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以探讨和卫温肺合剂对调节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先将卵蛋白与氢氧化铝生理盐水混合液注射到实验大鼠腹部致敏,后用卵蛋白激发哮喘以建模,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卫温肺合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FN-γ含量明显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BALF及血清中IFN-γ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IL-4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卫温肺合剂可能通过升高血清及BALF中IFN-γ含量,降低IL-4含量来调节CVA免疫功能,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儿喘宝对哮喘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Th1/Th2平衡的影响,探索其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致敏、激发的方式制作大鼠慢性哮喘模型,以地塞米松为对照药。通过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涂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计数,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IFN-γ、IL-4含量以及IFN-γ/IL-4比值的测定,探索小儿喘宝治疗哮喘大鼠的作用机制。结果:小儿喘宝可减轻大鼠的哮喘症状,减少BALF中EOS的数量,降低血清及BALF中IL-4的含量,升高血清及BALF中IFN-γ的含量,升高IFN-γ/IL-4的比值。结论:小儿喘宝能升高哮喘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FN-γ/IL-4的比值,从而纠正失衡的Th1/Th2,这可能是小儿喘宝调节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辛苍滴鼻凝胶剂对哮喘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嗜酸性粒细胞(EOS)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卵蛋白致敏并吸入激发法制备大鼠哮喘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辛苍滴鼻凝胶组、辛苍汤组和地塞米松组,另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只设为正常组。实验第22天开始给药干预,治疗3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血清及BALF中IFN-γ、IL-4含量和EOS计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明显降低,血清及BALF中IL-4水平显著降低,IFN-γ水平明显升高。与辛苍汤组比较,辛苍滴鼻凝胶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血清及BALF中IL-4、IFN-γ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苍滴鼻凝胶剂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抑制EOS的趋化,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消喘膏贴敷对哮喘豚鼠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消喘膏贴敷对哮喘豚鼠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加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复制豚鼠哮喘模型,外用贴敷给药,测定哮喘模型组和消喘膏组豚鼠用药前后引喘潜伏期的变化;光镜下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EOS)数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BALF上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贴敷后消喘膏组豚鼠引喘潜伏期延长,与哮喘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2)消喘膏组豚鼠BALF中细胞总数和EOS计数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减少(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增高(P<0.01);(3)消喘膏组豚鼠BALF上清中IL-4水平与哮喘模型组相比降低(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增高(P<0.01);IFN-γ水平略增高,但与哮喘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4)消喘膏组IL-4/IFN-γ比值低于哮喘模型组(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消喘膏贴敷后可将哮喘豚鼠模型中以IL-4升高为主的Th2优势逆转为以IFN-γ为主的Th1优势,进而减轻哮喘豚鼠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5.
许杰红  曹厚然  陈玉兴 《新中医》2014,46(12):197-19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中药单剂炙麻黄、麻黄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泼尼龙片组、炙麻黄高剂量组、炙麻黄低剂量组、麻黄高剂量组、麻黄低剂量组,各10只。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并激发制备哮喘大鼠模型,在第20天根据不同组别按剂量灌胃给药,连续7天。末次激发24h后处死大鼠,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回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炎症细胞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3(IL-13)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炙麻黄高剂量组、炙麻黄低剂量组、麻黄高剂量组、麻黄低剂量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1),提示不同剂量炙麻黄、麻黄均能降低哮喘大鼠BALF中炎症细胞表达,且炙麻黄高剂量组的效果更明显,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炙麻黄高剂量组、炙麻黄低剂量组、麻黄高剂量组、麻黄低剂量组大鼠BALF中IL-4、IL-13含量明显降低,IFN-γ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提示不同剂量炙麻黄、麻黄均能有效改善哮喘大鼠BALF中炎症因子表达,且炙麻黄高剂量组的效果更佳,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麻黄、炙麻黄均能有效降低哮喘大鼠BALF中炎症细胞数量,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炙麻黄高剂量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6.
加味玉屏风散对哮喘大鼠血清总IgE IL-4和IFN-γ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及IgE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中药加味玉屏风散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卵蛋白致敏大鼠哮喘模型,观察正常组、哮喘组和中药治疗组大鼠血清中总IgE、白细胞介素-4和γ-干扰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哮喘大鼠血清总IgE水平、IL-4含量明显增加(P<0.01),血清中IFN-γ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补脾益气方药(加味玉屏风散)可显著降低哮喘大鼠IgE水平及IL-4含量(P<0.01),提高IFN-γ的含量(P<0.01).结论:中药加味玉屏风散可能通过调节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和γ-干扰素的含量,降低血清IgE水平改善气道的炎症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哮喘模型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周哮喘组和4周哮喘组,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清IL-10,并计数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EOS。结果各哮喘组IL-10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4周哮喘组IL-10显著高于3周哮喘组(P均<0.05);外周血EOS计数各哮喘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在BALF中,各哮喘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但2个哮喘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血清IL-10浓度与外周血和BALF中EOS绝对计数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大鼠哮喘模型中有血清IL-10下降现象,在4周后有升高趋势,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其升高趋势与EOS计数无线性相关,IL-10升高趋势与气道重塑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小青龙汤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白介素-4(IL-4)及干扰素(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小青龙汤治疗组(C组).B,C组采用卵白蛋白(OVA) ip致敏与雾化吸人激发制作哮喘模型,在实验21 ~28 d,A,B组以生理盐水15 mL· kg-1 ig,C组激发前1 hig小青龙汤15 g·kg-1.于OVA激发结束后24 h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EOS)数目,并测定BALF上清液中IL-4和IFN-γ水平变化.结果:小青龙汤的干预治疗能显著降低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数量;BALF上清液中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显著下降.C组与A组、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青龙汤能明显降低哮喘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数量,影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从而改善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的变化及防哮方的干预作用,探讨其防治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各8只。用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大鼠模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计数分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IL-4、IFN-γ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1)与正常组比,模型组白细胞(WBC)总数及嗜酸粒细胞(EOS)百分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WBC总数及EOS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比,变化不明显(P0.05)。2)与正常组比,模型组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IL-4水平均降低,IFN-γ水平均升高(均P0.05);中药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比,IL-4水平较高(P0.05),IFN-γ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防哮方可改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下调IL-4水平、上调IFN-γ水平、调节Th1/Th2免疫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宣肺健脾法中药哮逐平对支气管哮喘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8只、哮喘模型组(B组)8只、地塞米松组(C组)8只、哮逐平组(D组)8只。除A组外,余组动物建立哮喘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浓度。结果B组BALF中IFN-γ浓度明显降低、IL-4浓度明显升高、IFN-γ/IL-4比值明显降低,与A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C和D组BALF中IFN-γ浓度明显升高、IL-4浓度明显降低、IFN-γ/IL-4比值明显增加,与B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D组BALF中IFN-γ浓度升高尤为明显,与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D组IFN-γ/IL-4比值也显著高于C组(P0.01)。结论宣肺健脾法中药可能具有促进Th1型细胞因子的合成、抑制过度亢进的Th2型反应,通过调节Th1与Th2细胞之间功能平衡而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三拗汤及类方挥发油对哮喘豚鼠模型的影响,初步比较它们对哮喘的作用以及作用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复制哮喘豚鼠模型,灌胃给予三拗汤及类方挥发油,观察豚鼠的引喘潜伏期、行为学体征、嗜酸性粒细胞(EOS)、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干扰素γ(IFN-γ)和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三拗汤类方Ⅰ挥发油和三拗汤类方Ⅱ挥发油均可改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EOS百分率、血清IL-4、IL-5、IFN-γ含量和肺组织病理学评分。三拗汤类方Ⅲ挥发油可显著改善BALF中EOS百分率和肺组织病理学评分(P<0.01)。三拗汤挥发油可改善BALF中EOS百分率、血清IFN-γ和IL-4含量。结论:三拗汤类方Ⅰ挥发油和类方Ⅱ挥发油可以从多方面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细胞因子、改善并抑制支气管炎症、并且可能有直接抑制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从而达到其抑制哮喘症状的作用。三拗汤类方Ⅲ挥发油对于抑制呼吸道EOS的产生和聚集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蜜炙前后桑白皮止咳化痰作用进行对比。方法 K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生品和蜜炙桑白皮0.39,0.78,1.56,3.12,6.24g·kg-1剂量组,连续10 d灌胃给药。采用浓氨水引咳和气管酚红排泌实验检测咳嗽潜伏期、2min内咳嗽次数、酚红排泌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蜜炙桑白皮各组、生品桑白皮0.78,6.24g·kg-1剂量组均显著,减少小鼠2min内咳嗽次数,增加气管酚红排泌量。在1.56~6.24g·kg-1范围内,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蜜炙后较生品桑白皮作用明显。结论蜜炙桑白皮与生品桑白皮相比,作用有一定差异,蜜炙后止咳化痰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13.
清肺渗湿汤对哮喘大鼠血清IFN-γ和IL-4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清肺渗湿汤对哮喘大鼠血清IFN-γ和IL-4含量的影响,探讨清肺渗湿汤治疗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W 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采用卵蛋白制作大鼠哮喘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哮喘模型组血清中IFN-γ的含量明显小于正常组(P<0.05),而IL-4的含量明显大于前者(P<0.05),存在着严重的IFN-γ/IL-4比例的失衡;与模型组相比较,实验所用三种药物均可不同程度的上调IFN-γ并下调IL-4的水平;这其中尤以清肺渗湿汤和地塞米松的作用更明显。结论:清肺渗湿汤治疗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与纠正失衡的IFN-γ/IL-4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针灸》2009,29(9)
目的:探讨喘敷灵巴布剂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雌性SD犬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空白敷贴+生理盐水雾化)、模型组(卵蛋白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空白敷贴+卵蛋白生理盐水雾化)、敷贴组(卵蛋白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喘敷灵巴布剂敷贴+卵蛋白生理盐水雾化),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发生点头呼吸的潜伏期、哮喘发作症状;检测各组大鼠白介素4信使RNA(IL-4 mRNA),γ-干扰素信使RNA(γ-IFN mRNA)的表达;观察右肺中叶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IL-4 mRNA表达增强、肺组织充血渗出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严重(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敷贴组PBMC中IL-4 mRNA降低,第5、7次诱喘发生点头呼吸的潜伏期延长、频率减少、肺组织EOS浸润减轻(P<0.05),而肺组织充血渗出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喘敷灵巴布剂能抑制哮喘大鼠PBMC中IL-4基因的转录及气道内EOS释放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减轻气道上皮损伤和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清半夏多糖对过敏性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黏液分泌的作用,研究清半夏多糖为原药材发挥"燥湿化痰"功效"大分子"成分的物质作用基础。方法:SPF级Wistar大鼠60只,除正常组外,鸡卵清蛋白(OVA)与铝镁佐剂腹腔注射诱导致敏,OVA溶液雾化激发,建立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为过敏性哮喘模型组,阳性药组(孟鲁司特钠,5 mg·kg~(-1)),清半夏多糖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含量,BALF沉渣进行嗜酸性粒细胞(EOS)的计数检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黏蛋白5AC(MUC5AC)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过敏性哮喘模型组大鼠血清IL-4含量显著升高(P 0. 01),IFN-γ含量显著降低(P 0. 01),BALF中EOS计数显著升高(P 0. 01);与过敏性哮喘模型组比较,孟鲁司特钠组、清半夏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IL-4的含量(P 0. 01),清半夏多糖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BALF中IL-4的含量(P 0. 05,P 0. 01),清半夏多糖中剂量组能显著增高血清中IFN-γ的含量(P 0. 05),孟鲁司特钠组、清半夏多糖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BALF中的EOS计数(P 0. 01)。HE染色结果显示,过敏性哮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改变,孟鲁司特钠组、清半夏多糖各组具有缓解作用。与正常组比较,过敏性哮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的MUC5AC mRNA表达显著升高(P 0. 01);与过敏性哮喘模型组比较,孟鲁司特钠组、清半夏多糖高、中、低剂量组MUC5AC mRNA均显著降低(P 0. 01)。结论:清半夏的"大分子"成分清半夏多糖,可能是原药材清半夏发挥"燥湿化痰"功效的物质作用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防哮饮早期干预对哮喘气道炎症的防治作用机制. 方法 将50只BALB/c健康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防哮饮小剂量组、防哮饮大剂量组、布地奈德(BUD)组,每组10只,用卵蛋白(OVA)致敏激发造模.防哮饮小剂量组、大剂量组从小鼠第1次致敏当天起分别灌胃给予防哮饮500g/L、2 500g/L,每天1次,每次0.4ml,共26天.正常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则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BUD组于第23天予BUD溶液(0.5g/L)0.01ml/d,滴鼻3天.最后1次激发后48h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含量,光镜下观察肺部EOS浸润和骨髓EOS百分计数(EOS%).结果 哮喘模型组小鼠肺组织HE染色显示小鼠肺部出现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以EOS和中性粒细胞为主.哮喘模型组骨髓EOS%、血清IL-4/IFN-γ的比值、IL-5/IL-12的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防哮饮大剂量组和BUD组均能显著降低骨髓EOS%、明显抑制气道及血管周围炎症浸润、降低哮喘小鼠血清IL-4/IFN-γ和IL-5/IL-12的比值(P<0.05或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防哮饮能有效下调哮喘小鼠血清IL-4/IFN-γ和IL-5/IL-12的比值,降低骨髓EOS%,抑制以EOS浸润为主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消喘膏贴敷对哮喘琢鼠Thl/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加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复制豚鼠哮喘模型,外用贴敷给药,测定哮喘模型组和消喘膏组豚鼠用药前后引喘潜伏期的变化;光镜下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EOS)数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BALF上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贴敷后消喘膏组豚鼠引喘潜伏期延长,与哮喘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2)消喘膏组豚鼠BALF中细胞总数和EOS计数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减少(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增高(P<0.01);(3)消喘膏组豚鼠BALF上清中IL-4水平与哮喘模型组相比降低(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增高(P<0.01);IFN—γ水平略增高,但与哮喘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4)消喘膏组IL-4/INF-γ比值低于哮喘模型组(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消喘膏贴敷后可将哮喘豚鼠模型中以IL-4升高为主的Th2优势逆转为以IFN-γ为主的Thl优势,进而减轻哮喘豚鼠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抗支糖浆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L-13及IFN-γ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抗支糖浆组四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10%OVA、2%氢氧化铝混合液致敏及2%OVA雾化激发的方法制作哮喘大鼠模型。各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及抗支糖浆进行灌胃,连续灌胃14天后取大鼠BALF,离心留取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BALF中IL-4、IL-13与IFN-γ的含量,并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BALF中IL-4、IL-13含量明显升高(P0.05),IFN-γ含量明显降低(P0.05);抗支糖浆组IL-4、IL-13含量跟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IFN-γ含量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病理显示,抗支糖浆可以减少哮喘引起的炎细胞浸润、支气管粘膜充血、渗出物的生成。结论:抗支糖浆能有效治疗哮喘大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哮喘大鼠IL-4、IL-13和IFN-γ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防哮灵胶囊对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IFN-γ和IL-4含量的影响,探讨防哮灵胶囊治疗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采用卵蛋白制作大鼠哮喘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 哮喘模型组肺泡灌洗液中IFN-γ的含量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4的含量明显大于前者(P<0.05),存在着严重的IFN-γ/IL-4比例的失衡;与哮喘模型组相比较,各治疗组均可不同程度的上调IFN-γ并下调IL-4的水平;这其中尤以防哮灵中剂量1组和地塞米松组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 防哮灵胶囊治疗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与纠正失衡的IFN-γ/IL-4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芥子防哮膏对哮喘大鼠血清IFN-γ、IL-4含量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哮喘模型,将20只雄性哮喘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芥子防哮膏组),对四组大鼠中血清IL-4和IFN-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上升,IL-4含量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地塞米松组、芥子防哮膏组大鼠血清IL-4含量与模型组IL-4比较,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芥子防哮膏组大鼠血清IFN-γ与模型组IFN-γ含量比较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地塞米松组对IFN-γ含量无显著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芥子防哮膏可以降低细胞因子IL-4的水平,并提高IFN-γ的水平,芥子防哮膏对哮喘大鼠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