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4例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中药注射荆不良反应发生与患者一般情况、既往过敏史、药物种类、联合用药、用药合理性等因素相关。24例不良反应涉及10种中药注射剂,临床表现以皮肤症状多见,其次为全身症状和呼吸系统损害。结论:提示临床医师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何昭华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2):16-16,36
目的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用药的监控,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通过对不良反应发生因素的分析以及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探讨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应注意的问题。结果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较为复杂,有药物自身方面、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不当、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以及中药注射剂的研究不足等,合理的应用中药注射剂就应该从人、物和外界的监控和后续的研究三方面进行,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随着中药注射剂的繁荣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合理的指导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主要从药物自身因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临床应用中的问题等方面分析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严格规范药品质量的监控,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坚持辨证用药,注意药物的配伍;控制用药剂型及剂量等方面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总结。结果:中药注射剂的风险因素包括药物因素、药物相互作用、原料选取生产工艺、个体差异、给药方法等。结论:在生产上要加强管理;加强安全性研究与监测,建立监管档案;提高医生素质及时监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多管齐下以保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发生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品种及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中药注射剂出现的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新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为36例,分别是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血栓通、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参麦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结论 临床应重视合理用药,预防和减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临床合理用药对策.方法 抽取本院2012年收治的2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成分、用药方式及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有关,经治疗后,20例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均显著改善.结论 临床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时需要予以足够重视,并落实一系列的合理用药措施,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探讨规范临床用药的对策。方法:纳入注射中药注射剂后发生不良反应的96例患者,观察临床表现、一般资料、用药情况,总结不良反应特点,制定规范临床用药的对策。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具有多发性、普遍性、不可预知性、发病部位多样性,最易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为注射用双黄连。临床应制定严格的中药注射剂质量管理制度,用药前详细评估患者的机体状况,做到针对性、个体化给药,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结论: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规范临床用药,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阅近10年关于儿科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文献,总结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时的主要临床表现,分析其相关因素。指出儿科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儿童独特的生理特点、临床研究中缺少观察对象、药代动力学复杂、说明书中无儿童的临床用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及风险控制措施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婕  金少鸿 《中国药事》2013,(9):989-993
目的针对中药注射剂的高风险性,分析其引起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促进其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和报道,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的现状、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风险因素包括药物、临床使用和用药者三方面。结论改进制剂工艺,规范临床使用,重视患者个体差异,加强安全性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上市后的安全性再评价工作,以降低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信息,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对本院2010~2012年收集的21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21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药品19个品种,产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71%),儿科患者次之(27.1%)。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主要为七叶皂甙钠针,有180例,占86.1%,其次为抗病毒药物,如双黄连粉针、喜炎平针等,有24例,占11.6%。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寒颤居多,占(61.1%),其次为皮肤症状及附件损害。其中新的、一般的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18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后,及时对症处理,对原患疾病影响小。结论应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重视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加强监测,充分发挥中药注射剂的疗效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与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1.
杨菊 《北方药学》2020,(3):179-181
目的:分析我院近5年87例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特征、高危因素及用药规律,探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办法,提出应对措施,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2014—2018年上报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平台的8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及分析,对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评价及总结。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品种数占医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的比例为52.70%。在87例不良反应中,痰热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17例,19.54%),其次为血塞通、丹参川芎嗪。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多分布在用药开始的10~30 min,占49.43%。70岁以上老人是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发生率为29.89%。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占45.98%。结论:中药注射剂易发生ADR;其发生与年龄、性别、用药时间、药物种类、用药合理性等多种因素有关;不良反应累及多个器官,临床症状及表现多样化。应遵循中成药合理应用指导原则,严格中医辨证施治,实施用药全过程管理,强化药学监护及用药宣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就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ADR)及导致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通过2007~2008年茂名地区各医疗单位呈报的456份中药注射剂ADR报告,对ADR的临床表现和累及系统-器官、给药途径及处理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导致ADR的原因包括成分、工艺、个体差异、质量标准及配伍等因素,并就防范做了一定阐述。结论:中药注射剂是一把双刃剑,ADR危害大,应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加强基础研究,提高质量,完善安全性再评价,并加强临床合理使用的管理和监管等工作,才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5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楠 《中国药物警戒》2008,5(6):365-367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7年上报的5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不良反应/事件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药物热为主,共36例次,占52.9%涉及13个注射剂品种,其中痰热清、双黄连、喜炎平3种注射剂共诱发27例不良反应/事件,占52.9%。结论应提倡中药口吸取途径给药,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和相关研究,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了解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发生ADR的特点及规律,探讨临床用药注意事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自发呈报的方式,由临床医师、护士及临床药师填写ADR报表,收集2010—2012年我院166例中成药、中药注射剂ADR报告,并利用Excel表格统计和手工筛选的方法,对患者年龄、ADR类型及表现等有关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66例ADR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为66例(占39.75%),51~60岁患者为53例(占31.92%);ADR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最常见,有43例,占25.9%。结论:应辩证看待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ADR,加强ADR监测工作,改进处方及护理行为,提高临床用药安全,避免ADR发生,使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5.
1998~2008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求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8年间19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599例报告,分析其发生特点及用药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评价中药注射剂在给药剂量、溶媒的选择、稀释液的浓度、联合用药情况等方面的合理性。结果:599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在剂量、溶媒选择、配制液浓度、用药途径方面存在错误的例数占总数的33.73%;在使用各环节中无错误出现,占总数的50.92%;另有92例信息不完整无法判定。结论:中药注射剂在应用各环节存在一定比例的错误,规范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06~2008年上报的9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不良反应/事件以药物热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共76例占80.0%;涉及27个注射剂品种,其中冠心宁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等5种注射剂共诱发63例不良反应/事件占66.3%。结论提倡中药口服途径给药,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和相关研究,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诱发因素,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072012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4种中药注射剂50例ADR报告,从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既往史、所用药品名称、所涉及的器官及系统、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5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男19例(38%)、女31(62%),生脉注射液不良反应较多(19例,38%),累及系统最多的为皮肤及附件(27例,54%),主要表现为皮疹,其次是过敏样反应。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诱发因素较多,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09年至2011年有关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的综合报告407例,涉及文章67篇,对检索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以小儿及老年患者、静脉滴注最常见。其原因主要为医务人员责任缺失,缺乏临床辨证,盲目用药,药物浓度及溶剂选择不当,临床中西药联用、操作不规范等。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应加强医师责任意识,药师积极参与临床合理用药,规范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注意合理配伍和药物相互作用,建立医院管理机构和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文献资料调研,希望找到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突破口。方法:通过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以及网络平台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进行文献调研。结果:通过相关文献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本研究认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主要与其自身复杂的多样性、生产工艺水平、药品说明指导性、临床配伍使用等问题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结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与多个环节有关,若要有效降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则需从生产到使用进行多环节的掌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