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MRI表现、分型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资料及手术病理或细菌学检查结果并经MRI检查的脊柱结核48例。结果:由结核引起椎体破坏多靠近相邻椎间盘处,平均每例受累椎体数为2.9个,以累及胸8-9椎为最常见。48例中44例椎间盘破坏,43例有椎旁脓肿,31例椎管内受累(包括硬膜下脓肿,脊髓结核、结核性脊膜炎)。结论:MRI优势在于多方位任意角度成像可清楚显示各种类型椎体、椎间盘破坏,尤其对椎管内型脊柱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的分型,了解该病在进展和治疗中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访22例经临床证实或手术确诊为脊柱结核的完整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一椎体发病中央型1例,两个椎体发病11例,超过两个椎体受累10例。单纯胸椎受累6例,单纯腰椎受累10例,胸腰椎同时受累6例。合并椎旁脓肿16例,合并泌尿系结核4例,合并肺结核及脑结核各1例。结论:脊柱结核在影像上具有一定特征性,CT与MRI联合检查能全面显示其特征,是诊断脊柱结核的重要手段,综合影像分析有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腰椎间隙感染的早期MRI影像学特性,探讨MRI对早期腰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腰椎间隙感染的MRI表现。结果8例患者中有11个椎间盘感染,其中其中腰3.4椎间隙受累1个,腰4.5椎间隙受累7个,腰5骶1椎间隙受累3个。MRI表现为感染椎间隙变窄,椎间盘不同程度的破坏、碎裂,呈长T1长亿信号,12聊上髓核内正常裂隙状短12信号消失,相邻椎体终板及终板下骨质破坏,椎旁软组织肿胀。3例行增强MRI扫描,病变椎间盘及邻近椎体、椎旁软组织明显强化。结论MRI对诊断腰椎间隙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准确鉴别本病与椎体结核与肿瘤,在临床工作中应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高场强磁共振(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47例脊椎结核患者的1.5T MRI征象。结果 47例患者中,椎体结核45例,包括颈椎结核3例、胸椎结核20例、腰椎结核10例、骶椎结核1例、胸腰椎结核8例、腰骶椎结核2例、胸腰骶椎结核1例;附件结核及椎体伴附件结核各1例,其中腰椎附件结核1例,腰椎椎体伴附件结核1例。脊柱后凸、侧弯28例,椎体变形43例,椎体终板破坏3例,椎体破坏及椎体骨髓水肿46例,椎间盘炎1例,椎间盘破坏43例,椎旁脓肿46例,椎管内异常改变40例。结论 MRI能准确反映脊柱结核各期的病理改变,特别是对早期病变有独特优势,在脊柱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脊柱结核的特点及影像学诊断评价。材料与方法:分析了18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x线平片,CF、MR〗扫描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①脊柱正侧位x线片,CT、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8%、95.7%、97.7%.②对椎体、骨质破坏包括附件的破坏,死骨形成,敏感性分别为92.4%、98.5%、97.1%.⑧对椎间隙的狭窄椎旁软组织肿块,腰大肌肿胀,椎管及脊髓的受累显示宰分别为87.2%、90.4%、99.5%.④多椎体受累149例(149/186)。结论:①脊椎正侧位x线平片是诊断脊柱结核的基础方法.②如需进一步了解死骨,椎旁软组织肿胀,脓肿附件破坏等,可进一步做CT检查.⑧骨髓水肿早期椎体破坏,软组织肿块及脓肿、椎间盘破坏、椎管及脊髓的受累,MRI准确率高,评价细致、全面,并且能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浅析MRI在布氏杆菌脊柱炎和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该种检查方法在两种疾病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间确诊的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和脊柱结核患者各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MRI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氏杆菌脊柱炎患者MRI结果显示,21例椎间盘呈条形T2WI高信号;椎间隙狭窄7例、无狭窄23例;受累椎体52个,其中形态正常(接近正常)34个、形态异常18个;未发生椎旁组织内脓肿病例;20例患者椎管内硬膜外有脓肿现象,硬脊膜受累范围超过病变椎体水平。30例脊柱结核组患者MRI检查结果显示,椎间盘结构异常者9例;椎间隙狭窄者16例(间隙消失5例、变窄11例);57个椎体受累(形态正常8个、异常49个);椎旁组织内脓肿者22例,无脓肿者8例;6例患者出现椎管内硬膜外脓肿现象,脓肿范围没有超过病变椎体水平。结论:布氏杆菌脊柱炎和脊柱结核患者在椎间盘异常信号、椎体形态、椎间隙狭窄、椎旁/硬膜外脓肿情况差异明显不同,因此均可作为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指标,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CT与MRI对脊柱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及随访证实的110例脊柱结核的完整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及MRI平扫检查,部分同时行增强检查。结果颈椎9例,胸椎25例,腰椎42例,胸腰段31例,骶椎3例。脊柱结核CT主要表现为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椎旁脓肿、死骨、钙化等;脊柱结核MRI主要表现为椎体和附件骨破坏、椎间盘信号变化、椎旁脓肿、硬膜囊和脊髓受累、韧带的扩散等;CT对死骨及钙化的显示优于MRI,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MRI对骨髓水肿、硬膜囊及脊髓受累、韧带下播散的显示优于CT,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脊柱结核表现各种各样,CT和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都有很高的价值,CT对死骨及钙化的显示更有优势,MRI在显示早期病变、硬膜囊及脊髓受累、韧带下播散等更有优势,二者联合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脊柱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脊柱结核的3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出现椎体塌陷16例,可见死骨12例,有2个以上相邻椎体破坏10例;出现椎间隙狭窄32例,椎间盘消失4例,椎间盘未见明显变化2例;累及椎弓4例,累及椎板1例,附件未见异常33例;出现不同程度椎旁软组织影35例,未见椎旁软组织影3例;软组织突入椎管内12例,脊髓及硬膜受累5例,脊髓及硬膜囊受压、变形及移位21例。CT诊断脊柱结核34例,确诊率89.47%,而MRI诊断脊柱结核35例,确诊率92.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结核CT及MRI影像学特点具有特异性,可为临床确诊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脊柱结核的CT、MRI影像学特征(附3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CT、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34例脊柱结核病人资料,CT20例,MRI24例,其中10例病人进行了MRI、CT两项影像学检查,结果相互比较。结果脊柱结核CT表现为骨质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等;MRI表现为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韧带下播散等。结论脊柱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CT和MRI影像学各有特征,CT在显示死骨、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而MRI在显示韧带下播散,硬膜及脊髓侵犯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综合分析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脊柱结核36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969-7970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36例脊柱结核的CT表现。结果颈段2例,胸段12例,腰段22例。单椎体受累4例,32例多椎体受累。主要CT表现为:(1)椎体及附件的骨质破坏;(2)椎体骨质增生硬化;(3)椎旁脓肿的形成;(4)椎间盘的破坏;(5)椎管受累;(6)死骨形成。结论脊柱结核的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和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节段布鲁菌性与结核性脊柱炎的MRI表现,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8例多节段布鲁菌性脊柱炎(布病组)与34例多节段结核性脊柱炎(结核组),均行MRI检查,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MRI表现。结果布病组以腰痛为主,波状热、运动受限、下肢疼痛亦常见,其中3例伴髋关节疼痛;结核组以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为主,运动受限、午后盗汗、发热亦常见,且9例伴脊柱后凸畸形,其中2例背部可见包块,1例伴下肢瘫痪。两组下肢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病组多累及2个椎体,且腰骶椎发病率最高,尤其以腰5骶1最常见,多侵袭椎体前、中、后部,椎间隙狭窄常小于正常1/2;结核组多累及4个椎体,且胸腰椎发病率最高,均侵袭椎体前、中、后部,椎间隙狭窄常大于正常1/2。两组累及椎体范围、椎间隙狭窄小于正常1/2、病变椎体为胸腰椎及腰骶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病组位居前三位的MRI征象分别为椎体未变扁、椎间盘受累、椎旁脓肿,结核组位居前三位的MRI征象分别为椎间盘受累、椎旁脓肿、椎管狭窄。两组椎间盘受累、椎旁脓肿伴椎管狭窄、腰大肌脓肿、腰大肌脓肿伴椎旁脓肿、腰大肌脓肿伴椎管狭窄、椎体未变扁、周围肌肉水肿、脊髓水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节段布鲁菌性与结核性脊柱炎临床症状、MRI表现存在差异,综合分析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避免误诊或等待检查结果而加重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2.
脊柱结核的MRI和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的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比较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和/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脊39例脊柱结核的MRI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脊柱结核MRI表现为椎体及附件的骨质破坏、椎旁脓肿形成、硬膜囊和脊髓受累、椎间盘信号的改变以及韧带下播散等;脊柱结核CT表现为椎体及附件的骨质破坏、椎旁脓肿形成以及椎管受累等;与CT相比,MRI对早期病变的显示更敏感,对病变范围的确定也更具优势,但CT对死骨以及钙化灶的显示更清晰。结论脊柱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MRI对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病变范围的确定方面要明显优于CT,而CT在显示死骨和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综合分析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观察。  相似文献   

13.
不典型的脊柱结核临床上较容易与脊柱转移性肿瘤相互误诊 ,本文回顾性总结 4例误诊病例 ,以提高脊柱结核的诊断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例中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17~ 4 1岁。均为胸椎椎体结核 ,影像学显示 4例均有椎体破坏 ,椎间盘完整 ,椎间隙正常 ,无椎旁肿块 ,术前均误诊为脊柱转移性肿瘤。1 2 确诊经过  4例均经胸或胸膜腔外病灶清除 ,术中肉眼观察及术后病理诊断为脊柱结核。2 讨论脊柱结核按病灶的部位可以分为椎体中心型、椎体边缘型、椎体骨膜下型及附件型。椎体中心型在病变早期 ,病灶局限于椎体中心 ,尚未累及椎体…  相似文献   

14.
骨与关节结核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40岁以上发病很少 ,因此老年人脊柱结核的诊断比较困难 ,本例就是一位74岁的老年人。1 诊断 椎体结核分为中心型和边缘型两种 ,以后者多见 ,椎体中心型结核多见于 10岁以下儿童 ,以胸椎居多 ,椎体边缘型结核多见于成人 ,以腰椎为多。可发生于椎体上下缘 ,以溶骨性破坏为主 ,易侵犯椎间盘和椎体 ,使椎间盘破坏 ,椎间隙狭窄 ,X线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椎体骨质破坏、塌陷、碎裂和融合 ,椎间隙狭窄合并椎旁及腰大肌脓肿 ,本病出现上述X线表现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即可作出正确诊断。发生于老年人的脊柱结核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或抗结核治疗随访证实的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累及44个椎体,病变位于椎体上、下缘的前方23个,侧方外1/3带16个,累及全椎体5个。椎体变扁或楔形样改变17个,其中水平压缩骨折5个。椎间盘破坏23个,其中椎间隙消失5个,椎间隙狭窄18个。椎旁脓肿15例28个,椎管狭窄13例。结论: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需要与转移瘤及化脓性脊椎炎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对骨关节结核影像学表现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术前诊断骨关节结核的手术病理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本组术前影像学均诊断为骨关节结核,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质疏松及相应部位软组织肿胀。CT表现为骨质破坏伴骨硬化缘环绕、死骨,冷脓肿形成及脓肿壁钙化。MRI表现为椎体骨炎、骨质破坏,或椎间盘破坏、椎间盘裂隙状强化及椎旁脓肿形成。手术病理证实33例为结核病变,诊断符合率86.8%,其中脊柱结核20例,髋关节结核5例,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骶髂关节结核各2例。结论 骨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有相对的特征性,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提高骨关节结核的正确诊断率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儿童脊柱结核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脊柱结核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我院手术、病理活检或抗结核治疗痊愈后证实的儿童脊柱结核的28例CT资料,与同期159例成人脊柱结核的CT表现对照,观察两者椎体和附件破坏的情况、椎体旁脓肿长度与椎体高度之比、椎旁脓肿以及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的情况,分析儿童脊柱结核的特征性CT表现。结果儿童脊柱后凸畸形率75%(21/28),明显大于成人发生率17.0%(27/159);椎体受累以胸椎多见53.7%(51/95)。儿童颈椎受累率为10.5%(10/95),与成人3.3%(16/479)相比,P=0002〈0,05,而儿童腰椎受累率为31.6%(30/95),与成人44.5%(213/479)相比,P=0.02〈0.05,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儿童以中心型破坏为主的椎体破坏率57.1%(16/28)与成人组25.6%(41/159)相比,P=0.001〈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以边缘型破坏为主的发生率7.1%(2/28)与成人组24.5%(39/159)相比,P=0.04〈0.05,结果亦有统计学意义。在椎体旁脓肿长度与椎体高度之比、椎体旁脓肿最大厚度、累及附件病例方面,两者均无明显统计学上差异。而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发生率在儿童中的发生率达78.6%(22/28),与成人的发生率49.7%(79/159)相比,P=0.005〈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脊柱结核在CT上有一定特征性表现,脊柱后凸畸形常见,颈胸椎受累率高,中心型脊柱结核多见,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受压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8.
脊柱结核骨破坏类型及CT表现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骨破坏类型及CT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脊柱结核的CT表现。结果:4种骨破坏类型中粉碎型最常见(33.3%),溶骨型28.4%,骨膜下型18.5%,局灶硬化型19.8%。附件及肋骨破坏发生率分别为34.6%和25%,椎间盘破坏占40%,椎旁软组织肿出现率为80%,且波及范围广(平均3.5个椎体),硬膜外脓肿出现率为40%,椎管内碎骨块达27.5%。结论:粉碎型骨破坏是脊柱结核最具特征的CT表现,而局处性骨硬化伴死骨形成,椎体骨破坏伴椎旁软组织肿块内出现骨碎块或钙化也是脊柱结核比较特征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在布氏杆菌脊柱炎和脊柱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10月本院确诊的布氏杆菌脊柱炎40例、脊柱结核50例,将其分为脊柱炎组与脊柱结核组.对两组患者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脊柱炎组与脊柱结核组在椎体破坏部位[前侧、后侧、前后侧(25.00%、60.00%、15.00%)vs(68.00%、16.00%、16.00%)]、椎旁软组织内脓肿(7.50%vs 74.00%)、椎间盘破坏[局限、弥漫(45.00%、17.50%)vs(18.00%、40.00%)]、椎间隙狭窄(27.50%vs 50.00%)、椎间盘信号异常(80.00%vs 30.00%)及椎间隙消失(0.00%vs 20.00%)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病部位、椎体受累数、后凸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氏杆菌脊柱炎和脊柱结核发病部位、椎体受累数等MRI表现类似,但在椎体破坏部位、椎间隙狭窄等方面MRI表现差异显著,可作为两者鉴别诊断重要MRI征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间型化脓性脊椎炎的MRI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症的认识水平。方法对11例经手术证实、4例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的椎间型化脓性脊椎炎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共18个病变单位,其MRI表现(1)椎间盘改变:表现为核裂消失征15个病变单位,椎间盘积液征12个病变单位,椎间隙狭窄11个病变单位。(2)相邻终板及椎体改变:表现为终板掩盖征16个病变单位,其中15个病变单位伴有局灶性终板破坏;18个病变单位均有终板下局灶性骨质破坏及非破坏区不同程度骨髓水肿。(3)椎旁软组织改变:18个病变单位均有椎旁软组织肿胀,7个病变单位形成多发厚壁小脓肿。(4)椎管与附件改变:12个病变单位椎管受累,表现为硬脊膜囊前外侧间隙增宽、信号混杂,形成椎管脓肿4个病变单位,未见附件受累者。(5)增强扫描:9例行增强扫描,椎间盘及相邻椎体破坏区无强化6个病变单位,条块样强化4个病变单位,椎体非破坏区及椎周、椎管均示异常强化,脓肿呈环形强化。结论椎间型化脓性脊椎炎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准确认识这些征象,有助于椎间型化脓性脊椎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