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抗生素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根据发病诱因分成过敏诱发组18例、病毒感染诱发组14例及细菌感染诱发组28例,采用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患儿血清PC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 细菌感染诱发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分别为(25.7±11.2) μg/L和(50.3±17.5) mg/L,明显高于病毒感染诱发组和过敏诱发组[(0.7±0.2)μg/L、(6.1±0.3) mg/L和(0.2±0.1) μg/L、(3.5 ±0.4) mg/L,P<0.05];病毒感染诱发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与过敏诱发组比较轻度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诱发组患儿血清PCT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3.612,P<0.05),病毒感染诱发组和过敏诱发组患儿血清PCT与CRP水平无相关性(r=-0.021、-0.103,P>0.05);以CRP≥10 mg/L,PCT≥0.5μg/L为阳性,细菌感染诱发组患儿血清CRP、PCT阳性率分别为89.3%(25/28)和92.9%(26/28),均高于病毒感染诱发组和过敏诱发组[28.6%(4/14)、64.3%(9/14)和22.2%(4/18)、33.3%(6/18),P<0.05],且病毒感染诱发组血清PCT、CRP阳性率高于过敏诱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CRP指标能早期正确鉴别细菌感染诱发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细菌性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结合病毒血清学、细菌培养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病毒感染组及细菌感染组,检测血清PCT、hs CRP。结果:病毒感染组患儿hs-CRP为(10.22±2.13)mg/L,PCT为(1.73±0.54)ug/l;细菌感染组患儿hs-CRP为(3.15±0.63)mg/L,PCT为(0.53±0.11)ug/l,两组患儿hs-CRP和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PCT及hs-CRP水平能够有效早期判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区分细菌性感染及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2月经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肺炎新生儿150例,根据细菌感染情况分为细菌感染组78例和非细菌感染组72例;另选同期出生的75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新生儿入院时的血清IL-6、PCT和hs-CRP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PCT、hs-CRP在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中的价值。结果入院时,细菌感染组患儿的IL-6、PCT和hs-CRP分别为(253.46±53.25)pg/ml、(2.23±1.21)ng/ml、(23.46±2.87)mg/L高于非细菌感染组(19.42±10.24)pg/ml、(0.81±0.76)ng/ml、(9.75±2.35)mg/L和对照组(P<0.05);血清hs-CRP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9.49%、84.62%高于IL-6(P<0.05),血清PCT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33%、88.46%高于hs-CRP(P<0.05),但PCT、IL-6联合hs-CRP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31%、93.59%高于IL-6、PCT和hs-CRP(P=0.05),IL-6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1(95%CI:0.683~0.864),PCT的AUC为0.857(95%CI:0.742~0.908),hs-CRP的AUC为0.838(95%CI:0.704~0.885),IL-6、PCT联合hs-CRP的AUC为0.893(95%CI:0.783~0.952)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IL-6、PCT和hs-CRP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的水平均升高,均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效能,但PCT、IL-6联合hs-CRP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新生儿274名,分为细菌组、病毒组和健康组。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制定的评价标准,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对PCT和CR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细菌组与病毒组PCT、CRP和WBC之间比较分别为PCT(F=21.349,P<0.05)、CRP(F=234.988,P<0.05)、WBC(F=73.96,P<0.05);细菌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F=21.390,P<0.05)、CRP(F=262.365,P<0.05)、WBC(F=87.235,P<0.05);病毒组PCT、CRP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F=3.032,P>0.05)、CRP(F=2.684,P>0.05)。细菌组中PCT、CRP两种不同的检测指标来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12,P<0.05)。以PCT>0.5 ng/ml为界,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80.4%(74/92),特异性为96.6%(86/89),以CRP>8 mg/L为界,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67.4%(62/92),特异性为92.1%(82/89)。结论:PCT检测是判断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良好指标,不仅对全身细菌感染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能动态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为临床医师评估病情转归提供客观依据;血清PCT检测结果可反映抗菌药物的疗效,能为临床医师及时调整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应尽早开展PCT和CRP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D64、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241例细菌感染者、162例病毒感染者和144名健康人的CD64、PCT、SAA及CRP.利用ROC曲线评价PCT、CRP、PCT及SAA的诊断价值.结果 细菌感染组CD64为(17.77±6.18)MFI、SAA为(179.37±116.56) mg/L、PCT为(1.22±0.39) ng/mL、CRP为(51.03±34.34) mg/L;急性病毒感染组分别为(9.85±2.69) MFI、(122.14±101.58) mg/L、(0.13±0.08) ng/mL和(15.62±13.04) m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9.35±2.16) MFI、(5.55±3.36)mg/L、(0.11±0.05) ng/mL、(3.93±2.77) mg/L;CD64、SAA、PCT和CRP在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449、32.710、31.531和34.439,P均<0.01);SAA对急性病毒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12,诊断灵敏度为0.783,诊断价值高于CRP.CD64对急性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82,诊断灵敏度为0.908,诊断价值优于PCT.4个参数联合检测对急性细菌感染的曲线面积为0.941,诊断灵敏度为0.983,对急性病毒感染曲线下面积为0.850,诊断灵敏度为0.800.结论 SAA是在判断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方面明显优于CRP,CD64表达在细菌感染诊断上优于PCT.SAA、CRP、CD64和PCT联合检测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鉴别诊断效能优于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儿童急性白血病(AL)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合并感染的早期预测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8年5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AL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合并感染患儿作为研究组,其中轻度感染23例,重度感染37例。选取同期AL骨髓抑制未感染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化学药物治疗,检测患儿血清CRP、PCT和IL-6水平,并计算IL-6、PCT、CRP三项指标在诊断AL患儿化疗期骨髓抑制合并感染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研究组患儿CRP(62.33±21.03)mg/L、PCT(1.68±1.14)ng/L、IL-6(32.67±12.24)ng/L较对照组患儿显著升高(P0.05);与轻度感染组比,重度感染组患儿血清CRP、PCT、IL-6水平更高(P0.05)。血清CRP、PCT、IL-6联合检测诊断儿童AL合并感染的灵敏度(85.37%)、特异性(87.41%)、阳性预测值(89.49%)、阴性预测值(88.76%),均高于单一指标。结论儿童AL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合并感染CRP、PCT和IL-6水平升高,早期检测CRP、PCT和IL-6有助于预测儿童AL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合并感染的发生,且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儿科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儿科收治的疑似感染性疾病患儿258例,根据出院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176例、病毒感染组46例及非感染组36例,细菌感染组又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局部细菌感染组143例及重症细菌感染组33例,对患儿在入院时分别以光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PCT、CRP.结果 PCT、CRP检测定量值细菌感染组分别为(6.21±5.70) ng/ml、(19.42±8.72) mg/L,病毒感染组分别为(0.21±0.15) ng/ml、(10.13±1.58)mg/L,非感染分别为(0.13±0.1)ng/ml、(7.12±0.73) mg/L,阳性率细菌感染组分别为71.59%、67.05%,病毒感染组分别为6.52%、10.87%,非感染组分别为8.33%、16.67%,PCT、CRP定量值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阳性率细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检测定量值局部细菌感染组分别为(1.53±1.02)ng/ml、(17.97±4.16)mg/L,重症细菌感染组分别为(7.43±4.48) ng/ml、(21.32±8.47)mg/L,阳性率局部细菌感染组分别为50.35%、59.44%,重症感染组分别为100.00%、90.91%,PCT、CRP定量值及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均能用于辅助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CRP灵敏性较高、特异性差,PCT灵敏性不及CRP,但特异性较高,用于细菌性与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严重程度的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血清淀粉酶样蛋白A(Serum amyloid-like proteinA,SAA)检测对新生儿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新生儿90例,按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分为:细菌感染组54例和病毒感染组36例。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健康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患儿接受治疗前和恢复期(入院第7天)分别采取静脉血,对照组在入院时抽静脉血一次,观察三组患儿血清PCT,hs-CRP与SAA的含量。并分析PCT、hs-CRP和SAA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诊断新生儿早期感染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中hs-CRP、PCT、SAA及白细胞计数(WBC)高于其他两组(P0.001);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中PCT、SAA及WBC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中hs-CRP、PCT、SAA及WBC分别为(2.08±0.18)mg/L、(0.20±0.06)ng/ml、(0.96±0.13)ng/L及(10.59±2.47)×109/L较治疗前均下降(P0.001);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中PCT、SAA及WBC分别为(0.15±0.28)ng/ml、(0.91±0.13)ng/L及(9.78±3.25)×109/L较治疗前均下降(P0.001);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中hs-CRP高于病毒感染组(P0.001);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患儿治疗后血清中PCT、SAA及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hs-CRP、PCT、SAA联合检测对新生儿感染诊断的灵敏度高达95.00%,特异性高达97.50%,准确度达到100.00%优于单独使用。结论血清hs-CRP、PCT和血清SAA联合检测提高了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修桂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1):3545-3546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发热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130例发热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分别检测每位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水平。结果:69例细菌感染患儿血清PCT和CRP质量浓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PCT更明显(P<0.01),非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为13%,与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的敏感度与CRP相同,均为100%,而特异性为78%,优于CRP。结论:与CRP及白细胞计数相比较,PCT是寻找发热性疾病病因的重要生化检查,是区别细菌感染及非细菌感染的有效标准,特异性明显高于CRP及白细胞计数,可指导临床发热性疾病的诊断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2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临床治疗治的95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48例设为观察组,余4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PCT、Hs2CRP和SAA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两组患者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CT(3.35±0.03)ng/ml、Hs2CRP(64.75±19.03)mg/L和SAA(85.47±13.52)m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PCT、Hs2CRP和SAA水平分别为(0.28±0.04)ng/ml、(14.35±3.06)mg/L、(12.86±2.95)mg/L,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同时PCT、Hs2CRP及SAA水平检测也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感染采用血清PCT、Hs2CRP及SAA水平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15,(4):469-470
目的评估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种类分为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每组各100例。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的PCT和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CT和CRP水平分别为(4.06±0.67)ng/L、(30.28±6.23)mg/L,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的PCT和CRP阳性率分别为93.0%、72.0%,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的15.0%和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2.0%和93.0%,特异度分别为59.0%和85.0%。结论血清PCT作为感染标志物较CRP更敏感、特异度更高,可用于鉴别诊断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其敏感性和特异度,能为鉴别诊断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提供更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小儿白血病化疗后早期细菌感染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化疗期间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42)和非感染组(n=48)。检测分析患儿入院当天化疗前,化疗后1、3、7 d的血清CRP、PCT水平。结果 42例感染组患儿在化疗后30 d内共发生感染67例次,其中呼吸道感染发生频率最高为41.79%;42例感染患儿共检出病原菌49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1.2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2.45%;化疗后1、3、7 d感染组CRP、PC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PCT水平对ALL患儿发生细菌感染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截断值分别为12.53 mg/L、0.23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小儿白血病化疗后CRP、PCT的动态变化对于发生细菌感染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手足口病患儿伴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早期感染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医院接受治疗的手足口患儿232例,根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将232例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55例与非细菌感染组177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20名儿童为对照组,所有均进行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和外周血白细胞(WBC)检查。结果细菌感染组PCT、CRP和WBC分别为(7.41±3.45)ng/ml、(16.26±4.47)mg/L和(15.56±5.73)×109/L,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阳性率细菌感染组为94.55%、非细菌感染组为3.95%、对照组为5.00%,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诊断准确度为87.84%、敏感度为92.81%、特异度为95.23%,均明显优于CRP和WBC。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有利于早期小儿手足口病伴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PCT、CRP、SAA联合检测对婴幼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98例婴幼儿患者,其中细菌感染221例,肺炎支原体(MP)感染55例,病毒感染22例,另选取56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PCT、CRP、SAA水平差异,确定PCT、CRP、SAA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曲线下面积和诊断临界值、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细菌感染组PCR、CRP、SAA水平明显高于MP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CT、CRP、SAA识别细菌感染的临界值分别为0.15 ng/ml、8 mg/L、25 mg/L时,PCT、CRP、SAA、PCT+CRP+SAA识别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4、0.737、0.844、0.905,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0.603、0.592、0.727、0.815,特异度分别为0.825、0.904、0.904、0.934。结论 PCT、CRP、SAA联合检测比PCT、CRP、SAA单独检测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诊断婴幼儿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医院获得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月在涟水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46名患儿及同期体检的50名健康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分为感染组(n=29)和非感染组(n=217),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患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比较感染组与健康儿童血清PCT、CRP、IL-6水平,分析其对医院获得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246名住院治疗的患儿中,医院获得性上呼吸道感染29例,感染率为11.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免疫抑制剂、住院时间≥7 d、有严重基础性疾病、血清PCT、CRP、IL-6水平升高均为患儿医院获得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且血清PCT、CRP、IL-6水平对患儿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诊断价值,PCT诊断价值优于CRP和IL-6。结论高水平血清PCT、CRP、IL-6是患儿医院获得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血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诊断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我院50例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的含量,将50例细菌感染患者分为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并与病毒感染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重症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分别为14.5±3.5μg/L和89.3±12.8mg/L;局部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中位数分别为2.1±1.4μg/L和48.3±13.5mg/L;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均明显升高,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T和CRP测定均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但CRP的特异性较差,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临床判断病情的转归和恶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发热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176例发热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出院时的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包括病毒及支原体,n=79)、非细菌感染组(n=71)和风湿性疾病组(n=26).同时,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n=35).3组受试儿童的血清CRP及PCT检测水平,与对照组健康儿童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4组受试儿童年龄、性别、入院时热程、营养状况及合并其他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风湿性疾病组及对照组患儿CRP值分别为(24.34±4.21)mg/L,(1.32±0.04)mg/L,(101.31±15.20)mg/L 和(1.29±0.03)mg/L;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风湿性疾病组及对照组患儿PCT值分别为(4.17±0.92)μg/L,(0.06±0.01)μg/L,(0.70±0.11 )μg/L和(0.08±0.02)μg/L.细菌感染组CRP及PCT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性疾病组CRP值较对照组升高极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PCT值仅轻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及PCT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台州市黄岩区中医院呼吸科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患者54例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患者5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PCT进行检测,并对AECOPD患者不同PCT浓度与痰培养和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WBC、CRP、PCT分别为(8.18±4.73)×109/L、(19.63±13.26)mg/L和(3.42±1.38)μg/L,病例组分别为(13.43±6.29)×109/L、(68.24±14.57)mg/L和(8.35±2.46)μ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PCT浓度组痰培养和病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20、14.04,P0.01);不同PCT浓度组WBC计数和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6.45、12.47,P0.01)。病例组PCT浓度与AECOPD病情呈显著正相关(r=0.761,P0.01)。结论血清PCT浓度能反映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病原菌联合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诊断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丽水市人民医院确诊为支气管肺炎的126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再选取体检健康的82名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检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病原菌感染情况;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患病儿童和健康儿童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12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经病原菌检测确定为细菌感染的有64例,检测阳性率为50. 8%;非细菌感染的62例,占49. 2%;观察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 05);观察组患儿检测血清PCT水平超出正常范围(PCT≥0. 05 ng/ml)的为110例,阳性率为87. 3%; CRP水平超出正常范围(CRP≥8 mg/ml)的为82例,阳性率为65. 1%; PCT、CRP、病原菌联合检测满足指标的例数为116例,阳性率为92. 1%; PCT、CRP、病原菌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均P0. 05)。结论采用病原菌联合PCT、CRP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患儿支气管肺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恶性肿瘤化疗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天津市北辰医院肿瘤科接受化疗的10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感染患者及同期50例恶性肿瘤化疗未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纳入感染组及未感染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清因子水平、不同感染类型血清因子水平及各项检测方法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细菌感染46例、病毒感染40例以及混合感染22例;感染组患者血清CRP、PCT、SAA、白细胞介素-6(IL-6)、IL-8分别为(71.24±8.18)mg/L、(3.52±0.45)μg/ml、(239.46±20.55)mg/L、(98.35±9.69)ng/L、(249.06±38.57)ng/L高于未感染组患者(P<0.05)。细菌感染患者和混合感染患者血清CRP、PCT、SAA、IL-6、IL-8分别为(101.95±13.04)mg/L、(6.78±0.70)μg/ml、(362.77±39.65)mg/L、(115.94±12.57)ng/L、(351.86±42.09)ng/L和(93.65±14.95)mg/L、(5.82±1.73)μg/ml、(313.59±42.33)mg/L、(99.87±14.24)ng/L、(295.11±49.10)ng/L均高于病毒感染患者(P<0.05);细菌感染及混合感染患者血清因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SAA诊断恶性肿瘤化疗后感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结论血清CRP、PCT、SAA、IL-6、IL-8在恶性肿瘤化疗并发感染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在细菌感染及混合感染患者中表达水平高于病毒感染患者,各项因子单独及联合诊断对恶性肿瘤化疗后合并细菌性感染具有一定鉴别价值,可为其诊断及治疗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