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切口位置对角膜散光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不同位置的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53例(70只眼)施行超声乳化联合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只眼:A组(实验组)根据角膜散光情况选择切口位置,顺规散光(WRA)及斜轴散光(OA)于最大曲率子午线上、逆规散光(ARA)于120°(右眼)或60°(左眼)轴向上、无散光者于颞上方;B组(对照组)切口位置始终选择在颞上方,均采用5.5mm巩膜隧道切口,切口术后不缝合。观察术前及术后3d、1个月、3个月的视力及角膜散光状态。结果A组术后3个月平均角膜散光度较术前减少0.3D(t=2.664,P〈0.01),B组术后3个月平均角膜散光度与术前比较增加约0.48D(t=4.559,P〈0.01),两者与术前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选择在角膜最大曲率子午线上做切口,可以矫正一定的术前散光。  相似文献   

2.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两种隧道切口散光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前瞻性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正上方及右上方巩膜隧道切口术后散光、前房反应及超声乳化时间。方法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资料完整者共 5 5例 ( 62眼 ) ,术前随机分 2组。右上方巩膜隧道切口组 (A组 ) 2 8例 ( 3 0眼 )和正上方巩膜隧道切口组 (B组 ) 2 7例 ( 3 2眼 )。检测患眼术前、术后 1周、术后 1月、术后 3月角膜散光度 ;观察术后 3天的前房反应 ,并记录晶状体的核硬度及超声乳化时间。结果 A组术前、术后 1周、术后 1月、术后 3月角膜散光度分别为 ( 0 91± 0 3 5 )D、( 1 48± 0 3 4)D、( 1 3 1± 0 2 6)D、( 1 13± 0 2 7)D ,B组为 ( 1 0 3± 0 19)D、( 1 5 6± 0 3 7)D、( 1 5 4± 0 3 7)D、( 1 3 7± 0 2 8)D ,两组散光度、前房反应及超声乳化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右上方巩膜隧道切口术操作简便 ,术后散光度和前房反应控制良好 ,为一较理想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切口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手术源性角膜散光是白内障术后影响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ECCE)大切口所引起的高效角膜散光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 ,已为广大眼科医师所认识。为解决术后严重散光尽快恢复视力 ,本文采用巩膜隧道式反眉弓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并对术后角膜散光进行动态观察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8眼 ,男 36眼 ,女 32眼 ,年龄 16~75 a,平均 48.73a,其中老年性白内障 31眼 ,外伤性白内障19眼 ,青年性白内障 10眼 ,先天性白内障 8眼。1.2 手术方法 由同一手术者在 TOPCON- …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位置的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角膜散光及视力的影响。方法:将白内障患者44例(64眼)分成两组,A组患者采用上方10∶00~11∶00方位透明角膜切口,B组根据角膜最大屈光度子午线轴向方位透明角膜切口,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后1wk;1,3mo随访患者,检查裸眼视力及行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B组患者术后1wk;1,3mo视力好于A组。B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度及术源性散光度在术后1wk;1,3mo时均小于A组。结论:根据角膜最大屈光度子午线轴向方位做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术后对角膜散光影响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矫正术前已存在的角膜散光,能够使患者在术后更快、更好地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分别行巩膜隧道切口与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泪膜的影响。
  方法:将2012-02/2015-06在我院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94例126眼纳入本研究。随机均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 A组)46例63眼,行巩膜隧道切口;对照组( B组)48例63眼,行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参考白内障LOCSⅡ核硬度分级标准细分为:AⅡ组、BⅡ组;AⅢ组、BⅢ组;AⅣ组、BⅣ组。患者在术前1 d和术后1、7、30、90 d进行主观干眼症状问卷评分( subjective sylptols of dry eye questionnaire scores,SDES),同时测定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le,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staining scores of sodiul fluorescein, SCSF )、泪液分泌试验(Schirler l test,Slt),对比不同手术切口对患者泪膜影响。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泪膜功能指标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7d,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泪膜功能指标与术前1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d,仅BⅣ组泪膜功能指标与术前1d有统计学差异( P<0.05);AⅢ组患者在术后第1d 时SDES、SCSF、Slt低于BⅢ组;AⅣ组在术后第1、7d时在SDES、SCSF指标方面低于BⅣ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时,Ⅲ级和Ⅳ级核白内障采用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进行手术,能够加重对患者泪膜功能损伤,手术效果比巩膜隧道切口方式差,尤其Ⅳ级核中更为明显。因此,可以在Ⅳ级核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治疗时选择巩膜隧道切口。  相似文献   

6.
超声乳化术不同切口对视力和散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术中不同形式切口对视力和散光的影响。方法 110例110只眼白内障随机分为5.5m m 直线式或眉状巩膜隧道切口。除创口形状外,每例都做相同的手术,裸眼视力和散光分析至术后3m o。结果 术后1w k 和3m o 视力≥0.5者,在直线切口组分别为34 眼(64.3% )和46眼(82.2% ),在眉状切口组分别为35 眼(64.9% )和44 眼(81.5% ),2组差异无显著性(P> 0.10);2组“反规则”的角膜散光在术后3m o 分别为- 0.30±0.75D和- 0.30±0.70D,差异也不显著(P> 0.10)。结论 超声乳化术中,5.5m m 直线式或眉状不同的巩膜隧道切口对患者术后视力和角膜散光并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最佳的巩膜隧道切口。方法97例白内障用反眉形,眉形和平行三种巩膜隧道切口进行手术,并用国的理探讨三种切口与愈合的关系。结论反眉形比眉形及平行切口愈合快,是最佳的巩膜隧道切口。  相似文献   

8.
不同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部位、不同方式的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临床自身对照研究.将2009年3月至12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96例(112只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颞侧透明角膜切口34例(39只眼);B组11:00钟方位透明角膜切口26例(31只眼);C组角膜曲率引导下透明角膜切口(切口位于角膜最大屈光轴方向)36例(42只眼).比较3组病人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视力及角膜散光度变化.结果 术前、术后1周、3组间裸眼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术后1个月和3个月C组裸眼视力显著优于A、B组(P值均<0.05),而A组与B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组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角膜散光度显著小于A、B组(P值<0.05).结论 角膜曲率引导下位于角膜最大屈光轴方向的切口对白内障手术术后角膜散光影响最小,并有利于术后视力较快恢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different transparent corneal incisions and foldable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on corneal astigmatism. Methods All 112 eyes of 96 patients with cataract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randomly, group A, received superior temporal clear corneal incision(39 eyes of 34 cases); group B, received superior clear corneal incision at 11 O'clock(31 eyes of 26 cases); group C, received steepest corneal meridian as guided by corneal(42 eyes of 36 cases). The changes of corneal astigmatism and visual acuity were determined before and 1 week,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in visual acuity in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1 week; 1 and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 visual acuities in group C were much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group A and B(P <0.05), though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between group A and B; 1 and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 corneal astigmatism of group C was much lower than in group B and group C(P <0.05). Conclusions The incision at the steepest corneal meridian guided by corneal has the least effect on corneal astigmatism and can improve visual acuity rapidly.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0mm巩膜隧道切口与3.0mm透明角膜切口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7-12我科收治的114例114眼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Phaco治疗,作3.0mm巩膜隧道切口者纳入对照组(30例30眼),作3.0mm透明角膜切口者纳入观察组(84例84眼)。比较术前和术后1wk,1、3mo时,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 endothelial cell,CEC)密度、角膜散光度(corneal astigmatism,CA)、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泪液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变化,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基本情况和术后3mo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1wk,1、3mo时,两组患者CEC密度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两组患者CA、TMH、EGF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两组患者UCVA水平(LogMAR值)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超声时间、累计释放能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mo内,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3.0mm透明角膜切口行Phaco较3.0mm巩膜隧道切口更为适宜,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透明角膜及经巩膜隧道两种不同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的情况。方法:选择术前无干眼症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8例128眼,随机分组:A组55例68眼经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53例60眼经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分析术前、术后l,7,30,90d的所有患者干眼症状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各项干眼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术眼SⅠt值术后1d增加,术后7,30d下降,术后1,7,30d干眼症状评分增高,BUT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增加,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比较术后1,7,30d,A组干眼症状评分高,SⅠt值改变大,BUT短、角膜荧光素染色多,较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d时,所有术眼干眼症状评分、SⅠt值、BUT程度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接近术前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经巩膜隧道切口,经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短期对泪膜的影响较大,临床上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向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手术的过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向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手术过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手术技巧。方法 对最初实施的3 0例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同期完成的 3 0例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手术作为对照。结果 透明角膜切口组的总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巩膜隧道切口组 (P <0 0 1) ,并有较好的美容效果和较轻的术后炎症反应。透明角膜切口组有 2眼术中出现了球结膜“气球样”水肿 ,另有 2眼需间断缝合以保持切口水密状态。结论 在具有较丰富的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手术经验的基础上 ,正确掌握透明角膜切口的制作方法是实现安全过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超声乳化术切口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角膜缘相反弧形巩膜隧道切口组)和观察组(角膜上方或颞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 wk;1,3 mo不同时间角膜散光度的变化情况及视力的变化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 wk;1,3 mo平均角膜散光度及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均明显降低,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角膜中心远处的小切口超声乳化术,能够减少患者术后散光度,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提高,为进一步加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霍璐  郝晓琳  张仲臣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2):2198-2200
目的:比较透明角膜切口及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患者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单纯白内障患者88例122眼,按切开入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透明角膜组(A组)40例60眼;巩膜隧道组(B组)48例62眼。观察术前、术后1d;1wk;1mo时平均角膜散光度、手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d;1wk;1mo,两组平均角膜散光度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wk,SI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两组SIA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wk,裸眼视力≥0.5及最佳矫正视力≥0.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散光改变较小,根据角膜地形图指导个性化切口位置,对自身角膜散光的处理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不同部位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骞  郑广英  周尚昆  陈鹏 《眼科新进展》2007,27(3):213-214,217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不同方式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5例81眼。随机分为3组:A组实施颞侧透明角膜斜行切口22例(28眼),B组实施11:00钟位透明角膜斜形切口22例26眼,C组实施11:00钟位透明角膜隧道切口21例27眼。3组切口均长3.2mm,由同一医师实行常规的超声乳化手术。在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和3个月分别进行视力、裂隙灯、检影验光检查。对获得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大幅度提高,其中术后1d、1周A组与B、c组间视力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c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3个月A、B、C3组视力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A组的散光均小于B、C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C2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角膜颞侧切口操作方便,术后对角膜散光影响最小,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好。是较理想的手术切口方位。角膜隧道切口和斜行切口对角膜屈光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别,但斜行切口操作更简便。[眼科新进展2007;27(3):213-214,217】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两种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评价隧道巩膜切口与透明角膜切口的疗效差异。方法对年龄60~80岁,平均(68.4±9.1)岁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前后阶段分成两组,A组98例(109只眼),行隧道巩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216例(258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两种不同切口及相应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方式的优缺点。结果术后视力: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存在显著性差异。术后并发症有轻度角膜内皮水肿、重度角膜内皮水肿、重度前段葡萄膜反应、人工晶状体夹持等。结论角膜透明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散光小,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根据患者术前角膜散光差异,在不同部位选择性预设散光轴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后患者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96例112眼,随机分为三组:A组颞侧透明角膜切口,34例39眼;B组11:00位透明角膜切口,26例31眼;C组角膜曲率引导下于角膜屈光力最大轴向上行个体化高选择性透明角膜切口,36例42眼。结果:术前、术后1wk,3组裸眼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3mo,C组裸眼视力显著优于A,B组(均P<0.05),而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术后1,3mo的角膜散光度显著小于A,B组(P<0.05)。结论:角膜曲率引导下行位于角膜屈光力最大轴方向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影响最小,并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较快恢复,有效控制术后术源性角膜散光,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