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建立了神农香菊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分析测定方法,为神农香菊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神农香菊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神农香菊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的中药指纹图谱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建立神农香菊挥发油的共有指纹图谱。结果:神农香菊挥发性成分中含有23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23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MS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精密度和稳定性(RSD均5%),建立的神农香菊挥发油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6,(8)
目的:建立栽培蕲艾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分析测定方法,为栽培蕲艾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蕲艾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栽培蕲艾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的中药指纹图谱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建立蕲州栽培蕲艾挥发油的共有指纹图谱。结果:栽培蕲艾挥发性成分中含有28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28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MS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RSD均小于5%),建立的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为栽培蕲艾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蓬莪术药材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GC—Ms)指纹图谱,为蓬莪术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蓬莪术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且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不同样品之间的相似度进行计算。结果初步建立了蓬莪术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标定了20个共有峰,各批次药材均有上述特征,但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该方法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精密度,再加上GC—MS具有多成分同时定性的优势,所建立的蓬莪术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冷水花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测定其抗菌活性。方法:利用GC-MS法分析10批次冷水花挥发油样品,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计算机相似性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模式分析及相似度计算,对共有特征峰成分进行检识;采用滤纸片法测试了挥发油的抗菌活性。结果:建立了冷水花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标定并鉴定了16个共有特征峰;冷水花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所建立的指纹图谱为贵州冷水花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为冷水花挥发油的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温莪术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和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10个来源不同的中药温莪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建立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并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辅助定性,运用"计算机辅助相似性评价系统"软件建立指纹图谱及其共有模式.结果 10个样品共鉴定出34个共有组分,主要共有成分为桉叶素(Eucalyptol)、榄香烯(Elemene)、莪术烯(Curzerene)、β-榄烯酮(β-Elemenone)、吉马酮(Germacrone)、莪术二酮(Curdione)、新莪术二酮(Neocurdione).所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结果良好.结论 指纹图谱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是温莪术质量控制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广西莪术挥发油抗肿瘤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广西莪术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指纹图谱所代表的“有效组分群”对药效贡献的大小,为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GC-MS分析技术建立广西莪术挥发油指纹图谱,并对广西莪术挥发油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在获得的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特征峰面积与对鼻咽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的数据基础上,采用灰关联度分析技术,计算各特征峰与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的关联度和关联序.结果:依据关联度的大小,确定各成分对抗肿瘤作用贡献的大小顺序为莪术醇>莪术二酮>β-榄香烯>吉马酮>莪术酮> α-丁子香烯>δ-瑟林烯>β-石竹烯>β-榄香烯酮>a-蒎烯>α-石竹烯>桉油素>樟脑>2-壬醇>异龙脑莪术烯>δ-榄香烯>莰烯>D-柠檬烯>龙脑.结论:广西莪术抗肿瘤作用是其内“有效组分群”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确定了广西莪术挥发油“有效组分群”指纹特征对药效贡献的大小,为中药的“谱效关联”的指纹图谱的建立、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归挥发油的G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阮健  王凤山  车鑫  李春玲  刘珂 《中草药》2006,37(9):1338-1341
目的建立当归挥发油指纹图谱的测定分析方法,为当归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用GC对其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采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推荐的中药指纹图谱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建立当归挥发油的共有指纹峰。结果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试验中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3%。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当归挥发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2,(9)
目的:研究广东海风藤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方法:运用GC-MS分析10批次广东海风藤挥发油样品,所得TI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计算机相似性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模式分析及相似度计算,并对主要特征峰成分进行检识和SPSS聚类分析。结果:标定出23个共有特征峰,相似度(全谱)计算结果偏低,通过聚类分析结果可将样品分为Ⅲ类。结论:本方法重复性好,所建立的指纹图谱为广东海风藤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0,(12)
目的:建立温莪术药材RP-HPLC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控制温莪术药材质量。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5 nm。测定10批不同产地不同采集时间的温莪术药材的RP-HPLC指纹图谱,并在相同色谱条件下对3批蓬莪术、3批广西莪术进行测定。结果:10批温莪术药材得到的指纹图谱共有11个共有峰,其中S峰为=牛儿酮,在相同色谱条件下3种莪术药材的HPLC色谱图存在很大差异。结论:温莪术药材HPLC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结合含量测定用于温莪术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白豆蔻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新的白豆蔻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白豆蔻挥发油化学成分,得到GC-MS总离子流(TIC)指纹图谱,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自编了提取多离子重建色谱(EM IC)软件,在GC-MS/TIC谱图中选择1,8-桉树脑、β-蒎烯、α-蒎烯、对伞花烯、α-乙酸松油醇酯等10个有代表性的特征成分,确定其特征离子,建立了10个特征成分的EM IC指纹图谱;同时研究了不同的提取方法,采用特殊的PR混合溶剂提取挥发油。结果:在GC-MS/TIC指纹图谱中鉴定出42种化合物,比色谱指纹图谱增加了定性信息;首次建立EM IC质量评价方法,并可计算出相对含量,更直观地、量化地评价白豆蔻及控制其中成药的加工、生产,以得到质量恒定的产品;PR溶剂可快速、简便地将白豆蔻挥发油提取出来。结论:本法简单快捷,效率高、成本低,得到的GC-MS/TIC指纹图全面完整,GC-MS/EM IC指纹图谱直观明确,为中草药深加工提供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栽培品种、不同加工方法的温莪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的差异。方法:利用MTT法检测同一产地不同栽培品种、不同加工方法的温莪术的挥发油对胃癌肿瘤细胞MGC-803增殖的影响,并用GC-MS检测出挥发油中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不同栽培品种、不同加工方法的温莪术挥发油对MGC-803的生长抑制作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当温莪术提取的挥发油为高浓度时,组培品种鲜品对MGC-803的生长抑制最高,为20.2%;当药液浓度为低浓度时,普通品种鲜品对MGC-803的生长抑制最高为18.4%。其所含化学成分也差异明显,如β-水芹烯、双环[3.1.1]庚烷,6,6-二甲基-2-亚甲基(1S)是传统鲜品的特征性成分,环己烷,1-乙烯基-1-甲基-2-(1-甲基乙烯基)-4-(1-甲基亚乙基)为普通鲜品的特征性成分;双环[3.1.0]六角-2-烯,4-甲基-1-(1-甲基乙基)-,β-蒎烯中,为组培鲜品其特征性成分。结论:不同栽培品种、不同加工方法对其挥发油类成分在含量和组成上的差异较大,对于抑制胃癌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以组培品种的鲜品与加工品的挥发油对MGC-803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18批黄丝郁金挥发油含量及指纹图谱,为黄丝郁金药材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并测定挥发油含量,同时采用气相色谱(GC)法建立了黄丝郁金挥发油指纹图谱,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确定指纹图谱特征峰,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3种方法对18批黄丝郁金药材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了黄丝郁金药材的GC指纹图谱,确定了22个共有峰;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不同批次黄丝郁金的指纹图谱既有相似性,又有其特征性,不同产区间和同一产区内药材均有一定差异。结论该方法为黄丝郁金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较为全面、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莪术油与药渣残油的化学成分和抗菌活性的差别,为充分利用温莪术药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提取法提取莪术油和药渣残油,采用气质联用方法分别对莪术油和药渣残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微量稀释法对莪术油和药渣残油进行了抗菌活性测试。结果:从莪术油中得到78个化合物,鉴定出29个,占总成分的86.68%;从药渣残油中得到78个化合物,鉴定出31个,占总成分的70.83%。温莪术油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活性,MIC值均为50.9 mg·L-1;药渣残油对四联球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活性,MIC值均为44.4 mg·L-1。结论:对莪术油和药渣残油进行化学成分和抗菌活性对比,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它们的主要化学成分类似,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榄香烯、吉马酮、莪术烯,莪术二酮、新莪术二酮。抗菌实验表明药渣残油抗菌活性总体上比莪术油的抗菌活性强。首次对药渣进行残油提取以及抗菌活性测试,为温莪术药渣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温郁金生品、醋制品和酒制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他们之间功效差异的物质基础,为临床合理使用温郁金不同炮制品及建立其更加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有力参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温郁金不同炮制品之间的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温郁金生品中初步检测出42个峰,鉴定出23个成分;从醋制品中检测出59个峰,鉴定出34个成分;从酒制品中检测出64个峰,鉴定出40个成分。与生品相比,醋制品中新增了22种成分,酒制品中新增了29种成分;温郁金不同炮制品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均发生了变化。结论: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操作简便、萃取速度快,不使用有机溶剂,不污染环境,操作成本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合使用的方法稳定性强可靠程度高,其适用于温郁金及其不同炮制品之间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可为温郁金及其不同炮制品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为温郁金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建立广西芳樟醇型樟树精油的指纹图谱分析测试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GC-MS法对广西道地产区的14批次广西芳樟醇型樟树精油样品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相似度计算。结果:广西芳樟醇型樟树精油指纹图谱检测出14个共有特征峰,特征峰峰面积之和占总峰面积的95%以上,14批次样品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建立的广西芳樟醇型樟树精油GC-MS分析方法有较好的重复性、精密度和稳定性,RSD均小于3%。结论:14批次广西芳樟醇型樟树精油的指纹图谱中各成分均得到了较好分离,具有特征性和唯一性,且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广西芳樟醇型樟树精油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石世学  潘勤  元英群  李梦寅 《中草药》2007,38(8):1177-1180
目的建立川芎挥发油特征指纹图谱,以科学评价和有效地控制川芎药材内在质量。方法采用GC-MS法分析10批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标定共有峰和确定特征指纹峰。结果鉴定出13个共有峰,确定其中8个共有峰为其特征指纹峰。以特征指纹峰作为评价指标,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结论采用GC-MS法建立川芎挥发油特征指纹图谱,其特征性和专属性强,可作为川芎药材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无氧微波辅助方法提取中药挥发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小兵  李瑾  马斌  喻彦林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7):2329-2333
目的:将单向阀应用于微波提取中,使用真空泵抽出提取体系内的空气,制造无氧环境以提取植物中的挥发油,并考察其与常压微波提取法的优劣.方法:以莪术和薄荷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向阀-无氧微波提取法(check valve&nonoxygen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CVNO-MAE)和微波无溶剂提取法(solvent free microwave extraction,SFME)提取莪术和薄荷挥发油,采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CVNO-MAE和SFME所提取的莪术挥发油中总的烯类物质含量分别为48.22%,27.42%,含氧化合物质量分数分别为45.53%,62.38%.CVNO-MAE和SFME所提取的薄荷挥发油中总的烯类物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3.53%,9.15%,含氧化合物质量分数分别为82.74%,89.57%.单向阀-无氧微波提取法提取的莪术和薄荷挥发油中含氧化合物含量皆低于微波无溶剂法.结论:真空微波提取法兼备了微波加热的快速及真空条件下无氧萃取的优点,单向阀的使用,有效地阻止了挥发油易氧化成分的氧化,是一种可行的无氧微波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不同产地温莪术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方法 以3个产地8个温莪术居群的42个样品为材料,从2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6条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利用PopGene 32软件对不同居群ISSR标记结果进行多态性分析,通过UPGMA方法聚类并构建亲缘关系树。结果 6条引物共扩增出 42 个多态性位点,居群水平多态位点平均百分率为29.17%。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886,居群间每代个体的基因流系数(Nm)为 0.7868。8个居群遗传一致性范围为 0.8481-0.9736,遗传距离范围为 0.0268-0.1647。结论 供试8个温莪术居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遗传变异较少,基因流动性水平较低。本研究的开展为温莪术的引种栽培及育种提供了一定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