo。分别于术前、术后6mo观察两组患者的同视机三级视功能、Titmus近立体视功能。

结果:术前,A组与B组各观察指标均无差异(P>0.05)。术后6mo,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得到矫正的同时,双眼视功能获得明显改善; A组在融合范围、近立体视功能方面均优于B组(P<0.05),两组同时视、同视机立体视功能均无差异(P>0.05)。

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双眼视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配戴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改善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近视患者术后的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斜视矫正术后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其术后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斜弱视专科接受手术治疗且随诊时间超过12个月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分析患儿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远、近斜视角及双眼视功能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术前和术后各时期的远、近斜视角。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手术前后远、近知觉性融合及立体视功能。结果:共纳入患儿139例,手术年龄为7.4±2.6(4~14)岁。随访时间为21.0±10.5(12~51)个月。术前视远和视近的斜视度分别为-33.9 △ ±10.9 △ (-20 △ ~-75 △ )和-38.2 △ ±10.2 △ (-20 △ ~-85 △ )。末次随访时视远和视近的斜视度分别为-6.4 △ ±8.0 △ (+16 △ ~-35 △ )和-7.7 △ ±9.6 △ (+20 △ ~-40 △ ),103例(74.1%)保持成功,35例(25.2%)欠矫复发,1例(0.7%)保持过矫。末次随访时双眼视功能显著改善,远、近知觉性融合功能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 χ 2 =26.88、26.24,均P < 0.001),远、近立体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 χ 2 =64.38,P < 0.001; χ 2 =14.63,P=0.002)。末次随访时复发的35例患儿其远知觉性融合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 χ 2 =14.58,P=0.002),远、近立体视水平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约3/4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远期能维持正位,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有显著改善。即便是术后复发患儿,其双眼视功能仍较术前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5.
蒋洁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5):914-916
目的:探讨视觉训练用于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儿对其视功能重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8/2019-01于我院确诊且行眼位矫正手术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94例94眼,根据术后是否行视觉训练分两组,术后未予以视觉训练的患儿47例纳入对照组,术后2wk开始予双眼视觉训练的患儿47例纳入观察组。随访6mo,观察两组患儿视功能恢复及眼位回退情况。结果:术后6mo,观察组双眼同时视功能(89%)、融合功能(85%)及立体视功能(40%)恢复患儿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53%、47%、19%),且观察组患儿眼位正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vs 66%)。结论: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可促进双眼视功能恢复,同时还可降低术后眼位回退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将76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根据手术设计方式分为A、B两组,A组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组行单眼内直肌缩短联合外直肌后徙术。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术后正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及残余性外斜视、连续性内斜视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眼位总体正位率82.89%,A组为69.23%B组为90%,P〈0.05。术后融合功能恢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残余性外斜视和连续性内斜视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截除术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正位率、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功能恢复均优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双眼单视功能与发病年龄、斜视度、手术年龄及术前融合功能有无关系.方法 对119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检查斜视度,融合功能及双眼视觉功能,术后检查眼位及融合功能和双眼视觉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年龄较早,术前有融合功能及立体视觉的患者,术后眼位更稳定.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应根据融合功能及双服单视功能的情况,决定手术时机,以利用双眼单视功能的重建和巩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双眼单视功能与发病年龄、斜视度、手术年龄及术前融合功能有无关系.方法 对119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检查斜视度,融合功能及双眼视觉功能,术后检查眼位及融合功能和双眼视觉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年龄较早,术前有融合功能及立体视觉的患者,术后眼位更稳定.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应根据融合功能及双服单视功能的情况,决定手术时机,以利用双眼单视功能的重建和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